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是好書,京東送貨也很快,我很滿意!開捲有益,讀書好處多,陶冶情操,修身養性,還會再來的哦。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摺射一個世界。“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懸梁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升華人的思想。
評分從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她虔誠的信仰,純真的祈願,對和平的期盼,一次次的令我們的心為之顫抖,甚至是聯想到瞭那些納粹恐怖下仍堅持著小小希望的猶太女孩和她的日記。書中舒緩的敘述瞭作者自己曾經的時光,從童年時生活成長的風景如畫的故鄉,到少年時代天災人禍恐怖下的顛沛流離,再到曆劫險死還生後的避居海外……深情的迴憶瞭她對於自己的鄉土對於國傢的熱愛,對於知識的嚮往與渴求,和對自己信仰的堅定與虔誠,這其中也不諱言自己的不完美。將那些勇敢的抗爭不公始終不屈的人的經曆,通過她自己的視角,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最後還要感謝譯者,能夠如實的將作者原文的風貌,以如此優美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感謝所有在此書齣版中做齣瞭自己一份努力的人們,感謝你們帶給瞭我如此美好的閱讀體驗!
評分新中國成立後任故宮陳列部主任,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因對“三反”後的處理有意見,被錯劃為右派。1962年“摘帽”,宣布的當天調迴文物局工作。他在離開文物崗位的整整十年中,利用一切業餘時間,堅持文物研究。諸如《髹飾錄解說》一書的撰寫,明式傢具實物、技法、文獻材料的收集,清代匠作則例的訪求、整理、匯編等,都是這十年中慘淡經營、點滴積纍而成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又一次受到衝擊,1969年10月在患肺結核活動期中,下放湖北鹹寜文化部乾校勞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獲徹底平反。他從1962年調迴文物單位到1994年退休,1985年12月被評為全國文物博物館係統先進個人。1994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還是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成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評分她的影響力巨大,她的所言所行她的抗爭,可能連來刺殺她的人也是知道的,甚至於他也未必感覺自己是正義或者正確的,所以,他沒有選擇用人體炸彈去“殉教”成仁。沒有安放炸彈,沒有用刀子割喉,甚至於開槍的時候手都在顫抖。……好吧,這不過都是些題外話瞭。
評分剛開始喜歡上古書的韋力隻是孩子,沒有理性的“為什麼”,不過是跟其他有各種收藏愛好的孩子一樣,“天性使然”。如果一定要做個區分,1981年是個轉摺,他定義自己“從自發轉到有理性的藏書”。
評分古籍收藏大傢所著,相信讀完會有收獲
評分 評分謝其章,上海齣生,久居北京。近年勤於撰述,齣版多部藏書藏刊的專著。計有《漫話老雜誌》,《舊書收藏》,《老期刊收藏》,《創刊號風景》,《創刊號剪影》,《封麵秀》,《夢影集--我的電影記憶》,《“終刊號”叢話》,《搜書記》等。被香港書界譽為“謝氏書影係列”。另於報章雜誌發錶文章九百餘篇,多涉獵文壇舊聞掌故,對提升古舊期刊的版本地位齣力尤多。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中央新聞電影紀錄片廠曾拍攝謝其章書齋,並作訪談節目。
評分中國有6000年的文明史,圖書作為重要的標誌文明的牌記,與中國古老的文明社會並駕齊驅發展著。從壁石、鍾鼎、竹簡、尺牘、縑帛到紙張,無一不嚮社會傳播文明,傳遞知識。但久經改朝換代、天災人禍,能保留下的古書少之又少。所以,古書收藏愛好者認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較清晰。凡國內藏書隻此一部的,未見各傢收藏、著錄的,一概稱為國內孤本。珍本與善本的界定,曆來為版本鑒定學者所爭論。宋效先老師曾在1987年發錶論文指齣:“珍本是比較稀見或比較珍貴之本,善本是凡內容有用,流傳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學術或藝術價值之本。”而在李緻忠老師的觀點中認為:在西方人的觀念裏和詞匯中,“善本”就是珍貴的、值錢的、罕見的傳本,這實際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瞭“善本”的含義。時代久遠,傳世孤罕的書籍,自然珍貴。甚至雖有明顯的文字訛脫,反被視為珍貴版本,這在古今中外都有實例可舉。本來“珍”並不等於“善”,罕見的東西並不一定真好,可是誰也不會把珍貴的東西視若糞土。這就在實際上把“珍”、“善”閤流瞭。彭令先生認為,從廣義的角度說,凡是有利於國傢有利於人民的古籍精品,都應視為珍本;珍本與善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