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汇集了周其仁教授在《经济观察报》“其仁其文”专栏发表的51篇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以及作者以往在其他媒体发表的数篇相关评论。作者直面近年来货币市场和汇率政策的风云变幻,以其精辟的见解和坚锐的笔锋为读者拨开云雾。“口水能定汇率吗?”“货币是怎样炼成的?”“什么是治理通胀之道?”“人民币以何为锚?”……本书将引导读者在新形势下看懂中国的汇率与货币。
海报: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汇集了周其仁教授2010—2011年在《经济观察报》“其仁其文”专栏发表的51篇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以及作者以往在其他媒体发表的数篇相关评论。作者直面这一年多来货币市场和汇率政策的风云变幻,以其精辟的见解和坚锐的笔锋为读者拨开云雾。“汇率者,货币间的市场之价也。”继“回望改革,面向未来”的《中国做对了什么》之后,本书将教你在如何在新形势下看懂中国的汇率与货币。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作者的研究兴趣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制度变迁理论,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
我们读得懂人民币上的数字,但是不一定能读懂人民币的表情,心跳和体温。我们不知道这张纸币是健康,还是病弱,是在成长,还是羸弱和衰竭。这本书,是对货币的望闻问切,是对讳疾忌医者的提醒和挽救。
——新浪中国好书榜2012年度榜“十大好书”颁奖词
这是一部透过钱的现象探查货币的本质,进而探查经济金融的真相商业作品。其从“人民币汇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如此直白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用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当下中国实际,揭开了货币运动的神秘面纱。
——新华网2012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颁奖词
货币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教训?在这本大多由专栏文章集结而成的书中,作者试着给出答案。通过多年撰写评论的经验,作者摸索出三条写作心得,一选题集中,二调查持久,三内容分层次,条理明晰、细细道来。于是,这本书从“人民币汇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如此直白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用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当下中国实际,揭开了货币运动的神秘面纱。当然,作者也不忘给出我们教训的答案:“货币史的教训说,真正的困难是如何防止一个经济迫于短期的压力,把好端端的、或至少尚可用的货币之锚白白给废了。”
——《新京报》年度好书推荐
在现代社会里,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掌握些经济学常识大有裨益,既便于自己做出适当明智的选择,也便于读懂身边的公共政策。周其仁先生致力于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对于货币、汇率、通胀等人们热议的问题洞察秋毫、见解独到。他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能把枯燥乏味的专业问题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茅塞顿开。
——王建旭,网易读书月度好书推荐
用货币来解读宏观经济,这种方法当然不是独创,而是经济学的传统。在芝加哥大学,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课程,只讲“货币”与“价格”理论。宏观经济的核心是“货币”,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这就抓住了经济学的实质。《货币的教训》正是用货币来解释中国经济现存的各种问题,也就是我们所关注的“热点”。从国内到国际,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货币,正是这本书的特色。
——梁小民,“只有货币最重要”,《中国新闻周刊》
收到这本文集之后,我随手翻阅便有了继续阅读的冲动。因为,周其仁以我熟悉的风格,写了这一组他以往并不熟悉的“货币”文章。他的风格是什么?我借用陈云书赠朱镕基条幅的上联来描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中国经济学界,周其仁是调查研究的高手并以此名世。
——汪丁丁,“‘不唯书’的经济学故事书”,《新京报》
正像人们会遭遇“熟悉的陌生人”一样,在周其仁先生看来,我们每个人对日常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金钱很熟悉,也相当了解其用途,但对货币的认识就不够多不够深了,这就是其所说“懂钱容易懂货币难”,因而他在本书《前言》中说:“从已知的‘钱’向未知的‘货币’前进,是知识上的深度探查,大有可为也。”
——胡飞雪,“透过钱的现象探查货币的本质”,《证券时报》
通读了周其仁教授的《货币的教训》,深感这是一本把常识讲明白的好书。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须知,把复杂问题讲得简单明了,比把问题说复杂要困难得多。这本评论集至少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这几个复杂问题: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汇率与币值的关系、汇率与通胀的关系、人民币发行的“双圈”、政府的土地融资等等。
——Shuang本围脖不,“把复杂问题说简单的好书”,《豆瓣读书》
第一部分 人民币汇率之争
口水能定汇率吗?
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特征
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
央行负债的经济性质
如此辛苦为哪般?
“汇率稳定”与“币值稳定”的纠葛
守不住的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当代庞统的连环策
这世界刮的是什么风?
人民币不能以美元为锚
人民币盯美元的由来
第二部分 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
出口导向的国内平衡
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货币无侥幸
政府投资与“货币创造”
银根与“土根”的纠结
货币运动两个圈
货币调控的中国特色
政府主导投资的经济性质
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流动性创造流动性
“不差钱”有什么不妥吗?
第三部分 治理通胀之道
通胀没有那么多的类别
高价不抱无缝的蛋
货币稳健不应该是短期政策目标
水多了加面
“货币深化”与改革的风风雨雨
转让权影响货币数量
加息的不同含义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黄金管得住超发货币的冲动吗?
民间的金本位
从海外代购到境外直购
扩大进口抑制通胀
通货膨胀与农民
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管价限购无助于治理通胀
财政稳健是货币稳健的条件
第四部分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大刀阔斧改汇率
用什么把基础货币换下来?
财政购汇的三条筹资通道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重心所在
在真金白银的约束下利害计算
人民币以何为锚?
美元之锚的历史变化
以央行行长为锚的货币制度
人民币当然要择善而从
货币准则才是问题的根本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第五部分 录以备考
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2次报告会的发言
货币、制度成本与中国经济增长
货币不能大松
还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吗?
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第一要务——对话《第一财经》记者
以货币深化缓解通胀压力——对话《金融周刊》记者
避免最糟糕的政策组合——与《中国改革》记者的对话
过去十年是开放政策收获的十年——《21世纪经济报道》十年专访稿
汇率者,货币间的市场之价也。譬如近来又吵得沸沸扬扬的人民币汇率,无非就是多少人民币换一美元的市价问题。以变动的趋势着眼,用比今日之汇价更少一点的人民币就可换得一美元,人民币就是升值了。反过来,用更多的人民币才换得同样一美元,人民币则贬了。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这个书名,特别是“教训”两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一定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实操性的指导。我猜想,书中或许会分享一些作者在研究或实践过程中,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以及从中汲取的深刻反思。这样的内容,往往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能打动人,也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我们都知道,在经济世界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而“教训”则恰恰是连接这道鸿沟的重要桥梁。我期待书中能够解答一些我一直以来困惑的问题,比如,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货币策略?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又或者,加密货币的出现,是否正在动摇传统货币的根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帮助我预见未来的趋势,并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准备。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货币的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向我们传授他的人生智慧。
评分《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这个书名,着实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脑海中浮现出的,并非枯燥乏味的理论阐述,而是一幅生动的经济图景,其中货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汇率则是这张图景上跳跃的脉搏。我期望书中能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货币的起源、演变,以及它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作者会从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货币故事讲起,比如历史上某个国家的恶性通货膨胀,或者某个货币突然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同时,我特别关注“汇率”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投资和全球资本流动。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解读不同货币之间的强弱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个人的财富管理。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籍,更可能是一本关于“看懂世界”的书,它用货币和汇率这两个关键视角,为我们解读这个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格局。
评分这本《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引人入胜,简约而又不失力量感。它仿佛在低语着一个关于价值、波动和内在联系的故事,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探寻。我一直对经济学中的宏观概念,尤其是货币,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又常常被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所困扰。这本书的书名,以“教训”为关键词,预示着它不会是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是充满了实践性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汇率的论述,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跳动,更是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关系以及全球贸易风向的晴雨表。想象一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国家的货币会强势崛起,而另一些国家却面临贬值的困境;我或许能洞察到,是什么样的力量在幕后操纵着全球的货币格局,以及这些变化最终会如何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从旅行的成本到商品的定价。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扇通往理解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的窗户,而且这扇窗户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能够让即使是对经济学了解不深的人也能从中受益。
评分仅仅从《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这个书名来看,我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学究气与现实意义的结合。它没有使用一些过于煽情或者哗众取宠的标题,而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并且强调了“系列评论”的特点,暗示了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对不同国家货币的深度分析,例如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是如何形成的,欧元的未来挑战,日元的独特地位,以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演变。这种多角度的对比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货币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影响。同时,“汇率”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其背后的决定因素,无论是政治事件、经济数据,还是市场情绪。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理解,我希望能提升自己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敏感度,并且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波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可能是一份详尽的“货币地图”,带领我们穿越错综复杂的金融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中,“系列评论”这个词语让我联想到了某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它不是一次性的、浅尝辄止的探讨,而是可能围绕着货币和汇率的不同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剖析。我设想,书中可能不仅仅是罗列理论,更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会不会有关于特定历史时期重大汇率变动事件的解读,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或者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这些事件的背后,必然牵扯着复杂的经济、政治甚至社会因素。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独门秘籍”,帮助普通读者建立起对货币价值的理性认知,摆脱盲目跟风或者被市场情绪所裹挟。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真假难辨的金融建议充斥其中,一本能够提供清晰思路和可靠见解的书籍,其价值不可估量。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可能是一本能够帮助读者“修炼内功”的书,让读者在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智地做出判断。
评分感觉一般,推荐按需购买。
评分非常值得收藏的书 支持京东商城
评分挺好
评分信任周其仁,然后才看的书,应该挺不错
评分书很喜欢,配送的派尔快递太慢太慢!!
评分一般般,包装好差,纸质看上去像盗版书,具体内容还没看。希望是好书。
评分很好?????。
评分东西包装工整,京东只要不单独发一两本还是可以,单独发一两本就废了。
评分送货比较快,参加活动购买,价格比较满意,内容没看,希望学习后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