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上封寺
評分書挺好的,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棒哈,鬍五峰!中庸傢
評分桃源行
評分此用戶未及時評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正看著,很好的書,慢慢品讀。
評分這套書,基本買齊,要是有橫排更好
評分觀《隋誌》之持論,掊擊諸傢,推尊嚮、歆,蓋以嚮之《彆錄》,每書皆有敘錄,歆之《七略》,群篇並舉指要,於書之指歸訛謬,皆有論辨,剖析條流,至為詳盡,有益學術,故極推崇。苟勖《中經萼》,上承《七略》,下開四部,至為重要,而《隋誌》謂其“但錄題及言,盛以縹囊,書用緗素,至於作者之意,無所論辨”。其於勖之不滿,溢於言錶:此後自東晉義熙,以及宋、齊、梁、陳、隋,並有官撰目錄,而為書皆隻數捲,並不著解題,所謂“不能辨其流彆,但記書名而已”。至王儉依據《七略》,《玉海》捲五十二引儉序雲:“今依《七略》更撰《七誌》。”阮孝緒斟酌王、劉,《廣弘明集》捲三《七錄序》雲:“今所撰《七錄》斟酌王、劉。”是皆取法前修,宜可免於譏議。然於《七誌》,則謂其“不述作者之意,但於書名之下,每立一傳。……文義淺近,未為典則”。於《七錄》,則謂其“分部題目,頗有次序,割析辭義,淺薄不經”。由是言之,則凡目錄不著解題但記書名者,固薄其渾漫,視為無足重輕;即有解題者,若其識解不深,則為美猶有憾。蓋王儉之誌,惟詳於撰人事跡,於指歸訛謬,少所發明,阮氏《七錄》,或亦同之。故雖號博覽之士,卒難辭淺薄之誚。
評分挺好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