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
定价:32.00元
作者:杨志本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3487378
字数:
页码:2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主要论证了中国自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海上入侵,包括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这些战争,大多以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为终结。这些国耻之所以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国势衰落,除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学技术缺失外,国家没有海权观念,没有足以掌握海权的海上力量则是致命的弱点。接受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振兴中国海权,加强建设能够在海洋上打胜仗、掌握海权的强大的海军,把海军舰队锻炼成为具有在海战场上(水面、水下、空中)机动攻击歼敌致胜能力的海上军。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杨志本,原名智本,1922年11月出生,原籍山东泰安,现居北京。1940年任小学教师、校长。1946年调县教育科。1948年转入军队。在26军78师司令部、海军司令部、海军百科全书编辑部历任作战参谋、处长、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副主编兼门类主编。主编《清末海军史料》《中华民国海军史料》;参加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海军百科全书》《军事大辞典》《海军大辞典》等,阐明中国海权理论。
文摘
无
序言
无
在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了沉思。这本书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并非仅仅是记录“发生了什么”,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这意味着什么”。作者似乎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共情能力,他能设身处地地去体会那些决策者在资源匮乏、技术受限的古代背景下,所面临的艰难抉择。那种面对茫茫大海的敬畏、面对异族挑战的压力,都被文字巧妙地传递了出来。这使得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名词堆砌,而是充满人性挣扎与智慧光芒的真实故事。这种对历史内在驱动力的挖掘,对当代社会治理和战略思考也提供了许多隐晦而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类面对自然和竞争时的基本逻辑,其实是相通的,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对话。
评分从阅读的实用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注释和引文处理非常到位,体现了极高的学术规范。每一处关键的历史引述,都有清晰的来源标注,这对于希望进一步深挖某个专题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引用古籍原文时,往往会附带一些现代语言的简要解释或背景说明,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即便是对古代汉语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无碍地理解原意。这本书的索引和图表部分也做得极其细致,那些经过考证和绘制的船只复原图,清晰地展示了古代造船工艺的精髓,远胜于单纯的文字描述。整体来看,这不仅仅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具备扎实研究基础、适合专业人士参考的工具书,达到了学术严谨与知识普及之间的完美平衡点。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更像是一次与历史学家在灯下对饮、畅谈的私密过程。作者的叙述方式极为克制,没有使用过多煽情的辞藻来描绘那些波澜壮阔的时代,而是选择了一种近乎考古挖掘般的冷静与精准。他似乎并不急于将结论砸到读者面前,而是耐心细致地铺陈每一块证据、每一份史料的碎片。这种叙事节奏,对于习惯了快节奏、高潮迭起的通俗读物的人来说,或许会稍显“缓慢”,但正是这种缓慢,才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去咀嚼和消化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细节。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模糊地带时的坦诚,他会明确指出哪些是确凿的记载,哪些是基于推测的合理想象,这种学术上的诚实,反而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仿佛能听到作者在耳边轻声解释:“看,史料的脉络就是这样一步步展开的,我们只能沿着它能指引的方向前行。”这种引导式的阅读,让人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个共同的探索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部精妙的交响乐。它并非简单地按时间线性推进,而是巧妙地在宏观的时代背景叙述与微观的典型案例分析之间进行高频率的切换与交织。这种多维度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场景的立体感。举例来说,当谈及某一朝代的整体海防策略时,作者紧接着就会切入对一艘特定类型船只的结构解析,或是某次小型海战的战术复盘。这种“大局观”与“细节控”的完美结合,使得枯燥的制度和技术参数瞬间鲜活起来。我发现,要真正理解古代海洋力量的兴衰,就必须同时掌握这些宏观与微观的知识点,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导致认知上的偏差。这种编排方式,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跨学科功底,将军事史、技术史、社会史熔于一炉,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历史分析网。
评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风格,总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一本现代出版物,而是一件历经沧桑的古籍孤本。装帧的材质和字体的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厚重感的尊重与敬畏。尤其是封面上那些抽象却又隐约可见的船只剪影,初看有些费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便能体会到设计者别出心裁的匠心——那不是具体的战舰,而是中国古代海洋意志的具象化,是无数次航行与搏击风浪的缩影。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讲究,那种略微偏黄的色调,不仅保护了视力,更营造出一种沉静的、适合深度思考的阅读氛围。翻开扉页,作者的名字和出版信息排布得一丝不苟,体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整体而言,这本书在视觉传达上就成功地完成了对“历史”的致敬,让人在尚未阅读内容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和肃穆之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的包装,更像是一张通往遥远海洋文明的船票,坚实而充满质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