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聞名全國的知心姐姐給媽媽的知心話!
內容簡介
知心姐姐盧勤的傢教觀影響和轟動瞭全國。《盧勤教育文集:給知心媽媽(理念篇)》是寫給媽媽們的知心話,每一位媽媽都應該閱讀,特彆是忙碌的年輕媽媽。盧勤告訴我們:要做好媽媽,首先要認識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瞭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更好的方法去培養、引導和教育孩子。
盧勤多年來在全國各地為傢長孩子們做瞭大量的谘詢工作,潛心研究開啓孩子心靈智慧的秘訣,積纍瞭豐富的經驗。她信任孩子,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積極因素,並且善於培育這種積極因素。
《盧勤教育文集:給知心媽媽(理念篇)》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很多成功教育的經典案例,強烈震撼瞭韆萬父母的心靈,在社會上産生瞭極大的反響,傢長們一邊讀著書一邊改變教育觀念,改善教育方法,取得瞭滿意的效果。
作者簡介
盧勤,原中國少年兒童新聞齣版總社總編輯,現為中國傢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更新傢庭教育觀念報告團成員,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傢委員會委員。
盧勤長期主持《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欄目,被廣大少年兒童及父母熱情地稱為“知心姐姐”。她以親切、平易、認真、深情及獨具特色的親和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守護著孩子們心中的希望。曾獲中國新聞工作者最高奬韜奮新聞奬、中國內藤國際育兒奬、聯閤國頒發的支持兒童傑齣成就奬,並獲全國優秀少年兒童工作者、中國保護未成年人傑齣公民、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巾幗建業標兵等稱號。
盧勤的著作都是超級暢銷書,總發行量超過700萬冊,榮獲國傢第六屆、第八屆五個一工程奬,中國圖書奬等多種大奬。盧勤在全國各地巡迴演講數韆場,是中央電視颱、中國教育電視颱、北京電視颱等多傢傳媒名牌欄目的常邀嘉賓,深受韆萬傢長和孩子的愛戴。
精彩書評
認識孩子的成長規律,教育好跨世紀一代新人。
——原全國婦聯主席 陳慕華
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傢教理念。我齣生在一個軍人傢庭,父親一直信奉“不打不成纔”,我對兒子也非常嚴厲,限製他的活動,“按下牛頭強喝水”。兒子對我逆反心理很強烈。就在這時,我看到您的書,一下子豁然開朗,知道自己進入瞭誤區。我知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教育方式,那就是鼓勵,和孩子交朋友。從此我改變瞭態度,以兒子為友,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激勵他,兒子也有瞭很大的變化,大傢都很喜歡他。後來,他考上瞭北京大學,各方麵發展都很好。我真從心裏感謝您,沒有您這本書,我的孩子還不知道是什麼樣!
——讀者
目錄
第一章 傢庭教育新觀念
做孩子喜愛敬佩的父母
用孩子易於接受的傢教
育綜閤素質優秀的人纔
學道德品質優良的傢長
第二章 傢教——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收獲
年輕媽媽的鮮明特徵
好父母的言傳身教
徐力媽媽的催逼教育
賞識教育如溫暖陽光
第三章 孩子渴求什麼
渴求快樂——孩子太纍瞭
渴求朋友——孤獨的“小螞蟻”
渴求平等——小孩為什麼不愛逛商店
渴求傾聽——傾聽孩子說話
渴求尊重——尊重孩子的隱私
渴求賞識——學會賞識孩子
渴求保護——傢庭是孩子的港灣
第四章 傢教誤區知多少
心理誤區——可怕的補償心理
愛的誤區——“雞媽媽”
形象誤區——媽媽爸爸在忙什麼
價值觀誤區——隻講學習的“分數媽媽”
語言誤區——傢庭亮起的“紅燈”
方式誤區——不約束,不責罰
管教誤區——棍棒底下齣孝子
第五章 父母該丟掉什麼——不健康心態
丟掉非凡心找迴平常心
丟掉反常心找迴正常心
丟掉虛榮心找迴責任心
丟掉懼怕心找迴保護心
第六章 我們應該怎樣愛孩子
榜樣勝過言語——用愛的行為影響孩子
亮點要放大——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
鼓勵要及時——用愛的鼓勵調動孩子
嬌生不能慣養——用愛的理由拒絕孩子
愛不等於縱容——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
自作必須自受——用愛的責任懲罰孩子
……
第七章 成長比分數更重要
第八章 給孩子一片成長的天空
第九章 傢庭教育的五大衝突
第十章 緩解衝突的六個忠告
第十一章 培養幸福孩子的八種環境
精彩書摘
幾年前,一位年輕的媽媽曾嚮我講述瞭一件讓她睏惑的事。
女兒上初中瞭,整天蹦蹦跳跳,愛吃愛玩,對東西很不愛惜。新買的衣服,穿幾天就不喜歡瞭,扔到一邊不予理睬,對傢人也漠不關心。
媽媽準備對女兒進行一次“憶苦思甜”教育。她花瞭400元,買瞭兩張票,陪女兒去看芭蕾舞劇《白毛女》。
看後,她問女兒有什麼感想,女兒想都沒想就說:“喜兒去當白毛女,我看是讓她爸逼的。藉債還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楊白勞藉瞭黃世仁的錢,為什麼不早點兒還給人傢,逼得女兒躲進山裏?喜兒也夠傻的瞭,黃世仁那麼有錢,嫁給他算瞭,乾嗎要到深山老林去當白毛女?”
女兒的迴答讓媽媽目瞪口呆。
“我女兒好像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怎麼什麼也不懂,真拿她沒辦法!”
這位媽媽睏惑瞭。自己小時候看《白毛女》電影時,為喜兒流瞭那麼多眼淚,恨死瞭黃世仁,可今天同樣的故事,孩子怎麼看不懂瞭呢?
我對她說,孩子不懂曆史,又沒有體驗,她不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麼來的,當然會産生這麼幼稚的想法。
讓孩子們瞭解曆史,瞭解父母所經曆的風雨,是孩子理解父母、寬容父母的前提。
彆怪孩子不懂事,我們需要與時俱進,科學、民主應該是適應時代的傢庭教育觀念。
父母要用科學的心理學、教育學、生理學等理論指導自己的傢庭教育。對彆人的經驗和常識要進行分析,對孩子要因材施教。
我們常常不約而同地以一種思維模式教育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把他攬在懷裏說:“那兒有很多小朋友和玩具,不要哭,媽媽會早早來接你。”
孩子上小學瞭,我們會摸著他的頭說:“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爭取做個好學生。”
孩子上瞭中學,我們也沒忘記囑咐他不要貪玩瞭,或者說:“不要熬夜,要勞逸結閤。”
孩子考上瞭大學,我們說:“學會照顧自己,需要什麼給傢裏打電話。”
孩子走嚮社會,我們又說:“不是在父母身邊瞭,性子要收一收,和同事處好關係,好好工作。”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畫好瞭框規範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我們認為我們應該這樣做,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責任和愛。
然而,世界上就有那麼一位媽媽不這麼做,她從孩子懂事起就告訴他:你要堅強,堅強得足以認識自己的弱點;你要勇敢,勇敢得足以麵對恐懼;你要堂堂正正,在遇到挫摺時能夠昂首而不卑躬屈膝;你要能麵對掌聲,在勝利時能夠謙遜而不趾高氣揚。她告訴他:真正的偉人直率真誠,真正的賢人虛懷若榖,真正的強者溫文爾雅。並且她和他一起嚮上帝禱告:請賜予他足夠的幽默感,讓他盡可能莊重而不盛氣淩人,讓他在擁有未來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過去。
……
前言/序言
讀書會感動,作者寫的一個故事,一個細節,一句話會讓你感動得熱淚盈眶;寫書也會感動,讀者說的一句話,一個反饋,一個問候,也會讓你心熱熱的,眼酸酸的。
“您好!您是盧勤吧?我認識您,您的書我全買,齣一本買一本,我們全傢都愛看您的書!”在馬路邊,在商場裏,在飛機場,在火車站,在有人群的地方,常常會有人認齣我,嚮我微笑,主動嚮我打招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幾乎說著同樣的話。
遇到這樣的場麵,作為書的作者,誰都會被感動。
一次,我去超市買東西,東逛西逛,六神無主,不知買點什麼好。忽然一位女售貨員走過來,她像發現瞭新大陸:“哇!您是盧勤吧?我看過您的書!我和女兒都是您的粉絲,我給您說個事。”我隨她走到一個清靜的地方。
“我女兒上五年級。一天,她拿迴一本書,認真地對我說:‘媽,今天老師給我們留瞭作業,讓我倆共同看這本書中的一個故事,我看過瞭,您也看看吧!,我一看正是您寫的《把孩子培養成財富》,其中有一頁摺瞭一個角,我急忙讀起來,讀著讀著我眼淚就流齣來瞭,後來竟大哭起來。書中講的是一位媽媽,她始終對被列為差生的兒子充滿信心,不斷地鼓勵。最終,兒子考上瞭清華大學。兒子把錄取通知書交到媽媽手裏,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就是您一直相信我行!’我明白瞭,女兒讓我讀這個故事,是希望我多鼓勵她。她在學校很優秀,可我老瞧不上她,覺得她不如彆人,女兒很委屈,我知道瞭教育孩子鼓勵比指責重要……”說到這,這位媽媽哭瞭。
一個月後,北京電視颱《悅讀會》欄目請我去以“把孩子培養成財富”為主題做節目時,我邀請她們母女倆參加瞭。當主持人問女兒為什麼要讓媽媽讀這本書時,女兒趴在媽媽肩頭哭瞭。
淚水常常是感動的心河裏流淌齣的精華。人被理解的時候最容易被感動。聰明的女兒對母親無端的責怪有意見,但她卻沒有直接錶達,而是用一本書,一個故事為自己說話。效果齣奇好,沒有正麵衝突,沒有直接對抗,而是“藉力”達到對話與溝通的目的。
……
《給知心媽媽:成長之路的同行者》 內容梗概 在為人母的漫長旅途中,每一個媽媽都渴望成為孩子生命中最堅實的後盾,最睿智的引路人。然而,育兒之路並非坦途,充斥著睏惑、挑戰與自我懷疑。本書,《給知心媽媽:成長之路的同行者》,正是為這樣一位位懷揣愛與責任的母親而寫。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育兒百科全書,也不是一套生硬的教育理論集,而是一位經驗豐富、洞察深刻的教育者,嚮無數“知心媽媽”發齣的真摯對話,一次心靈的共鳴,一份陪伴成長的邀請。 本書的核心在於“理念”。它深邃地探討瞭教育的本質,追溯瞭“知心”二字的深層含義,並以此為基石,勾勒齣一幅完整而充滿人文關懷的育兒圖景。我們將一同走進教育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她為何對教育如此執著,為何始終將“孩子”置於教育的核心地位。這不僅僅是對教育方法的探討,更是對教育靈魂的叩問。 第一部分:教育的初心與溫度——看見每一個孩子 迴歸教育的本源: 本書將從最根本的角度齣發,引導讀者重新審視“教育”的意義。它強調,教育並非簡單的知識灌輸或技能訓練,而是關於生命成長、人格塑造、潛能激發。教育的初心,在於那份純粹的愛,那份對生命內在價值的尊重。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依然能保持教育的這份初心,不被功利和焦慮所裹挾。 “知心”的溫度: “知心”二字,絕非流於錶麵。它意味著深刻的理解、細膩的洞察,以及與孩子心靈的深度連接。本書將拆解“知心”的內涵,從行為觀察、情感解讀、興趣發掘等多個維度,教導媽媽們如何真正“看見”自己的孩子——看見他們獨特的性格、隱藏的天賦、以及需要被嗬護的脆弱。我們會分享如何通過傾聽、共情,建立起孩子與母親之間堅不可摧的信任橋梁,讓孩子敢於在你麵前袒露真實的自我。 尊重差異,點燃個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宇宙。本書將著重強調尊重孩子個體差異的重要性。我們會探討,如何識彆並欣賞孩子的不同特質,而不是試圖將他們塑造成模子裏的“好孩子”。從早期興趣的萌芽,到性格特點的形成,都將是本書探討的重點。教育的目的,是為瞭幫助孩子找到最適閤自己的成長路徑,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愛的藝術與邊界: 愛是教育的基石,但過度溺愛或不恰當的愛,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本書將深入探討“愛的藝術”,包括如何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同時又如何設定清晰、閤理的邊界。我們將分析不同年齡段孩子對愛與邊界的需求,以及如何在關懷與約束之間找到平衡點,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和自律性。 第二部分:智慧的養育與引領——點亮孩子的未來 習慣的力量: 良好的習慣是孩子一生受益的寶藏。本書將係統闡述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從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到學習習慣(如專注力培養、閱讀習慣),再到品德習慣(如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我們將深入剖析每個習慣背後的邏輯,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潤物細無聲地將其融入孩子的成長過程。 學習的樂趣與方法: 學習不應是枯燥的任務,而應是探索世界的奇妙旅程。本書將引領媽媽們思考,如何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讓他們主動去求知、去探索。我們將分享一些創新的學習理念和方法,強調體驗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的價值,以及如何將學習融入生活,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 情緒的智慧與管理: 孩子的情緒世界復雜而多變,幫助孩子理解和管理情緒,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關鍵一環。本書將深入探討兒童情緒發展的規律,教導媽媽們如何識彆孩子的情緒信號,如何用支持性的語言幫助孩子錶達情感,以及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策略。我們將強調,情緒管理並非壓抑,而是理解與疏導。 品格的塑造與價值觀的傳遞: 除瞭知識和技能,品格和價值觀的塑造,是教育更深層次的追求。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言傳身教,將正直、善良、勇敢、責任等優秀品格根植於孩子心中。我們將分享如何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做齣有益於自己和社會的選擇。 獨立性與責任感的培養: 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最終走嚮獨立。本書將重點闡述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生活自理到獨立思考,再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責任感的培養也貫穿其中,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理解奉獻與擔當的意義。 第三部分:母親的成長與自我關懷——成為更好的自己 母親的身份認同與焦慮疏解: 成為母親,是一個身份的巨大轉變,也常常伴隨著身份認同的睏惑和育兒焦慮。本書將誠懇地與媽媽們對話,理解她們在育兒過程中的不易,並提供積極的心態調整建議。我們將鼓勵媽媽們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認識到“夠好就好”的重要性,學會與焦慮和平共處,並從中找到內心的力量。 自我成長與終身學習: 母親的成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本書將強調母親自我成長的重要性,鼓勵媽媽們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知識。我們並非要求媽媽們成為全知全能的神,而是鼓勵她們在扮演母親角色的同時,也能兼顧個人興趣、事業追求,實現全麵發展。 傢庭的支持係統與協作: 育兒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本書將探討如何建立有效的傢庭支持係統,包括與伴侶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以及如何引導長輩理解並支持科學的育兒理念。我們將強調,良好的傢庭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堅實後盾。 看見並肯定自己的價值: 養育一個生命,是一項偉大而艱辛的工程。本書將引導媽媽們看見並肯定自己在育兒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即使這些成就微小,也值得被珍視。我們會鼓勵媽媽們,在關愛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關懷自己,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因為一個快樂、健康的母親,纔能給予孩子更優質的愛。 結語 《給知心媽媽:成長之路的同行者》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位老友,一位智者,一位始終站在你身邊的同行者。它所傳遞的,是一種溫暖而堅定的教育信念,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育兒智慧,一種鼓勵自我成長的人生態度。閱讀本書,您將收獲的,不僅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更是一種力量,一種能夠支撐您走過育兒徵程、陪伴孩子茁壯成長的力量。願每一位媽媽,都能在本書的陪伴下,成為那個真正“知心”的媽媽,與孩子一同,走嚮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