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栽培百问百答

甘草栽培百问百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成明,李刚 等 著
图书标签:
  • 甘草
  • 中药材
  • 药材栽培
  • 草本植物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保健养生
  • 中医药
  • 种植指南
  • 甘草种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097704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069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3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甘草是我国最大宗的常用中草药之一。由于国内外用量的成倍增长,各地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规格也越来越小;而采挖野生甘草致使植被破坏,导致西北地区沙漠化程度加重,这甘草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甘草的野生变家种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本书将甘草的基础知识和栽培技术分解成100个问题,意在让广大的读者、种植户一看就懂,一操作就会。彩图部分包括4种野生甘草生长图片及乌拉尔甘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全过程,这是作者十几年连续不间断栽培乌拉尔甘草的技术积累,有十分珍贵的实际应用价值。

内容简介

甘草是我国最大宗的常用中草药之一。由于国内外用量的成倍增长,各地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规格也越来越小;而采挖野生甘草致使植被破坏,导致西北地区沙漠化程度加重,这甘草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甘草的野生变家种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甘草栽培百问百答》将甘草的基础知识和栽培技术分解成100个问题,意在让广大的读者、种植户一看就懂,一操作就会。彩图部分包括4种野生甘草生长图片及乌拉尔甘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全过程,这是作者十几年连续不间断栽培乌拉尔甘草的技术积累,有十分珍贵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李刚,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吉林省抚松县人。1986年7月毕业于延边农学院农学系,1986年7月至今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任教授。1997年被选拨为首批吉林省农业系统跨世纪学术后备带头人,现担任中国特产学会理事,吉林省植物学会理事、吉林省农村发展学会副秘书长。
1996年9月至2000年8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栽培与耕作专业学生,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至今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攻读药用植物栽培方向博士学位。
主讲课程有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及等核心期刊发表甘草、人参和西洋参等药用植物方面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图书7本;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1项;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成果奖2项。

目录

前言
1.甘草之名从何而来?——一个古老的传说
2.甘草为何被称为“国老”?
3.甘草在生物学上的地位如何?
4.甘草有哪些种类?
5.甘草的主要产区有哪些地方?
6.野生乌拉尔甘草分布地区有哪些?
7.野生胀果甘草分布地区有哪些?
8.野生光果甘草分布地区有哪些?
9.乌拉尔甘草分布地区有哪些?
10.胀果甘草有形态特征有哪些?
11.光果甘草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12.乌拉尔甘草生长发能特性如何?
13.栽培乌拉尔甘草主根生长发育特性如何?
14.栽培甘草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15.甘草用什么繁殖?
16.乌拉尔甘草种子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17.胀果甘草种子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如何?
18.光果甘草种子形态与组织结构如何?
19.甘草种子害虫如何防治?
20.光果甘草根及根茎的性状鉴别?
21.胀果甘草根及根茎的性状鉴别?
22.乌拉尔甘草主根的显微特征如何?
23.根据不同生境野生甘草可分为哪几类?如何鉴别?
24.沙地草、梁地草、滩地草三种生态型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吗?
25.乌拉尔甘草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26.乌拉尔甘草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27.用种子繁殖甘草,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该如何处理?
28.用根茎繁殖甘草,田间应如何操作?
29.乌拉尔甘草采用弃苗移栽方式,田间应如何操作?
30.大面积种植甘草可采用直播方式,大田应如何操作?
31.种植乌拉尔甘草怎样进行田间管理?
32.栽培乌拉尔甘草,应如何间苗?
……

前言/序言


《草本智慧:古老草药的现代应用指南》 内容简介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长,天然、绿色的疗愈方法再次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纷繁复杂的草药信息海洋中,如何辨别真伪、掌握精髓,并将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却常常让许多人感到困惑。本书《草本智慧:古老草药的现代应用指南》正是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草药爱好者、自然疗法践行者以及对健康养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全面、实用且科学的参考书。 本书并非一本陈旧的药典,也不是一本仅限于理论探讨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融合了历史传承与现代科学的实用指南。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百种被广泛使用或具有潜力的草药,从它们的起源、植物学特征、药用部位,到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历史,再到现代科学研究对其功效的证实与揭示。我们力求以清晰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插图和案例,让读者轻松掌握草药的奥秘。 全书结构与内容亮点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逻辑清晰,由浅入深,覆盖了草药知识的各个重要层面: 第一部分:草药的根基——认识与基础 草药的定义与分类: 什么是草药?它们是如何被分类的?本书将从植物学、药用价值等多个角度,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的草药认知框架。我们将介绍草药的天然来源,区分食用、药用和观赏性草本植物,并探讨不同文化中草药分类体系的差异。 草药的采集、炮制与储存: 药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后期的处理。本部分将详细讲解如何识别不同草药的最佳采集时节,掌握科学的采集技巧,避免误采有毒植物。同时,还将介绍常用的草药炮制方法,如晒干、烘干、炒制、蒸制等,并解释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最后,关于如何正确储存草药,以保持其药效和防止变质,也将提供详细的指导。 草药的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 现代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草药神奇功效背后的物质基础。本书将介绍草药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并简要阐述它们在人体内的大致作用机制,如抗氧化、抗炎、抗菌、免疫调节等。我们将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生化过程,让读者理解草药为何有效。 草药的安全使用原则: 草药虽天然,却非万能且并非毫无风险。安全是使用草药的首要原则。本部分将重点强调草药使用的禁忌症、潜在的副作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在使用草药时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我们将提倡科学、理性的草药观,鼓励读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第二部分:草药的宝库——精选草药图鉴与应用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将精选数百种具有代表性、功效明确且应用广泛的草药,进行详细介绍。每一味草药都将遵循以下结构: 植物学特征: 精美的彩色插图,清晰展现草药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等,帮助读者在野外或药材市场准确识别。 别名与传说: 了解草药的别名,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地域或文献中找到它。同时,一些关于草药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更能增添阅读的趣味性,并反映其在文化中的地位。 药用部位与性味归经(传统医学视角): 介绍草药的哪个部位具有药用价值,以及从中医药理论角度阐述其性味(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和归经(入肺、肝、脾、胃等脏腑),为理解其功效提供传统医学的视角。 现代科学研究揭示的功效: 重点突出现代科研成果,介绍该草药已被证实或正在研究的现代药理作用,如抗癌、降血糖、降血脂、助眠、提升免疫力、缓解焦虑等,并引用相关研究证据。 传统与现代应用案例: 保健养生: 如何将草药融入日常饮食(如煲汤、泡茶、制作药膳),用于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例如,介绍如何用枸杞、菊花泡茶以明目,或用当归、红枣炖汤以补血。 常见病症辅助治疗: 针对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失眠、皮肤问题等常见健康困扰,提供具体的草药选择、配伍建议和使用方法,说明其作为辅助治疗的潜力。例如,针对风寒感冒,可以推荐生姜、葱白;针对消化不良,则可介绍山楂、麦芽。 特定人群的调理: 针对女性经期调理、产后恢复、男性肾虚、儿童成长发育等,提供相应的草药应用方案。 外用与美容: 一些草药也具有出色的外用价值,如用于皮肤清洁、祛痘、止痒、促进伤口愈合等。本书也将介绍这类应用。 第三部分:草药的智慧——实践与进阶 草药配伍的艺术与科学: 了解单味草药的功效后,如何将它们科学地组合,以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达到协同作用?本部分将介绍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及一些经典复方的拆解与现代解读。 草药的制剂与疗法: 除了传统的煎煮、泡茶,还有哪些更方便、更高效的草药使用方式?我们将介绍草药膏、丸、散、精油、酊剂等多种制剂的制作原理和应用,以及一些独特的草药疗法,如熏蒸、足浴等。 如何选购与识别优质草药: 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草药中,如何辨别真伪、优劣?本书将提供实用的选购技巧,包括观色、闻味、触感等方面,帮助读者避免上当受骗。 草药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草药研究正朝着更深层次、更精准的方向发展。本书将展望草药在未来医药保健领域的潜力,包括新药开发、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方面。 本书特色 内容权威且与时俱进: 融合了传统草药学知识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大量高品质的植物图片、草药成品图以及应用场景图,让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案例丰富,贴近生活: 提供了大量贴合日常需求的实际应用案例,指导读者如何将草药智慧融入生活。 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大众: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轻松阅读。 强调安全与理性: 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引导读者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草药,并鼓励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 《草本智慧:古老草药的现代应用指南》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把开启健康之门的钥匙。无论您是初次接触草药,还是已有一定基础,本书都将是您探索自然疗愈力量、提升生活品质的得力助手。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探索草本智慧的旅程,感受自然赋予的健康与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可以持续迭代的学习框架。它没有将所有知识点都视为一成不变的铁律,反而在不少关键章节留下了“待解”的空间,鼓励读者在实践中去验证和补充。例如,在讨论新型生物防治技术时,作者坦诚地指出某些方法的适用性仍在探索阶段,并邀请读者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这种开放式的态度,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探索欲和参与感,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更是一个主动的知识贡献者。阅读完毕后,我立刻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将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并期待着在下一轮的阅读中,能将自己的新发现反馈到这些知识的“未完成”部分中去。这无疑是一本能够伴随人成长的实用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面对面交流。作者在阐述一些技术难题时,常常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比喻或者过去的农谚,比如描述病虫害防治时,用到的那些形象的比方,一下子就将复杂的化学或生物学原理转化成了直观的画面,让人过目不忘。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常见错误”和“疑难杂症”部分的叙述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问题,而是会详细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能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一直困惑的点,只是因为忽略了某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于我们这些渴望将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出的实践者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比任何宏大的理论框架都来得更加珍贵和实在。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粗粝感的封面纸张,触感上就透露出一种朴实而专业的韵味,完全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花哨。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清晰易读,又在细节处彰显了对传统农学书籍的尊重。尤其是那些穿插其中的插图和表格,虽然没有采用高饱和度的彩色印刷,但其严谨的线条勾勒和准确的比例描绘,足以让一个初涉此道的人迅速抓住要点。我尤其欣赏它在知识结构上的逻辑性布局,从最基础的植物形态识别,到复杂的土壤改良技术,每一步的过渡都显得自然而然,仿佛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在耳边循循善诱,引导着我们一步步深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其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所触动,比如关于不同地区气候对药材生长期影响的论述,那种深入骨髓的地域性考量,绝非泛泛而谈的理论可以比拟。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如何做”的指南,更是一种“为什么”的深度理解,让人在实践时心中有数,不至于沦为盲目的模仿者。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专业术语和复杂概念时,展现出极高的教学技巧。它并非一味地堆砌那些晦涩的拉丁文名词,而是总能在引入新概念的同时,立刻提供一个清晰、易懂的定义,并且紧接着用具体的田间操作案例来印证这个概念的实际意义。这种“定义—案例—应用”的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那些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不同品种特性时的那种细致入微的比较,从根系的深浅到叶片的抗逆性,每一个参数都被量化和描述,使得读者在选择种植材料时,能够做出最为精准的判断,而不是仅凭外观或者名气来做决定。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作者对这门学科的深刻敬畏和专业精神。

评分

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在信息整合方面的功力非同一般,它似乎汇集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固且多维度的知识体系。很多我曾听闻但无法求证的“民间智慧”或者不同学派之间的技术差异,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对比,甚至还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来佐证某些操作的可靠性。这种兼容并蓄的态度,使得它在提供具体操作指南的同时,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广阔的视野,让我们意识到,农业实践从来都不是单一标准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的艺术。尤其是在谈及作物轮作和土壤肥力管理的长远规划时,作者展现出了一种近乎于哲学的耐心,告诫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收成,而是要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的土地健康。这种长远的眼光,是许多速成手册中所缺乏的宝贵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