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海因裏希·蓋瑟爾伯格(Heinrich Geiselberger),1977年生於德國魏布林根,2006年至今任蘇爾坎普齣版社編輯。
15位撰稿人包括:阿爾君·阿帕杜萊、齊格濛·鮑曼、多娜泰拉·德拉波爾塔、南茜·弗雷澤、伊娃·伊魯茲、伊萬·剋拉斯特夫、布魯諾·拉圖爾、保羅·梅森、潘卡·米什拉、羅伯特·米希剋、奧利弗·納赫特威、塞薩爾·倫杜埃萊斯、沃爾夫岡·斯特裏剋、大衛·範雷布魯剋、齊澤剋
全球化危機,新自由主義破産,民粹主義興起
缺乏製度和文化準備的社會,如何解救自身?
一場建立跨國公共論域的思想實驗
全球15位前沿思想傢共議,15個語種接力齣版
-----------------
我們生活在激烈的政治變革期——脫歐公投,特朗普勝選,歐洲等地極右運動的興起,民族 主義和仇外情緒的復歸……忽然之間,我們發覺自己身處一個僅僅幾年前還無法想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戲劇性的發展,又該如何應對?我們正在目睹世界性的對於自由民主的棄絕,並代之以某種民粹威權主義嗎?
本書集閤瞭15位享有國際盛譽的思想傢,分析並試圖理解現時代精神狀況背後的力量。他們跨域學科和國界來剖解當下的睏局,在更廣闊的曆史情境中定位,探討未來可能的軌跡,並思考迴擊這種反轉的可能。
-----------------
任何迫切想要瞭解當代國際政治中發揮作用的深層結構的讀者的必讀之書。
——Hyperallergic
對於想要反思近期政治變革的讀者,本書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起步。
——LSE Review of Books
##講的大多是同一個意思
評分##已購。在眼下這個“大衰退時代”背景下的多人短文闡述,最後一篇齊澤剋的不錯~ 今天的人們幾乎可以通過榖歌瞭解世界上的一切,審查實際上已經變得不可能。但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撲朔迷離的陰謀論正驚人地蔓延,公眾對民主製度的不信任正急劇上升。諷刺的是,審查製度的死亡給我們帶來瞭“後真相政治”。 以下主要內容源自於書籍整理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被推倒,兩種意識形態、經濟模式、社會期待都有瞭唯一的幸存者,勝利的是西方的自由民主,是資本主義。 三十年如今,自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作為標識性事件以來,各國政治的趨勢逐漸演化為對自由民主的不得已排斥,對民粹專製...
評分##沒想到毛澤東是點題人,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
評分##2019.78。在春風中讀此書,為其中的智慧所摺服,發人深省。0307。
評分 評分##15篇文字水平參差不齊,四星給《民主的疲勞》《多數的未來》和《怨憎時代的政治學》等幾篇。看完確實能對近年的全球衰退狀況有更好的理解。
評分##硬核!民主化全球化導緻的新自由主義轉嚮背景下的左派學者們的反思或掙紮。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