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一本介绍可以帮助父母、老师、学校、社区,甚至孩子本人培养发展性资产的大全集。《孩子的教育》基于20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支持,以美国超过25万的青少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影响孩子成长的至关重要的40个因素,即《孩子的教育》所说的发展性资产。《孩子的教育》明确提出,孩子成长的好坏,不只与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有关,而与全社会有关,还就每个发展性资产指出了不同的与孩子的教育有关的个人或群体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这对我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继续教育都有很强的参考和启发作用。《孩子的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惠及子孙,值得所有关注孩子成长的人阅读。
计算你的资产
给孩子和父母的清单
给儿童和青少年的清单
给父母的清单
建立外部资产
支持
资产#1:家庭支持
资产#2:正向的家庭沟通
资产#3:与其他成年人的关系
资产#4:有关怀的邻里关系
资产#5:有关怀的学校氛围
资产#6: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赋予权利.
资产#7:社区重视青少年价值
资产#8:视青少年为资源
资产#9:服务他人
资产#10:安全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规范与期望
资产#1l:家庭规范
资产#12:学校规范
资产#13:邻里规范
资产#14:成年人榜样
资产#15:正向的同龄人影响
资产#16:高度期望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善用时间
资产#17:创造性活动
资产#18:青少年项目
资产#19:社群活动
资产#20:家庭时光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建立内部资产
投入学习
资产#21:成就动机
资产#22:学校参与
资产#23:家庭作业
资产#24.:联结学校
资产#25:乐在阅读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正向价值观
资产#26:关心
资产#27:公平与社会正义
资产#28:正直
资产#29:诚实
资产#30:责任
资产#31:克制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社交能力
资产#32:计划与决定
资产#33:人际能力
资产#34:文化能力
资产#35:抵抗力技巧
资)ec#36:和平解决冲突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正向特质
资产#37:个人力量
资产#38:自尊
资产#39:目标感
资产#40:积极看待前途和未来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克服建设资产带来的挑战
形成资产意识
资产建设的资源
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资产 1:家庭支持
目标:家庭充满关爱与支持,家是爱的港湾努力让家充满温暖,关爱,舒适,支持,欢乐。拒绝使用贬低词汇,多用敬语,用支持取代嘲笑,多考虑“我们”,不再只是考虑“我”。表露感情,展示兴趣,倾听他人。认真对待家人,就像你想要家人认真对待你一般。这些观点听起来简单,确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资产#2:正向的家庭沟通目标:父母能给予意见、支持以及在严肃问题上的深度沟通当你向父母寻求建议或支持时,为什么得到的总是一番长篇大论?对大多数父母而言,给予建议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你也许会说当你遇到问题时,只不过是想让家长听听你的解决办法。那就提议一个折中方案:你说,父母聆听,十分钟(一个小时或一天)后互换。
还有另外一个你可能想要尝试的想法:找一些自己父母擅长的事情来做。例如:如果你有一位数学天赋的妈妈,而你正为期末考试焦虑时,可以向她寻求帮助。如果你的爸爸爱好写作,让他给你写的校报文章提些建议。
假如你发觉无法和父母沟通严肃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他们仍旧只是把你当孩子看待。有时父母很难接受孩子长大了,已经形成自己的信念与想法的事实。如果有另一位成年人重视你的意见,尊重你,愿意与你交流,尝试让父母及其他成年人也加入到你们的对话中,也许父母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认识不一样的你。
孩子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是正常的。保持冷静,降低嗓门。同时,努力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你为父母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也会像你一样去做的。
……
给孩子和父母的清单
给儿童和青少年的清单
给父母的清单
支持
资产 1:家庭支持
资产 2:正向的家庭沟通
资产 3:与其他成年人的关系
资产 4:有关怀的邻里关系
资产 5:有关怀的学校氛围
资产 6: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赋予权利
资产 7:社区重视青少年价值
资产 8:视青少年为资源
资产 9:服务他人
资产 10:安全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规范与期望
资产 11:家庭规范
资产 12:学校规范
资产 13:邻里规范
资产 14:成人榜样
资产 15:正向的同龄人影响
资产 16:高度期望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善用时间
资产 17:创造性活动
资产 18:青少年项目
资产 19:社群活动
资产 20:家庭时光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投入学习
资产 21:成就动机
资产 22:学校参与
资产 23:家庭作业
资产 24:联结学校
资产 25:乐在阅读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正向价值观
资产 26:关心
资产 27:公平与社会正义
资产 28:正直
资产 29:诚实
资产 30:责任
资产 31:克制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社交能力
资产 32:计划与决定
资产 33:人际能力
资产 34:文化能力
资产 35:抵抗力技巧
资产 36:和平解决冲突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正向特质
资产 37:个人力量
资产 38:自尊
资产 39:目标感
资产 40:积极看待前途和未来
资产建设的实际应用
给青少年的小贴士:建立属于自己的资产
克服建设资产带来的挑战
形成资产意识
资产建设的资源
这本《孩子的教育》读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没有给我一套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带着我一起探索教育的奥秘。我一直觉得,教育这件事,最难的就在于“因材施教”,可现实中,我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习惯性地用统一的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这本书让我反思,究竟什么才是真正适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式?它没有强行灌输某一种理念,而是从多个维度,比如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去层层剖析。我特别喜欢书中举的那些真实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都充满了烟火气,让我觉得这些困境我也可能会遇到,而书中提供的分析和建议,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切实可行,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的。它让我明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数和成绩,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包括他们的情感、品格、兴趣爱好,以及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多了一些底气,也多了一些探索的乐趣。它并没有给我“怎么做”的指令,而是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市面上的一些育儿书,总是抱有一种“过来人”的态度,觉得无非就是那些陈词滥调。但《孩子的教育》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个老友在跟我分享他的经验和思考。书中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和智慧,却深深打动了我。我尤其赞赏作者对于“理解”的强调。在很多时候,我们家长急于“管教”,却忽略了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是渴望被关注?还是受到了某种挫折?这本书引导我去深入地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表面行为下的真实需求。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所谓的“问题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在用他们的方式在和世界沟通,而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成为那个最能听懂他们语言的人。书中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的章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不再是单方面的命令和说教,而是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提问,学会了用更温和、更具引导性的方式去和孩子交流。这种沟通方式的转变,不仅改善了我与孩子的关系,也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更多积极的可能性。
评分我想说,《孩子的教育》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教育认知。它不是一本告诉你“怎么做”的书,而是一本引导你“去思考”的书。我之前可能更多的是在模仿别人家的教育方法,或者是在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但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我自己的教育哲学。它让我明白了,教育不是一种技艺,更不是一种可以通过模板复制的技能,而是一种充满智慧和艺术的实践。书中关于“教育的长期性”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我们现在付出的努力,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会在孩子成长的长河中,逐渐显现出它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放下了对速成教育的焦虑,开始更耐心、更有策略地去陪伴孩子成长。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从宏观的理念到微观的实践,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最重要的是,它让我重新找回了教育的初心,让我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个体。
评分我拿到《孩子的教育》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毕竟已经读过不少同类的书了。但这本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没有像其他书那样,上来就列举一大堆“必须做”和“禁止做”的条条框框,而是更侧重于启发和引导。它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用现在的方式去教育我的孩子?我的教育理念是从哪里来的?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书中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家长的一些固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其实是我们自己未竟的梦想或者对自身经历的一种投射,而不是真正基于孩子的个性和潜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期望中的样子。它鼓励我去发掘孩子的独特之处,去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磨平他们的棱角。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教育视角变得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评分《孩子的教育》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对“爱”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爱就是给予,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爱”的另一面——放手,和信任。它并没有鼓吹溺爱,而是强调了适度的界限和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界限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例子,让我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包办代劳,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就像是在种一棵树,需要精心的呵护,但同时也需要给予它自由生长的空间。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它教我如何去观察,去等待,去相信孩子的内在力量。我不再仅仅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而是开始关注他们的内在成长,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承受挫折,是否能够从错误中学习,是否能够独立地做出选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那些复杂的学术术语,读起来非常顺畅,但它所传递的教育智慧,却让我回味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