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图书分类
  • 图书馆学
  • 简本
  • 第5版
  • 分类法
  • 图书情报
  • 学术著作
  • 工具书
  • 参考工具
  • 专业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48619
版次:5
商品编码:1113379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是一本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读物。《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归纳总结了关于图书馆分类的详细信息,对于图书管理员以及图书工作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版 编制说明
第五版 编制及使用说明
基本大类
简表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通用复分表
索引

精彩书摘

  (3)规范、扩展类名3个。例“U16工商业运输”改为“U16特种货物运输”,“U492运营技术”改为“U492运输技术”。
  (4)新增、修改类目注释58处。如“U41道路工程”增加注释“道路施工管理入U415”,“U69水路技术管理”增加注释“总论水路运输工程入此”,“U45隧道工程”增加注释“参见TU5”。
  2.分类要点
  (1)“U16特种货物运输”、“U169集装箱运输”、“U17管道运输”、“U18索道运输”均只收总论性文献,凡专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种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各入有关各类,凡专论管道运输、索道运输在某一方面应用的文献均人有关各类。例:
  特种货物运输管理∕关善勇主编,分类号为U16。
  铁路鲜活货物运输∕朱昌锋主编,分类号为U295。
  城市给水管道∕何维华编著,分类号为TU991。
  (2)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基本建设工程,均各入各类,只有桥涵工程集中归入公路运输U448。
  铁路线路工程施工∕韩峰主编,分类号为U215。
  城市道路大修技术与施工管理∕刘恩德等主编,分类号为U415。
  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装备∕张晓炜等编著,分类号为U448。
  水运工程施工∕周福田等主编,分类号为U61。
  V类
  1.修订要点
  新增、修改类目注释15处。“V42火箭、航天器构造(总体)”增加注释“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探测器、太空探测器),空间站、太空实验室(航天站、太空站),航天飞机等的构造入此”,“V11航空、航天的发展与空间探索”增加注释“不明飞行物(UFO)”。
  2.分类要点
  (1)涉及航运管理体制、航运企业管理、航运成本、航运建设与事业史等航空经济的文献入F56航空运输经济,涉及航空客运、货运业务的文献入F56航空运输经济,但涉及航运组织、航空货物运输技术与设备、旅客运输技术与设备的文献入V35航空港(站)、机场及其技术管理。例:
  航运市场营销∕刘敏文编著,分类号为F562。
  航线网布局优化研究∕余立华著,分类号为V35。
  (2)涉及航空、航天医学文献,《中图法》在“R医药、卫生”类下设有“R85航空航天医学”。其中涉及航空航天心理学的文献宜入B845生理心理学,专论航空心理学的文献入V32航空飞行术,专论航天心理学的文献入V52航天术。例:
  航空航天心理学∕皇甫恩著,分类号为B845。
  ……

前言/序言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 内容概述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是为满足广大读者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需求的最新版本,在保持中图法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优化。本书在保留了中图法主体框架,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总叙”、“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叙”、“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农林经济管理”、“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建筑科学”、“图书馆、情报、文献”、“综合性图书”、“电子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网络技术”、“信息检索”、“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文献信息服务”、“情报研究”、“信息咨询”、“信息传播”、“数字出版”、“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与社会”、“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工智能与医疗”、“人工智能与金融”、“人工智能与交通”、“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人工智能与农业”、“人工智能与环境”、“人工智能与艺术”、“人工智能与法律”、“人工智能与安全”、“人工智能与未来”、“人工智能的历史”、“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人工智能的科学原理”、“人工智能的技术实现”、“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人工智能的标准化”、“人工智能的监管政策”、“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人工智能的创新创业”、“人工智能的教育培训”、“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路线图”、“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 在保持原有分类体系稳定性的前提下,第五版简本充分考虑了近十年来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和新知识的涌现。例如,在“信息科学”等领域,针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学科,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和新增。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根据社会发展的热点和新思潮,对相关类目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简本”二字所蕴含的意义。它并非对中图法进行内容上的删减,而是通过精炼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和恰当的例证,将复杂的分类体系以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每一个类目都配有准确的定义和恰当的分类举例,帮助读者迅速理解该类目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本书也保留了中图法原有的类目符号、顺序号以及附注等重要信息,确保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适用对象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主要面向以下读者群体: 图书从业人员: 图书馆员、图书编目人员、图书编辑、书商等。本书是他们进行图书分类、编目、排架、文献检索等工作的必备工具。尤其是对于基层图书馆、小型图书馆以及新入职的图书从业人员,简本化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学习和使用的门槛。 图书研究者: 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本书是他们学习和研究中图法理论、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资料。 普通读者: 对于希望了解图书分类体系、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或者对某些特定领域知识的组织方式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本书也能提供有益的指导。例如,在查找某类书籍时,了解其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可以更高效地找到所需的文献。 教学单位: 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等专业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可以将本书作为教材或辅助教材,用于相关课程的教学。 主要内容亮点 1. 最新修订,紧跟时代步伐: 第五版简本充分吸收了中图法最新修订的成果,特别是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如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进行了增补和调整,体现了分类体系的活力和前瞻性。 2.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继承了中图法科学、严谨的分类逻辑,将庞大的知识体系化繁为简,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3. 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对原版中图法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精炼和解释,使其更加通俗易懂,降低了阅读难度,尤其适合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 4. 例证丰富,实用性强: 每个类目都配有准确、典型的分类举例,通过具体书名或主题的示例,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类目的适用范围,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 5. 保留核心信息,便于实际应用: 在简化的同时,保留了中图法原有的类目符号、顺序号、学科代码等核心要素,确保了本书在实际图书分类工作中的准确性和兼容性。 6. 封面设计与排版优化: 考虑到了使用习惯,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明了,内页排版也更加人性化,便于翻阅和查找。 学习与应用指南 掌握基本框架: 首先,通读全书,了解中图法M、O、E、F、G、H、J、K、N、P、Q、R、S、T、U、V、X、Z等十大类及其下属的各门类,建立起整体的知识结构框架。 理解类目涵义: 仔细阅读每个类目的定义和解释,把握其核心概念和适用范围。 熟悉分类举例: 通过对分类例子的学习,加深对类目应用的理解。可以尝试根据书名或主题,判断其应归属的类目。 结合实际操作: 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将本书作为案头必备工具,对照实际需要分类的书籍,进行检索和判断。 关注类目变化: 在使用过程中,留意中图法可能发布的后续更新和补充说明,及时掌握最新动态。 利用附录信息: 如有提供学科代码对照表、汉语拼音音节顺序表等,可充分利用这些附录信息,提高分类效率。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5版)》的出版,将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广大知识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工具,帮助大家更好地组织、管理和获取信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工具书的问世,无疑为我们这些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阅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份急需的指南。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时,那种扑面而来的结构感和逻辑性,立刻让我对图书馆的“内在秩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它不像那些纯粹的学术著作那样高深莫测,反而是以一种非常务实和操作性的角度,将浩瀚的知识宇宙切割、分类,并赋予了每个知识点一个清晰的“身份证号码”。对于习惯了在实体图书馆或数字资源库中摸索的我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张精确的藏宝图,它不仅仅告诉你书在哪里,更教会你“为什么”它会被放在那里。那种对分类体系的精妙设计,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管理的复杂性与美感。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跨学科内容时的灵活性,虽然分类法本身力求严谨,但在实际应用中,它留给分类人员足够的裁量空间,使得每一批次的入藏都能找到最恰当的“家”。这无疑是经过几十年不断打磨和优化的结果,绝非一时之功可以企及。

评分

我曾尝试用其他国际通行的分类体系来整理一批跨国研究的资料,结果发现,虽然大方向相似,但在具体到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的细节处理上,总会因为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而产生冲突。这本“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本土的学术脉络和文化语境。在使用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如何巧妙地处理那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人物和事件。它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的分类逻辑,而是构建了一套既能与国际接轨,又能精准反映本土知识体系的检索工具。这对于从事中国历史、文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士来说,简直是不可替代的利器。每当我被一个模糊的概念困扰时,回到这本书中,找到那个最贴切的类目号,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单纯依靠关键词搜索无法提供的精神满足。

评分

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简本的设计也体现了对使用者体验的尊重。尽管内容极其专业和密集,但页面的留白、字体的大小选择,以及关键代码的加粗或斜体处理,都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长时间的查阅也不会造成眼睛过度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小开本设计非常便于携带,我时常把它放在公文包里,在出差或参加学术会议的间隙,随时可以拿出来核对某个资料的代码。这种实用主义的设计哲学,体现了编纂者对一线工作者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套规则,更像是一位随时待命的、沉默的合作者,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对知识边界的探索和构建。总而言之,它是一部将严谨的学术规范与贴心的用户界面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工具书的评价往往会非常苛刻,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检索的成败。过去几年,随着数字化的浪潮,很多人质疑传统分类法的生命力,认为机器的语义搜索可以取而代之。但正是使用过这本分类法之后,我才明白,强大的语义搜索背后,依然需要一个稳定、可靠且被广泛接受的底层结构作为支撑。这本书所提供的结构,其深度和广度,是任何算法都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模仿或取代的。它不是简单的标签堆砌,而是一套完整的知识地图的蓝图。我尤其关注它在处理新兴技术和前沿科学领域类目的更新情况,看得出编者们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跟进时代的脚步,确保这个“骨架”能够持续支撑现代知识的重量。这种迭代的韧性,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

初次接触这本“简本”时,我本以为它会因为“简”而显得力度不足,但事实恰恰相反,它展现出一种高度浓缩的智慧。对于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例如我这样只是想快速查找特定主题资料的普通用户,全本的分类法无疑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百科全书。然而,第五版的简本则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翻译家,它保留了核心的分类逻辑和最重要的类目代码,却剔除了大量晦涩难懂的细枝末节和冗余的解释。这种精炼使得学习曲线变得异常平缓。我曾在整理个人收藏的几百本不同领域的书籍时,完全依赖于书中的指导进行归位,结果发现效率极高,且分类结果的逻辑一致性远超我个人的随意划分。它强迫你跳出“内容本身”的束缚,转而关注知识的“属性”和“关系”,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深刻训练。每一次查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小型的哲学思辨,关于知识的边界和联系。

评分

已经是五版二印本了,书还不错,不过实物跟图片有色差。

评分

公司同事买的。说是还不错。京东上的东西买的太多收没收到都不知道了

评分

中图法,办公室图书管理必备神器。

评分

工作用的 快递很及时

评分

很值得信赖的正版书籍

评分

很值得信赖的正版书籍

评分

质量很好,到货迅速

评分

京东速度没得比!赞一个!和超市价格差不多,满减后很划算,

评分

京东速度没得比!赞一个!和超市价格差不多,满减后很划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