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世紀網絡教育係列教材:學前兒童體育與健康》主要介紹幼兒運動係統的結構、組成及生長發育的特點,講解運動促進幼兒生長發育和健康的作用和意義;同時,對幼兒運動中的營養問題,以及幼兒運動科學控製等問題進行較充分的分析。通過學習,可初步掌握運動對幼兒生長發育和健康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幼兒運動效果的好壞是取決於對其運動的科學控製,並幫助學前教育工作者解決幼教工作中如何科學有效地組織幼兒進行體育鍛煉的問題。
《新世紀網絡教育係列教材:學前兒童體育與健康》可作為學前教育專業人員及廣大在崗幼兒教師和相關工作人員理論學習的教材和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專題一 學前兒童體育與健康發展史
專題二 學前兒童體育與健康概述
第二章 學前兒童解剖生理基礎
專題一 運動解剖學基本術語
專題二 學前兒童各係統解剖生理結構
第三章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與運動
專題一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規律概述
專題二 運動與學前兒童身體健康
專題三 運動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
專題四 運動與學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
第四章 學前兒童運動技能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專題一 學前兒童基礎運動能力的發展
專題二 學前兒童身體素質的發展
第五章 學前兒童的科學運動
專題一 學前兒童的科學運動與監控
專題二 學前兒童的運動安全
專題三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第六章 學前兒童的運動營養
專題一 學前兒童營養學基礎知識
專題二 運動與能量代謝
專題三 學前兒童膳食與運動營養
第七章 學前兒童的運動衛生保健
專題一 學前兒童運動生理與心理衛生保健
專題二 學前特殊兒童運動的衛生保健
第八章 學前兒童體質和體育鍛煉效果的測量與評價
專題一 學前兒童的生長發育測量與評價
專題二 學前兒童體育鍛煉效果的測量與評價
第九章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創編、指導與實施
專題一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創編
專題二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指導
專題三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實施
第十章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與美育、智育發展
專題一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與美育發展
專題二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與智育發展
附錄A 《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評定標準
附錄B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常見食物營養成分錶
附錄C 2005年九市城郊區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測量值
推薦書目與文章列錶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1.耐力運動
泛指任何長時間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去郊遊、長跑),這類運動可以鍛煉學前兒童的耐力,是消耗能量和水分較多的運動項目。有研究資料顯示,在耐力運動中消耗的能量有一半是來自糖原分解提供的能量,通過運動之前多攝入碳水化閤物來增加糖原儲備可以有效延長運動時間,推遲疲勞的齣現,因此每日活動量較大且持續時間較長的學前兒童可以增加1/4~1/3的飯量來增加體內能量的儲備。另外,在運動過程中,多次少量地補充糖也可以提高耐力能力,在不給胃腸造成負擔的前提下果糖或葡萄糖均可。學前兒童在長時間運動後會齣大量的汗,丟失大量水分,及時補充水分以及隨水分流失的微量營養素在耐力運動中顯得尤為重要。在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超過l小時的運動中,可以選擇運動飲料,它為學前兒童提供水分的同時還補充瞭少量糖、隨汗液揮發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飲用時遵循多次少量,以免一次性喝太多引起腹痛。運動結束之後,體內更新能量的速率大幅提升,此時應攝入足夠多的碳水化閤物幫助身體恢復糖原儲備,並且大量喝水幫助身體排齣代謝廢物。
2.體操
舞蹈與體操訓練是一樣的,雖然運動的總時間長,但實際上是不斷重復數段大強度、高難度的組閤動作,每段動作的時間一般不超過90秒鍾,因此歸結為無氧運動。體操和舞蹈運動主要是以磷酸肌酸和碳水化閤物來供能的,很難動用到脂肪,為瞭保持身體的輕盈和靈活,學前兒童經常在教練和傢長的指導下單純地減少飯量,普遍存在著能量缺乏、鈣鐵和維生素缺乏等現象。長期的營養缺乏會影響生長發育,易引發骨疲勞和缺鐵性貧血。所以,進行體操或舞蹈訓練的學前兒童在膳食上應該注意的是要保證充足的碳水化閤物攝入,適當地減少脂肪的攝入,必要時要服用營養補充劑來補充鈣、鐵和維生素B族。
3.遊泳
遊泳是一項高強度的耐力性運動,對能量補充的需求很大,但是學前兒童遊泳很少會達到競技訓練的運動量,所以隻要維持一般的平衡膳食就可滿足身體需要,而且在遊泳運動後往往會齣現激發食欲的現象,食量的增加也可以幫助補充體內耗費的糖原。
4.持拍運動
持拍運動是一種娛樂性活動,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樂趣,在全世界都很普及,另有研究發現,學前兒童在3-4歲開始打乒乓球可以有效地預防近視。一般來說,持拍運動屬於間歇運動,包括上下肢肌肉參與相對短時間的爆發性活動。通過測定心率和最大攝氧量可知,這些運動可以算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但是包含多種運動形式,既有短距離摺返跑,還要依賴感覺與肢體運動的配閤,中樞神經的高度激發會消耗大量的血糖,因此為避免齣現低血糖,要特彆強調糖的補充。另外,運動中也會大量齣汗,特彆是在很熱的天氣或悶熱的體育館內,及時補液就成為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鑒於學前兒童期隻是進行小運動量的娛樂性活動,所以隻要在運動間歇補充含糖分的運動飲料即可。
5.參加比賽
即使沒有進行專門練習體育項目或去幼兒園,學前兒童還是有機會參加運動會或體質測試等活動。在運動前兩天就應該開始食用富含碳水化閤物、脂肪含量低的食物,這樣可以快速消化最大化糖原儲備。在比賽過程中,如果持續時間很長,每隔一小時就要補充運動飲料。而在比賽後為瞭快速恢復應該立即食用50g左右的碳水化閤物。
……
前言/序言
《嬰幼身心發展與啓濛》(暫定名)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麵嚮0-3歲嬰幼兒及其傢長、看護人、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實用指南,旨在全麵深入地探討嬰幼兒在生命最初三年內的身心發展規律,並提供科學、可操作的啓濛教育理念與實踐方法。全書結構清晰,內容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旨在幫助讀者深刻理解嬰幼兒發展的關鍵期特徵,掌握促進其全麵、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為孩子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部分:嬰幼兒身心發展的基石——理解與尊重 本部分將從嬰幼兒生理、認知、情感、社會性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0-3歲嬰幼兒發展的核心特徵與規律。 第一章 0-3歲嬰幼兒發展總覽: 生命初期的神奇之旅: 詳細闡述從胎兒期到嬰兒期,再到幼兒期的主要生理發育裏程碑,包括運動技能(抬頭、翻身、坐、爬、走、跑、跳等)、感知覺能力(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的發展及其在認知中的作用)、語言發展的早期跡象(咿呀學語、單音節詞、雙音節詞、簡單句子)。 關鍵敏感期解讀: 重點介紹嬰幼兒發展中的關鍵敏感期,如運動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社交敏感期等。深入分析每個敏感期的錶現形式、齣現時間及其重要性,並提供傢長如何識彆和順應這些敏感期的指導。 個體差異與發展足跡: 強調每個嬰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展速度和方式存在個體差異。介紹影響嬰幼兒發展的多種因素,如遺傳、環境、早期經曆、親子關係等,引導讀者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進步,避免過度焦慮和不當比較。 第二章 嬰幼兒生理發展的保障: 健康喂養與營養: 詳細介紹母乳喂養、配方奶喂養的科學知識,以及輔食添加的原則、方法和常見誤區。強調膳食營養均衡的重要性,列舉不同月齡段寶寶的典型膳食結構,並提供如何應對挑食、厭食等喂養難題的實用建議。 科學睡眠與作息: 探討嬰幼兒睡眠的生理特點和發展規律,介紹建立良好睡眠習慣的方法,如規律的作息時間、舒適的睡眠環境、睡前儀式等。強調睡眠對嬰幼兒生長發育、情緒穩定和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安全防護與健康監測: 全麵列舉0-3歲嬰幼兒在傢居環境、戶外活動、交通齣行等不同場景下的潛在危險,提供詳細的安全防護措施。介紹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及其預防方法,以及如何進行日常健康監測,包括體溫、體重、身高、頭圍等的記錄與分析。 運動發展的啓濛: 強調早期運動對於嬰幼兒骨骼、肌肉、神經係統發展的重要性。提供不同月齡段寶寶的適宜運動遊戲,如趴、翻、爬、扶走、獨立行走等,並強調鼓勵孩子自主探索和嘗試。 第三章 嬰幼兒認知發展的啓迪: 感知覺遊戲的奧秘: 介紹通過感官遊戲(如觸覺探索、色彩認知、聲音辨彆、嗅覺體驗等)如何促進嬰幼兒感知覺能力的發展。提供一係列簡單易行的感官遊戲,並解釋其對大腦發育的作用。 探索世界的初體驗: 闡述嬰幼兒如何通過觀察、模仿、觸摸、品嘗等方式認識世界。介紹如何為孩子創設豐富、安全、具有啓發性的探索環境,如提供各種材質的玩具、安全的自然材料等。 語言萌芽的沃土: 深入解析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早期跡象,從聽覺理解到口語錶達的演變過程。強調親子互動中語言輸入的重要性,如豐富的詞匯、清晰的發音、多樣的語調,以及如何通過親子共讀、唱歌謠、講故事等方式激發孩子的語言興趣。 初步的數理與空間概念: 介紹嬰幼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初步的數理概念(如多少、大小、高矮)和空間概念(如裏外、上下、前後)。提供一些融入生活情境的引導方法,幫助孩子在玩耍中認知。 第二部分:情感與社交能力的萌芽——愛的滋養與引導 本部分將聚焦嬰幼兒情感發展和社交能力培養,強調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第四章 情感發展的陽光雨露: 情緒識彆與錶達: 探討嬰幼兒常見的情緒(如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及其錶現形式。介紹如何幫助孩子識彆和理解自己的情緒,並用恰當的方式錶達情緒,避免情緒的壓抑或爆發。 安全感與依戀關係的建立: 深度剖析依戀關係對嬰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強調建立安全、穩定、充滿關愛的親子依戀關係,是孩子形成積極自我認知和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提供建立安全依戀的具體方法,如及時迴應、溫柔安撫、積極互動等。 情緒調節的初步訓練: 介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進行初步的情緒調節,如轉移注意力、深呼吸、擁抱安慰等。強調傢長自身的榜樣作用,以及如何冷靜、耐心地處理孩子的情緒爆發。 第五章 社交能力的播種: 從個體到互動的轉變: 描述嬰幼兒從專注於自身活動到開始關注他人、與他人互動的社交發展過程。介紹在早期階段如何引導孩子理解“你”和“我”的概念,以及學習分享與閤作的初步嘗試。 模仿與學習: 強調嬰幼兒通過模仿成人和同伴來學習社交規則和行為。介紹傢長如何成為孩子學習社交的良好榜樣,並提供一些鼓勵孩子模仿和參與集體活動的建議。 遊戲中的社交啓濛: 探討遊戲在嬰幼兒社交能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一些適閤嬰幼兒的互動遊戲,如輪流、分享玩具、搭積木閤作等,幫助孩子學習輪流、等待、閤作和解決衝突。 性彆角色意識的萌發: 簡要介紹嬰幼兒在早期階段初步形成的性彆意識,以及傢長如何以開放、平等的態度引導孩子認識性彆差異。 第三部分:啓濛教育的實踐指南——科學方法與情境創設 本部分將提供一套係統、可操作的早期啓濛教育方法,幫助傢長和教育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 第六章 創設適宜的啓濛環境: 傢庭環境的布置: 針對不同功能區域(如活動區、睡眠區、閱讀區、用餐區)的布置原則,提供安全、舒適、富有啓發性的傢庭環境創設建議。強調環境對孩子行為和情緒的影響,以及如何為孩子提供探索和學習的空間。 戶外環境的利用: 引導傢長積極利用公園、社區、自然環境等戶外空間,讓孩子接觸自然,體驗多元化的環境。提供戶外活動的安全提示和拓展思路。 玩具與材料的選擇: 介紹選擇符閤嬰幼兒發展需求、安全、開放性強的玩具和材料的標準。強調“少即是多”的原則,以及如何利用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啓發式教育。 第七章 互動中的啓濛藝術: 高質量的親子時光: 強調親子互動是嬰幼兒學習和發展最重要的方式。提供高質量親子時光的構成要素,如專注、迴應、陪伴、遊戲等,並分享不同情境下的互動技巧,如撫觸、眼神交流、微笑、語言迴應等。 遊戲化學習的策略: 深入闡述“玩中學”的理念。介紹如何將學習目標融入到日常遊戲中,如通過積木遊戲學習形狀和空間,通過角色扮演遊戲學習語言和社交。 正麵管教的原則: 介紹嬰幼兒早期階段的正麵管教理念,如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設定清晰的界限、提供選擇、積極引導等,幫助傢長以積極、尊重的方式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如何閱讀與講故事: 提供嬰幼兒親子閱讀的指導,包括如何選擇適閤的書籍、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如何進行生動有趣的講故事等。 第八章 傢園共育的力量: 傢園溝通的橋梁: 強調傢長與早期教育機構(如托育機構、幼兒園)之間建立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提供傢園溝通的渠道、內容和技巧,促進信息共享和教育共識。 傢長在嬰幼兒發展中的角色: 引導傢長認識到自己是孩子最重要的啓濛者和支持者。鼓勵傢長保持學習的熱情,用科學的理念和方法陪伴孩子成長。 應對挑戰與尋求支持: 針對嬰幼兒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如分離焦慮、入園睏難、行為問題等),提供積極的應對策略和尋求專業支持的途徑。 本書特色: 權威性與科學性: 融閤國內外嬰幼兒發展研究的最新成果,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呈現內容。 全麵性與係統性: 涵蓋嬰幼兒發展的生理、認知、情感、社交等各個維度,形成完整的知識體係。 實用性與操作性: 提供大量具體、可行的實踐建議和案例,指導讀者將理論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人文性與關懷性: 強調對嬰幼兒的尊重與理解,關注親子關係,傳遞溫暖、積極的教育理念。 易讀性與啓發性: 語言通俗易懂,結構清晰,圖文並茂,旨在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育兒智慧。 本書將以其前沿的理念、豐富的實踐指導和深厚的人文關懷,成為0-3歲嬰幼兒傢長、看護人及早期教育從業者的重要參考讀物,助力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