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叢書立足中國北方農村和農業生産實際,兼顧全國農業生産的特點,以推廣知識、指導生産、科學經營為宗旨,以多年、多領域的科研、生産實踐經驗為基礎,突齣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盡量做到“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本叢書涉及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農産品流通與經營、休閑農業、資源與環境等多個領域,使農民在傢就可以走進專傢的“課堂”,學到想要瞭解的知識,掌握需要的技能,解決遇到的實際難題。
作者簡介
馬儷珍,博士,天津農學院食品科學係教授,中國畜産品加工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貯藏加工分會理事。曾先後獲得國傢科委頒發的“振華科技扶貧奬勵基金”、“王義锡科技扶貧奬勵基金”服務奬和標兵奬;天津市優秀教師;天津市“五一”立功先進個人。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羊肉製品的加工
第一節 羊肉的膻味和脫膻方法
第二節 醬製品的加工
第三節 熏烤製品的加工
第四節 醃臘製品的加工
第五節 乾製品的加工
第六節 發酵羊肉製品的加工
第七節 其他肉製品的加工
第三章 羊骨及羊骨的加工
第一節 羊骨的組成、應用價值及貯存
第二節 羊骨的加工
第四章 羊頭、羊蹄及內髒的加工
第五章 羊其他副産品的加工
精彩書摘
(3)結締組織
肉中的腱、韌帶、肌束之間的縴維膜、血管、淋巴、神經及皮膚均屬結締組織。結締組織在羊體內的比例為20%~35%左右,為肌體的保護組織,使肌體有一定的韌性和伸縮能力。
(4)骨骼組織
骨骼是由骨膜、骨質和骨髓等構成。骨頭含水約50%,脂肪約15%,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約35%。骨中的有機物除脂肪外,主要是膠原縴維,可利用它生産明膠,無機成分主要是磷酸鈣,其次是碳酸鈣、氯化鈣、磷酸鎂、磷酸鈉等。
3.羊肉的營養成分
羊肉同其他畜禽肉類一樣含有水分、蛋白質、脂類、碳水化閤物、無氮浸齣物及少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等。這些成分又因品種、性彆、季節、飼料等而有不同。此外同一胴體不同部位其營養成分亦不一樣。胴體在貯藏過程中受酶等因素的作用而發生復雜的生物化學方麵變化,其組成也會發生變化。與其他肉類相比,羊肉的營養成分又具有獨特的特點(錶2)。從錶2中可看齣,羊肉的蛋白質比豬肉高,與牛肉相近;脂肪和熱能高於牛肉,低於豬肉;膽固醇比豬肉和牛肉低,所以羊肉是肉類中之佳品。
前言/序言
為響應國務院關於推進“高效富農、産業興農、科技強農”政策的號召,幫助農民科學緻富,促進就業,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我們組織編寫瞭這套農民緻富大型科普叢書——《農民緻富大講堂》。
本叢書立足中國北方農村和農業生産實際,兼顧全國農業生産的特點,以推廣知識、指導生産、科學經營為宗旨,以多年多領域科研、生産實踐經驗為基礎,突齣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盡量做到“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本叢書涉及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農産品流通與經營、休閑農業、資源與環境等多個領域,使農民在傢就可以走進專傢的“課堂”,學到想要瞭解的知識,掌握需要的技能,解決遇到的實際難題。
參加本叢書編寫的作者主要來自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她)們一直活躍在農業生産第一綫,從事農業産前、産中和産後各領域的科研、服務和技術推廣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農業生産中的技術需求和從業人群具有較深的瞭解。大多數作者曾編寫齣版過農業科普圖書,有較好的科普寫作經驗。
本叢書的讀者主要麵嚮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農民、農業生産管理者、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涉農企業的從業者和到農村創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等。
由於本叢書種類多、範圍廣、任務緊,稿件的組織和編輯校對等工作中難免齣現紕漏,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叢書的齣版得到瞭天津市新聞齣版局、天津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和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深錶感謝!
《羊肉及其副産品的加工》 一部關於綠色畜牧業與可持續發展的深度探索 在當今世界,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和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綠色畜牧業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本書《羊肉及其副産品的加工》並非僅僅聚焦於單一的農産品加工技術,而是將其作為切入點,深入探討瞭整個羊業産業鏈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和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 一、 羊業的現代轉型:從傳統到科技的飛躍 本書首先勾勒齣中國乃至全球羊業發展的宏觀圖景。傳統養殖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下、環境汙染、産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然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理念的更新,羊業正經曆一場深刻的變革。 科學化育種與繁育體係的構建: 書中詳述瞭如何通過基因改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先進技術,選育齣品質優良、抗病力強的優良羊種。例如,詳細介紹瞭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羊(如藏羊、湖羊、小尾寒羊等)的特性、優勢以及雜交選育的策略,旨在培育齣更適閤特定地理環境和市場需求的肉羊和絨羊。這不僅提升瞭羊肉的産量和品質,也為副産品的開發奠定瞭基礎。 精準化飼養管理技術: 針對現代養殖模式,本書強調瞭精準飼養的重要性。從精細化的飼料配方設計,到科學的飼養密度控製,再到智能化環境調控係統(如溫度、濕度、通風等),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優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羊的生長速度、飼料利用率,並降低疾病發生率。書中還探討瞭草料資源的有效利用,如秸稈的氨化處理、青貯技術等,旨在減少飼料成本,同時變廢為寶。 疾病防控與動物福利的保障: 動物健康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本書深入分析瞭羊常見疾病的病因、癥狀、診斷及防治措施,並重點介紹瞭疫苗接種、生物安全措施以及獸藥的閤理使用。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動物福利納入考量,探討瞭如何通過改善飼養環境、減少應激等方式,提升羊的整體健康水平,這不僅符閤倫理道德,也有助於提升産品品質。 二、 羊肉深加工的創新與多元化價值挖掘 本書的核心部分,並非僅僅局限於“羊肉”這一終端産品,而是將其視作一個復雜的加工鏈條的起點,並以此延伸至更廣闊的領域。 傳統加工的現代化升級: 對於傳統的羊肉加工,如分割、冷鮮、冷凍、醃臘、風乾等,本書著重探討瞭如何引入現代化的生産設備和工藝,以確保食品安全、延長保質期、提升産品口感和外觀。例如,先進的屠宰分割綫、氣調包裝技術、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等,都被詳細解析。 羊肉製品的多元化開發: 除瞭傳統的羊肉塊、羊肉片,本書緻力於挖掘羊肉的更多可能性。這包括: 調理食品與方便食品: 如羊肉火鍋底料、烤羊腿、羊肉捲、羊肉餃子、羊肉餅等,這些産品迎閤瞭現代消費者對便捷、美味的需求。書中會詳細講解不同産品的配方設計、加工工藝、風味調控以及保鮮技術。 休閑食品: 如羊肉乾、羊肉零食等,在工藝和風味上進行創新,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口味偏好。 高附加值産品: 如羊肉蛋白粉、肽類産品,這些産品在營養價值上更加精煉,可應用於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領域。 羊肉風味研究與創新: 羊肉風味是其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本書會深入探討羊肉風味的形成機製,以及如何通過烹飪、加工方式(如煙熏、發酵、燉煮)來激發和優化其獨特的風味。同時,也會介紹一些創新的風味組閤,如中西式風味的融閤,以滿足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消費者的需求。 三、 羊副産品的綜閤利用:變廢為寶的綠色智慧 本書最大的亮點和價值所在,在於其對羊副産品——即除羊肉以外所有可利用部分的深度挖掘和價值提升。這不僅是減少資源浪費、實現循環經濟的關鍵,也是提升羊業整體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羊皮的精深加工與應用: 羊皮是重要的皮革原料。本書將詳細闡述羊皮的鞣製工藝,包括植鞣、鉻鞣等傳統與現代技術,以及如何生産高品質的羊皮服裝革、鞋革、沙發革等。更進一步,會探討羊皮的活性肽提取,用於化妝品、保健品等領域,實現“變廢為寶”。 羊骨的綜閤利用: 羊骨不僅是烹飪高湯的良好原料,更蘊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和礦物質。本書會介紹如何從羊骨中提取高品質的羊骨膠原蛋白、鈣、磷等,這些成分在食品、醫藥、保健品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外,羊骨還可以用於生産生物陶瓷、骨骼替代材料等高端醫用材料。 羊內髒的營養價值與加工: 羊內髒(如羊肝、羊腎、羊心、羊肚等)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營養價值極高。本書會探討不同內髒的營養成分特點,以及如何通過現代化加工技術(如凍乾、真空包裝、製成內髒香腸、醬料等),開發齣安全、衛生、風味獨特的內髒産品,滿足消費者對營養和風味的需求。 羊毛與羊絨的精細化處理: 對於絨山羊,其羊絨的品質和産量直接關係到經濟效益。本書會介紹羊絨的分梳、精梳、染色等工藝,以及如何生産高品質的羊絨製品。同時,也會探討普通羊毛的縴維結構、性能特點,以及在紡織、填充物等領域的應用。 羊血、羊糞等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羊血: 介紹羊血的成分分析,以及如何提取血紅蛋白、血漿蛋白等,用於食品添加劑、醫藥原料等。 羊糞: 強調羊糞作為優質有機肥的價值,介紹其堆肥、發酵處理技術,用於改良土壤、發展綠色農業。本書還會探索羊糞在生物能源(如沼氣)生産中的應用潛力。 羊生物活性物質的開發: 羊體內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羊胎盤提取物、羊乳清蛋白、羊膽汁酸等,都具有重要的藥用和保健價值。本書會深入研究這些物質的提取、分離、純化技術,以及其在醫藥、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四、 綠色加工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穿 貫穿全書始終的是“綠色加工”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 節能減排與環保工藝: 書中強調在羊肉及副産品加工過程中,應盡量采用節能、節水的生産工藝,減少能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例如,推廣使用環保型鞣劑、開發低能耗的乾燥技術、優化廢水處理工藝等。 循環經濟模式的構建: 鼓勵建立“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例如,將屠宰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轉化為有機肥料或生物能源;將加工過程中産生的副産品進行再利用,實現“吃乾榨淨”。 食品安全與質量追溯體係: 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本書會探討如何建立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程質量追溯體係,確保羊肉及副産品的品質和安全。 技術創新與人纔培養: 強調技術創新在推動羊業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並呼籲加強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和人纔培養,為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 展望與機遇 《羊肉及其副産品的加工》並非一本單純的技術手冊,它更是一部引領行業發展、賦能産業升級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指導性著作。通過對羊業産業鏈的全麵剖析,本書旨在為養殖戶、加工企業、科研機構以及政策製定者提供前瞻性的視野和可行的解決方案。它將激發人們對羊業産業價值的重新認識,鼓勵企業在傳統加工的基礎上,大膽進行技術創新和産品多元化開發,尤其是要充分挖掘羊副産品的巨大潛力,將“副産品”轉化為“高附加值産品”,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為構建更加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現代畜牧業做齣貢獻。這本書的齣版,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羊業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參考和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