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 富爸爸窮爸爸 |
| 作 者 | 羅伯特·清崎,莎倫·萊希特 |
| 市場價 | 48.00 |
| ISBN號 | 9787220102912 |
| 齣版社 | 四川人民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7-09-01 |
| 頁 碼 | 368 |
| 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曆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傢。清崎遵從“窮爸爸”為他設計的人生道路:上大學,服兵役,參加越戰,走過瞭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瞭業,“富爸爸”則成瞭夏威夷的有錢人。清崎毅然追尋“富爸爸”的腳步,踏入商界,從此登上瞭緻富快車。 清崎以親身經曆的財富故事展示瞭“窮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本次20周年修訂版還在內容上做瞭以下幾項升級: 1.內附作者羅伯特·清崎的來信,中國讀者專享 2.全新闆塊“20年後的今天”貫穿全書,以今天的經濟形勢來印證富爸爸當初的理念 3.核心思想提煉,方便迴味經典、鞏固記憶 4.融入新型學習模式,讓你對本書的理解更高效 |
| 後見之明20年後的今天 1967年6月1日,甲殼蟲樂隊發行專輯《佩伯軍士的寂寞芳心俱樂部》。它一經推齣,便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穩居英國唱片排行榜榜首整整27周,在美國同樣居於*一位整整15周。《時代》雜誌宣稱此唱片為“音樂進步的曆史性起點”。它贏得瞭1968年的四項格萊美奬項以及年度*佳專輯——這是*一張獲此殊榮的搖滾專輯。 《富爸爸窮爸爸》在20年前就已發行,那是1997年4月8日,我50歲生日的時候。跟甲殼蟲的故事不一樣,這本書沒有很快獲得商業上的成功。恰恰相反,這本書發行後隨之而來的是如風暴般的批評。《富爸爸窮爸爸》*初是由我自行齣版,因為每一個齣版商都拒絕瞭我的齣版請求。有些退稿通知還附帶評論如“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我知道大部分的齣版商都喜歡我受過高等教育的窮爸爸勝過富爸爸。他們不同意富爸爸的金錢觀……窮爸爸也是如此。 20年後的今天 1997年,《富爸爸窮爸爸》是一個警示,是一本學習未來的書。20年後,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富爸爸的警示以及他關於未來的課程,這是20年的後見之明,很多人都說他的課程是有預示性的……預言實現瞭。其中一些課程是:富爸爸*一課:“富人不會為錢而工作”20年前,一些齣版商拒絕齣版我的書是因為他們並不認同富爸爸的*一課。 今天,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富人和其他人之間的差距。在1993年到2010年期間,美國超過50%的國傢收入都被1%的富人占有。在那之後,情況變得更糟。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經濟學傢們發現,在2009年到2012年期間,95%的國傢收入都進入瞭1%的富人的口袋。 課程總結:大部分增長的收入都流嚮企業傢及投資者,而並非勞動者——那些為錢而工作的人們。 富爸爸課程:“儲蓄是失敗者所為” 20年前,絕大多數齣版商強烈地反對富爸爸這個理念。對於窮人和中産階級來說,“存錢”是他們的信仰,可將他們從貧窮中拯救齣來,保護他們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不受傷害。對於很多人來說,把儲戶稱作“失敗者”就像是在褻瀆上帝之名一樣。 課程總結:一張圖勝過韆言萬語。請看這張為期120年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圖錶,你會發現為什麼儲戶會變成失敗者以及他們是如何變成失敗者的。 此圖證明在這個新世紀的*初10年有三次巨大的股市崩盤,並詳細地展示瞭這三次股市崩盤。 *一次崩盤是2000年左右的科技股崩盤。第二及第三次則是2007年的房地産市場崩盤,緊接著便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 1929年經濟大蕭條 當你拿21世紀*初的三次崩盤和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相比時,你會發現本世紀前三次的崩盤到底有多“大”。 印鈔票 下圖錶明,在每次崩盤之後,美國政府和聯邦儲備銀行就開始“印鈔票”。 拯救富人 在2000年到2016年期間,打著拯救經濟的名義,世界各地的銀行開始降低利率和印製鈔票。然而我們的領導們卻要我們相信他們是在拯救世界,實際上,富人們隻是在拯救自己,並沒有將窮人和中産階級拉上被拯救的列車。 今天,許多國傢的利率都低於零,這也是說儲蓄是失敗者所為的原因。如今*大的輸傢是窮人和中産階級,他們為錢工作,然後把錢存起來。 富爸爸課程:“你的房子並非資産” 20年前,在1997年,每個拒絕我的齣版商都反對富爸爸這個理念“你的房子並非資産”。 10年之後,在2007年,當次貸者開始拖欠貸款的時候,全球房地産泡沫開始破裂,數百萬的房産持有人以慘痛的代價發現瞭這個事實——他們的房子並非資産。、 真正的問題 大部分人並不知道房地産市場的崩潰並不是真正的崩潰。窮人並沒有引起房地産市場的崩潰,那是富人們導緻的。富人們設計瞭一係列衍生性金融産品——這些産品曾被沃倫·巴菲特稱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當這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爆炸的時候,房地産市場崩潰瞭……然後窮人們、次貸者們便受到譴責。 據估算,2007年大概有700萬億美元的金融衍生産品。 而今天,據估算仍有1200萬億美元的金融衍生産品。換句話說,實質性的問題正在變得更大,而不是更小。 感謝,偉大的20年 緻所有的讀者,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 所有富爸爸公司的人都在說: “感謝,偉大的20年!” 提升人類的金錢幸福指數是我們的使命, 一旦開始,便是一生。 |
這本關於個人財務的書籍,給我的觸動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記賬或省錢的書,更是一本關於“金錢智慧”的啓濛讀物。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思考金錢的本質,以及我們在社會經濟體係中的位置。他通過對比不同人群的財務思維和行為模式,深刻地揭示瞭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積纍財富,而有些人卻始終在財務睏境中掙紮。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投資”的定義,它不再是風險極高的股票交易,而是指那些能夠持續為你帶來收入的“資産”。這讓我明白,理財的關鍵不在於找到“一夜暴富”的方法,而在於建立一個能夠穩定産齣迴報的財富係統。書中關於“財務教育”的重要性,也讓我深感認同。很多時候,我們缺乏良好的財務教育,導緻我們在金錢問題上屢屢碰壁。這本書就像一位良師益友,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讓我開始思考,我的職業選擇是否真的能夠為我帶來長期的財務增值,以及我應該如何通過學習和投資,來構建我的“第二收入流”。我相信,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閱讀時的那一刻,它將會在我未來的財務決策中起到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錢”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來都認為,努力工作、認真存錢就是正確的理財方式,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金錢觀念,可能恰恰是阻礙我們財務進步的根源。書中對“資産”和“負債”的區分,簡直是一針見血。我過去可能把很多“負債”當作“資産”來對待,這無形中讓我的財富在不斷流失。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買什麼股票”或者“你應該如何炒房”的答案,而是更側重於改變你的“財務思維”,讓你學會如何識彆機會,如何做齣更明智的財務決策。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比直接告訴你具體操作方法更有價值。它鼓勵我去思考,去分析,去主動地探索適閤自己的財富增長之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風險”的探討,它讓我明白,真正的風險不是來自市場的波動,而是來自我們自身的無知和不作為。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有瞭一種緊迫感,我需要立刻行動起來,去學習,去實踐,去改變我過去那種被動的財務管理方式。它是一本能夠真正激發行動力的書籍,讓我對自己的財務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本備受矚目的理財書籍,雖然我還沒能完全消化其中的所有內容,但僅憑初步的閱讀,我就能感受到這本書在個人財務管理方麵所帶來的深刻啓發。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我看來,並非簡單地教授如何“賺錢”,而是著眼於如何“管理錢”,以及如何讓錢為你工作。書中關於資産和負債的區分,以及如何將負債轉化為資産的講解,真的是醍醐灌頂。我一直以來都有一些儲蓄,但從未真正思考過這些儲蓄的“質量”,以及它們是否在有效地增值。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財務狀況,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在“工作賺錢”,卻忽略瞭讓我們的“錢工作”的策略。它鼓勵我跳齣傳統的“打工-存錢-花錢”的思維定勢,去探索更多元的財富增長途徑。特彆是關於現金流的描述,讓我對財務自由有瞭更清晰的概念。不再是模糊的“有很多錢”的目標,而是通過建立被動收入流,逐步實現財務上的自主,甚至最終擺脫對工資收入的依賴。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角,也是我一直以來在理財方麵所缺失的。這本書的內容遠不止於此,它還涉及瞭許多關於投資、創業以及如何看待金錢的哲學層麵的探討。我非常期待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更深入地理解這些概念,並將其運用到我的實際生活中,開啓我個人財富管理的新篇章。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它教會瞭我如何“思考”金錢,而不是僅僅“使用”金錢。我一直以為理財就是關於數字和計算,但這本書卻從更宏觀的視角,探討瞭金錢在個人生活和社會經濟中的角色。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陷入財務睏境,並非是因為收入不夠高,而是因為我們的財務思維存在誤區。書中關於“積極資産”和“消極資産”的劃分,讓我對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投資方嚮有瞭更深刻的反思。我開始明白,很多看似“必需品”的東西,可能實際上是在消耗我的未來。它鼓勵我跳齣“打工者”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投資者”,如何利用資本來實現財富的增值。這種思維的轉變,對我來說是革命性的。它不再是提供一套固定的理財公式,而是激發我主動去學習,去探索,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之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財務自由”的理念,它不僅僅是擁有大量的金錢,更是一種不受限於時間和地點的生活方式。這本書為我指明瞭一個方嚮,讓我知道如何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我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運用書中的智慧,逐步實現我的財務目標,過上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覺得自己對金錢的概念很模糊,總是在忙碌地賺錢,卻不知道錢到底去瞭哪兒,更彆提讓錢生錢瞭。讀瞭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很多時候我們是被“雇員思維”束縛住瞭。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比喻,把復雜的財務概念講得明明白白。比如說,他提到的“富人買資産,窮人買負債,中産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産的負債”,這句話簡直像一道閃電擊中瞭我的腦袋!我一直以為買房、買車就是“投資”,結果可能隻是在增加我的負擔。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生活中的每一個消費,思考它究竟是在為我創造價值,還是在消耗我的財富。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瞭財務自由的真正含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通過係統性的學習和實踐來實現的目標。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學習”的強調,它告誡我們,如果想改變財務狀況,首先要改變思維模式,並持續學習與金錢相關的知識。這讓我意識到,理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路綫圖,讓我知道從哪裏開始,以及應該朝哪個方嚮努力。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始實踐書中的一些建議,去改變我的財務軌跡。
評分書質量不錯,值得擁有的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不錯挺好的瞭
評分挺有啓發性的
評分挺有啓發性的
評分不錯挺好的瞭
評分還可以,還沒拆封,不錯的書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紙張質量挺好的,印刷也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