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视唱练耳1(修订版)
:34.00元
作者:许敬行,孙虹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5-01
ISBN:9787040078145
字数:
页码:263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视唱练耳(1修订版)》主要介绍了一个升降号调以内的大、小、纯音程,大、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自然大调、三种小调和五声调式,二、三、四拍子,平均型、附点型、简单切分音节奏等知识。共22课,每课基本分四部分进行讲解与训练:听辨音高(音级、音程、和弦),节拍与节奏,听唱、听写旋律与乐曲特征分析,视唱。《视唱练耳(1修订版)》主要读者对象是高师本、专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修和教学的参考书,还可作为考级或报考音乐院校的学生的自学教材。
目录
章 识谱、无升降号的自然大小调和其他调式音程、基本音符、休止符和节拍
课
C大调、G谱表(高音谱表)
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及相等长度的休止符
2/4、3/4、4/4拍子
视唱1-1至16
第二课
大、小二度音程
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
2/4拍子,C大调、C宫调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2-1至18
第三课
听辨大、小二度音程
F谱表(低音谱表)
4/4拍子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3-1至22
第四课
大、小三度音程
附点二分音符
3/4拍子、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4-1至18
第五课
听辨大、小三度音程
附点四分音符
大调式和小调式、宫调式和羽调式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5-1至19
第六课
纯四度音程
十六分音符
两个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6-1至20
第七课
纯五度
简单的切分音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7-1至15
第八课
听辨纯四、五度音程
单声部节奏、曲调听写
3/8拍子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8-1至15
第二章 一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第九课
在一个升号调内听唱二、三、四、五度音程
G自然大调
音组、短句模唱与节奏模仿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9-1至15
第十课
大、小三和弦的构成与构唱
节拍节奏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10-1至16
第十一课
大、小三和弦的构唱与听辨
G大调的曲调的听唱与听写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e自然小调
视唱11-1至16
第十二课
一个升号调内Ⅰ、Ⅳ、Ⅴ的三和弦
a、e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
视唱12-1至20
第十三课
纯一度、纯八度音程
一个升号的五声调式
视唱13-1至17
第十四课
构唱已学过的音程与大、小三和弦
听唱、听写五声调式及e小调的曲调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14-1至14
第三章 一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第十五课
大、小六度旋律音程
十六分音符与休止符的节奏组合
F自然大调
视唱15-1至21
第十六课
大、小六度旋律音程听辨
大、小六度和声音程
听辨二拍与三拍
F自然大调(续)
视唱16-1至22
第十七课
大、小六和弦的构成与构唱
听唱、听写F大调的旋律
d自然小调、d和声小调
视唱17-1至17
第十八课
大、小六和弦的构唱与听辨
d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视唱18-1至19
第十九课
练习区分协和与不协和音程的音响
一个升降号调内Ⅰ、Ⅳ、Ⅴ的六和弦
听辨二拍与三拍
附点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的切分节奏练习
F宫与C微调式
视唱19-1至16
第二十课
构唱、听辨已学的音程与和弦
听唱、听写旋律
跨小节连线
视唱20-1至17
第二十一课
简短的和弦连接听辨
听辨节拍(二拍与三拍)
3/8拍子中基本节奏型的练习
视唱21-1至21
第二十二课
复习音程与和弦的构唱和听辨
复习一个升降号内大小调的音阶与音级
听辨乐曲基本特征
移调练习22-1至7
附录 音乐术语
再版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或者说是半路出家的学习者来说,教材的“可达性”至关重要。我之前买过一些偏向音乐学院高阶教程的书籍,它们往往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一上来就涉及大量的术语和晦涩的理论模型,让人望而却步。但是这本《视唱练耳1(修订版)》的入门部分处理得极其温柔且精准。它用非常直白的语言重新定义了一些基础概念,很多我过去一直模棱两可的地方,在阅读了修订版的解释后,瞬间豁然开朗。比如,对于“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的区分与训练侧重点,作者没有采用学院派那种高高在上的论调,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耐心交流,告诉你该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去捕捉音高,如何利用已知的音高去定位未知的音高。这种贴近生活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我有勇气和信心继续深入下去,而不是在第一章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攻克一些更复杂的和声分析,这套教材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它不是那种孤立地讲解一个个技巧,而是巧妙地将视唱、听觉训练以及基础乐理知识点融会贯通。我记得在讲到某一特定三和弦的色彩变化时,书里立马就给出了一个对应的听觉练习片段,让你立刻就能将“脑海中的声音”与“纸面上的符号”进行绑定,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机制,大大提高了我的理解效率。以往我总觉得听力和视唱是两张皮,练完一个就忘了另一个,但这本书的每一章似乎都在强调“三位一体”的训练,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循序渐进的难度递增,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起声音记忆和乐谱识别之间的通道。尤其是那些改编的民歌片段,既有文化底蕴,又充满了趣味性,让我枯燥的练习过程变得像是在进行一场音乐寻宝游戏,而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
评分这本书的练习题设计,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我尤其欣赏它对节奏训练模块的侧重。很多教材在节奏上往往是浅尝辄止,或者只是简单地给出拍号和音符组合,但这本书不同,它穿插了大量不同拍号、不同速度下的复合节奏型练习,而且这些练习并非随机堆砌,而是围绕着特定的乐曲风格或声部功能进行构建的。比如,在讲解到三连音和附点音符的交替使用时,它立马提供了一组需要快速切换重音和呼吸的练习段落,这在实际的合唱或乐队排练中是极其实用的技能。此外,听写练习的难度控制得非常巧妙,从最初的单音模唱,逐步过渡到简单的旋律模写,再到包含转调和装饰音的复杂段落听写,这个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确保了学习者每走一步都有“踏实感”,而不是在几次成功的练习后,突然被一个难度跳跃的题目打入冷宫。这种科学的递进,让我对自己的进步速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从一个资深乐理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修订”二字上做得非常到位。我对比了旧版的一些片段,发现这次的修订不仅是简单的勘误,更像是对当代音乐教育趋势的一种积极回应。比如,在关于现代和声色彩的引入部分,它比旧版更加开放和包容,加入了更多非传统的调性材料作为听觉训练的素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广度和对新音乐的接受能力至关重要。过去的一些教材过于局限于古典时期的范畴,而这本书在保持基础训练严谨性的同时,拓宽了训练的“听觉视野”。这让我感觉自己学的不是一套过时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当下的音乐实践保持同步的技能。这种与时俱进的编辑理念,让一本基础教材焕发出了持久的生命力,我相信它能为新一代的音乐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现代化的起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非常用心,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正经教材。我特别喜欢它选用的纸张,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密集的五线谱,看起来也毫无重影或模糊,这对我们长时间盯着乐谱看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内页的排版也相当合理,留白适中,不会让人感觉拥挤,翻阅起来很流畅。而且,我注意到它在一些基础概念的介绍部分,特意使用了不同于正文的字体或颜色进行区分,这种细微的处理让复杂的理论知识点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更容易被大脑捕捉和吸收。比如,在介绍调式转换那里,作者似乎花了很多心思去调整视觉层次,高亮了关键的和弦进行,这在自学过程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让人感觉不是在面对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在为你讲解。总的来说,从物理形态上讲,它完全符合一本优秀专业教材应有的水准,让人在捧读之初就充满了学习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