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緣叢書:豐子愷書衣掠影

緣緣叢書:豐子愷書衣掠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浩然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齊魯書社
ISBN:9787533320133
版次:1
商品編碼:10193221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8-06-01
頁數:14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真善生美,美生藝術。故藝術必具足真善美,而真善必須受美的調節。

內容簡介

  《豐子愷書衣掠影》分書衣掠影、書衣附影兩大部分。書衣掠影主要選注瞭豐子愷在多門藝術、各個時期的代錶作,多為品相上乘的初版本。吳浩然先生通過《書衣掠影》在豐子愷博大精深的藝術寶庫裏又為我們打開一扇學習、瞭解、品味、欣賞的大門,讓我們大開眼界大飽眼福,讓我們對豐子愷這位先賢大師的博大精深又多瞭一層瞭解。

作者簡介

  吳浩然,1974年11月齣生於山東省汶上縣。自幼愛好書畫和藏書,因癡迷豐子愷藝術,2004年定居在豐子愷的故鄉——浙江桐鄉。書畫風格繼承和發揚“子愷書法”和“子愷漫畫”,發錶漫畫300餘幅;因收藏豐子愷書籍頗豐,藏書樓被豐子愷研究會會長葉瑜蓀命名為“愷緣樓”,2006年被評為“嘉興市十大藏書傢”之一。現為豐子愷研究會理事。編著有“緣緣叢書”四部:《豐子愷書法字典》、《豐子愷楊柳畫譜》、《豐子愷書衣掠影》、《緣緣人生——豐子愷畫傳》。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1
豐子愷書影/7
一、漫畫類/8
二、書法類/50
三、文學類/54
四、美術理論類/70
五、音樂理論類/87
六、翻譯類/97
七、選編類/122
八、附加書影/126
豐子愷著作書目錶/138
後記/149

前言/序言

  1937年11月6日,日寇轟炸毫無設防的浙江省石門鎮,爸爸靠稿費造起來的我們傢的新房子“緣緣堂”已無法再住下去。全傢十口開始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往西南方嚮一路避難。在江西萍鄉時,收到淪陷區友人來信,說我們傢纔造瞭五年的緣緣堂在戰火中已被全部焚毀,包括其中的上萬冊藏書。
  我們逃離緣緣堂時隻帶瞭兩擔鋪蓋。抗戰八年勝利後我們迴到江南,隻帶迴瞭爸爸在這期間齣版的書,其他從1925年到1937年版的書全已付諸一炬。
  1949年我傢定居在上海後,賴有上海舊書店偶爾可以買到爸爸的舊著,就這樣一點一點積聚起來,纔有瞭可觀的藏書共一百多種。
  我總是為這一百多種藏書驕傲,自認為我手中的藏書是上海,不,是全國——最多最全的豐子愷著作收藏。
  2005年我迴桐鄉(石門鎮那時已屬桐鄉市)時,聽說有一個山東青年叫吳浩然的來到瞭我們傢鄉,說他的藏書非常豐富。

用戶評價

評分

  當然,它有很大的缺點,對史料以及很多文化層級,不可能做到很深入。我覺得研究漢學,很重要一個部分,是要取之於各種學問的長處,要有比較和寬大的視野。內心中有這樣一個前提寫齣來的,跟隻是就這個而寫齣來的東西,實際上有不同。

評分

  我們這一代的情況跟他們又不一樣,“自由民主”已經相當成熟瞭,好像已經是一個不正自名的東西。而且,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是受西方的影響,已經慢慢形成瞭專門的學者。但是,我個人認為,適度對社會問題關心還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最近這些年,我覺得颱灣因為受學術評價標準影響太大,人跟社會抽離開來。抽離開來,對學術發展有好處,很純,很嚴謹,可是也應該對社會有所關心。

評分

  當然,它有很大的缺點,對史料以及很多文化層級,不可能做到很深入。我覺得研究漢學,很重要一個部分,是要取之於各種學問的長處,要有比較和寬大的視野。內心中有這樣一個前提寫齣來的,跟隻是就這個而寫齣來的東西,實際上有不同。

評分

  當然,我也認為西方的漢學傢和早期不太一樣。早期的漢學大傢,基本上比較站在欣賞的角度,我們來共享這個知識,感謝你來和我們一起共享古老文明的智慧。年輕一輩,更試著要接近歐美學術主流,把他研究的中國問題去附和那一部分。附和的好處,是可以做得很漂亮,壞處是這不是它原來的樣子。

評分

近幾年來,颱灣學界中生代學者的著作相繼在大陸齣版。2012年,王汎森的著作《傅斯年:中國近代曆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引進,頗受大陸學界關注並逐漸為大眾所熟悉。如果把鬍適、傅斯年、郭廷以等算作第一代,餘英時、許倬雲算作第二代,那麼王汎森等學者可算作颱灣第三代學者。曾任“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並在2010年升任“中研院”副院長的王汎森,可算是颱灣人文學科的領導者,第三代學者的代錶人物

評分

  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在北洋政府時代,“五四”時代是北洋政府黨爭的時候,那個環境和後來又不一樣。這樣的時代環境,不踏入你不可能去捍衛什麼。你必須要一腳踏進去,一腳在外麵。他們是從“仕”到知識分子過渡的這一代人,他們和後麵完全專業的讀書人,知識分子不太一樣。

評分

近幾年來,颱灣學界中生代學者的著作相繼在大陸齣版。2012年,王汎森的著作《傅斯年:中國近代曆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引進,頗受大陸學界關注並逐漸為大眾所熟悉。如果把鬍適、傅斯年、郭廷以等算作第一代,餘英時、許倬雲算作第二代,那麼王汎森等學者可算作颱灣第三代學者。曾任“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並在2010年升任“中研院”副院長的王汎森,可算是颱灣人文學科的領導者,第三代學者的代錶人物

評分

  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以前教你織傳統的布,齣一本書可能要180張圖片,告訴你那個針要怎麼弄,你還看不太懂,而現在,連錄影帶都典藏,你打齣來就可以看到瞭。這些不但不用錢,而且學術知識公共化。

評分

  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以前教你織傳統的布,齣一本書可能要180張圖片,告訴你那個針要怎麼弄,你還看不太懂,而現在,連錄影帶都典藏,你打齣來就可以看到瞭。這些不但不用錢,而且學術知識公共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