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通背拳 | 作者 | 崔虎剛 |
| 定價 | 66.00元 | 齣版社 | 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0491515 | 齣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通臂(通背)拳,是中華名拳,曆史悠久,早於明末清初山西蒲州姬氏武學的齣現,曾威震武林。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康熙生人的升霄道人許青雲在其古稀之年,整理瞭《少林真傳》,收集記錄瞭據說是宋代少林福居禪師所傳的拳譜,其中有“太祖的長拳起首、韓通的通臂為母”的說法。 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在《南雷集?王徵南先生墓誌銘》的《六路歌訣》中有“佑神通臂為*”一句。後來其子黃百傢(王徵南先生的高足)在其《學萁初稿?王徵南先生傳》一書中,進一步為“六路”注釋:“通臂,長拳也。” 本譜有兩大部分構成,一是拳譜,與陳王庭、洪洞通背拳屬同一傳係,來自山西文水地區。另一部分為“春點”,即江湖專用術語。此外,本譜還意外記載瞭姬氏武學的重要文獻及評價。 |
| 作者簡介 | |
| 點校者:崔虎剛 筆名鬍剛,1963年生於山西太原,祖籍山西晉城;碩士,師承武學大傢太原硃華先生。武史考證傢,長期緻力於中華武學的挖掘、搶救、研究、翻譯、校注及宣傳等工作。在民間武學發掘考證方麵,取得許多重大成果。在《武魂》《中華武術》《搏擊》《少林與太極》《武談》及安徽、山西等地報刊上,發錶過大量學術論文。 搶救和搜集到大量民間珍貴武學抄本,已校注齣版《武術古籍珍本文庫》(含十種民間抄本)。 |
| 目錄 | |
| 拳勢論 槍法論 槍用十二字 六閤梨花槍敬 二十四槍歌 十三槍歌 硬功拾手功 長兵短用說篇論 拳論拾法敵要 壹曰三節 貳曰四稍 叁曰五行 肆曰身法 伍曰步法 陸曰手法足法 柒曰上法進法 捌曰顧法、開法、截法、進退法者 玖曰三性 拾曰內觔 禪語門,十二時辰丸為藥方 打血救命丹 騾垛子標 水路上標 寸點 太平刀歌 秦窮雙煉歌 貳拾捌宿梅花棍 |
| 編輯推薦 | |
| 本譜公開齣版,揭示武學界顛覆性發現 1.此譜與陳王庭、洪洞通背拳屬於同一傳係,來自山西文水地區。 2.與清代於嘛古氏等閤撰《通背拳壹本》拳譜譜名寫法一緻,內容互補。 3. 陳傢溝的《拳經總歌》與洪洞的《拳經總論》與本譜 “拳勢論”內容相似。 4.為研究“十三槍”提供瞭新的版本。 5.該譜意外記載瞭姬氏武學重要文獻及評價。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收到這本書,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印象是裝幀的用心,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卻透著一股古樸的韻味,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這是一本關於傳統武術的書籍。紙張的質感也很好,厚實且不易反光,閱讀起來十分舒適。迫不及待地想瞭解其中蘊含的精髓。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通背拳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原以為這隻是一門單純的拳術,但通過閱讀,我逐漸感受到它背後所蘊含的係統訓練方法和人體力學原理。特彆是其中對於發力技巧的闡述,感覺非常有啓發性。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如何通過閤理的身體結構和勁力運用,達到“一力破十巧”的效果。這對於提升實戰能力至關重要。
評分作為一名武術愛好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係統學習傳統拳種的資料。這次有幸接觸到這本書,感覺非常契閤我的需求。通背拳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渾然天成的力量,練到極緻,形神兼備。我特彆關注書中對“通”和“背”這兩個字的理解,它們在通背拳中到底代錶著什麼?是勁力上的傳遞,還是身體上的配閤?希望書中能有深刻的解讀,讓我能從根源上理解這項技擊術。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武術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像通背拳這樣以剛猛著稱的拳種。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它的絕佳機會。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一種力量感,仿佛能聽到拳風呼嘯,招式淩厲。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通背拳的技擊原理、基本功法以及套路講解,最好能圖文並茂,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看得明白,練起來有章可循。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傳遞齣的一種厚重的文化氣息。通背拳作為一項古老的拳種,其背後一定蘊含著豐富的曆史積澱和哲學思想。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動作的拆解和練習,更能觸及到通背拳的精神內核。比如,它在實戰中是如何體現“剛柔並濟”,又是如何做到“以靜製動”的。如果能結閤一些曆史故事或者名傢軼事,那將更具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