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漓江出版社 9787540781965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漓江出版社 978754078196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唐诗
  • 三百首
  • 蘅塘退士
  • 诗歌
  • 古典诗词
  • 中国古典文学
  • 漓江出版社
  • 文化
  • 艺术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1965
商品编码:29978371130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唐诗三百首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40781965
定价:45 元 本店价:27 元
折扣:【60】 节省:18 元
分类:  →  
货号:1723520
图书简介 《唐诗三百首》汇集了唐诗经典之作,集中地反映了唐诗艺术成就的无穷魅力。用深情幽妙﹑风格多样的美妙文字展现出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卷。诗情画意,让人尽情体味唐诗意境;唯美笔触,令人寄托无限美好情思。",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宋词三百首》 作者:[清] 钱彩 辑注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1972 --- 内容提要 《宋词三百首》是继《唐诗三百首》之后,宋代文学研究和普及的经典选本之一。本书精选了北宋至南宋一百五十余位词人的三百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全面展现了宋代词体的兴盛面貌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书的编纂者钱彩,秉承了对经典文学的敬畏之心,力求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种精妙的平衡,使得这部选本既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又便于广大学者、爱好者乃至初学者诵读和赏析。 宋词,作为一种伴随燕乐而生的文学体裁,以其婉约、豪放、细腻、深沉的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峰。它不仅仅是对唐代近体诗格律的继承与拓展,更是在音乐的韵律中融入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复杂的社会体验、深刻的生命感悟以及对山川景物的独特描摹。 体裁与风格的恢弘画卷 本书所收录的词作,涵盖了宋词发展史上各个重要流派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从开创婉约词派的奠基人,到豪放派的巅峰人物,再到中晚期革新的探索者,读者将得以领略宋词艺术形式的完整图景: 婉约典范: 词的早期发展与宋代文人内敛的情感表达息息相关。本书精选了柳永、晏殊、欧阳修等大家的作品。柳永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并非虚言,其铺叙叙事之长,对都市生活与离别愁绪的描摹,体现了词体最初的世俗化和情感的直抒。晏殊、欧阳修则以其“富贵词风”,在绮丽的辞藻中蕴含着淡淡的忧思与哲理,展现了士大夫阶层优雅而略带感伤的审美情趣。 豪放大家: 苏轼与辛弃疾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词的题材与境界。苏轼“以诗为词”,将议论、哲理、人生关怀纳入词境,使词摆脱了长期以来仅为“艳科”的刻板印象。本书收录了苏轼描绘壮阔山河、抒发旷达胸襟的名篇。而辛弃疾作为南宋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愤懑,其笔力遒劲,境界开阔,是宋词“尚武”精神的集中体现。 格律与音律之美: 宋词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与音乐的紧密结合。选本中的词作,大多严格遵循词牌格律,抑扬顿挫,极富音乐美感。无论是长调的娓娓道来,还是短调的戛然而止,都体现了作者对音律的精准把握。通过吟诵这些作品,读者可以真切体会到宋人“歌以咏言”的艺术追求。 主题的深度与广度 《宋词三百首》所涉及的主题,远超一般闺怨离别之作,它折射出宋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1. 咏物与写景: 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入微。从李清照笔下凄婉的雨声,到范仲淹对江南烟雨的哲思,这些景物描写不再是简单的背景烘托,而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移情于物”的典范。 2. 人生哲思与怀古伤今: 面对王朝的更迭与政治的动荡,词人留下了大量关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岳飞的《满江红》不仅是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思。文人墨客在山水田园中寄托隐逸情怀,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 3. 爱情与离愁: 这是宋词中永恒的主题。本书收录的周邦彦、秦观等人的作品,将男女之情描绘得细腻入微、缠绵悱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情感世界的精细梳理。 选本价值与阅读指南 本书的选编者钱彩,其选本的宗旨在于“雅俗共赏,兼顾正宗”,力求精益求精,避免了过多晦涩难懂或过于平庸的作品。 对于读者而言,研读此书,不仅是欣赏文学之美,更是穿越时空,与宋代文人进行精神对话的过程。通过品味这些作品,可以深入理解宋代雅文化的精致与宋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本书是了解宋代文学成就、提升古典文学素养的必备参考书,是走进宋词世界最坚实可靠的起点。它完整呈现了宋词从其发轫到鼎盛,再到其最后阶段的全面风貌,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收录了哪些诗,更在于它以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方式,将唐诗带回了读者的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诗意。比如,走在异乡的街头,看到落日的余晖,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而这种联结,正是这本书给予的馈赠。它帮助我们重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在教科书中可能被一笔带过的诗人的收录,这些作品虽然名气不如李杜耀眼,但其艺术价值和对诗歌流派的贡献却不容忽视。这表明编者在选材上是相当全面和负责任的,力求呈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唐诗图景。纸张的触感、油墨的清香,都构筑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人愿意放下手机,回归到纸质书本带来的那种慢节奏的审美享受中去。它就像一位温和的智者,在耳边低语,讲述着那个黄金时代的风华绝代。

评分

我拿到这本诗集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厚重而又不失灵动”。它不仅仅是一本诗歌的汇编,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中国文学史的缩影。从初唐的清新雅致到盛唐的万丈光芒,再到中晚唐的悲凉深沉,读者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时代情绪的流变是如何被诗人捕捉并凝练成不朽的文字的。尤其赞赏的是,这本书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其选取的版本和注释,都显得非常严谨可靠。我特意对比了几本不同出版社的版本,发现这本漓江出版社的版本在对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解释上,处理得更为精准和贴合当时的语境,没有过度解读,也没有流于肤浅的标榜。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太重要了,它确保了我们对诗歌原意的最大程度还原和尊重。此外,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体现了一种古典美学,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每一首诗都拥有了足够的呼吸空间,不至于被其他文字所压迫。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千年前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山河景象,都通过这些精炼的文字跃然纸上,让人不得不感叹语言的巨大魔力。

评分

我对这本《唐诗三百首》的整体印象是:权威性与亲和力的完美结合。它既能满足专业人士对版本准确性的挑剔,又能让刚刚接触古典诗歌的年轻人感到毫无压力。它所呈现的唐诗景观是如此的壮阔而又细腻,仿佛你站在泰山上俯瞰众山小,又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棵松柏的纹理。我尤其欣赏它在选目时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这本书很好地捕捉到了那种由自信、开放、包容所孕育出的艺术生命力。无论是边塞诗的雄浑,山水田园诗的静谧,还是咏史怀古诗的沉郁,都在这三百首中得到了极佳的体现。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远足,每读完一首,都像是抵达了一个新的文化坐标。这本书不只是放在书架上供人瞻仰的,它更应该被经常翻阅,被圈点,被感悟。它是一份可以伴随人一生的精神食粮,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本诗集,便是那“万卷”的精华之一。

评分

这本《唐诗三百首》的选本,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唐诗,或者想要系统梳理经典作品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就被那种精心编排的结构所吸引。它不像有些选本那样杂乱无章,而是能清晰地感受到编选者的匠心独运。每一首诗放在那里,似乎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美学考量。拿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来说,比如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它们在不同的章节中交相辉映,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盛唐气象的磅礴与中晚唐诗歌的转折。更令人称道的是,对于一些技巧性很强的律诗和绝句,编排者似乎也考虑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比如,初识者可以从那些意境开阔、语言明快的作品入手,待到对格律和意象有所理解后,再深入那些用典较多、情感更为复杂的篇章。这种设计,无疑大大降低了欣赏古诗的门槛,让原本可能望而生畏的古典文学变得亲切而可感。这本书的装帧和字体选择也十分考究,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长久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让人愿意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风流韵味。

评分

说实话,我对很多古诗选本都有点“审美疲劳”,总觉得它们翻来覆去就那几百首,缺乏新意。但拿到这本《唐诗三百首》后,这种感觉完全消失了。它给我的震撼,在于它对“三百首”这个框架内所能承载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极其精妙的平衡。它没有一味追求数量上的庞杂,而是专注于质量上的精粹。在我看来,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平衡点。对于普通读者,那些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日常情感的作品,如“春眠不觉晓”一类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几乎可以信手拈来;而对于有一定鉴赏基础的人,书中收录的那些格律严谨、意境深远的律诗,如陈子昂的边塞气象或是王维的禅意山水,则提供了足够的咀嚼空间。而且,这本书似乎还隐藏着一种“阅读引导”的功能。它不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诗歌的自然排列组合,引导读者去发现不同诗人之间的创作脉络和风格差异。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远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它培养的不是对诗句的记忆,而是对唐代文学精神的体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