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清末醫傢餘聽鴻先生雲:
“醫書雖眾,不齣二義”經文、本草、經方,為學術規矩之宗;經驗、方案、筆記,為靈悟變通之用,二者並傳不朽。
《古今名醫臨證實錄叢書:心律失常》即為古今名傢醫學實踐的忠實記錄和再現。
內容簡介
《古今名醫臨證實錄叢書:心律失常》為古今名醫臨證實錄叢書之一,書中選取瞭古今名醫對心律失常的證治經驗,並且多選取對心律失常確有闡發,有醫案佐證的醫傢經驗,部分加入醫傢對該病的醫論醫話及驗方效方,旨在為臨床中醫診治心律失常這一疾病提供藉鑒。《古今名醫臨證實錄叢書:心律失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文獻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進學識。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古代醫傢
徐大椿(治疑難急癥,藥平實清淡)
王之政(重脾腎保精,常製備藥劑)
林珮琴(編類證治裁,擅各科雜病)
王士雄(溫病學大傢,清暑益氣湯)
陳蓮舫(承傢傳學術,藥輕靈數方)
柳寶詒(治伏溫養陰,重泄熱透邪)
張乃修(重調治脾腎,擅脈舌診法)
蔣寶素(著問齋醫案,擅治痰飲證)
下篇 近現代醫傢
丁甘仁(精教育辨證,因證處方藥)
王锡章(黔中名中醫,擅內婦兒科)
蒲輔周(精內婦兒科,擅急性熱病)
劉惠民(沂水名中醫,藏中醫書眾)
程門雪(溫熱病名醫,倡復方多法)
黃文東(脾胃藥輕靈,善祛瘀活血)
黃壽人(重五髒虛實,崇尚滋陰法)
祝諶予(倡辨證辨病,擅活血化瘀)
郭士魁(擅心血管病,重化瘀溫通)
裘沛然(精醫道儒學,方精奇巧博)
鄧鐵濤(創中醫新說,擅心血管病)
劉渡舟(重六經辨證,用經方時方)
硃良春(辨證治頑痹,蟲藥領風騷)
趙紹琴(三代禦醫傢,藥平正輕靈)
路誌正(治風濕類病,化濕濁通心)
顔德馨(創瘀血新說,提衡法新則)
顔正華(遣方藥平和,仿古方創新)
周信有(精研於內經,擅心血管病)
何炎燊(主寒溫閤流,擅心血管病)
高輝遠(精內科溫病,重辨證求本)
張鏡人(擅內科雜癥,精脾胃心病)
方和謙(弘仲景學說,師法不泥方)
李振華(辨脾胃盛衰,攻脾胃心病)
周仲瑛(擅疑難雜癥,重痰瘀痹阻)
郭子光(倡中西結閤,擅心血管病)
戴裕光(重五髒平衡,擅滋補肝腎)
魏執真(擅心血管病,辨心律失常)
張伯臾(扶正不礙邪,祛邪不傷正)
李可(崇仲景學說,擅疑難重癥)
何任(潛心研金匱,擅長內婦科)
高忠英(臨證穩準狠,善用溫熱藥)
李介鳴(辨氣血總綱,擅心脾胃病)
魏雅君(擅疑難雜癥,治不孕不育)
精彩書摘
【醫傢簡介】
徐大椿(1693-1772),又名大業,字靈胎,晚號洄溪老人,吳江(今江蘇吳江縣)人。徐氏對疑難、生死之病,判斷準確;怪病痼疾,治之多獲奇效,是清代中葉醫名大振的醫學傢。
相關著作:《醫學源流論》、《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難經經釋》、《傷寒類方》、《蘭颱軌範》、《慎疾芻言》、《醫貫砭》、《洄溪醫案》(王孟英編)及評注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
【主要學術思想和主張】
(1)徐氏治病主張早診早治,防患於未然。
(2)對元氣的論述,繼承和發展瞭景嶽的命門學說。認為“命門為元氣之根,真火之宅,一陽居二陰之間,熏育之主,而髒之氣非此不能滋,五髒之陽氣非此不能發。”(《雜病源·命門》)徐氏認為保護元氣為“醫傢第一活人要義”。
(3)對“亡陰亡陽論”,見解獨到。認為血屬陰,汗多乃是亡陰之癥,止汗的辦法是用涼心斂肺之藥。當陽氣未動時,以陰藥止汗;當陽氣已動之時,以陽藥止汗。龍骨、黃芪、牡蠣、五味子等收澀之藥可根據情況用之。
【精選驗案】
案1
淮安巨商程某,母患怔忡,日服參術峻補,病益甚,聞聲即暈,持厚聘邀餘。餘以老母有恙,堅持不往。不得已,來就醫診視。見二女僕從背後抱持,二女僕遍體敲摩,呼太太無恐,吾儕俱在也,猶驚惕不已。餘以消痰之藥去其涎,以安神之藥養其血,以重墜補精之藥納其氣,稍得寢。半月餘,驚恐全失,開船放炮,亦不為動,船擠喧嚷,歡然不厭。蓋心為火髒,腎為水髒,腎氣挾痰以衝心,水能剋火,則心振蕩不能自主;使各安其位,則不但不相剋,而且相濟,自然之理也。
案2
長興趙某,以經營過勞其心,患怔忡證,醫者議論不一,遠來就餘。餘以消痰補心之品治其上,滋腎納氣之藥治其下,數日而安。此與程母病同,而法稍異。
……
前言/序言
《古今名醫臨證實錄叢書:心律失常》 本書並非關於古今名醫治療心律失常的病案匯編,而是旨在以更為廣闊的視角,深入探討心律失常這一復雜而多變的疾病,為讀者呈現一幅全麵、係統且富有洞察力的醫學畫捲。 一、 心律失常的本質與分類:撥開迷霧,正本清源 心律失常,顧名思義,是指心髒跳動的節律、速度和順序齣現異常。它不僅僅是心跳“快瞭”或“慢瞭”這麼簡單,而是涉及到心髒電生理活動的復雜調控失衡。本書將從生理學基礎齣發,詳細剖析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特性,解釋竇房結作為心髒“總指揮”的工作原理,以及傳導係統在維持正常心律中的關鍵作用。 我們將帶領讀者層層剝離,深入理解各種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機製: 起搏與傳導異常: 探索異位起搏點的産生、傳導阻滯的形成,以及這些異常如何打破心髒跳動的原有秩序。 電重構與基質改變: 闡釋心肌缺血、炎癥、縴維化等因素如何導緻心髒電生理特性發生改變,為心律失常的發生埋下“導火索”。 自主神經係統調控: 深入解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在調節心律中的雙嚮作用,以及失衡時可能引發的心律紊亂。 在此基礎上,本書將對心律失常進行係統、清晰的分類。我們摒棄瞭單純以癥狀命名的粗糙做法,而是基於心電圖錶現、起源部位、病理生理機製等多個維度,將心律失常劃分為: 過緩性心律失常: 如竇性心動過緩、竇房結功能不全、房室傳導阻滯等,深入分析其臨床錶現、危害及鑒彆診斷。 過速性心律失常: 包括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性心動過速、房撲、房顫)和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尖端扭轉型室速等)。我們將詳細解讀這些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特徵,並闡述其潛在的血流動力學影響。 復雜性心律失常: 如心房顫動(房顫)這一最常見且危害重大的心律失常,我們將投入大量篇幅,深入探討其發病機製、臨床分型、並發癥(尤其是腦卒中風險)的評估與管理,以及最新的治療策略。 二、 現代醫學的診斷利器:洞察鞦毫,精準定位 麵對復雜多變的心律失常,精準的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本書將全麵介紹現代醫學在心律失常診斷領域的核心技術和方法,幫助讀者理解醫生是如何“讀懂”心髒的異常信號的。 心電圖(ECG): 作為診斷心律失常的基石,本書將深入解讀各種典型心電圖波形,指導讀者如何從波形特徵中識彆心律失常的類型、起源和嚴重程度。我們將重點解析動態心電圖(Holter)和事件記錄儀的應用,它們能夠捕捉到偶發的心律失常,為診斷提供關鍵證據。 心髒電生理檢查(EPS): 介紹這項侵入性檢查的原理、適應癥和禁忌癥。通過導管在心髒內記錄電活動,EPS能夠精確查明異常起搏點和傳導通路,為復雜心律失常的治療提供“作戰地圖”。 影像學技術: 結閤心髒超聲、心髒磁共振(CMR)等影像學手段,揭示心律失常背後的結構性心髒病變,如心肌肥厚、心肌瘢痕、瓣膜病等,從而更全麵地理解心律失常的發生機製。 基因檢測與生物標誌物: 探索新興的基因檢測技術在診斷遺傳性心律失常方麵的作用,以及某些生物標誌物在評估心肌損傷和預測心律失常風險中的價值。 三、 治療的智慧與前沿:標本兼治,多管齊下 心律失常的治療是一個多學科協作、個體化決策的過程。本書將呈現現代醫學針對心律失常的多元化治療手段,強調“一人一方”的精準治療理念。 藥物治療: 詳細介紹各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作用機製、適應癥、劑量、副作用及相互作用。我們將重點關注藥物的選擇原則,如何根據心律失常的類型、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閤並癥來優化藥物方案。 非藥物治療: 心髒起搏器植入術: 針對過緩性心律失常,詳述起搏器的類型、工作原理、適應癥和術後管理,以及不同起搏模式的意義。 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 講解ICD在預防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中的關鍵作用,包括其工作原理、適應癥和術後注意事項。 導管消融術: 這一革命性的介入治療技術,將是本書的重點內容。我們將詳細闡述不同類型心律失常(如房顫、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的導管消融原理、技術流程、術前評估、術中監測和術後隨訪,展示如何精準“定位”並“清除”異常電活動。 其他介入治療: 簡要介紹迷走神經刺激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在某些特定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輔助作用。 生活方式乾預與健康管理: 強調健康生活方式對於預防和管理心律失常的重要性。我們將提供關於飲食、運動、戒煙限酒、壓力管理等方麵的科學建議,以及如何識彆早期預警信號,並及時就醫。 特殊人群的心律失常管理: 關注老年人、孕婦、兒童以及閤並其他基礎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壓)患者的心律失常特點和治療難點,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四、 心律失常的未來展望:創新驅動,守護心髒健康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聚焦於心律失常研究的前沿進展和未來發展趨勢。我們將探討: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 如何利用AI技術分析海量的心電數據,實現更早期、更精準的心律失常篩查和診斷,以及個性化治療方案的製定。 基因組學與精準醫學: 深入理解個體基因差異對心律失常易感性和治療反應的影響,推動心律失常的精準醫學發展。 新型介入技術與器械: 展望未來可能齣現的更微創、更智能的消融技術和植入式器械。 心律失常的預防與健康科普: 強調提升公眾對心律失常的認知水平,推動早期篩查和預防,最終實現全民心血管健康的目標。 《古今名醫臨證實錄叢書:心律失常》並非是對過往經驗的簡單羅列,而是站在現代醫學的高度,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深入、前沿的心律失常知識體係。我們希望通過本書,幫助您更清晰地認識心律失常,理解其診斷的邏輯,掌握其治療的原則,並對未來的醫學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