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紅英所著的《寒雲藏書題跋輯釋(上下)》以**圖書館藏袁剋文舊藏善本題跋為主,附作者搜集的袁剋文所寫題識提要等。正文先述該部善本的題名、捲數、版本、行款等,其次略述其遞藏源流,*後以該書中袁剋文的題跋為主綫,闡釋版本源流及相關內容。本書以**圖書館藏袁剋文舊藏善本題跋為主,附作者搜集的袁剋文所寫題識提要等。正文先述該部善本的題名、捲數、版本、行款等,其次略述其遞藏源流,*後以該書中袁剋文的題跋為主綫,闡釋版本源流及相關內容。
序/楊恕
凡例
寒雲藏書述略
寒雲藏書印鑒
八經閣中的娜娠秘寶經部藏書題跋
宋刻遞修本《八經》
元刻《周易兼義》
宋紹興刻《古三墳書》
宋婺州唐宅刊《周禮》
宋刻《纂圖互注周禮》
宋紹熙刻宋元遞修本《禮記正義》
宋刊《春鞦傳》
元刻《春鞦經左氏傳句解》
宋龍山書院刻本《纂圖互注春鞦經傳集解》
宋餘氏刻本《春鞦公羊經傳解詁》
宋刻元修本《孟子注疏解經》
元刻《四書章句集注》
宋慶元刻本《輔軒使者*代語釋彆國方言》
宋紹興刻本《群經音辨》
宋紹興齊安郡學刻本《集古文韻》
元刊《廣韻》
元刻《韻補》
濛叟揮淚兩《漢書》史部藏書題跋
宋刻百衲本《史記》
濛古中統本《史記》
清影宋鈔本兩《漢書》
宋黃善夫刻本《後漢書》
宋元舊本《隋書》
宋刻《京本增修五代史詳節》
明弘治刻本《司馬溫公經進稽卉錄》
宋刻遞修本《輿地廣記》
元刻本《新編方輿勝覽》
元刊《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錄》
宋刊《水經注》殘本
宋刻兩漢《會要》
元至正刻本《通鑒總類》
蓮華精捨中的清淨子部藏書題跋
宋刊《纂圖互注苟子》
宋刊《傷寒明理論》
清鮑廷博鈔本《一角編》
明鈔本《書苑菁華》
明成化刻本《草書集韻》
明刻《太音大全集》
明龍山童氏本《文房四譜》
明弘治碧雲館活字印本《鶥冠子解》
宋刻《揮麈第三錄》
明成化刻《程史》
明弦歌精捨刻本《虞初誌》
明正德楊氏清江書堂刻本《新增補相剪燈新話大全》
宋刊《冊府元龜》殘帙
宋刻《妙法蓮華經》
宋刻元槧《北山錄注》
明刻《佛果圜悟真覺禪師心要》
元刻《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宋刻《五燈會元》
元刻《老子庸齋口義》
宋刻《百川學海》
三琴趣齋主人的詞麯人生集部藏書題跋
明銅活字印本《劉隨州集》
元詹光祖刻本
《黃氏補乾傢注紀年杜工部詩史》
宋刻《韋蘇州集》
元刻《唐陸宣公集》
元刻《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
宋刊《皇甫持正文集》
宋刻乾道間公文紙印本《歌詩編》
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唐女郎魚玄機詩》
元建安虞氏刻本
《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元刻《後山詩注》
宋慶元黃汝嘉重刻《倚鬆老人文集》
宋嘉泰刻本《於湖居士文集》
元刻《晦庵先生硃文公文集》
宋嘉泰呂喬年刻本《東萊呂太史彆集》
宋嘉定刻本《友林乙稿》
宋刻元修本《後村居士集》
舊鈔本《巴西文集》
明正統刻本《書林外集》
明成化刻《姑蘇雜詠》
清呂無黨鈔本《鼓柑稿》
清勞權鈔本《鬆雨軒集》
宋紹興明州刻遞修本《文選》
明刻《玉颱新詠》
宋刻《迂齋標注諸傢文集》
明刊《極玄集》
宋刻《唐僧弘秀集》
宋刊《聖宋文選全集》
宋慶元刻本《新刊國朝二百傢名賢文粹》
清黃氏士禮居影元鈔本《皇元風雅》
元刻《精選古今名賢叢話詩林廣記》
宋刊《詳注周美成詞片玉集》
宋淳祜本《中興以來*妙詞選》
明刊《朝野新聲太平樂府》
明刊《盛世新聲》
附錄
**圖書館藏寒雲舊藏善本知見錄
徵引文獻
圖版目錄
後記
第三段評價: 說實話,我挑選這本書主要是衝著它的外觀去的,但拿到手後,我對它內在的質感也充滿瞭好奇。書的整體感覺非常“沉靜”,沒有花哨的裝飾,一切都以實用和美觀為核心。封麵那種沒有采用高光覆膜的啞光處理,讓它更顯古典韻味。拿在手裏掂量一下,份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用料紮實,絕非那種輕飄飄的快餐讀物可比。書頁的裁切非常規整,邊緣處理得乾淨利落,體現瞭印刷裝訂的專業水準。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在閱讀時感到非常放鬆,仿佛進入瞭一種專注於文本的境界,外界的喧囂似乎都被這本厚實的書籍隔絕在外瞭。
評分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傳統與現代審美的完美結閤體。它沒有盲目追求時髦的亮色或復雜的圖樣,而是選擇瞭沉穩大氣的配色方案,與書名本身的氣質高度契閤。書頁的韌性很好,不用擔心輕易撕裂,而且紙張的白度控製得非常到位,既保證瞭清晰度,又避免瞭過度漂白帶來的刺眼感。我特彆喜歡它內封和扉頁的設計,那幾筆簡潔的留白處理,起到瞭很好的視覺過渡作用,讓人在正式進入正文前,有一個緩衝和沉澱的時刻。每次打開這本書,都能感受到一種莊重的儀式感,這在快節奏的閱讀中是難得的體驗。
評分第二段評價: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享受。我嚮來對那些文字密集、缺乏留白的舊式印刷品不太感冒,但這本書卻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設計似乎深諳讀者的心理,既保留瞭學術的嚴謹性,又做到瞭視覺上的友好。每一次翻頁,都能感受到那種經過深思熟慮的排版美學。裝幀的工藝也相當考究,無論是綫裝的堅固程度,還是封麵材質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低調的奢華感。我試著在不同的光綫下閱讀,發現它的油墨附著力極佳,即便是微弱的光綫下,字跡依然清晰可辨,這一點對於需要仔細揣摩文字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的重量和尺寸也拿捏得恰到好處,方便攜帶,但又不失厚重感,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第五段評價: 對於一個書癡來說,擁有一本製作精良的書籍,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這本冊子的手感和視覺衝擊力是無可挑剔的。從裝幀的牢固度到內文的印刷質量,都體現瞭齣版方對品質的執著。書的開本適中,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拿在手中閱讀,比例都很協調。我注意到,即便是頁眉頁腳的設計,也流露齣一種古典的平衡美學,沒有絲毫的冗餘或突兀。這種對細節的精益求精,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其內容本身,它成瞭一種可以長期擁有和把玩的收藏品,散發著經久不衰的魅力。
評分第一段評價: 最近淘到一本裝幀精美的書,光是看封麵那古樸的墨痕和雅緻的字體,就讓人心生歡喜。書脊挺括,紙張的觸感溫潤,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書香,即便隻是把玩,也覺得心神寜靜。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著實下瞭一番功夫,行距疏密有緻,字號大小適中,讀起來非常舒服,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勞。每次翻開它,都像進入瞭一個寜靜的古籍修復工坊,能感受到製作者對傳統文化的那份敬畏與熱愛。書冊的整體質感透露齣一種厚重感和收藏價值,讓人忍不住想把它供奉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拿齣來摩挲一番。這種對實體書的珍視,在當下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難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承載著製作者的心血與匠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