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 9787568222129

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 978756822212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文贞 著
图书标签:
  • 绘本
  • 亲子阅读
  • 故事
  • 儿童文学
  • 想象力
  • 成长
  • 教育
  • 家庭教育
  • 睡前故事
  • 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2129
商品编码:2976548210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 作者 黄文贞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8222129 出版日期 2016-08-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孩子很容易把故事中的角色与自己联想在一起,将自己融入故事情节当中,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故事所要表达的主旨。好故事的小种子会在孩子心里长成智慧与创造力的大树。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养方式远比天天念叨有效果。感情越谈越浓,言语越说越流畅。亲子间“说故事”的重点是谈亲子情,说人间爱,而目标是让孩子们具有良好的品格。家长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说书者、智囊库,更是一个好伙伴——陪伴孩子成长,使孩子在不同故事的陶冶之下,试炼出智慧、勇气与爱。

   作者简介
黄文贞,台北出生、长大,十八岁赴美留学,获MBA学位。曾在宝洁等公司任职。与日籍男友结婚后,成为专职主妇:每天与一群日本妈妈打交道,和一对儿女共同奋斗;一边学习日本的语言、文化,了解日本的生活习惯,一边不断地向孩子们灌输中国的儒家思想。她用讲故事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自身的经验和朋友们的经历,告诉父母们如何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如何借助故事来缓和说教的口吻,让孩子放下偏见,从正面角度用心聆听家长的话;父母通过不同的故事,运用正面的引导方式,启发孩子的良知良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完整的思考力、开阔的想象力和健全的心智,让孩子在不同故事的陶冶之下,试炼出智慧、勇气与爱,使孩子在长大之后,遇到挫折或者烦恼时,能够想起这些故事,从中得到需要的答案和鼓励。

   目录
篇?故事一点就懂,孩子容易领悟章?0~3岁宝宝:相亲相爱,共游梦幻世界说书胎教,养出准妈好心情 / 005准妈妈读的字句,深植在胎儿的心中 / 007给孩子金银财宝,不如和他分享一本好书 / 010图书馆的“故事时间”=亲子共享的“爱的光阴” / 012小脑袋瓜里的深刻记忆 / 014信任与爱是说故事的品 / 017唱唱、说说、贴贴、扭扭、笑笑 / 018一暝大一寸 = 睡觉指令 / 020恬静、优美的世界名曲,让孩子在爱的摇篮里好眠 / 024自编自导自演的启蒙剧,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 027小兔子教会儿子上厕所 / 030以带动唱的方式,训练基本礼节 / 033因材选书,细心导读,才能达到教导效果 / 035绘本插图能激发小宝贝的想象力 / 038严选妈妈代言人 / 040在玩中学习 / 042给小宝宝父母的一句话:用故事搭起亲子信赖的桥梁 / 044父母小帮手:解决父母的难题!0~3岁幼儿常见问题 / 046第二章?3~6岁的孩童:轻声细语,随着孩子谈天说地 / 049语言训练&道德教育,双管齐下 / 051没有疑问,怎能解惑 / 057耐心陪着寻找“为什么”,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 059巧用问句,引导孩子自省 / 062天马行空的童言童语暗藏玄机 / 065亲子沟通,情感>语言 / 068看似平凡的日常对话,句句都是“教义” / 070孩子的坚持,需要家长的耐心和鼓励 / 072玩“扮家家酒”,代替体罚 / 074深耕良知良能的好时机 / 077给幼儿园孩子父母的一句话:用故事训练孩子遵守规矩 / 079父母小帮手:解决父母的难题!3~6岁幼儿常见问题 / 082第三章?小学阶段的孩子:全心全意,陪着孩子体验人生 / 085只守护,不否定 / 087小学暑假作业,拉近亲子关系 / 089亲子共读,讲究爱的氛围 / 091不强迫孩子写日记,先当孩子的“文友” / 093精心设计,让孩子和父母有话说 / 095父母是好的运动教练 / 097一花一草一木,父母是美的导师 / 099教会孩子人际交往,父母是好的启蒙老师 / 102“诚、信、爱、谅”四字让孩子赢得好人缘 / 104让孩子动手做家务,瞬间化为故事的主角 / 106厕所里的美丽女神 / 108当义工,导正孩子的价值观 / 113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远比督促孩子考高分重要 / 115会读书的孩子,多半是父母调教出来的 / 118给小学生父母的一句话:用故事教导孩子明白是非 / 121父母小帮手:解决父母的难题!小学阶段孩子常见问题 / 123第四章?青春期的子女:望、闻、问、切,用心呵护孩子的蜕变 / 125再怎么不放心,也要勇敢放手 / 127餐桌上的故事时间 / 128父母要会听、会说 / 131孩子的朋友,可以是教养的好帮手 / 133与孩子共同阅读“世界”这本故事书 / 136“我将来想当……”的故事,得由孩子自己来说 / 139兴趣是成功的契机 / 141让孩子做父母的老师 / 143会“耍赖”的父母,用耐心教导孩子 / 146写实故事,是一种警示教育 / 149明白“代价”的意义,便会珍惜青春无价 / 151做父母是一辈子的工作 / 154给青少年父母的一句话:用故事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成长 / 158父母小帮手:解决父母的难题!青春期孩子常见问题 / 160第二篇?说好故事,给孩子源源不绝的成长动力 / 163第五章?儒家哲理小故事,培养孩子的品格 / 165与时俱进的老智慧 / 167什么是“五常” / 169课:“仁”,说慈悲的故事 / 170第二课:“义”,说合宜的故事 / 176第三课:“礼”,说敬人的故事 / 181第四课:“智”,说智慧的故事 / 185第五课:“信”,说诚信的故事 / 189第六章?大人小孩都适用的“世界故事” / 193只有孩子能听进心里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 195给孩子说故事,贵在“质”而不是“量” / 196课: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197第二课:做好事,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 201第三课:说谎话,倒霉的会是自己 / 206第四课:快乐的环境靠自己来创造 / 210第五课:敞开心胸接受和自己认知不同的人、事、物 / 213第六课:心美,就什么都美 / 218将好故事放在孩子的心中 / 221后记 有爱的故事就能发挥教养效用 / 223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 导语 在孩童的心灵深处,埋藏着无限的奇思妙想和对世界的渴望。如何呵护这份宝贵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正是这样一本,旨在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把金钥匙,开启孩子内心最纯净、最富饶的想象力宝库。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故事集,而是一场关于如何“看见”孩子、“听懂”孩子、“陪伴”孩子的深度探索。它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引领我们去发现孩子心中自有答案的路径。 第一章:故事的种子——为何故事如此重要? 我们常常认为,给孩子讲故事,就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或是消遣时光的娱乐。然而,故事的魔力远不止于此。在孩子的早期认知发展阶段,故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触达,是价值观的启蒙,是想象力放飞的翅膀。 认知发展的催化剂: 故事中的情节起伏、角色互动、因果关系,都能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通过故事理解“因为所以”,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例如,一个小兔子如何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孩子从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和行动。 情感世界的滋养: 故事是孩子认识情绪的绝佳载体。无论是勇敢的小英雄,还是害怕黑暗的小恐龙,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喜怒哀乐,都能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能让孩子明白友谊的珍贵;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则能帮助他们理解悲伤并学会如何面对。 价值观的启蒙: 故事中的善与恶、对与错、公平与不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等品质,在故事人物的言行中得以展现,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想象力的温床: 故事的世界是无限的,它允许孩子跳脱现实的束缚,进入奇幻的国度,与会说话的动物成为朋友,与飞翔的巨龙一同探险。这种自由的想象,是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源泉。 《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深知,故事的价值不在于其内容的惊险刺激,而在于它如何触动孩子的心灵,如何为他们提供思考的支点,如何成为他们情感和认知的伙伴。本书将从这一基础出发,引导读者去理解,每一个孩子都天生渴望故事,而我们,则是那棵故事树的园丁。 第二章:倾听风的声音——如何“看见”孩子的故事? 在“种下”故事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看见”孩子。孩子的心灵,如同一个正在舒展的画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们过于专注于“讲”故事,却忽略了“听”孩子的故事。而真正的故事树,是根植于孩子内心土壤,由他们的声音灌溉而成的。 观察的艺术: 孩子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蕴含着他们的内心独白。一个孩子可能因为一件玩具的破碎而表现出极大的悲伤,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他对拥有、珍惜以及失去的理解。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是捕捉孩子内心信号的第一步。 解读的智慧: 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尚不完善,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模糊不清,甚至充满“逻辑漏洞”。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思想,而是需要我们去耐心解读。当孩子描绘一个“不存在”的朋友,或是编织一个“不真实”的经历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童言无忌,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创造力。 回应的技巧: 孩子的倾诉,无论多么微小,都需要被看见和被回应。回应不是简单的附和,而是带着真诚的兴趣去理解。当孩子指着天空说“那里有只大象在飞”,与其纠正他的错误,不如顺着他的思路追问:“哇,那它要去哪里呢?它会唱歌吗?”这种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孩子继续探索,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想象。 孩子的“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藏在他们的游戏里,藏在他们的画作中,藏在他们的日常对话里。例如,一个孩子反复玩一个“拯救小动物”的游戏,这可能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或对弱小的同情。一个孩子画了一幅全是黑暗颜色的画,这可能是在表达他内心的不安或困惑。识别并珍视这些“孩子的语言”,是培养故事树的基石。 《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认为,真正的故事教学,始于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当我们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看见他们内心的风景,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为他们的心灵提供最恰当的养分。 第三章:浇灌的甘霖——如何用故事滋养心灵? 有了对孩子需求的理解,我们便可以像园丁一样,用恰当的“甘霖”来浇灌这棵故事树。这里的“甘霖”,不是照搬书本的现成故事,而是将故事融入生活,让故事成为孩子成长的伙伴。 生活中的故事化: 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故事。早晨的阳光可以是一个“起床的魔法”,一次散步可以是一个“探险之旅”,洗澡可以是一个“清洁奇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故事的乐趣,培养他们发现故事的能力。 角色扮演的魔力: 鼓励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或是自己创造的角色。在扮演中,他们学习理解不同的视角,体验不同的情感,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一个简单的“爸爸妈妈”游戏,也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故事的转化与再创造: 鼓励孩子将听过的故事进行转化和再创造。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重述故事,改变故事的结局,或者加入新的角色。这个过程,是对孩子理解力和创造力的极大锻炼。例如,听完“小红帽”的故事,可以问孩子:“如果小红帽带的是一个神秘的宝盒,而不是食物,会发生什么呢?” 情感连接的纽带: 故事是连接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的桥梁。在睡前故事时间,一个温暖的故事,一次亲密的依偎,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爱。家长在讲述故事时的情感投入,也能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和感受爱。 鼓励提问与探索: 故事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一个引子。鼓励孩子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表达疑惑,并一起去寻找答案。这种互动式的过程,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故事真正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工具。 创造性的工具箱: 除了口头讲述,还可以利用图画、音乐、手工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故事体验。让孩子画出故事中的场景,谱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旋律,或是用黏土捏出故事里的角色。这些多感官的体验,能让故事更加生动,也更能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方式。 《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强调,故事的浇灌,是一种智慧的陪伴。它不是强加,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唤醒。通过这些方式,故事树会在孩子的心田里,扎下深深的根,枝繁叶茂。 第四章:静待花开——陪伴孩子与故事共同成长 故事树的成长,如同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和细致的陪伴。我们不是一个急于看到结果的农夫,而是一个懂得欣赏过程的园丁。 尊重孩子的节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他们对故事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孩子可能对某个故事爱不释手,反复听;有些孩子则可能对新故事充满好奇。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强求,不比较,是最好的陪伴。 适时的引导与鼓励: 在陪伴中,适时地给予引导和鼓励。当孩子遇到创作瓶颈时,可以提供一些小的启发;当孩子因为故事内容而产生困惑时,可以适当地进行解释和引导。但切记,这种引导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而不是代替他们思考。 发现孩子的独特“叙事者”身份: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叙事者”。他们拥有独特的视角和声音。我们的任务是去发现并呵护这份“叙事者”的身份。当孩子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时,认真倾听,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 从故事中学习,也与故事一同成长: 陪伴孩子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学习。我们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如何更富有创造力地沟通,如何更深刻地体会亲子时光的价值。这种双向的成长,是故事树最美的风景。 故事的遗产: 那些曾经陪伴孩子一起度过的故事时光,将成为他们童年最宝贵的记忆,也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旅程中的宝贵财富。这种记忆,是爱的传递,是情感的沉淀,是心灵的滋养。 结语 《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并非一本告诉你“如何讲故事”的书,它更像是一场邀请,邀请我们与孩子一起,在故事的世界里,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它教我们如何去“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如何用爱去“浇灌”他们纯真的心灵,如何静待那棵故事树在孩子心里,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在这棵故事树的枝叶间,将承载着孩子的梦想、勇气与爱,伴随他们,一路向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读物。当我在书店看到《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时,它的名字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相信,故事是滋养孩子心灵最天然的土壤,而“故事树”这个比喻则形象地描绘了故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够提供养分,帮助孩子茁壮成长,开枝散叶,长成参天大树。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高质量的故事内容,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娱乐,更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够引导孩子们理解情感,认识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教学工具箱中的宝藏,让我在课堂上也能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世界。

评分

我刚拿到这本《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就立刻被它传递出的那种温暖和治愈感所吸引。书的整体设计非常注重细节,纸张的触感温润,印刷的色彩柔和而不失鲜艳,翻阅时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每一页的排版都显得精心考究,留白恰到好处,让文字和插画有了呼吸的空间,不会显得拥挤。我尤其喜欢它所选择的字体,既清晰易读,又带着一丝复古的韵味,仿佛那些古老的故事本身就在低语。在选择儿童读物时,我总是会特别关注它的“颜值”和“质感”,因为我觉得这些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作者和出版方对内容的用心程度,而这本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被珍藏的艺术品,能够给孩子带来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也为亲子阅读时光增添了一份仪式感。

评分

作为一个喜欢探索不同文化和思想的读者,我始终对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充满好奇。《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的名字,就带有一种天然的诗意和人文关怀。我非常喜欢“种一棵故事树”这个表达,它暗示了故事的生长性和生命力,以及它在孩子心中能够扎根、发展、甚至开花结果的美好愿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富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可能探讨着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不仅能为孩子带来快乐,更能引导他们思考,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且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时,我立刻就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非常重视“情感教育”和“想象力培养”,而故事无疑是实现这两个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故事树”这个比喻,让我觉得非常形象和有生命力,仿佛它能够承载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在故事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高质量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孩子理解各种各样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同理心。同时,我也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评分

我一直认为,童年时期接触到的故事,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些生动的角色,那些曲折的情节,那些蕴含的智慧,都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印记。《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隐喻。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颗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故事树,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些经典的故事,或者是独具匠心的创作,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快乐,获得启发,并且学会思考。我非常看重阅读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希望这本故事树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评分

我是一个对文字和故事有着特别情感的人,即使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依然喜欢沉浸在美好的故事中。《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的名字,就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如何将这份美好传递给下一代的渴望。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为孩子们带来欢乐,更能让他们在故事的滋养下,拥有一颗善良、勇敢、有爱的心。我非常看重故事的“品味”,希望它能够传达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美好,理解人性的复杂,并且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光是这本书的名字,就足以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期待,我相信它一定蕴含着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故事。

评分

我经常听别人推荐一些育儿类的书籍,但很多时候都感觉内容比较理论化,不够接地气。《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温馨和生活化,让我觉得它可能更贴近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比如友情、亲情、勇气、分享等等。同时,我也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而我相信,用好故事来陪伴孩子成长,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诗意,浅绿色的背景上,一棵线条勾勒的巨大故事树伸展着枝桠,仿佛能听到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树干粗壮有力,象征着故事的力量,而树冠则繁茂地向上生长,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童话元素,比如飞翔的鸟儿、闪烁的星星,甚至还有一些模糊的小动物的剪影。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想象的空间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这棵故事树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惊喜。作为一个经常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家长,我深知一个好的故事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想象的启迪。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些新鲜的素材和灵感,让我的讲故事时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在孩子的心里播下善良、勇敢、好奇和探索的种子。光是看到封面,就觉得它很有“故事感”,很有“温度”。

评分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收集绘本的妈妈,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绘本角,里面摆满了各种风格和主题的书籍。当我偶然看到《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时,我被它的名字和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了。那种想要在孩子心里种下故事的愿望,和我一直以来想要通过阅读来丰富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能带给孩子快乐,更能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故事的世界里遨游,去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去认识不同的情感。我特别看重书籍带给孩子的“软实力”,比如同理心、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希望这本故事树能够成为孕育这些品质的沃土,让我的孩子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成长。

评分

我一直坚信,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丰富内心的重要途径。当我看到《在孩子心里种一棵故事树》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的内心便涌起一股暖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的孩子提供一系列充满想象力和启迪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帮助他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善良、勇敢、好奇和探索的种子。我特别看重那些能够激发孩子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故事,希望他们能在故事中体验不同的情感,理解人生的道理,并且学会如何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传递出一种耐心培育、静待花开的美好寓意,让我对它所包含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