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方剂精华

中兽医方剂精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剑琴 等 著
图书标签:
  • 中兽医
  • 方剂
  • 兽医
  • 中药
  • 动物医学
  • 临床兽医
  • 处方集
  • 兽用药
  • 中兽医学
  • 疾病治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070493
版次:1
商品编码:1067085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2-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7
字数:3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兽医方剂精华》分8部分,即:方剂的理法要点,医马骡驴方,医牛羊驼方,医猪方,医犬猫方,医禽方,医其他动物(包括家兔、兽类、鱼虾、蜂、蚕等)方,通用方。除总论(方剂的理法要点)外,各论共收载方剂862个(包括附方216个)。书末备有索引以便查阅。至于每个方剂的内容,我们按顺序设计了出处、组成与制法、用法与用量、功能与主治、临床应用、相关研究、附方等句段。但限于原始材料及本书的目的,不可能一应俱全,而是以简明实用为主,宁缺勿滥;每个方剂的字数视需要而定,行文在本书宗旨及框架下也不拘一格。

目录

前言
1 方剂的理法要点
1.1 组方法则
1.2 古今剂型
1.3 用法与剂量
1.4 比较方剂学
1.5 类方概说

2 医马骡驴方
2.1 调理强壮方
2.2 医心病方
2.3 医肺病方
2.4 医脾胃病方
2.5 医肝胆病方
2.6 医肾病方
2.7 医胎产病方
2.8 医幼驹病方
2.9 医点痛方
2.10 医疮黄方
2.11 医杂病方

3 医牛羊驼方
3.1 防治时疫寒热方
3.2 医心病方
3.3 医肺病方
3.4 医脾胃病方
3.5 医肝胆病方
3.6 医肾病方
3.7 医胎产及羔犊病方
3.8 医瘸拐方
3.9 医疮痈癣疥方
3.10 医杂病方

4 医猪方
4.1 催肥保健方
4.2 医时疫寒热方
4.3 医心肺病方
4.4 医脾胃病方
4.5 医肝肾病方
4.6 医胎产及仔猪病方
4.7 医杂病方

5 医犬猫方
5.1 医脾胃病方
5.2 医心肺肝肾病方
5.3 医虫证疥癞方
5.4 医杂病方

6 医禽方
6.1 增产保健方
6.2 医瘟疫痢痘方
6.3 医脏腑病方
6.4 医虫证杂病方

7 医其他动物方
7.1 医家兔方
7.2 医兽类方
7.3 医鱼类方
7.4 医虫类方

8 通用方
8.1 清热方
8.2 泻下消导方
8.3 解表方及和解方
8.4 除寒方
8.5 理气方
8.6 活血化瘀方
8.7 补养方
8.8 祛湿方
8.9 祛痰及治风方
8.10 固涩方
8.11 外用方
方名索引

前言/序言


《古方今用:智慧传承的草本世界》 在浩瀚的东方医学宝库中,草本疗法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与实践,形成了独具东方哲学色彩的自然疗愈体系。本书《古方今用:智慧传承的草本世界》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医学分支的方剂汇编,而是致力于打开一扇窗,让读者得以窥探草本力量的广阔天地,感受其跨越时空、融合古今的生命力。 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与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重新唤醒人们对自然疗法、尤其是草本智慧的关注与认知。我们深知,现代医学固然展现出其强大的精准与高效,但与此同时,那些源自自然的、温和而深邃的疗愈方式,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不仅仅是应对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 《古方今用:智慧传承的草本世界》将带领您深入探索草本世界的奥秘,从古老智慧的传承,到现代科学的视角解读,再到实际应用的多元化展现。我们相信,理解草本并非仅仅是记忆一堆药材的名称和功效,而是要深入其背后的文化、哲学与科学内涵。 第一章:文明的根脉——草本智慧的源起与演进 本章将追溯草本疗法的历史渊源,从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讲述先民们如何通过观察、模仿自然,逐步发现植物的药用价值。我们将穿越漫长的岁月,探寻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在草本应用上的独特之处。 远古的回响: 讲述早期人类如何通过“尝百草”式的经验积累,认识到植物的疗效,以及早期巫术与医药的融合。 文明的曙光: 探讨早期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在草本应用上的贡献,介绍一些流传至今的经典植物药材。 思想的碰撞: 重点梳理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日本、朝鲜等)草本疗法的发展脉络,阐述其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对草本理论形成的深刻影响。 科学的审视: 介绍现代科学如何逐渐介入对传统草本的认识,从植物化学、药理学等角度对传统功效进行验证与解释,拉近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距离。 第二章:自然的宝库——经典草药的深度解析 在广袤的自然界中,究竟有哪些神奇的植物,承载着古老的疗愈力量?本章将精选一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应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草药,进行深入的、多维度的解析。我们不仅仅罗列其基本信息,更注重揭示其独特之处。 根、茎、叶、花、果、籽——形态与功效的统一: 选取代表性的草药,从其植物学特征入手,分析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与传统功效相互印证。例如,为何某些草药的根部具有强大的滋补作用,而其叶片则擅长清热解毒? 化学密码的解读: 介绍这些草药中关键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皂苷等,并解释这些成分如何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发挥其传统的疗愈作用。例如,洋甘菊中的α- bisabolol 如何带来舒缓镇静的效果。 时令与地域的馈赠: 探讨不同草药的生长环境、采摘时节对其药效的影响。为何有些草药在特定季节采摘效果最佳?不同地域出产的同一种草药,在药性上是否存在细微差异? 传统与现代的应用场景: 结合古代经典医籍的记载和现代临床实践,介绍这些草药在不同病症、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我们将尝试打破“一药治一病”的简单思维,展现草药应用的灵活性与整体性。 第三章:智慧的方阵——草药配伍的艺术与科学 草药的疗愈力量,往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精巧的配伍,形成协同增效的“方剂”。本章将深入探讨草药配伍的艺术与科学,揭示其背后的逻辑与智慧。 君、臣、佐、使——传统配伍理论的精髓: 详细阐述传统中药配伍中的“君、臣、佐、使”原则,分析不同草药在方剂中扮演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如何实现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治疗目标。 “十八反”与“十九畏”——安全性的考量: 解释传统中药配伍中关于药物相互禁忌的原则,强调用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原则如何在现代药物研发与应用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现代视角下的协同效应: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探讨复方草药中不同成分之间如何产生协同作用,例如,增强药效、减轻毒副作用、拓宽治疗范围等。 经典方剂的智慧解析: 精选几例跨越时空、久经考验的经典草药复方,对其组方思路、配伍原理、临床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展现古人配伍的精妙之处。我们将不仅仅是列出方剂,更要剖析其“为何如此”的深层原因。 个性化与精准化——现代草药应用的探索: 探讨在现代医学理念下,如何基于个体差异,对草药配伍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实现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 第四章:生活的滋养——草药在日常健康中的实践 草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疾病的治疗上,更在于其对日常健康的滋养与维护。本章将带领读者将草药智慧融入生活,感受其带来的身心和谐。 食疗的智慧: 介绍如何将具有药用价值的草药巧妙地融入日常饮食,通过“药食同源”的理念,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例如,枸杞子、红枣、生姜等在不同季节的食疗应用。 茶饮的东方情调: 探索各类草药茶的功效与制作方法,从提神醒脑的菊花茶,到安神助眠的薰衣草茶,再到温中散寒的生姜红糖茶,让读者在品味香醇的同时,获得健康益处。 外用的自然力量: 介绍草药在皮肤护理、伤口处理、缓解疼痛等方面的外用方法。例如,金银花、黄连等在外用的抗炎、抗菌作用。 情绪与压力的调适: 探讨某些草药在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调节情绪方面的作用,展现草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潜在价值。 家庭草药箱的构建: 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在家中构建一个基础的草药储备,以便在日常小问题上能够自如运用。 第五章:融汇与展望——草本世界的未来图景 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古老的草本智慧正迎来新的生命力。本章将探讨草本疗法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东西方医学的对话: 探讨草本疗法如何与其他医学体系(如现代医学、阿育吠陀等)进行交流与融合,形成更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科学研究的驱动: 介绍当前草本研究的热点领域,如新药开发、慢性病管理、免疫调节等,以及科学研究如何为草本疗法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产业化的挑战与机遇: 讨论草本产业在质量控制、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 强调草本智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创新性的方式,将其传承下去,并赋予新的生命力。 走向健康的未来: 描绘一个草本力量与现代科技协同发展的未来健康图景,展望草本疗法在提升全人类健康水平方面将发挥的更大作用。 《古方今用:智慧传承的草本世界》是一本集历史、文化、科学与实践于一体的读物。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激发您对自然疗法的兴趣,引导您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草本智慧,最终实现身心的健康与和谐。这趟探索之旅,将带您走进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一个真正属于自然的、充满无限可能的草本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确实体现了“精华”二字的份量。它似乎刻意避开了那些流于表面、人尽皆知的皮毛知识,而是将笔墨集中在那些真正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常常在其他资料中被一笔带过或者表述不清的关键点上。例如,对于一些经典方剂的“加减胜负”或者“临证体会的精髓”,书中都有非常独到且深入的阐述,这些点往往是决定疗效差异的关键所在,但只有经验丰富者才能体会到。这种对“边角料”的重视,恰恰体现了编者对学科精髓的深刻洞察力。它不像市面上某些为了凑篇幅而充数的书籍,而是每一页、每一个段落都似乎凝结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反复推敲的心血。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回味作者对某一个细微用药调整背后逻辑的剖析,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阅读其他普通读物难以获得的。可以说,它提供了宝贵的“内幕信息”,帮助读者跨越了经验积累的漫长阶段。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组织和逻辑递进方面,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它并非简单地将知识点罗列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框架。从宏观的理论基础切入,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实践应用,每一步都衔接得天衣无缝,仿佛在走一座设计精巧的迷宫,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但又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方剂分类的处理方式,那种科学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归类方法,让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更重要的是,它似乎非常注重“举一反三”的教学理念,不是单纯告诉你“是什么”,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并引导你去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该如何灵活变通”。这种注重内化理解而非死记硬背的编排思路,对于我们真正想要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人来说,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不是一本帮你应付考试的书,而是一本真正旨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工具书。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感到非常惊喜。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堆砌术语的学术腔调,反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仿佛一位经验老到的前辈,正坐在炉火旁,慢悠悠地为你讲解那些深奥的道理。语言的运用非常精炼,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没有一句是多余的废话,但同时又充满了画面感和启发性。尤其是在解释一些复杂的药理或病机关系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生活化的比喻和类比,一下子就打通了知识的壁垒,让人茅塞顿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吃力,反而有一种不断想往下探索的动力。这种平衡感把握得非常好——既保持了专业领域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广大读者(包括我这样的非科班出身者)的接受度。不得不说,能把如此专业的知识写得如此平易近人而不失深度,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文字功力体现,让人由衷地赞叹作者的深厚底蕴和高超的表达技巧。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有考究了,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充满历史感的味道。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材质,配上古朴又不失典雅的字体,让人眼前一亮。我特别喜欢他们选择的纸张,那种米白色的、带着一点点肌理的纸张,拿在手里阅读的时候,手指似乎都能感受到那种传统印刷品的温暖和厚重感,完全不是现在很多轻飘飘的铜版纸能比拟的。内页的排版也下了不少功夫,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现代阅读的舒适度,又隐约透露出一种古典韵味,行距和边距的留白处理得非常恰当,使得整本书看起来疏朗有致,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插图或示意图(如果有的话,但就算没有,排版本身也很有讲究),如果能用一些老式的木刻画风格或者工笔细描来呈现,那绝对是锦上添花。总而言之,从这本书的“穿衣打扮”上,我就能感受到编者对内容本身的尊重和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人对书的内容也自然而然地充满了期待,毕竟,能把外在做到如此精美的书籍,内在想必也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设计令人称道。它显然不是一本只供在书架上落灰的理论大部头,而是真正为临床工作者(或者说,有志于深入学习的人)量身打造的。如果书中包含了清晰的索引和检索系统,那就更完美了,让我能快速定位到特定病症或药物组合的讨论部分,这在紧急需要查阅时简直是救命稻草。而且,我感觉这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得非常平衡。它不仅告诉你古代医家是如何做的,还会试图结合现代的认知去探讨其合理性,或者至少提供了一个现代人可以理解的切入点,这极大地增强了它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读完一遍后,我感觉自己手里多了一把精密的钥匙,能够更自信地去面对复杂的临床案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面对书本时感觉知识点都在自己脑子里“打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行动指南和思考框架,让你知道如何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实践和验证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目标。

评分

这书不错

评分

专心学习,好书。

评分

帮别人买的,相信京东,物美价廉。

评分

很实用

评分

书可以纸张也好,内容还可以吧!

评分

看起来不错啊

评分

里面的内容东拼西凑

评分

里面的内容东拼西凑

评分

不错,比较老的方剂,可靠性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