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特色柑橘及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共分5章:第一章特色柑橘品种,介绍了60个各具特色的柑橘品种。第二章特色柑橘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介绍了从选园址、建园、种植、土肥水管理到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的实用关键技术。第三章特色柑橘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了21种柑橘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第四章特色柑橘无公害采收、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介绍了柑橘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保鲜过程中不使果实受污染的无公害技术。第五章特色柑橘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市场有需求,各具特色的30个品种,有针对性地介绍各种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之,书中介绍的特色柑橘品种,不论是新近推出的,还是目前种多种少的,都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介绍的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技术要点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全书有彩图、黑白图,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特色柑橘及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的沈兆敏研究员等编著。内容包括特色柑橘品种,特色柑橘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无公害采收、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特色柑橘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全书内容丰富系统,文字通俗易懂,技术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基层果树技术人员、广大果农和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特色柑橘品种
一、少核(无核)红橘
二、新生系3号椪柑
三、太田椪柑
四、长源1号椪柑
五、黔阳无核椪柑
六、金水柑
七、岩溪晚芦
八、本地早
九、南丰蜜橘
十、砂糖橘
十一、马水橘
十二、明柳甜橘
十三、大浦
十四、日南1号
十五、大分
十六、大分1号
十七、稻叶
十八、鄂柑2号
十九、山下红
二十、新1号蕉柑
二十一、天草
二十二、诺瓦
二十三、橘橙7号
二十四、南香
二十五、日辉
二十六、秋辉
二十七、甜春橘柚
二十八、清见
二十九、濑户佳
三十、春见
三十一、不知火
三十二、朱见
三十三、默科特
三十四、少核默科特
三十五、红玉柑
三十六、彭祖寿柑
三十七、早金甜橙
三十八、早冰橙
三十九、北碚447锦橙
四十、渝红橙
四十一、中育7号甜橙
四十二、梨橙
四十三、无核(少核)雪柑
四十四、冰糖橙
四十五、丰彩暗柳橙
四十六、无核(少核)新会橙
四十七、特洛维他甜橙
四十八、奥灵达夏橙
四十九、德尔塔夏橙
五十、红肉脐橙
五十一、奉节脐橙
五十二、奉节晚脐
五十三、福本脐橙
五十四、塔罗科血橙
五十五、强德勒红心柚
五十六、红肉蜜柚
五十七、马叙葡萄柚
五十八、星路比葡萄柚
五十九、尤力克柠檬
六十、脆皮金柑
第二章 特色柑橘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
一、特色柑橘建园
二、特色柑橘栽植
三、特色柑橘土肥水管理
四、特色柑橘的整形修剪
五、特色柑橘花果管理
第三章 特色柑橘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一、特色柑橘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二、特色柑橘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第四章 特色柑橘无公害采收、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
一、特色柑橘采收
二、特色柑橘采后处理
三、特色柑橘贮藏保鲜
第五章 特色柑橘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一、太田桠柑
二、新生系3号椪柑
三、岩溪晚芦
四、少核(无核)红橘
五、南丰蜜橘
六、砂糖橘
七、马水橘
八、大浦
九、稻叶
十、天草
十一、橘橙7号
十二、春见
十三、清见
十四、不知火
十五、默科特
十六、早金甜橙
十七、特洛维他甜橙
十八、北碚447锦橙
十九、中育7号甜橙
二十、德尔塔夏橙
二十一、塔罗科血橙
二十二、红肉脐橙
二十三、福本脐橙
二十四、奉节脐橙
二十五、强德勒红心柚
二十六、红肉蜜柚
二十七、矮晚柚
二十八、马叙葡萄柚
二十九、尤力克柠檬
三十、脆皮金柑
附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橘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5015—2002)无公害食品柑橘生产技术规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橘产地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合理间作
合理间作既可充分利用园地和光能,增加早期经济效益,以短养长,以园养园,又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还可以形成生物群体,改善微域生态环境条件,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蒸发和水土流失。
间作物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需肥水较少,且能与柑橘需肥水的临界期错开;植株低矮,生育期短,根系分布浅不影响柑橘的通风透光;与柑橘无共同病虫害或病虫的中间寄主;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据各地经验,最好选用豆类及蔬菜作物。常用的有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还可选用草莓、马铃薯等,一般不宜采用深根、高秆耗肥水大的冬瓜、南瓜、红薯,禁种高秆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等。
为了使间作物不影响特色柑橘生长,缓和树体与间作物之间争肥水的矛盾,同时便于管理,柑橘与间作物间应留出清耕带。清耕带的宽度一般要求是:1年生树留1米,2~3年生树留1.5~2米。以后随着树冠扩大逐年加宽,至行间仅有1~1.5米时,应停止间作,或只种绿肥作物。
(3)种植绿肥或生草果园可实行间种绿肥或生草栽培。种植的绿肥或草类应与特色柑橘无共同病虫害或病虫的中间寄主,浅根、矮秆,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刈割,深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
①绿肥作物的选择标准:一是适合于当地生长,容易栽培,鲜绿肥产量高,种子繁殖系数大。二是养分丰富,根系发达,改良土壤作用大。三是利用翻压(埋)期符合柑橘果树生长结果需要。四是与柑橘果树争夺肥水的矛盾不大,植株矮或较矮,茎的攀缘缠绕性不强。此外,夏季绿肥作物要求生长迅速,在雨季覆盖度大。
前言/序言
近10年来,我国柑橘生产发展迅猛,2008年全国柑橘的种植面积为203.1万公顷,产量达2331.3万吨,与1949年3.27万公顷、21.1万吨相比分别增长了61.1倍和109.5倍。柑橘面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柑橘生产大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柑橘一直滞销,价格下滑,果农种植柑橘丰产不丰收,效益下降,积极性受到挫伤。柑橘滞销、跌价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普通的柑橘过多,集中在11~12月份上市的柑橘过多。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柑橘质量。特别是对柑橘的安全性更为关注,无公害食品柑橘、绿色食品柑橘和有机食品柑橘深受青睐。
为使广大果农种柑橘有好的经济效益,广大消费者吃上优质安全的柑橘果品,我们从技术层面出发,编著了《特色柑橘及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一书。希望该书的问世,能在发展品种的选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我国柑橘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果农种柑橘增收致富有所帮助。
《特色柑橘及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全书共分5章:第一章 特色柑橘品种,介绍了60个各具特色的柑橘品种。第二章 特色柑橘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介绍了从选园址、建园、种植、土肥水管理到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的实用关键技术。
《特色柑橘及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柑橘栽培指南,而是聚焦于当下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特色柑橘”品种,并深入剖析其“无公害栽培”的核心技术。我们旨在为广大柑橘种植者、科研人员、推广工作者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且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柑橘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与健康日益重视的背景下,无公害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市场上对具有独特风味、高营养价值、新颖外观的特色柑橘品种需求旺盛,本书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双重需求而精心编撰。 一、 特色柑橘品种的深度解析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以详实的篇幅,对当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柑橘品种进行深度剖析。我们所指的“特色”,不仅仅是品种本身的独特性,更包含了其在风味、营养成分、抗病性、适应性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突出优势。 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我们将详细介绍国内外最新引进的特色柑橘品种,包括但不限于: 高品质甜橙类:例如,深入探讨高糖度、低酸度、口感脆嫩的“爱媛38号”(红美人)、“春见”(耙耙柑)等品种的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要点。分析其市场接受度及发展前景。 风味独特杂柑类:如“丑柑”(不知火)因其独特的“肚脐”和浓郁风味而备受青睐。本书将分析其选育背景、栽培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果实品质。 功能性柑橘:关注那些具有特定营养价值或保健功能的柑橘品种。例如,富含花青素的“血橙”系列,其抗氧化能力强,市场需求稳定。本书将探讨不同血橙品种的特点、栽培要求以及其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 早熟与晚熟品种的优势互补:针对市场对全年供应的需求,本书将重点介绍早熟品种(如早熟温州蜜柑的优化品系)和晚熟品种(如“椪柑”的优良晚熟品系)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品种搭配和栽培管理,实现柑橘产品的均衡上市,最大化经济效益。 耐寒与耐旱品种的推广:在气候变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耐寒性和耐旱性强的品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书将介绍一些在特定区域表现出良好抗逆性的特色品种,并分析其栽培潜力。 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环境要求:对于每一个重点介绍的特色品种,本书都将详细阐述其萌芽期、开花期、坐果期、成熟期等关键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pH值、土壤肥力等环境条件的需求。这将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避免盲目种植。 市场定位与经济效益分析:除了品种本身的特性,本书还将对这些特色柑橘品种的市场前景进行初步分析,包括消费者的接受度、市场价格波动、潜在的销售渠道等,帮助种植者做出更明智的种植决策。 二、 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详解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是全书的重点和核心,即系统深入地阐述特色柑橘“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无公害栽培并非简单的“不使用农药”,而是涵盖了从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到果实品质调控的全过程科学管理。 土壤改良与健康管理: 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强调有机质的投入(如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商品有机肥施用)、土壤结构的优化,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 土壤微生物菌群的构建:介绍如何通过施用有益微生物菌剂,调控土壤微生态平衡,抑制土壤病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并促进养分吸收。 土壤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检测与修复: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土壤检测,以及采用相应的生物或物理方法,降低土壤中潜在的有害物质含量。 绿色施肥技术: 平衡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柑橘的营养需求,科学配比氮、磷、钾、中微量元素肥料,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植株生长失调。 有机肥与化肥的科学搭配:强调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提供缓释养分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与化肥配合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微量元素补充策略:针对特色柑橘对微量元素(如锌、硼、锰、铁等)的特殊需求,提供科学的叶面喷施或根部施用方案,解决缺素症。 生物肥料的应用:介绍根瘤菌肥、菌根菌肥等生物肥料在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逆性方面的作用。 科学的水分管理: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并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不同生育期需水规律:详细阐述柑橘在萌芽期、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点,指导种植者精准灌溉。 干旱与涝害的应对措施:提供有效的干旱胁迫管理和涝害排水措施,保障柑橘生长。 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构建: 农业防治:包括合理修剪、清园、种植抗病品种、果园卫生管理、清除病虫源等基础措施。 物理防治:介绍诱杀技术(如黑光灯、黄板、性诱剂)、防虫网、覆盖物等应用。 生物防治:重点介绍天敌昆虫(如赤眼蜂、寄生蜂、捕食螨)的保护与利用,以及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的应用。 生物农药与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科学选用:在必要时,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最小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安全使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抗病育种与抗病品种的选择:结合品种介绍部分,再次强调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根本。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强调建立常态化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果实品质调控与采后管理: 提高果实糖度与风味:通过科学施肥、适度修剪、合理避雨栽培等措施,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升风味。 改善果实着色:分析影响果实着色的关键因素,如光照、温度、养分等,并提供相应的调控技术。 减少生理病害:如脐腐病、裂果、日灼病等,并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合理疏果等方式预防。 绿色采收与保鲜技术:指导读者掌握适时采收的标准,并介绍一些基础的采后贮藏和保鲜技术,减少损耗,延长货架期,同时尽量避免化学保鲜剂的使用。 三、 典型案例与实践指导 为了让本书内容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穿插一些成功的特色柑橘无公害栽培案例。这些案例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种植实践,涵盖了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成功经验。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书中介绍的各项技术,并从中获得启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四、 发展趋势与展望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对未来特色柑橘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 科技创新在柑橘产业中的应用:如精准农业技术(传感器、无人机、大数据)、智能化栽培管理系统等。 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如何通过打造特色柑橘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构建:如何将柑橘种植与畜牧养殖、秸秆利用等相结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模式。 消费者需求导向下的新品种开发:对未来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行预测,并引导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方向。 本书特点: 聚焦性强:专注于“特色柑橘”与“无公害栽培”,内容不泛化,目标读者明确。 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可指导实际生产。 前瞻性: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介绍最新品种和技术,为读者提供发展方向。 系统性:从品种选择到栽培管理,再到市场展望,形成完整的技术链条。 图文并茂(预设):为了便于理解,书中将配以大量的图片、图表和流程图,直观展示关键技术环节。 总而言之,《特色柑橘及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将是一本集理论、技术、实践、趋势于一体的权威性参考书籍,旨在为中国特色柑橘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还是刚刚起步的新手,本书都将是您在特色柑橘无公害栽培道路上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