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龙
第1 章
第2 章
国画技法基础知识 1
国画简介 2
花鸟画 2
山水画 2
人物画 3
绘画工具 4
文房四宝 4
颜料 6
其他工具 7
中国画的学习方法 8
临摹 8
写生 8
速写与默写 9
中国画基本技法 10
执笔方式 10
常用笔法 11
常用墨法 12
荷花 25
荷花的绘制 25
实例绘制――荷趣图 26
莲花 28
莲叶的绘制 28
实例绘制――莲花 29
芭蕉 31
芭蕉叶的绘制 31
实例绘制――芭蕉 32
牵牛花 33
花的绘制 33
实例绘制――牵牛花 34
水仙花 36
花瓣的绘制 36
实例绘制――水仙花 37
写意花卉的画法 13
牡丹 14
叶的绘制 14
花的绘制 15
实例绘制――牡丹(一) 16
实例绘制――牡丹(二) 18
兰花 20
兰花的绘制 20
实例绘制――兰花 21
茶花 22
花枝的绘制 22
实例绘制――茶花 23
荷花 25
荷花的绘制 25
实例绘制――荷趣图 26
莲花 28
莲叶的绘制 28
实例绘制――莲花 29
芭蕉 31
芭蕉叶的绘制 31
实例绘制――芭蕉 32
牵牛花 33
花的绘制 33
实例绘制――牵牛花 34
水仙花 36
花瓣的绘制 36
实例绘制――水仙花 37
第3 章
写意鸟虫鳞介的画法 39
麻雀 40
飞行的麻雀 40
站立的麻雀 41
实例绘制――麻雀 42
小鸡 44
单只小鸡的绘制 44
实例绘制――小鸡(一) 45
实例欣赏――小鸡(二) 47
公鸡 48
公鸡的绘制 48
实例绘制――公鸡 49
燕子 51
燕子的绘制 51
实例绘制――燕子 52
喜鹊 54
喜鹊的绘制 54
实例绘制――喜鹊 55
蝴蝶 57
蝴蝶的绘制 57
实例绘制――蝴蝶 58
金鱼 60
金鱼的形态 60
不同朝向的绘制 61
实例绘制――金鱼(一) 62
实例绘制――金鱼(二) 64
鲤鱼 66
鲤鱼的形态 66
实例绘制――鲤鱼 67
鱼群 69
鱼群的绘制 69
实例绘制――鱼群 70
青虾 72
青虾的绘制 72
实例绘制――青虾 73
螃蟹 75
螃蟹的绘制 75
实例绘制――螃蟹(一) 76
实例绘制――螃蟹(二) 78
知了 80
蝉的绘制 80
实例绘制――知了 81
第4章写意蔬果的画法 83
白菜 84
白菜的绘制 84
实例绘制――白菜 85
红萝卜 87
红萝卜的绘制 87
实例绘制――红萝卜 88
石榴 90
果实的绘制 90
实例绘制――石榴 91
桑葚 93
果实的绘制 93
实例绘制――桑葚 94
桃子 96
桃子的绘制 96
实例绘制――桃子 97
荸荠 99
荸荠的绘制 99
果实的分解 99
葡萄 101
葡萄的绘制 101
实例绘制――葡萄 102
葫芦 104
葫芦分解 104
实例绘制――葫芦 105
丝瓜 107
丝瓜的绘制 107
实例绘制――丝瓜 108
枇杷 110
枇杷的分解 110
实例绘制――枇杷 111
第5章
写意动物的画法 113
熊猫 114
头部的绘制 114
实例绘制――熊猫 115
小熊猫 117
脸部的绘制 117
实例绘制――小熊猫 118
松鼠 120
头部的绘制 120
实例绘制――松鼠 121
第6章
写意山水的画法 133
山水 134
树木的分解 134
柳树画法 135
房屋画法 136
实例绘制――山水(一) 137
实例绘制――山水(二) 140
山石 143
局部的绘制 143
实例绘制――山水(三) 144
一直对中国传统水墨画心驰神往,总觉得那是一种遗世独立的艺术,蕴含着东方特有的哲学与审美。最近入手了这本《国画基础入门(全彩)》,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大众化”,但翻开后,却发现它着实给了我不少惊喜,尤其是在写意画的入门方面。书中对于笔墨的晕染、墨色的浓淡变化,还有线条的粗细、虚实的处理,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皴法”的讲解,作者用了很多图例,一步一步地演示如何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山石的纹理,比如披麻皴、斧劈皴等等,这些在其他一些入门书籍里往往是一笔带过,或者只给个概念,而这本书则深入浅出,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看得明白,甚至跃跃欲试。而且,它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意境营造的讨论,比如如何通过留白来表达空间的辽阔,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暗示季节的更替,这些都让我对国画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书中的配图也十分精美,全彩印刷让墨色的层次感得以充分展现,仿佛真的能闻到纸上的墨香。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在的入门书,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国画写意技法的人来说,绝对是值得推荐的。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而是脚踏实地地从最基础的笔墨功夫抓起,让我觉得学习国画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勤奋练习逐渐掌握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绘画一直抱有热情,但又觉得自己“没有天赋”的人,我常常感到沮丧。然而,这本《国画基础入门(全彩)》却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学习国画的道路。它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练习”。书中在讲解每一项技法时,都会给出非常清晰的步骤和图示,并且强调了“反复练习”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画”,这样我才能理解背后的道理,而不是死记硬背。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点”的讲解,从最基础的“点”的形态,到不同“点”的组合变化,再到“点”在不同物象上的应用,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比如画梅花,如何用不同的点来表现花瓣的疏密和层次,如何用浓墨点出花蕊,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书中的“练习”部分也设计得很巧妙,从简单的临摹到创作的启发,循序渐进,让我能够在练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构图”的初步指导,让我明白画面的安排也同样重要。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画的写意风格情有独钟,觉得那种“笔简意赅”、“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是西方绘画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写意并非“随意”,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法度。这本《国画基础入门(全彩)》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好的指导。它从最基本的笔墨训练开始,比如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如何用墨,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且强调了“基本功”的重要性。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用墨”的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墨分五色”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比如在画山石时,如何利用焦墨、浓墨、淡墨的组合来体现山石的坚硬与湿润,如何通过渲染来营造出山峦的层次感。书中的范例作品也十分丰富,涵盖了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并且对每幅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技法运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我能够看得懂,学得会。这本书让我明白,写意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期的积累。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画的水墨韵味情有独钟,总觉得那是一种极具东方美学的艺术形式。这本《国画基础入门(全彩)》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它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开始,详细讲解了毛笔的执笔、运笔技巧,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用墨”的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墨分五色”的原理,并且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墨色的微妙变化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比如在画山石时,如何通过焦墨、浓墨、淡墨的组合来体现山石的坚硬与湿润,如何通过渲染来营造出山峦的层次感。书中的范例作品也十分丰富,涵盖了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并且对每幅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技法运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我能够看得懂,学得会。这本书让我明白,水墨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笔墨的技巧,更在于它所传达出的那种“气韵生动”的东方美学精神。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好的艺术教程,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能引发思考,激发对艺术的感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讲解国画基本技法的同时,并没有忽略艺术的“神韵”和“意境”的培养。比如在讲解绘制山水的时候,它不仅仅告诉你要画出山石的轮廓和纹理,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体会山水的“气韵生动”,如何通过笔墨的起伏、墨色的变化来表现山水的精神气质,是大山的雄浑壮丽,还是山水的秀美灵动。在绘制花鸟部分,它也强调了“写意”的精髓,不是简单地描摹形似,而是要抓住花鸟的“神”和“魂”,比如一朵花的含苞待放,一只鸟的灵动神态,都需要在笔墨间有所体现。书中对于“留白”的运用也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我明白留白并非“空白”,而是“计白当黑”,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和意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写意”的哲学思考,它提到了“得意忘形”,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自由挥洒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法教程,更是一次对中国画艺术精神的探索之旅。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中国画是一种非常“有意境”的艺术,那种“计白当黑”、“意在笔先”的哲学思考,总是让我着迷。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好的引导。它在教授基本技法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形似”的层面,而是更加注重“神韵”的表达。比如在画花鸟时,它教我如何抓住花鸟的“神态”,比如一只鸟的灵动,一朵花的娇艳,都需要在笔墨间有所体现。它还强调了“留白”的重要性,让我明白留白并非“空白”,而是“有意味的空间”,能够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意境营造”的讲解,它提到了“以形写神”,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起伏、墨色的变化来表现事物的精神气质。在讲解山水画时,它也引导我去体会山水的“气韵生动”,如何通过笔墨的变化来表现山水的雄浑或秀美。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画的理解,从单纯的技巧学习,上升到了对艺术的感悟和对哲学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画的“意境”之美情有独钟,那种“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神奇效果,总让我觉得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在教授基本技法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形似”,而是非常注重“神似”的表达,教会我如何通过笔墨的晕染和线条的勾勒,来捕捉物体的神韵和内在的生命力。比如在画竹子时,它不仅仅教你如何画出竹节和竹叶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体会竹子的“虚心劲节”,如何在笔墨间表现出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在讲解山水画时,它也强调了“气韵生动”,如何通过山石的皴法、树木的姿态、云水的流动,来营造出山水的宏大意境和自然之美。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墨分五色”的讲解,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分析,更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墨色的变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如何利用焦、浓、重、淡、清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时间感。这本书让我明白,国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画面的具体内容,更在于它所传达出的那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评分对于我来说,绘画一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寄托。学习国画,更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我之前也翻阅过一些国画入门的书籍,但要么过于枯燥,要么过于深奥,总是让我望而却步。直到我遇到了这本《国画基础入门(全彩)》,才真正感受到学习国画的乐趣。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接地气”,它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国画技法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让我这个零基础的读者也能够轻松上手。尤其是在讲解“用笔”的时候,作者用了大量细致的图解,从握笔的姿势到笔尖的触感,再到运笔的轨迹,都一一呈现,让我仿佛置身于画室,跟着老师一步步地学习。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勾线”的讲解,教我如何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事物的形态和质感,比如柔美的曲线表现花瓣,刚劲的直线表现竹竿,这些都让我对线条的魅力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书中的范例作品也十分丰富,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让我能够从不同的作品中学习不同的表现手法。
评分刚开始接触中国画,主要是被那种泼墨写意的潇洒所吸引,总觉得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山水的神韵,或者几点浓墨就能画出花鸟的生机。然而,真正拿起画笔才发现,写意并非“随意”,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法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一开始就教你画多复杂的构图,而是从最基本的一点、一画讲起,比如如何握笔、如何用墨、如何控制水分。我尤其喜欢它对“用笔”的讲解,细致到不同力道、不同角度对线条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笔锋的运用创造出不同的质感。书里还详细介绍了各种画材的特性,比如宣纸的吸水性、墨的种类等等,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我曾经尝试过用普通的纸和墨来画,效果总是差强人意,直到看了这本书,才明白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中对“用墨”的讲解也很有心得,它不仅仅是讲浓淡干湿,更重要的是讲“墨分五色”,如何利用墨色的微妙变化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比如画山石,如何用焦墨、浓墨、淡墨、枯墨、湿墨组合起来,既有坚实的体量感,又不失水墨的灵动。这本书确实让我看到了中国画写意技法背后严谨的逻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作为一个多年来对中国画充满好奇,但一直苦于无门而入的人,这本《国画基础入门(全彩)》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循序渐进,完全没有给初学者造成任何心理上的压力。第一部分从最基础的“工具与材料”讲起,详细介绍了毛笔、墨、纸、砚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这让我这个完全的新手,在购买工具时不再迷茫。接着,它又细致地讲解了“用笔”的基本功,比如点、线、面的运用,如何通过不同的运笔方式来表现不同的物象特征。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点”的讲解,书中列举了各种点法的应用,比如圆点、直线点、侧锋点等等,以及它们在不同题材中扮演的角色,这让我觉得即使是简单的“点”,也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然后是“用墨”,书中对墨色的浓淡干湿、晕染的技巧讲解得非常到位,通过大量的实例图,让我直观地理解了如何运用墨色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最让我兴奋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对“设色”的入门讲解,虽然我主要对水墨感兴趣,但了解一下设色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色彩的搭配,对于整体理解中国画也是非常有益的。
评分很全很好
评分不错,好好好
评分孩子很喜欢这书,物流也较快!
评分书还不错吧,给别人买的~
评分还好,很利于初学者
评分蛮好的,不错吧
评分还行
评分挺好的。
评分少了,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