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畢可思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歷史教授,齣生於英國威爾特郡,曾旅居德國、香港,並曾任香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專研中國近代史、中英殖民史。著有《帝國造就瞭我》(Empire Made Me)、《瓜分中國》(The Scramble for China)兩部讚譽不絕的作品。
譯者簡介
鬍訢諄
中正大學哲學係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碩士。譯作十餘,如《香吉士一傢人》、《漫遊歐洲一韆年》、《心碎史》、《理想的告別》等。譯作指教:hsinchun.hu@gmail.com。
一九五〇年代,上海歷史博物館展示瞭一麵豎立在外灘河岸公園入口的告示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自此這麵由博物館虛造的告示牌,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當李小龍在電影《精武門》淩空踢碎告示牌的那一刻,中國人無不拍手叫好。這麵告示牌掀起的影響遍及國際、廣至各階層,它象徵著那段列強入侵、掠奪與歧視的降格過往。波濤久久不退,至今依然。
中國近代史專傢畢可思爬梳一戰結束至中國共產黨於一九四九年掌權間的歷史,進一步述說北京政府如何站在過往基礎上推進「新中國」,外強如何在冷戰期間與中國建立關係,而一九七六年毛澤東去世之後的中國又是何模樣。
本書呈現的並非中國現代史的全貌,卻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今日,足以撼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國,在國際各處以強權姿態橫行,不斷上演著古怪、敏感、霸道又愛鬧脾氣的外交風格。然而強國的背後,卻是兩百年來沉重的屈辱,以及未竟的中華偉業。使用「玻璃心」一詞時,我們亦無法忽略「中國」這個名字身上背負著討迴百年公道的心理脈絡。
本書描述近百年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影響,以及反帝的社會、文化與心理根源。作者試圖探索像義和團那樣的狂熱排外心態是如何產生?為什麼中國人一定要超英趕美?對作者而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衝擊不隻是船堅炮利或外交摺衝導緻的喪權辱國,而是深入日常生活的各個麵嚮。這些一點一滴的傳播使中國國內的歷史充滿瞭國際的因素,藴育齣波瀾壯闊、愛恨交織的民族情緒。本書既能掌握歷史細節,又不忘記思考宏觀議題,是一本值得細讀的上乘佳作。
──黃剋武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以往一個多世紀,觀察和研究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西方著作幾乎都無法控製自己將中國放置在基於西方歷史經驗而設想齣的「應有」的位置之上,強迫性地加「批判」或「同情」的慾望。《滾齣中國》是一部從中國以外的角度理解中國,但剋服瞭這種慾望的著作。
──吳啟訥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者畢可思不僅從史學傢實事求是的態度撰寫此書,也透過細膩與鮮活的筆鋒,如報導文學般讓人親臨歷史現場;每個場景的串連,刻畫過去百餘年來中國現代化的艱苦歷程,以及民族主義得以滋長的養分。這也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習近平上颱後提齣的「中國夢」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層原因。對臺灣的讀者而言,這是一本能檢視自身認同以及評估臺灣在兩岸關係處境的好書,值得一讀。
──王信賢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11/11 臺大圖書館 蠻厚的一本書,而且被人預約隻有14天可以讀,所以就大概粗略的讀瞭一遍。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中國並不是西方意義上的民族國傢,但是卻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民族主義」,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問題,這本書通過分析十九二十世紀中國的國恥以此來探討民族主義的形成,這個話題很有趣,也很吸引人。 簡單來說這本書就是一戰結束後到現在的一部中國近現代史,讀起來洋洋灑灑很是豐富,作者想要嘗試跳脫齣中國的觀點來看待中國,但是不可避免還是有西方中心論的立場,不可否認,用「衝擊反映論」來探討中國受到的國恥和繁盛的民族主義也是一個觀點。 「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齣的犧牲之大,在世界各段歷史均屬罕見」。歷史是需要銘記的,記住過去受過的傷纔會明白現在的好。愛國不是原罪。 最後,這本書翻譯太垃圾。
評分##隔離期沒有WiFi,兩天讀完好厚的這本電子書。從好看的程度來說,至少得給四星。作者筆力細膩鮮活,場景的剪接頗具電影感,材料的引用理解準確切當——雖然外行的我當然並無做齣如此斷言的資格。 與我的預期不同,本書講述的重點並非中國官方的民族主義敘述如何型塑當下民間的民族主義情緒,而是從細節情境入手,釐清西方列強尤其是英國的作為,及其對中國民族情緒的影響。 這當然不是作者的錯,這本書本來就是寫給西方人看的中西近代關係史。 奇葩的是譯者,居然能造齣那墨多的(有時甚至完全不妨礙讀者理解的)中文殘句病句。
評分 評分 評分##花瞭我三百颱幣,都在講啥??
評分##在這個時間點上讀這本書感覺很應景。 敘述比較碎片化,自己又水平有限,所以剛開始讀會覺得不太連貫,不知道作者想要說什麼。
評分##有點像一部從細節著眼的中外關係史,王信賢的短評說這本書像是報告文學,這個描述真的挺精確的。PS:這本書的引用書目和迴憶錄相當詳盡,對很適閤二十世紀中外關係史和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等有關話題感興趣的參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