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男孩的100個細節》是新教育經典。科學研究發現:染色體、大腦結構、荷爾濛,這三大生理因素決定瞭男孩女孩的養育方式天生就是不同的。
不同的性彆,就要用不同的養育方式。
男孩的動手能力一般比女孩強,而女孩普遍比男孩更早學會說話,男孩女孩在生理、心理上都各有特點,存在不少差異。
窮養男孩“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樣的男孩纔可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從而擔當大任!
《窮養男孩的100個細節》男孩的空間感知能力比女孩好,女孩的語言能力比男孩強。當他們還在母體中時,女孩大腦的發育速度就明顯快於男孩大腦的發育速度。所以,養育男孩、養育女孩天生就不一樣。窮養男孩不僅是一種教育投資,更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
隻有經曆過坎坷磨礪、性情堅忍的人纔能擔當大任,隻有“窮”過的男孩纔明白優裕生活的可貴,纔知道如何去創造財富,纔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肖驍,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心理谘詢老師、資深編輯。曾工作於教育一綫多年,對現行的傢庭教育方麵有獨到的見解。現從事兒童、青少年教育研究和文字創作,思想成熟,視角獨特,教育理念先進新穎,力求給父母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給孩子一片快樂的天空。
第一章男孩、女孩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細節1:小男孩的奇妙行為
細節2:男孩在腦發育中具有的優勢和劣勢
細節3:探秘男孩獨有的Y染色體
細節4:睾丸素影響男孩一生的秘密
細節5:男孩入托、入學不宜過早
細節6:關注、善待那些不一樣的男孩
細節7:以正確的教育突破性彆的局限
第二章男孩的成長藍圖
細節8:0~6歲——屬於母親的溫柔歲月,愛是一切
細節9:6~13歲~在父親的指引下,走嚮更廣闊的世界
細節10:14歲到成年——從男孩變成男人的關鍵期
細節11:男孩天生就是“冒險王”
細節12:英雄情節主宰男孩的一生
細節13:男孩都是精力旺盛的“小淘氣”
細節14:男孩比女孩更需要加強的一些弱項
細節15:“男孩有淚要輕彈”——哭泣也是男孩的權力
細節16:如何妙用男孩的運動天性
第三章窮養,纔能培養最瞭不起的男孩
細節17:窮養,激發男孩的無限潛能
細節18:窮養,增強男孩的社會適應力
細節19:窮養,讓男孩學會自理、自立、自強
細節20:窮養,讓男孩不摺不撓、堅韌頑強
細節21:窮養,讓男孩更加自信
細節22:窮養,讓男孩更加勇敢
細節23:窮養,讓男孩充滿陽剛之氣
細節24:窮養,不等於打罵和懲罰
細節25:窮養,不等於沒有物質或金錢的投入
第四章窮養關鍵之一:注重品格塑造,培養最具修養的男孩
細節26:正直——男孩一生最基本的品質
細節27:成功者不一定要爭強好勝
細節28:如何讓男孩學會尊重他人
細節29:磨掉棱角,培養男孩的韌性
細節30:謙虛不滿足,讓男孩不斷進步
細節31:如何培養男孩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細節32:彬彬有禮是紳士的標簽
細節33:乾淨整潔為男孩增添魅力
細節34:孝順,男孩做人的根本
細節35:善良、同情是男孩愛心之始
第五章窮養關鍵之二:富有責任感的男孩纔能成大器
細節36:讓男孩明白“負責任”的意義
細節37:允許失敗,不做扼殺孩子責任感的殺手
細節38:怎樣建立男孩的集體榮譽感
細節39:培養男孩的不可缺少的“大器”意識
細節40:迅速解除男孩的依賴心理
細節41:父母的信任和尊重能喚醒男孩的責任感
細節42:如何讓孩子明白“對自己的承諾負責”
細節43:學會自主選擇,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細節44:處理男孩找藉口的方法
細節45:讓孩子當當傢,參與到“傢庭動員”中來
細節46: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買單
第六章窮養關鍵之三:好個性、好習慣決定男孩的一生
細節47:做事有計劃——讓男孩學會有安排、有步驟
細節48:寬容大度——男孩的心胸能“海納百川”
細節49:誠實守信——男孩的立身之本
細節50:做事講效率——讓男孩不再因拖拉而疲憊
細節51:細心認真——請相信男孩也可以做到
細節52:愛心——會讓男子漢更具生命質感
細節53:自我激勵——男孩成長的自驅力
細節54:忍耐力——訓練男孩學會控製自己的第一步
細節55:節儉——讓男孩懂得一分一厘來之不易
細節56:自我反省——讓男孩學會總結經驗教訓
細節57:勇於探索——打造最聰穎的男孩
第七章穿養關鍵之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男孩的學習能力
細節58:讓男孩快樂學習的7個秘訣
細節59:男孩最該學的是“如何自學”
細節60:麵對學習上的挫摺該怎麼辦?
細節61:學習上,男孩需要短期目標為引導
細節62:理性看待男孩的學習成績
細節63:訓練記憶力,讓男孩學習如虎添翼
細節64:增強注意力,打開男孩智慧的天窗
細節65:培養想象力,展開男孩創造的翅膀
細節66:英語——其實難不倒男孩
細節67:發揮先天優勢,讓男孩成為數學天纔
細節68:以興趣為引導,輕鬆提高男孩語言能力
第八章窮養男孩,父母更應掌握111種教育藝術
細節69:這樣溝通,男孩最易接受
細節70:如何對男孩進行性彆教育
細節71:把挫摺還給男孩
細節72:在同齡人麵前,給孩子留點自尊
細節73:6個步驟,接納男孩的獨特性
細節74:適時來點“棍棒教育”
細節75:男孩教育應著重“傢校結閤”
細節76:放養計劃,讓男孩像野花一樣生長
細節77:捍衛男孩“玩”的權利
細節78:“爸爸什麼時候迴來?”——父親是兒子人生的引導者
細節79:教育男孩,請尊重男孩的知情權
第九章10項能力訓練,讓你的兒子齣類拔萃
細節80:思考能力——引導男孩自己尋找答案
細節81:交往能力——帶給男孩一生的好人緣
細節82:傾聽能力——讓男孩更受歡迎
細節83:領導能力——培養男孩的領袖氣質
細節84:自控能力——男孩把握自己纔能把握世界
細節85:創新能力——決定男孩一生的成就
細節86:實踐能力——讓男孩離未來精英更近一步
細節87:應變能力——培養男孩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細節88:選擇能力——培養一個有主見的男孩
細節89:理財能力一一培養男孩的經濟頭腦
第十章讓青春期成為男孩潛能的爆發期
細節90:“青春叛逆期”——父母嚮左走,男孩嚮右走
細節91:為什麼青春期男孩滿身是刺
細節92:青春期,不讓孩子虛榮心同身體一起“發育”
細節93:無需嚴防死守,早戀也可以避免
細節94:敏銳發現男孩性意識的覺醒
細節95:教男孩正確麵對開放的社會
細節96:幫青春期男孩驅散緊密相隨的孤獨
細節97:如何對待男孩吸煙、喝酒行為
細節98:彆用嘮叨來錶達愛與關懷
細節99:讓溝通方式跟上孩子時尚的腳步
細節100:一次用心的傾聽勝過無數的說教
男孩完成自己的性彆認同往往通過模仿,如果一直都是和媽媽或者阿姨生活在一起,身邊缺少男性榜樣,他們就會模仿身邊這些女性的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的性彆認同會漸漸定型,這樣,即使男孩在幼兒園或學校會接觸到其他男孩,他們女性化的行為也不會輕易發生改變。
男孩“娘娘腔”的結果就是很容易陷入孤獨之中,因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校裏,一個正常的男孩是不願意跟一個“娘娘腔”的男孩交朋友的,而女孩們似乎也不是很歡迎這些行為有些怪異的男孩。所以,有“娘娘腔”傾嚮的男孩常常會生活在孤獨和痛苦之中。
如果這些男孩一直生活在孤獨和痛苦之中,他們的心理難免齣現扭麯,比如他們很敏感,常常會猜疑彆人,心胸狹窄,常常會嫉妒彆人等等。這樣的男孩往往是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的。所以,傢長一定要用科學的方式對男孩進行性彆教育,以防止他們齣現“娘娘腔”傾嚮。
首先。父母要瞭解男孩性彆認同的發展曆程。
大多數男孩在兩歲左右,就已經有瞭基本的性彆意識,這時他們知道自己是男孩,與女孩是不同的。不過這時他們仍然會對自己的性彆感覺到迷茫。到瞭3歲左右,男孩的性彆意識有瞭進一步的發展,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比如媽媽要求男孩扮演成女孩,這時男孩的性彆意識就會發生混淆,他們往往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當我穿上女孩的衣服時,我還是男孩嗎?如果男孩在兩三歲時,能夠很好地感受並認同自己的性彆,到瞭五六歲時,他們就會形成一種穩定並持久的性彆認同。當男孩形成穩定並持久的性彆認同之後,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刻意地去訓練或是改變),他們的這種性彆觀念就會跟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起延續下去。
其次。給予男孩恰當的環境和教育。
父母要尊重男孩的性彆,不能根據自己的特殊喜好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性彆教育。父親要在男孩的教育中負起責任,在某些時候,父親要用自己的行動嚮男孩展示,什麼是真正的男子漢。在適當的時候,傢長可以加深一下男孩的性彆觀念,比如給男孩買瞭一本圖畫書,你可以告訴他:“這是一本專門為男孩寫的書。”想讓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傢務,可以這樣對他說:“你是男孩,你的力氣大,就應該為媽媽分擔一些傢務。”給事物披上“性彆”的外衣,這樣更容易強化男孩的性彆,並鼓勵男孩去培養男子漢氣概。
再次,可以利用“偶像”培養男孩的男子氣概。
男孩大多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經驗的,包括他的男性氣質。對於正在成長的小男孩來說,當他們有瞭明確的性彆意識之後,他們都會為自己找一個偉大的男性偶像,作為成長的模仿對象。他們也許會把傢長的說教當成耳旁風,但絕對會關注自己的偶像最近有什麼動態。因此,培養男孩的男子漢氣概,傢長不妨從男孩心中的那位偶像入手。
不過,男孩能夠接觸的人有限,他們常常把爸爸當做自己的模仿對象,比如在他們眼中,爸爸的行為就是規則。所以,爸爸有責任通過自己的行為,讓男孩瞭解什麼纔是真正的男子漢。比如勇敢、堅強、樂觀等,爸爸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通過自己的行為嚮男孩灌輸這些觀念。
細節4:睾丸素影響男孩一生的秘密
研究發現,所有動物在生命之初都是雌性,在人類的生命發育中,是Y染色體使胎兒發育成嬰兒。這條染色體在子宮內發揮作用,使男孩具備男性應有的器官,同時終止女性器官的發育。當媽媽懷孕8周的時候,在胎兒的小小身體內,Y染色體開始在細胞內移動,睾丸激素開始形成。由於睾丸激素的作用,胎兒的睾丸和陰莖開始發育,一旦睾丸發育成熟,它們就會産生多餘的睾丸激素,胎兒也會變得越來越有男性特徵,與此同時,胎兒大腦和身體也發生細微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壓力過大,就會抑製胎兒體內睾丸激素的産生,導緻胎兒的睾丸和陰莖得不到完全發育,以至於齣生後功能不全,生長發育一年後纔能達到正常水平,所以媽媽在懷孕期間切不可有過大壓力。胎兒齣生後,睾丸激素刺激著男孩的身體發育。它會使男孩的身高猛增,使他情緒高昂,使他不怕失敗、敢於競爭和挑戰。睾丸激素使4歲男孩開始變得淘氣、好動,使13歲男孩進入快速成長期,使14歲男孩遇到人生曆程中的第一次考驗,開始進入成年期的早期階段。
其實,睾丸激素在男人的整個生命曆程中,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即便是在整個雄性世界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關於睾丸激素,科學傢已經研究齣瞭很多結論,多瞭解這些科學結論對我們進一步瞭解男性有很好的幫助作用。而且,其中的很多結論是新奇、有趣、令人驚嘆的!來看一看下麵的內容吧——
睾丸激素是否充足,決定瞭一個成年男人是否擁有強健的肌肉、粗壯的骨骼,是否思維敏捷、精力充沛,更對男人保持旺盛的性欲和正常勃起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睾丸激素還能刺激生殖腺産生精子,實現男人繁衍後代的功能。
男性的思維方式與女性明顯不同,他們的行事風格看上去積極、果斷、大氣,富於鬥誌和進取心——這也是睾丸激素的作用。在睾丸激素的刺激下,男人隨時準備發起和接受挑戰,無論是在足球場上還是談判桌上。當他“贏”瞭時,睾丸激素的水平會上升,於是,男人感到更加自信,更加充滿力量。女人所欣賞的男人的“陽剛之氣”正是拜睾丸激素所賜。
……
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角度審視瞭孩子的成長。我一直以為“窮養”隻是物質上的節儉,沒想到它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磨礪。書中沒有教我如何省錢,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瞭如何通過“物質的匱乏”去激發孩子內在的潛能。比如,我以前總覺得孩子想要什麼就應該滿足,生怕他輸在起跑綫上,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過度的給予反而會剝奪孩子自己去探索、去爭取的機會。它提倡的是讓孩子在有限的資源中學會創造,學會權衡,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種“窮”不是放棄,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富養”,富養的是孩子的獨立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讀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日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過於溺愛,是不是剝奪瞭他成長的寶貴機會。這本書沒有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自己去思考,去實踐,去找到最適閤自己孩子的教育之道。那種“無為而治”的智慧,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也為我打開瞭新的教育大門。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在於它對“細節”的深度挖掘。我之前一直認為,教育的核心在於大方嚮的把握,在於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機會。然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細節”的強大力量。它沒有講高深的理論,也沒有販賣焦慮,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的生活場景,揭示瞭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小動作”是如何深刻影響孩子的。比如,書中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描述,讓我反思自己平時是不是過於包辦。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讓我醍醐灌頂。我曾經以為,遇到睏難就應該幫助孩子解決,但這本書卻告訴我,適度的“不插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摸索,反而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窮養”的智慧,並非是對孩子物質上的吝嗇,而是對孩子內在潛能的激發,是對孩子品格的打磨,是對孩子未來人生的負責。它讓我認識到,教育是一門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藝術,而這些“細節”正是這門藝術中最精妙的筆觸。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育兒並不是簡單地“給”和“不給”。這本書並沒有販賣焦慮,也沒有給齣所謂的“秘籍”,而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引導我思考“細節”的力量。它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生活化的場景和具體的例子,讓我能夠感同身受,並且在腦海中勾勒齣自己孩子的形象,思考在這些情境下,自己會如何處理。我尤其欣賞它對“自律”的解讀,不是強製性的命令,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孩子自己去建立規則,去遵守。書中描述的許多“小事”,我之前可能從未在意過,甚至覺得有些“多此一舉”,但現在我纔意識到,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恰恰是塑造孩子品格和習慣的關鍵。它讓我明白,教育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滲透在日常生活點滴中的智慧。這本書就像一位溫和的長者,在我迷茫時,輕輕地點撥,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另一個維度,讓我更加有信心去培養一個有擔當、有內涵的孩子。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窮養”這個詞是有一些抵觸的,總覺得它帶有幾分刻薄和壓抑。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所說的“窮養”,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一種對孩子內在品質的塑造。它不是提倡物質上的匱乏,而是鼓勵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去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感恩的心。書中的許多觀點,讓我看到瞭自己教育上的盲點。比如,我之前總是害怕孩子吃虧,什麼都替他安排好,結果反而讓他變得依賴性很強,缺乏主見。這本書卻告訴我,適度的“放手”,讓孩子去經曆挫摺,去體會失敗,反而能讓他們變得更強大。它教會我如何通過一些巧妙的引導,讓孩子在“受限”的環境中學會珍惜,學會創造,學會付齣。這種教育方式,不是簡簡單單的“苦行僧”式,而是充滿智慧和愛的引導,最終目的是為瞭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擁有更豐富的人生。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啓發,遠不止於育兒本身,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作為父母的成長空間。我以前總以為,隻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就能養育齣優秀的孩子。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富養”並非如此。它所強調的“細節”,是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價值觀和獨立性。書中提到的很多“小事”,比如如何讓孩子參與傢務,如何引導孩子與他人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的未來。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感恩”的論述,它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的方法,讓孩子體會到付齣的不易,從而懂得珍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通瞭任督二脈,對育兒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白,教育的本質是引導,是陪伴,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