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太平洋戰爭中的日本陸軍聯隊全史
定價:79.80元
售價:51.9元,便宜27.9元,摺扣65
作者:唐茜,叢丕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681125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切罪惡侵略勢力都是紙老虎
內容提要
本書以太平洋戰爭期間的日本陸軍聯隊為著述對象,以*主要作戰力量的步兵聯隊、炮兵聯隊和戰車聯隊作為研究對象,介紹其編製構成、武器裝備、戰鬥路綫,與戰役行動相結閤,並配以相關的曆史地圖、照片,講述瞭日軍各聯隊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作戰曆程,揭示日本陸軍從誕生、發展直至覆滅的曆史過程。
目錄
前 言
上篇:步兵聯隊的作戰曆程
步兵聯隊的曆史沿革
南方進攻作戰
頂著炮火強襲登陸 步兵第56聯隊
通往吉隆坡的血路 步兵第42聯隊
三日突破英軍防綫 步兵1聯隊
突擊直取香港要塞 步兵第228聯隊
婆羅洲油田的占領 步兵46聯隊
東海林支隊剋萬隆 步兵第230聯隊
諫義裏奇襲奪橋戰 步兵第47聯隊
從上海到巴丹半島 步兵第8聯隊
激戰在仁安羌沙漠 步兵第214聯隊
曼德勒閃電追擊戰 步兵14聯隊
從臘戌突進密 步兵48聯隊
南方進攻作戰戰地寫真集
攻防的逆轉
瓜島反擊的急先鋒 步兵第28聯隊
叢林中的睏境 步兵24聯隊
馬坦尼考河生死鬥 步兵第4聯隊
糧彈兩缺的持久戰 步兵6聯隊
賭命的夜襲總攻擊 步兵第29聯隊
嚮著莫爾茲比挺進 步兵44聯隊
在萊城前綫的挫敗 步兵第66聯隊
海陸夾擊下的苦戰 步兵第78聯隊
在惡戰中摺損過半 步兵第237聯隊
布納戰役戰地寫真集
退入國防圈
激戰托羅基納灘頭 步兵第23聯隊
不計傷亡的反擊戰 步兵第45聯隊
睏守在新不列顛島 步兵第53聯隊
在新幾內亞的煎熬 步兵第224聯隊
比亞剋島的絞肉機 步兵第222聯隊
布乾維爾島戰役戰地寫真集
緬甸防禦戰
損兵三成的前哨戰 步兵第213聯隊
後續乏力的包圍戰 步兵12聯隊
僵持在科希馬前綫 步兵第58聯隊
英帕爾的飢餓作戰 步兵38聯隊
苦鬥後的無奈轉進 步兵第51聯隊
汙血橫流的盤山路 步兵第60聯隊
失誤連連的圍殲戰 步兵第215聯隊
勝利幻象轉瞬即逝 步兵51聯隊
在死亡之榖的死守 步兵第55聯隊
怒江畔的三月鏖戰 步兵13聯隊
軍旗失落長官自絕 步兵06 聯隊
在英軍追擊下撤退 步兵54 聯隊
緬北戰役戰地寫真集
國防圈的崩潰
塞班守備隊的覆滅 步兵36聯隊
洞窟內的絕望抗擊 步兵第2聯隊
百無一生的殊死戰 步兵第59聯隊
摺鉢山下的殺戮場 步兵45聯隊
菲律賓防禦戰
在塔剋洛班橋頭堡 步兵第33聯隊
兼程馳援決戰之地 步兵聯隊
萊濛山下摺戟沉沙 步兵第49聯隊
關東軍精銳的慘敗 步兵第57聯隊
決戰之夢隨風飄散 步兵第5聯隊
布拉文機場的墳墓 獨立步兵3聯隊
虛張聲勢難免戰敗 步兵7聯隊
在南呂宋的掃蕩戰 步兵0聯隊
葬身在巴丹復仇地 步兵第39聯隊
敢死隊的白刃肉搏 步兵第64聯隊
五百人反擊登陸場 步兵第71聯隊
懷抱迎擊坦剋 步兵第72聯隊
呂宋戰役戰地寫真集
深陷中國戰場
中國大陸作戰初期寫真集
衡陽城下難越雷池 步兵第65聯隊
日夜不休侵襲柳州 步兵第34聯隊
解除印支法軍武裝 步兵第62聯隊
中國戰場美軍寫真集
後的決戰
在暴雨般的火力下 步兵第22聯隊
在阿爾山迎擊蘇軍 步兵第90聯隊
牡丹江的決死反擊 步兵第278聯隊
淹沒於鋼鐵洪流中 步兵第284聯隊
作者介紹
唐茜,廣西柳州籍,2007年起從事日語翻譯工作,曾譯有多部日文二戰題材著作,“戰艦”係列叢書主創之一,擅長日文海軍史料的翻譯整理。
叢丕,1977年生於遼寜丹東,遼寜大學曆史係世界曆史專業碩士,擔綱製作瞭大量軍事曆史專輯類作品,包括《舊日本海軍綜閤事典》、《雪絨花——二戰德國山地兵戰史 陸軍篇》、《舊日本海軍航空母艦全集 上下冊》、《第三帝國海軍綜閤事典》、《第三帝國海軍艦炮全集 上下冊》等等。
文摘
序言
說實話,初看書名,我以為會是一本偏嚮於戰役總覽的通俗讀物,結果大錯特錯。這簡直是一部浸潤著汗水和血水的“單位誌”百科全書。作者似乎將畢生精力都投入到瞭對這些聯隊的“戶籍”進行梳理。對我這種對戰史細節有潔癖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嚴謹性簡直是一種享受。它將時間軸拉得極細,對每一個聯隊在不同階段的番號變更、主要指揮官更迭、甚至駐地調動都進行瞭詳盡的記錄。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讓讀者能夠清晰地追蹤某一個單位是如何從訓練有素走嚮潰敗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那些經典戰役時,總是習慣性地將焦點拉迴到“這個聯隊當時具體部署在哪裏,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什麼,以及他們實際的執行效果如何”,這種微觀到戰術層麵的聚焦,使得宏大的戰爭圖景變得異常清晰和可信。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對照地圖,試圖想象在那個具體的山頭或海灘上,他們的火力配置和人員傷亡比例究竟如何。這是一本需要反復查閱、而不是一口氣讀完的書,它的信息密度極高,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我最近讀瞭不少關於二戰亞洲戰場的著作,但坦率地說,很少有作品能像這本書一樣,將焦點如此精準地集中在“聯隊”這個最小的、卻又是最具決定性的作戰單元上。作者的功力在於,他能將龐雜的史料熔鑄成流暢的敘事,讓讀者在閱讀時幾乎感覺不到身後有厚厚的檔案支撐。那些關於聯隊內部派係鬥爭、軍官間的不和,以及他們在麵對上級錯誤決策時的復雜心態,都被不動聲色地融入瞭對戰役過程的描述之中。這使得整個敘事充滿瞭人性的張力。讀到某些聯隊被派去執行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那種宿命感油然而生,讓人為之扼腕。這本書的優秀之處還在於,它沒有迴避那些日軍在占領區犯下的暴行,而是將其作為整個聯隊行動綱領和精神狀態的一部分進行客觀呈現,這需要極大的曆史勇氣和專業素養。它不是為誰辯護,而是如實記錄。對於希望構建完整、多麵嚮太平洋戰爭圖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其信息密度和分析深度,值得我嚮所有曆史愛好者鄭重推薦。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羅列戰役時間綫,更像是一部部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微觀曆史敘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不同聯隊群體的敘述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冷靜的、近乎於考古學傢的客觀性。他們沒有陷入簡單的褒貶,而是試圖去理解在極端體製下,個體是如何做齣反應的。比如,關於某個聯隊在特定防禦工事構築上的創新,以及他們在麵對美軍優勢火力時所采取的非正統戰術,這些都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案例研究價值。對於那些研究軍事組織結構和戰術演變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它揭示瞭在“玉碎”精神口號背後,實際操作層麵上的無奈、僵化與偶發的靈光乍現。從聯隊長到最底層的士兵,他們的視角差異,以及信息在指揮鏈中的扭麯和失真,都被細緻地剖析瞭。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消化其中關於士氣崩潰與重建的章節,那些描述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基於大量個人證詞和日記整理齣來的真實軌跡。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高分辨率的鏡頭,去觀察一個特定軍事單位在特定曆史洪流中的命運沉浮。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處理得非常高明,有一種沉鬱頓挫的美感。它沒有采用那種激昂的戰爭贊歌腔調,而是用一種近乎冷峻的筆調,記錄下曆史的無可挽迴。在描繪那些注定失敗的戰役時,作者的文字反而愈發顯得剋製而有力。我特彆欣賞它對“失敗美學”的探討。一個聯隊如何在資源耗盡、通訊中斷、彈藥匱乏的情況下,仍然在某些局部戰鬥中展現齣令人難以置信的韌性,這種韌性的來源是什麼?書中通過對不同背景士兵的對比分析,給齣瞭多維度的解答。這遠遠超齣瞭傳統軍事史對“士氣”的簡單定義。此外,作者對特定裝備和物資的描述也十分到位,比如特定型號的步槍、輕機槍在叢林環境下的可靠性錶現,甚至連通訊設備的故障率都被納入考量,這些都是構建真實戰場環境不可或缺的基石。總而言之,它提供瞭一種超越意識形態的、對戰爭機器運轉機製的深刻洞察,讀來令人深思,也讓人對戰爭的代價有瞭更切膚的認識。
評分這部鴻篇巨製,簡直是軍事曆史愛好者的一座寶庫!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將太平洋戰場上那些鮮為人知的陸軍聯隊的故事娓娓道來。我讀完後,對戰爭的殘酷性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書中對不同戰役的細節描繪,無論是椰林密布的島嶼爭奪戰,還是人跡罕至的叢林跋涉,都力求還原當時的真實場景。那種身臨其境的緊張感和絕望感,透過文字撲麵而來,讓人不禁為那些身處絕境的士兵們捏一把汗。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講述具體戰鬥的同時,並沒有忘記深入挖掘士兵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忠誠、他們的掙紮與犧牲,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這種人文關懷,讓原本冰冷的軍事史料變得有血有肉,極具感染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後勤補給綫斷裂後,部隊如何艱難求生的描寫,那種在資源極度匱乏下的生存智慧與人性光輝,是教科書裏往往一筆帶過的部分。這本書的史料考證之嚴謹,也令人嘆服,每一處細節的引用都像是經過韆錘百煉的,讓人對信息的準確性深信不疑。對於任何想要全麵瞭解二戰太平洋戰場日軍步兵戰術與精神麵貌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