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聆听智者的声音:香山讲坛演讲录(第三辑)
定价:35.00元
作者:吕梅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1010857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迄今已成功举办280多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反响。2010年11月,我们曾选编'香山讲坛'部分演讲词,推出了《聆听智者的声音》一书,在渎者中产生了共鸣。其后,《香山讲坛》演讲词改由他社出版,是为《聆听智者的声音》。我们此次编选的这本《聆听智者的声音》第三辑,主要收录的是香山2010年度的部分演讲词,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继续带本书的编排,充分凸显'香山讲坛'这一大众讲座形式'讲'的特点,分设历史篇、文化篇、社会篇、教育篇、健康篇、经济篇、科技篇七大板块,二十九讲。讲座的遴选严格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巿民'三原则,以关注历史文化特色、关注社会发展脉搏、关注不同阶层声音为出发点。这二十九讲既熔宏大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和经济科技于一炉,又关乎微观的社会热点、焦点和民生问题,兼具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又不乏时代感,雅俗共赏。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聆听智者的声音,鉴古知今,解读当下。
内容提要
迄今已成功举办280多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反响。2010年11月,我们曾选编'香山讲坛'部分演讲词,推出了《聆听智者的声音》一书,在渎者中产生了共鸣。其后,《香山讲坛》演讲词改由他社出版,是为《聆听智者的声音》。我们此次编选的这本《聆听智者的声音》第三辑,主要收录的是香山2010年度的部分演讲词,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继续带本书的编排,充分凸显'香山讲坛'这一大众讲座形式'讲'的特点,分设历史篇、文化篇、社会篇、教育篇、健康篇、经济篇、科技篇七大板块,二十九讲。讲座的遴选严格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巿民'三原则,以关注历史文化特色、关注社会发展脉搏、关注不同阶层声音为出发点。这二十九讲既熔宏大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和经济科技于一炉,又关乎微观的社会热点、焦点和民生问题,兼具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又不乏时代感,雅俗共赏。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聆听智者的声音,鉴古知今,解读当下。
目录
出版说明历史篇 讲 论五德理论与秦汉帝德谱的关系及演变过程/杨权 第二讲 魏晋士族阶层的兴衰状况分析/孙立群 第三讲 宋代的历史沿革一以十一世纪的北宋东京为例/高有鹏 第四讲 孙中山与辛亥武昌起义的关系/严昌洪 第五讲 从历史与当下看韩国/张三夕 第六讲 对日本忧患意识与情报工作的历史探究与思考/胡平文化篇 第七讲 “百姓日用之经”《周易》的哲理解读/曹础基 第八讲 中国历史和《道德经》等文学经典中的分形理论解读/张森文 第九讲 漫谈《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与爱情/陈文新 第十讲 迁徙的经验与现代化的梦想——从知青下乡到民工进城的文学叙事/陈国恩 第十一讲 春节的习俗与礼仪/李荣建社会篇 第十二讲 从后现代哲学透视当下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邱紫华 第十三讲 重构中国生死观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郑晓江 第十四讲 风水的科学理念与创意/叶春生 第十五讲 “乐居”市环境建设的高追求/陈望衡 第十六讲 解读创新思维/易 江教育篇 第十七讲 叙事育人——拨动情弦的教育艺术/李 季 第十八讲 “儿童阅读”的界定及其黄金定律/王泉根 第十九讲 母亲文化的构建及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王开敏健康篇 第二十讲 身边的传染病及其预防/陆家海 第二十一讲 人体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以运动、饮食为例,兼谈健康管理/李宁远 第二十二讲 中医养生保健,缔造美好人生/濮 欣 第二十三讲 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生活/蓝韶清 经济篇 第二十四讲 亚洲崛起及其世界意义/陈峰君 第二十五讲 2010年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杨帆 第二十六讲 负利率时期家庭理财的问题与策略/赵立航 第二十七讲 住房与次贷:资产泡沫冷思考/王燕呜科技篇 第二十八讲 太阳爆发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陈鹏飞 第二十九讲 水来自天上和地下/萧耐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沉稳的墨绿色封皮,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透着一股子书卷气和历史的厚重感,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中华书局这样的老牌出版社,质量绝对有保证。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翻开内页,纸张的质地也非常舒服,油墨印刷得清晰又不刺眼,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得恰到好处,使得那些长篇的论述读起来也很有节奏感,不会让人感到拥挤和压抑。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本身的尊重,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好的内容需要好的载体来承载,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让人在阅读思想盛宴的同时,也能享受物质载体带来的愉悦。对于我这种有收集癖的爱书人来说,光是摆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每一次不经意间的瞥见,都能激起我再次翻阅的冲动。
评分从整体结构上看,这套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虽然是不同场次的演讲汇编,但主题之间的过渡和串联处理得非常巧妙,使得整部作品在保持个体独立性的同时,又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思想体系。我个人认为,最成功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将各个领域的专家观点简单地并列,而是通过主题的收束和递进,构建了一个关于“如何认知世界、如何安顿心灵”的完整探讨路径。这对于那些希望进行系统性学习的读者而言,是极大的便利。它避免了东拉西扯、缺乏焦点的散乱感,反而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到更深层次的哲学或文化议题中去。每一次合上书本,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被轻轻推开了一点点,这是一种非常扎实且令人满足的进步感。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慢思考”的契机。在当下这个追求快速反馈和碎片化信息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研读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深刻见解,本身就是一种对抗浮躁的修行。我发现自己不得不放慢阅读速度,时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反刍那些观点,甚至会为了理解某个术语或典故,而去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极大地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而是需要反复品味、时常翻阅的案头参考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潜移默化,对我个人在处理复杂决策和进行价值判断时,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评分与其他一些堆砌名人名言的集子不同,这辑演讲录的价值在于其“现场感”和“即时性”。虽然是文字记录,但通过对语气的捕捉和论辩的还原,我仿佛能“听”到演讲者在讲台上的那种激情与思辨的火花。尤其是在涉及一些前沿学科交叉或者哲学思辨的段落,那种与听众互动的张力,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让我体验到了一种超越书面阅读的沉浸感。我注意到,编辑在整理时似乎保留了演讲中一些口语化的表达,这反而增强了亲切感,拉近了与演讲者之间的距离,让人感觉不是在仰望高塔,而是在与智者围炉夜话。这种真实的交流感,是许多精心雕琢的散文集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选篇眼光极其独到,它仿佛架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当代读者得以直接聆听那些站在时代前沿的智者们的深刻洞察。我个人尤其欣赏其中几篇关于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如何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讨论。那些论述并非空泛的说教,而是紧密结合了当下社会热点和复杂议题,展现了老一辈学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把握。例如,有几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持其解释力的分析,逻辑链条严密,论证层层递进,读来酣畅淋漓,让人茅塞顿开。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性的文集,更像是一套精选的“思想工具箱”,提供了面对复杂世界时所需的思维框架和批判性视角。对于我们这些试图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思考者来说,这种高质量的智力输入是极其宝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