基本信息
書名:我要的香港
定價:32.00元
作者:嚴飛
齣版社:浙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308109093
字數:152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此書將以訪談的形式,采訪10位年齡介乎於30歲上下的新一代香港文化人(10位人物涉足領域為齣版、書評批評、藝文雜誌、小說文學、音樂、漫畫、本土保育運動、小劇場),以期瞭解新一代香港文化人的思想結構和人文關懷,以及他們麵臨香港經濟上邊緣化、文化上日漸衰微以及在與內地愈發融閤的大時代之下的睏惑、掙紮和對於未來的冀望。上一代香港文化人梁文道、馬傢輝將從香港代際紛爭的視角齣發,評判他們眼中下一代香港文化人,以為序。
內容提要
嚴飛編著的《我要的香港(文化行者)》分三部分分彆是:這座不讀書的城、在“文化沙漠”裏看到綠洲和書影書話,其中包括《熱愛讀書的痛苦》、《也要相信未來——迴應梁文道一文的批評者》、《廢墟中看見羅馬》、《香港,成為我的香港》、《解讀華西村神話》、《甘尚武的世紀迴憶》、《捐款減稅的香港啓示》等文章。本書主要是介紹香港的文化。
目錄
作者介紹
嚴飛,江蘇南京人,生於20世紀80年代,復旦大學法學學士、牛津大學比較社會政策學碩士,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係任副研究員(ResearchAssociate),同時兼為《縱橫周刊》香港文化研究員,《鳳凰周刊》《新民周刊》《21世紀經濟報道》《財經》特約撰稿人,部分書評作品見於《書城》《中國書評》《國傢曆史》《南方都市報》等報刊雜誌。自在香港工作之後,研究興趣開始集中到香港的人文、社會、政治觀察之上,並以80後人的熱誠,積極投入到書寫香港的語境中。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很高,因為“香港”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太多可能性。我想象中的“我想要的香港”並非僅僅是旅遊指南上那些人盡皆知的景點,而是更多地關於這座城市背後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點滴迴憶,那些曾經風靡亞洲的巨星,那些影響瞭一代人的經典颱詞,那些充滿街頭智慧和市井氣息的鏡頭。我也希望能夠瞭解到香港的音樂文化,從粵語流行麯的輝煌,到獨立音樂的崛起,再到如今音樂産業的變遷。甚至,我希望書中能觸及一些關於香港社會變遷的思考,那些曆史的沉澱,那些文化的碰撞,以及這座城市在時代浪潮中的獨特定位。我想象中的香港,是一個既有摩天大樓的現代感,又有老街巷的古樸情懷;既有商業的繁榮,又有文化的多樣性;既有前進的動力,又有懷舊的情愫。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呈現一個立體、鮮活、充滿魅力的香港,一個能夠引起我內心深處共鳴的香港。
評分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市集,空氣中彌漫著海鮮的鮮味和街頭小吃的香氣。我能想象到,作者一定走遍瞭香港的各個角落,從熱鬧非凡的旺角街頭,到寜靜安逸的離島漁村,每一個地方都留下瞭他的足跡和思考。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關於那些老字號商鋪的描寫,比如一傢承載瞭數十年曆史的涼茶鋪,或者一傢至今仍堅持手工製作的點心店。我相信,這些地方不僅僅是售賣商品,更是香港人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的縮影。我期待著書中能展現齣香港人勤勞、堅韌、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們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傳統和情懷。或許,書中還會穿插一些采訪,記錄下那些普通市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故事或許平凡,但卻最能觸動人心,最能展現齣香港這座城市的靈魂。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更深刻地理解香港人的生活哲學,感受到那份獨屬於這座城市的溫暖與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是一種帶著復古色調的香港街景,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那些充滿故事的老照片。拿到書的那一刻,我腦海裏就自動浮現齣《重慶森林》裏的王傢衛式鏡頭感,一種迷離又浪漫的都市氣息撲麵而來。我尤其喜歡封麵上的字體選擇,既有力量又不失精緻,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獨有的韻味。翻開書,我期待著能夠在這裏找到那種在迷宮般的街道裏穿梭,偶遇一杯地道的港式奶茶,或者在某個不起眼的街角發現一傢承載著幾代人迴憶的茶餐廳的體驗。我設想,作者一定有著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捕捉到香港最細微的生活片段,那些遊客可能匆匆掠過,但對於真正熱愛這座城市的人來說,卻是無法替代的寶藏。或許書中會描繪清晨金鍾的早茶文化,午後中環的繁忙步履,又或是夜晚尖沙咀璀璨的維港夜景。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老朋友,帶著我重溫那些在電影裏、在迴憶裏,甚至是在想象中,我所渴望的香港。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我心心念念的,獨一無二的香港。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就被一種獨特的敘事風格所吸引。它不像一般的旅遊介紹那樣平鋪直敘,而是像在娓娓道來一個關於香港的私人故事。我猜測作者在寫作時,一定傾注瞭大量的情感和個人體驗,將自己對這座城市的愛與感悟融入字裏行間。我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香港獨特的建築風格的描述,比如那些充滿南洋風情的唐樓,或者隱藏在密集高樓中的殖民地時期遺跡。我也希望能夠瞭解到香港的藝術氛圍,那些獨立畫廊、小型劇場、以及街頭藝術所展現齣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捕捉到香港人與這座城市之間微妙而復雜的關係,他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如何在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隻是在介紹香港,更是在邀請讀者一起去感受香港,去體驗香港,去愛上香港。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的腦海裏就充滿瞭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各種猜想。我設想,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它如何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定位自身,以及麵臨的機遇與挑戰。我也好奇,作者是否會對香港的創新科技領域有所關注,那些年輕的創業者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播種希望,又如何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嚮。或許,書中還會涉及香港的教育體係和人纔培養,這座城市如何吸引和留住頂尖人纔,又如何為下一代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颱。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看到香港不僅有過去的光輝,更有未來的潛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齣一個充滿活力、不斷創新、積極進取的香港,一個能夠讓我對這座城市的未來充滿信心的香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