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图案(续)

木雕图案(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慕良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9787805264967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271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艺美术资料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997年我为香港回归设计并赶制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的大型座屏时,经老友洪君陶先生的介绍,认识了北京木刻厂的马慕良先生,并有了一段十分紧张而又愉快的合作和交流。那时候就听马幕良说,他正在准备搜集、整理一本为木雕工艺作参考使用的纹饰图案集,他还提出待整理好之后,希望我为此集写几句话,也许它能成为这次木雕工艺合作的一点启示与纪念。
  记得小时候,在南通老家,红木小件的作坊工场,十分普遍。我们似乎是生活在到处都能见到木雕艺术和木活细作的环境之中,从木作门窗、硬木家具、架子床、十景橱柜到镶嵌挂屏、杌凳、几案、托架……都离不开精美的造型、雕花设计与款式布局的处理,以及榫卯斗拼的结构制作施工。特别在明式家具中所深蕴着的典雅的审美精神,更是大家注目议论、赏鉴、比较、研学的许多“生活的艺术”中间少不了的一个重要专题,何况“生活的艺术”这是十分广泛的题目,而且它又和琴棋书画民居路桥以及园林小筑等等相互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严格地说,它是东方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我国已故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专家杨耀先生所出指出的:“我国明式家具造型简炬轻巧,而不笨重沉闷。线条流畅活泼,而不呆板粗劣。雕刻恰当有趣,而不是繁琐无目的的。我们从明式家具上见到简美的雕刻图案中,发现它引用了铜器、玉器、陶器以及建筑上多种花纹。这些花纹一旦被采用到家具上,都具有较精炼的发挥,足以表明我国木雕技术到了明代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
  我们认认真真地总结自己工作的目的,也正是为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事业添砖加瓦。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个视觉水准和如何取舍选择的问题。我们总是充满着美好的愿望,以求获得更高的水准,并满足同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要坚信一个真理,做比不做强,多一次实践也多一次比较。我们的成绩正是像历史的进程一样,总是在不断地积淀中不断取得进步的。

内页插图

目录


装饰木雕
木雕工艺
家具造型
室内装饰
木雕图案应用实例

前言/序言

  1997年我为香港回归设计并赶制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的大型座屏时,经老友洪君陶先生的介绍,认识了北京木刻厂的马慕良先生,并有了一段十分紧张而又愉快的合作和交流。那时候就听马幕良说,他正在准备搜集、整理一本为木雕工艺作参考使用的纹饰图案集,他还提出待整理好之后,希望我为此集写几句话,也许它能成为这次木雕工艺合作的一点启示与纪念。
  记得小时候,在南通老家,红木小件的作坊工场,十分普遍。我们似乎是生活在到处都能见到木雕艺术和木活细作的环境之中,从木作门窗、硬木家具、架子床、十景橱柜到镶嵌挂屏、杌凳、几案、托架……都离不开精美的造型、雕花设计与款式布局的处理,以及榫卯斗拼的结构制作施工。特别在明式家具中所深蕴着的典雅的审美精神,更是大家注目议论、赏鉴、比较、研学的许多“生活的艺术”中间少不了的一个重要专题,何况“生活的艺术”这是十分广泛的题目,而且它又和琴棋书画民居路桥以及园林小筑等等相互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严格地说,它是东方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我国已故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专家杨耀先生所出指出的:“我国明式家具造型简炬轻巧,而不笨重沉闷。线条流畅活泼,而不呆板粗劣。雕刻恰当有趣,而不是繁琐无目的的。我们从明式家具上见到简美的雕刻图案中,发现它引用了铜器、玉器、陶器以及建筑上多种花纹。这些花纹一旦被采用到家具上,都具有较精炼的发挥,足以表明我国木雕技术到了明代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
  我们认认真真地总结自己工作的目的,也正是为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事业添砖加瓦。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个视觉水准和如何取舍选择的问题。我们总是充满着美好的愿望,以求获得更高的水准,并满足同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要坚信一个真理,做比不做强,多一次实践也多一次比较。我们的成绩正是像历史的进程一样,总是在不断地积淀中不断取得进步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质量好速度快,便宜很喜欢

评分

买了一本觉得不错就买了整套

评分

我爸很喜欢,给个五星了!?

评分

各方面都不错,也快,质量也可以。

评分

书籍装帧精美,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外表到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渗透,从视觉效果到触觉感受……始终追求“秩序之美”的设计理念把握,并能赋予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满足,开本大小很合适,充满活力的字体不仅根据书籍的体 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而且还让读者感受受第一瞬间刺激,而更可以长时间地品味个中意韵。从秩序有臻的理性结构中引伸出更深层更广瀚的知识源,创游一番想像空间,排列也很准确,图像选择有规矩,构成格式、版面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矩的构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张运用,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近似在演出一部静态的戏剧。插图也十分好,书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图形.包括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封面色设计虽然只是书刊装帧中的一部分但这个书设计彩鲜艳夺目、协调统一,设计出来的画面,显得比较丰富不会给人看一眼就产生没有看头的感觉,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 说明文(出版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 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 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 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设计以及纸张很干净都是自己的美术设计,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有人说,读者层次与素质不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影响发行量。那么请看,甘肃的《读者》发行至今,从未设计过这类低俗封面,何以1991年发行150万,1994年上升至390万,雄居全国16开杂志之首;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都不是依靠封面的广告诱惑而令“洛阳纸贵”的。尽管它们的装帧设计并不十分前卫和十分理想,但它们在流俗面前的洁身自好是值得倡导的。还有一本被尘封20多年的学术著作《顾准文集》,封而极其朴素,出版不久即在北京脱销。由此可见,封面的广告作用不是左右发行量的唯一因素,内容的精萃才是一本书的最出色的广告!作为一个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读者买书是看内容不是看你的封面!”等等歪曲书装设计功能的压力下挣扎过来的装帧工作者,无论从专业上、理论上、感情上都无意贬低书装设计的作用,而唯有更强烈的呼唤—本好书必须有一个好的装帧设计!要尊重那些好书,善待那些好书,为它们创造出独特的有意味的书的艺术形象是我们的责任。 曲高未必和寡。沉沦污浊争相媚俗的封面今天或许还有市场,明天就会被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人们所厌弃。正像近年来一些园林景区原有的熊猫垃圾桶被那些与环境和谐的树根垃圾箱取代一样。“听音乐的耳朵是音乐创造的”,书籍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在于创造懂得欣赏美的大众,使广大读者时时接触情趣高超、形式优美的文化环境,使图书市场逐步过渡成一个美育的课堂。

评分

买了一本觉得不错就买了整套

评分

1997年我为香港回归设计并赶制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的大型座屏时,经老友洪君陶先生的介绍,认识了北京木刻厂的马慕良先生,并有了一段十分紧张而又愉快的合作和交流。那时候就听马幕良说,他正在准备搜集、整理一本为木雕工艺作参考使用的纹饰图案集,他还提出待整理好之后,希望我为此集写几句话,也许它能成为这次木雕工艺合作的一点启示与纪念。

评分

                 

评分

  “喔,”她心放宽了地说:“一时我还怕你是在想你太太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