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行为分析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儿童行为干预的一种方法,受到诸多家长、教师、专业人士以及教育机构、学校的认可。作者郭延庆医生,长期在临床一线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管理与咨询、家长教育和培训,根据多年来在应用行为分析领域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实践经验和临床体会,在《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应用行为分析的理论及应用。本书原理篇对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通俗的解释,并配以临床案例说明每个原理的具体应用;管理篇则涵盖从预防行为问题到出现行为问题后的管理,说理明白,举例生动。另外,还收录了作者的部分杂文,以行为管理和儿童教育训练为主题,作为全书的补充和点缀。
《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特别适合家长、教师学习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儿童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更适合心理、教育和儿童精神卫生等相关专业人士深入了解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郭延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育处处长,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培训部主任,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协会中国分会主席。
作者自传
童年生长于山东汶上县的农村,其个不显,其貌不扬。资质鲁钝,偶有灵光。闷头死读书,终得跳龙门。怀悬壶济世之慈悲有志西学,五年而知医学博大,非一壶能装。仪器设备,离之难行;望闻问切,徒然传说。虽慈悲未泯,奈何心尚独立自由之抱负,乃从道于精神,偏私于儿科。望弗洛伊德入门,却不经意闯入斯金纳之厅堂,欲拒还迎,修得行为分析果之一二,不忍私藏,与众共享。
庄子有言“亲父不为其子媒”,先哲圣教,岂敢不从?因此有良师于欣、唐宏宇等序言荐书于前,朋友方静寄言在后。虽然,仍不禁自序一篇,亲为“子”媒,拳拳“父”心,可不察夫!
作者博客
读而思,则有趣
我所了解的作者和他的作品
自序
原理篇
第一章 应用行为分析总论
第二章 强化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消退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 惩罚原理及应用
第五章 区分强化原理及应用
第六章 分化训练原理及应用
第七章 泛化训练原理及应用
管理篇
第一章 问题、问题行为与管理
第二章 如何预防问题行为发生
第三章 问题行为功能分析
第四章 问题行为干预
第五章 问题行为及临床咨询个案
附录
附录1 管理者的反思
附录2 强化物的别样理解
附录3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附录4 ALSO理念:从孤独症到社会人
附录5 ALSO理念初探
寄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强到让人惊叹,感觉像是拿到了一本“行为干预实操手册”,而不是一本高冷的理论著作。它没有停留在宏大的叙事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具体场景的微观操作层面。举个例子,针对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发脾气”问题,书中提供的策略简直是“手把手教学”。它把整个处理流程分解成了前置预防、干预执行和后续巩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步骤和可以立即采纳的脚本。我尝试按照书里的提示,先识别出触发情绪的环境因素,然后用一种非常平静且坚定的语气来重新引导孩子的注意力,效果立竿见影。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一致性”的重要性,并且给出了如何在家庭成员之间达成意见统一的沟通技巧,这解决了以往我一个人努力,但另一半不配合而导致计划失败的困境。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把理论的“知道”转化为实践的“做到”。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对“环境改造”的重视程度,这部分内容简直是为现代家庭量身定制的“行为工程学指南”。它没有局限于简单的物理空间布置,而是涵盖了时间安排、视觉提示和情感环境的全面优化。比如,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视觉时间表”来减少孩子对指令的抵触情绪,并提供了一系列自制视觉提示卡片的模板和建议。我按照书中的提示,在家里的特定区域放置了明确的规则卡片和过渡信号,孩子对“该做什么”的清晰度明显提高了,从而减少了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和反抗。更进一步,它还探讨了数字设备使用和家庭日常作息之间的微妙平衡,提供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建议。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它提供的远不止是理论,而是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可以自我学习和持续优化的家庭管理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靛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拿在手里就有一种专业感扑面而来。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的,没想到它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做得如此扎实。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可以理解的语言,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并非科班出身的家长来说,简直是福音。比如,书中对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解释,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家庭场景来构建理解的阶梯。我特别欣赏它在构建正向强化系统时的细致入微,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奖励”,而是深入剖析了奖励的时机、强度以及如何避免奖励的“褪色效应”。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孩子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洞察,不再是单纯地应对问题行为,而是开始主动地去“设计”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这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的转变,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第一个巨大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非常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这一点是很多专业书籍经常忽略的。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导入,瞬间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你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章节末尾的“核心要点回顾”和“实践清单”,更是起到了绝佳的巩固作用。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消退策略”时的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它清晰地指出了哪些情况下不宜使用消退,以及如何应对消退期可能出现的行为“爆发”,这种对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措施的周全考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对儿童福祉的关切。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这么做”。这种亦师亦友的写作风格,让阅读过程既充实又充满安全感。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种深切的“共情”与“理解”,这远超出了我预期中关于“管教”的范畴。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新手父母在面对挑战时的那种无助和自我怀疑。在讨论“挑战性行为”时,它并没有把孩子塑造成一个“需要被修正的错误代码”,而是将所有行为都视为一种“沟通”的尝试。这种视角上的转换极其重要,它让我开始去倾听行为背后的“信息”——孩子是真的想表达愤怒、需要关注,还是只是掌握了错误的表达方式?书中对于“功能性评估”的介绍虽然专业,但被巧妙地融入了日常的观察记录中,形成了一套非常易于上手的工具。我开始使用它附带的观察表格,记录孩子特定行为发生前后的环境变化,很快就找到了那个隐藏的“功能”。这种从“对抗”到“合作”的心理转变,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商品不错起码能看的懂,对我帮住很大。
评分不是特别能看的懂 讲的很多
评分每次赶上京东活动都会囤书,速度快,质量有保证,平时多充电,武装头脑
评分还木有看
评分买了还没看,找不到了
评分买来学习学习,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评分双十一活动,很划算,京东速度就是快,昨晚12点下单,今天就到了。
评分还没有看,京东送货快。书完好无损。
评分凑单买的,送货速度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