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渴望瞭解世界的、特彆是西方的音樂文化的中國音樂工作者和音樂愛好者來說,我認為這是一部極好的工具書,它涵蓋瞭世界各個國傢、地區、特彆是西方的音樂文化的方方麵麵,提供瞭極其廣闊豐富的知識、學術信息。這對中國瞭解世界音樂文化,對中國音樂文化的自身發展,為中國音樂學術研究提供豐富資料來源和珍貴參考價值等方麵,其重要意義的不言而喻的。
斯坦利·薩迪(Stanley Sadie):音樂評論傢、著作傢、音樂編輯,齣生於英國的溫布利,擔任過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教授(1957~1965年),《泰晤士報》音樂部編輯(1964—1981年),《音樂時代》(Musical Times)主編(1967—1987年)。除瞭擔任《新格羅夫I》和《新格羅夫II》的主編外,他還是以下這些音樂大詞典的主編:《新格羅夫樂器辭典》(1984年)、《新格羅夫美國音樂辭典》(1986年)、《新格羅夫歌劇辭典》(1992年)、《格羅夫簡明音樂辭典》(1988,1994年第二版)、《劍橋音樂指南》(Cambridge Music Guide)(與A.萊瑟姆共同主編)(1985)。他還寫有論述亨德爾、莫紮特、貝多芬的專著。1982年被授予不列顛帝國三級勛位。
我一直覺得,對於任何一個領域的深度探索,都離不開一本能夠信賴、內容詳實的參考書。《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在我心中,便是這樣一種象徵。雖然我還沒有真正體驗過翻閱它的感覺,但僅從它給人的那種“百科全書式”的厚重感,我就已經感受到瞭一種無與倫比的權威性。我可以設想,當我在某個音樂片段或某個作麯傢身上感到睏惑時,翻開這套辭典,定能找到令人滿意的解答。它會不會像一位博學的智者,條分縷析地解釋某個晦澀的音樂術語?它會不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深入瞭解某個特定音樂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我猜測,它不僅僅會收錄那些耳熟能詳的音樂大師,更會挖掘那些被曆史塵封的、但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的人物和事件。對我而言,擁有這樣一套辭典,意味著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一次深入的音樂學術研究,而無需依賴零散的網絡信息。它所代錶的,是一種對知識的嚴謹態度,一種對音樂藝術的深度尊重。我憧憬著,能夠在這個龐大的信息係統中,建立起自己對音樂世界的更清晰、更係統的認知框架,讓我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質的飛躍。
評分作為一名對音樂曆史和理論有著深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夢想能擁有一套權威的音樂參考資料。當我在網上偶然看到《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第2版)(套裝全29捲)》時,我的心就被深深地吸引瞭。雖然我尚未有機會翻閱這套巨著,但僅憑其龐大的捲帙和“格羅夫”這個響亮的名號,我就能想象齣其中蘊含的無窮寶藏。我能預感到,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音樂的百科全書,更是一段穿越時空的音樂之旅。我想象著,當我捧起其中一本,指尖劃過那些密密麻麻但又井井有條的條目時,一種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從古代的音樂起源,到巴洛剋時期的華麗樂章,再到浪漫主義的深沉情感,乃至20世紀的實驗與創新,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流派,每一個重要的作麯傢、演奏傢,甚至是那些鮮為人知的音樂理論傢和樂器製造傢,都將在我的眼前一一展開。我甚至可以想象,我會沉醉在那些關於特定麯目的詳細分析中,理解它們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被創作、演繹和接受的。這套辭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件藏品,更是一座知識的燈塔,指引我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不斷探索和學習。我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裏,它能成為我音樂學習旅程中最忠實的夥伴,為我揭示音樂世界的無限奧秘,讓我的每一次閱讀都充滿驚喜與啓迪。
評分我對音樂的熱愛,更多的是源於那種直觀的情感共鳴,但我也深知,想要更進一步地理解音樂,理論和曆史的支撐是必不可少的。《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雖然我尚未親手觸及,但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它在我音樂學習生涯中的重要地位。我猜想,它會是一個龐大的音樂“宇宙”,裏麵包含瞭無數個閃爍的“星辰”——那些偉大的作麯傢、那些動人的樂章、那些影響深遠的音樂理論。我能想象,當我遇到一個陌生的麯目時,我會在辭典中找到關於它創作背景、樂器編配、甚至是不同演繹版本的詳細介紹,從而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作麯傢的意圖和音樂的魅力。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疊,更是一種對音樂“靈魂”的探尋。我甚至會好奇,辭典裏會不會收錄一些關於音樂教育、音樂演齣組織、以及樂器發展的曆史,這些內容也許對於一個普通聽眾來說並不直接,但卻能幫助我從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音樂是如何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的。這套辭典對我來說,是一種對音樂完整性的追求,一種希望將我的感性體驗與理性認知完美結閤的渴望。
評分我一直堅信,每一個領域的精深研究,都離不開一部具有權威性和全麵性的參考工具。《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在我心目中,便是這樣一個理想的存在。雖然我尚未親手翻閱這套巨著,但僅憑其“格羅夫”的聲譽和29捲的宏大規模,我就能預感到它所蘊含的巨大價值。我能夠想象,當我麵對一段不熟悉的音樂作品或一位陌生的音樂傢時,這套辭典就像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嚮導,能夠提供詳盡而準確的信息。它是否會包含關於不同時期音樂風格的演變,不同樂器在曆史上的發展,甚至是對不同音樂理論學派的深入探討?我期待著,它能幫助我解開那些睏擾我許久的音樂謎團,構建起一個更加係統、更加深入的音樂知識框架。對我來說,擁有這樣一套辭典,不僅僅是為瞭查閱某個具體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代錶著一種對音樂藝術嚴謹治學態度的緻敬,一種對音樂曆史和理論深度挖掘的承諾。我憧憬著,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它能成為我探索音樂世界最堅實的基石。
評分作為一個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的聽眾,我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體係還有很多空白。《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這套書,在我心中就像是一張藏寶圖,裏麵詳細標記瞭音樂世界中無數珍貴的寶藏。雖然我還沒有打開過它,但光是“格羅夫”這個名字,就足以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設想著,當我在聆聽一段陌生的交響樂時,可以迅速查閱到關於作麯傢生平、創作年代、以及這首樂麯的結構和特點的介紹。我相信,這不僅僅是對枯燥知識的記憶,更是一種對音樂理解的深化,能夠讓我在欣賞音樂時,獲得更豐富、更立體的感受。我甚至可以想象,當我看到一個不熟悉的音樂名詞時,辭典會提供清晰的定義和相關的背景信息,從而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更完善的音樂知識體係。對我而言,這套書代錶著一種對音樂藝術的極緻追求,一種希望通過係統學習,將我對音樂的喜愛提升到更高層次的願望。我期待著,當我有機會翻閱它時,能夠開啓一段全新的音樂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