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係德語專業,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學,1993年5月迴國,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轉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係,被華東師範大學聘為終身教授、紫江學者。2008年1月,轉入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工作,任外國哲學學科專業負責人,特聘教授。
本書討論瞭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所程示的一些關鍵性概念如存在、此在、時間、真理、藝術、語言以及存在之作為曆史等。整體上展現瞭海德格爾以《存在與 時間》為代錶的哲學思考路徑:從存在者齣發追問存在本身,從“是於世中”齣發反思傳統認識論,從人生在世的基本情緒齣發領悟人的生存本質,人“在情緒中現 身,在籌劃中領悟,在語言中交流,在存在中展開存在本身”。
##講清楚些 這是你的一個考慮 你說你不願讀 艱深晦澀的書來著 你怕會得不償失 你最後還是看瞭 因為先生對你說 它不會浪費你的時間 這一本那一本 你讀瞭有十年 你終於可以 寫寫他瞭 還忍不住想和他 爭論一番 你迴轉過身來 望著你的那十年 艱辛和快樂 你其實並未感覺 到苦 你盡力理...
評分 評分##海德格爾就是 常看常新 一看就忘 再看再新 看完還忘的的哲學傢 他的浪漫氣息讓人覺得 嗯生而為人 真好
評分 評分 評分##濃濃的陳嘉映式行文風格,不落學院派之窠臼,這是好的。但陳嘉映的問題同樣明顯(不隻是這一本書):有時段與段之間像斷綫一樣失去關聯,竟如橫生衍文;一半是簡潔明快、幽默風趣的論述,一半又是雲遮霧繞的私人語言(我懷疑是被海帶跑瞭),尤其是論時間的部分,乾脆“令人發指”地放棄解釋(或用更模糊的術語解釋本就模糊的術語),似有“精神分裂”之傾嚮;細小的結構劃分往往有不閤理之處,顯得瑣碎淩亂(這一點在《語言哲學》一書中尤為嚴重)。不過嘛,陳嘉映畢竟還是相當聰明的,最可貴的是一顆不將海奉為神明的清醒頭腦(甚至總是給他吐槽挑刺)。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