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系统思考(白金版) 2本
YL855 9787121301971 9787111470243
内容简介
系统思考是纵观全局,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及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主动地“建构”和“解构”的思维能力。对相同的现象,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有人熟视无睹,有人却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商机和变化的规律。在波谲云诡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唯有炼就一双洞察商潮、洞悉商情的慧眼,才能把若隐若现的暗礁、不期而遇的风浪看得清清楚楚,从而把握变幻无穷的市场风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件背后抽丝剥茧出简单的结构,从而引导我们做正确的决定,系统思考正是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睿智的“慧眼”。
作者简介
丹尼斯·舍伍德,曾就读于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及伦敦商学院。邱昭良,管理学博士,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
目录
什么是系统思考
0.1 系统思考是个重要概念
0.2 什么是系统思考
0.3 连接
0.4 为什么必须从整体上研究系统
0.5 系统思考工具箱
0.6 系统思考的益处
0.7 本书的结构
,部分 处理复杂性
第1章
系统视角
1.1 系统
1.2 涌现与自组织
1.3 反馈
1.4 系统思考
1.5 继续我们的学习之旅
第2章
撬起内勤之石
2.1 故事
2.2 环境
2.3 问题
2.4 图表表示
2.5 让图表充实起来
2.6 错误带来的恶果
2.7 恶性循环
2.8 还有哪些处理能力的驱动力
2.9 成本如何
2.10 仍然遗漏了一个东西
2.11 重归睿智
第3章
质量、创造力和削减成本
3.1 故事
3.2 环境
3.3 图片
3.4 另一个恶性循环
3.5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6 谁是正确的
3.7 制定政策
第二部分 工具和技术
第4章
反馈回路
4.1 反馈回路的重要角色
4.2 增强回路
4.3 调节回路
4.4 悬摆、边界和真实系统
4.5 只存在两种连接:S型连接和O型连接
4.6 分辨调节回路和增强回路
4.7 两种基本构造块
4.8 语言的重要性
4.9 是否所有的连接都是非S即O
4.10 模糊变量
4.11 单方向起作用的S/O型连接
4.12 后一点思考
第5章
增长引擎,也是衰退引擎
5.1 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
5.2 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
5.3 增长引擎
5.4 增长的模式
5.5 指数增长非常快
5.6 明确的悬摆和隐含的悬摆
5.7 繁荣和衰退
5.8 增强回路可以相互连接
第6章
制定目标,寻找目标
6.1 关于调节回路的更多内容
6.2 商业中的调节回路
6.3 调节回路通常相互关联
6.4 调节回路和时滞
6.5 差异的定义
6.6 用武之地马上到了
第7章
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
法则1:了解问题的边界
法则2:从有趣的地方开始
法则3:询问“它将驱动什么”以及“它的驱动力是什么”
法则4:不要陷入混乱
法则5:不要使用动词,请使用名词
法则6:不要使用类似于“在……方面增长/降低”这样的词
法则7:不要害怕从未出现过的项目
法则8:随着进展及时确定连接类型
法则9:坚持就是胜利,持续前进吧
法则10:好图表必须反映实况
法则11:不要爱上你的图表
法则12:没有“已经完成”的图表
第三部分 应用
第8章
刺激增长
8.1 现实生活中,指数增长无法永续
8.2 突破限制
8.3 城市人口增长
8.4 不用猛踩油门,松开刹车就够了
第9章
决策、团队工作和领导力
9.1 人才问题
9.2 太明显了
9.3 心智模式
9.4 团队工作
9.5 外包、合伙以及跨边界冲突
第10章
控制杆、成果和战略
10.1 控制杆
10.2 成果
10.3 控制杆和成果是如何连接的
10.4 控制杆、成果和系统思考
10.5 控制杆、成果和回路
10.6 将两个回路连接起来
10.7 后一个连接
10.8 其他控制杆作用如何
10.9 通用商业模型
10.10 完整的图像
10.11 激发雄心、远见和想象力
10.12 如何具有创造性
10.13 回到控制杆和成果
第11章
公共政策
11.1 系统思考同样适用于公共政策事务
11.2 重提人口
11.3 经济活动的后果
11.4 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11.5 盖亚
11.6 全球变暖
11.7 将回路连接到一起
11.8 暴风雨的影响
11.9 “天启四骑士”再次降临
11.10 越全球变暖
11.11 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四部分 创建“未来实验室”
第12章
加速系统思考
12.1 系统动力学
12.2 系统动力学和电子数据表
12.3 存量和流量
12.4 商业中的存量和流量
12.5 另外两个概念
12.6 系统循环图和水管图
12.7 用ithink建模
第13章
业务增长建模
13.1 一个业务例子
13.2 模糊变量
13.3 为答案而建模,为学习而建模
13.4 管理营销组合
13.5 寻找优化业务的对策
13.6 80∶20的分配比例是否佳
结束语
内容简介
你知道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趋势下人类仅存的优势之一是什么吗?思维力!你的思维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窘境――分析时想不明白、表达时说不清楚、学习时学不快速?你想不想全面提升你的思维能力?你知道问题解决技巧和表达技巧有哪些吗?此书中有你想知道的答案。本书分为3个部分共10章,各章可自成体系地解决一个问题,同时整书又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系统思维。本书的,部分探秘了系统思维,洞悉了万事万物的本质其实是一个个的系统,而掌握了系统的框架也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利用框架解决的,如果一个不行,那就两个。第二部分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分解为系统化的五个阶段――界定问题、构建框架、明晰关键、高效执行及检查调整,并在每个阶段精炼了相应的**思考方法和工具。此外,“假设思考”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的限制下高质量地解决问题的秘诀。第三部分从形式上、有明确中心思想、有明确中心思想且逻辑清晰三个逐层递进的层次剖析了“自上而下地表达”,并以丰富的图表阐述了“形象化表达”。理论很深但举例很浅、威力巨大但上手简单。“真正有用”的确是这套系统思维体系的不一般之处!
作者简介
一个矛盾体。心里挺鄙视学历,但不小心念了名校、拿了硕士;崇尚个人自由,但又创办公司绑死了自己;特不喜欢教书,但现在干着培训。 一个不安分的人。短短十来年,当过苦逼的IT码农、做过装逼的咨询顾问、现在干着土鳖的民企老板。 人生迄今没啥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若说有点什么能拿出来讲的,也就是干点啥好像还都能成:念书时总是突击复习拿高分的那个、写代码总是被老板赞的那个、干咨询总是被客户依赖的那个、做企业也是7%没死的那一撮。反复思量,除了99%的运气外,似乎剩下的1%个人领悟还算有点价值。因此,将这1%转化成了一套提升个人核心力的培训体系(认准“YouCore”商标,橙蓝色的)。《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是“YouCore核心力系列”的**本,后续学习力、人脉力等正努力码字中… 关于我就这么多了,咱们书里再聊!
目录
,部分 系统思维探秘 ............................................................ 1
,章 不得不提升的思维力 ................................................................. 2
,节 思维力不足的三大痛点 ........................................................ 2
第二节 思维力提升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 9
第二章 思维力提升必备――系统思维 .................................................. 13
,节 系统思维的定义 ................................................................. 13
第二节 系统思维与常见思维的关系 .............................................. 18
第三节 系统思维的三大应用价值 .................................................. 23
第二部分 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 ................................................ 33
第三章 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 39
,节 准确地描述问题 ................................................................ 39
第二节 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 ......................................................... 41
第三节 探究问题的本质 ................................................................ 43
第四节 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 ..................................................... 53
第四章 分析问题――构建框架及明晰关键 ........................................... 58
,节 必备的基础思考工具 ......................................................... 59
第二节 构建框架之一:自下而上提炼框架 .................................. 63
第三节 构建框架之二:自上而下选用框架 .................................. 81
第四节 综合运用两种构建框架方法 ............................................. 97
第五节 明晰关键 ......................................................................... 109
第五章 解决问题――高效执行及检查调整 ......................................... 115
,节 高效执行 ......................................................................... 115
第二节 检查调整 ......................................................................... 118
第六章 假设思考――咨询顾问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之道 ........................ 120
,节 什么是假设思考 .............................................................. 122
第二节 假设思考的三大优势 ....................................................... 126
第三节 假设思考五步法 .............................................................. 135
第四节 如何练习假设思考 .......................................................... 141
第三部分 自上而下地表达 ..................................................... 143
第七章 “讲三点”快速拉升水平 ........................................................ 146
,节 神奇的7?2 效应 .............................................................. 148
第二节 表达时“讲三点”的好处 ............................................... 149
第三节 如何养成“讲三点”的习惯 ........................................... 152
第八章 “从结论说起”明确目标 ...................................................... 155
,节 “从结论说起”的表达结构 ............................................. 156
第二节 适合“从结论说起”的场合 ........................................... 158
第三节 如何做到“从结论说起” ............................................... 161
第九章 “金字塔结构”清晰逻辑 ........................................................ 165
,节 金字塔原理概述 .............................................................. 166
第二节 演绎式逻辑论证 .............................................................. 170
第三节 归纳式逻辑分组
第一册:思维的锋芒——驾驭复杂世界的系统思维 在信息爆炸、变化加速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网络之中。宏观的经济波动、微观的个人决策、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乃至家庭关系的微妙互动,都仿佛是交织在一起的丝线,相互牵引,影响深远。传统的线性思考方式,往往只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表层因果,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源,更无法预见潜在的连锁反应。而《思维的锋芒——驾驭复杂世界的系统思维》正是一把为现代人量身打造的思维利器,它将带领读者穿越迷雾,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掌握驾驭复杂性的关键能力。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融合了大量生动案例、深入浅出的解释以及实用的分析工具。它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揭示系统思维的核心要素:整体性、相互依存性、因果反馈、动态平衡与涌现性。读者将学会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认识到任何一个局部问题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系统。例如,在分析一家公司的业绩下滑时,系统思维不会仅仅聚焦于营销策略或产品质量,而是会审视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内部管理、供应链、甚至宏观政策等多个维度,理解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公司的表现。 书中将详细阐述因果回路图(Causal Loop Diagrams)的绘制与解读方法。这种图示工具能够清晰地展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识别出那些驱动系统行为的“反馈回路”。读者将学会辨别“增强回路”(Reinforcing Loops),例如滚雪球效应,以及“平衡回路”(Balancing Loops),例如自动调节机制。理解这些回路的运作,能够帮助我们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预见潜在的“杠杆点”(Leverage Points),即那些对系统产生最显著影响的关键节点,从而实现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改变。 例如,在探讨“城市交通拥堵”这一顽疾时,我们可能绘制出包含“车辆数量”、“道路容量”、“出行需求”、“公共交通吸引力”、“拥堵程度”等元素的因果回路图。我们将看到,增加道路容量可能短期内缓解拥堵,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刺激更多人购车,反而加剧拥堵(一个增强回路)。而提升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吸引力,则可能有效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缓解拥堵(一个平衡回路)。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理性地设计城市交通政策,避免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困境。 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延迟效应(Delays)在系统中的重要性。许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并非立竿见影,而是需要时间来显现。系统思维要求我们认识到这种延迟的存在,并将其纳入分析考量。例如,一项新的环保政策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压力,但其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则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充分显现。理解延迟,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因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福祉,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将帮助读者认识到“意图与结果的偏差”。我们常常怀揣着美好的初衷去行动,但最终的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理解系统运作的复杂性,误判了关键因素,或者低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系统思维的学习,读者将学会审视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反思其可能产生的意外后果,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动策略。 《思维的锋芒》还将引导读者关注“系统地图”(System Maps)的构建。这是一种更宏观、更抽象的思维工具,用于描绘一个复杂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绘制系统地图,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全局,识别出关键的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可能的结构性问题。这对于制定长远战略、进行跨部门协作、或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本书的目标是培养读者成为一个“有智慧的观察者”和“高效的行动者”。它不仅仅是传授一套方法,更是塑造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掌握系统思维,你将能够: 更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看到表象之下的深层结构和驱动力。 更有效地预测事物发展: 预见潜在的趋势、风险与机遇。 更明智地做出决策: 避免短视,考虑长远影响和多重后果。 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找到影响系统最关键的杠杆点。 更从容地应对变化: 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稳定的锚点。 无论你是身处企业管理、政策制定、教育研究,还是仅仅希望在个人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思维的锋芒——驾驭复杂世界的系统思维》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智囊。它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理解和更高效行动的大门,让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拥有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强大思维武器。 第二册:洞察脉络——深化理解的系统思考实践 在掌握了系统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后,我们往往会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在实际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洞察脉络——深化理解的系统思考实践》正是为了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而生。它不仅仅是系统思维的进一步延伸,更是一本手把手的指导手册,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互动式练习以及深度反思,带领读者将系统思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书的核心在于“深化理解”。它强调,系统思考并非仅仅是绘制图表或识别回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系统内部运作机制的深刻洞察,形成对事物更全面、更精准的认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看见”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关键动态,理解不同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塑造的,以及时间的推移如何改变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书中将聚焦于“反馈循环的识别与管理”。在第一册的基础上,本册将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反馈循环,例如“失控的增强回路”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以及“难以打破的平衡回路”如何阻碍变革的发生。读者将学习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干预,来“驯服”失控的回路,或者“松动”僵化的回路。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发现一个“过分追求短期利润”的增强回路正在吞噬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那么我们就需要设计新的平衡机制,例如引入更长的绩效考核周期,或者加强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洞察脉络》还将重点关注“系统结构与行为的关系”。它会揭示,一个系统的行为并非偶然,而是由其内在的结构所决定。理解了系统的结构,就能够预测其行为模式,甚至预测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失灵”。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案例,展示不同系统结构可能导致的不同行为特征。例如,一个高度集权、信息不畅通的组织结构,往往容易导致决策迟缓、创新受阻。而一个扁平化、信息开放的组织结构,则更利于快速响应和协同创新。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将引导读者进行“情境模拟与推演”。通过构建假设性的情境,并运用系统思考工具进行分析,读者可以“预演”不同决策和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在实际决策前做出更充分的准备。例如,在分析一项新的市场推广活动时,我们可以模拟不同投放渠道、不同广告内容、以及不同目标受众反应下的可能效果,从而选择最有效、风险最低的方案。 《洞察脉络》还将触及“隐藏的假设与思维定势”的识别。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被自己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所束缚,而这些观念可能与系统的实际运作模式产生偏差。本书鼓励读者进行自我审视,挑战自己的固有思维,从而更加开放和客观地看待问题。通过反思自己在过往决策中的失误,以及他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不断校准自己的认知模型。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跨领域知识的整合”在系统思考中的重要性。复杂的现实问题往往需要从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汲取智慧。系统思考提供了一个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更宏观、更全面的理解。例如,在分析环境问题时,我们需要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洞察脉络——深化理解的系统思考实践》旨在帮助读者: 将抽象的系统思维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分析能力。 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准确识别关键的动态和相互作用。 通过情境模拟,更有效地预测和规避风险。 挑战自身的思维定势,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成为一个能够融汇贯通、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思考者”。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鼓励读者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对系统思考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阅读的书,更是一本需要你去探索、去思考、去践行的书。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能够更加敏锐地“看见”事物之间的脉络,更加自信地“驾驭”复杂的世界,从而在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以及社会贡献的道路上,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