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硬幣鑒賞·歐元捲

世界硬幣鑒賞·歐元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博,徐夢 著
圖書標籤:
  • 歐元
  • 硬幣
  • 收藏
  • 鑒賞
  • 錢幣
  • 貨幣
  • 歐洲
  • 投資
  • 品相
  • 流通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47818794
版次:1
商品編碼:11323918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9-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1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世界硬幣鑒賞·歐元捲》猶如一篇現代歐洲貨幣的史詩,真實記錄瞭歐元誕生和發展的曆程,收錄瞭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馬耳他、斯洛伐剋、愛沙尼亞等17個歐元區國傢的現行歐元流通硬幣,結閤這些國傢的獨特曆史,深入發掘瞭貨幣背後閃耀著的文化意義。同時,《世界硬幣鑒賞·歐元捲》還收錄瞭所有歐元區國傢的相關主題紀念幣,是外幣收藏愛好者以及貨幣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博, I T人士,資深設計師。主持設計過北京警察卡通形象、2012北京國際山地徒步走大會吉祥物等。熱衷於收藏和研究外國硬幣,曾在多個外幣收藏論壇擔任版主,至今已收藏瞭超過350個國傢和地區所發行的上萬枚硬幣。

目錄

第一章 歐元的誕生

一、歐洲單一貨幣化的夢想

二、歐洲聯盟的建立

1.聯盟的初步嘗試——比荷盧經濟聯盟

2.歐洲聯盟的領路人——讓·莫內與羅伯特·舒曼

3.歐洲聯盟的奠定——《羅馬條約》的簽署

4.歐洲一體化的形成——歐盟的誕生

三、統一的歐洲貨幣?——?歐元來瞭

1.歐元的誕生

2.未使用歐元的歐盟成員

3.歐元符號

第二章 歐元的前世與今生

一、歐元硬幣的共同麵

二、歐元硬幣的國傢麵

1.奧地利共和國

2.比利時王國

3.芬蘭共和國

4.法蘭西共和國

5.德意誌聯邦共和國

6.愛爾蘭共和國

7.意大利共和國

8.盧森堡大公園

9.荷蘭王國

10.葡萄牙共和國

11.西班牙共和國

12.希臘共和國

13.斯洛文尼亞共和國

14.塞浦路斯共和國

15.馬耳他共和國

16.斯洛伐剋共和國

17.愛沙尼亞共和國

18.摩納哥親王國

19.聖馬力諾共和國

20.梵蒂岡城國

第三章 精彩紛呈的2歐元流通紀念幣

一、2004年

二、2005年

三、2006年

四、2007年

五、2008年

六、2009年

前言/序言


異域古幣拾遺:探尋錢幣背後的曆史與文明 一、古老的印記:從蘇美爾泥闆到羅馬金幣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追溯錢幣文明的源頭。我們不會觸及任何關於歐元的討論,而是聚焦於那些早已融入曆史長河的鑄幣傑作。 1. 兩河流域的起源: 始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最早的信用憑證——蘇美爾的榖物契約泥闆。我們將詳細考察這些早期交易工具如何逐漸演化為更便捷的交換媒介。探討在青銅時代晚期,圍繞特定金屬重量(如謝剋勒)建立的早期貿易網絡。 2. 呂底亞的曙光與小亞洲的崛起: 重點分析世界最早的金屬鑄幣——呂底亞的琥珀金幣的發現及其對周邊希臘城邦的影響。我們將深入研究公元前六世紀愛奧尼亞地區各城邦(如以弗所、米利都)的早期獅子頭像、海豚或植物紋飾的鑄造技術與閤金配比。 3. 希臘世界的錢幣藝術: 這一部分將呈現古希臘錢幣作為政治宣傳和文化載體的典範。 雅典的貓頭鷹: 詳述著名的阿提卡“貓頭鷹”銀幣的精湛工藝、銀料來源(勞裏翁礦山)及其在提洛同盟中的核心作用。分析其正麵雅典娜頭像與反麵貓頭鷹圖案的象徵意義。 西西裏島的巨型德拉剋馬: 聚焦敘拉古(锡拉庫薩)的錢幣藝術高峰,特彆是弗雷德裏剋·卡爾·穆勒和金諾的雕刻作品。細緻描繪阿瑞圖薩女神的飛揚發絲、三叉戟的細節以及水生植物的精妙處理,將其視為古典雕塑在微縮媒介上的完美體現。 亞曆山大大帝的遺産: 研究馬其頓王室鑄幣的標準化進程,以及亞曆山大逝世後,繼業者國傢(托勒密王朝、塞琉古帝國)為彰顯統治閤法性而發行的神化君主肖像幣的演變。 4. 羅馬帝國的金融脈絡: 羅馬錢幣體係的建立是世界貨幣史上的一座裏程碑。 共和國的青銅與白銀: 從早期的“驢頭錢”(Aes Rude)到後來的“按重量稱量的錢幣”(Aes Grave),再到著名的庫裏奧斯和後來的德納裏烏斯(Denarius)的齣現,分析其如何支撐羅馬的軍事擴張。 帝國的肖像與權力: 深入剖析奧古斯都及其繼任者如何利用金幣(Aureus)和銀幣上的皇帝側麵肖像進行遠距離的政治宣傳。研究特定徽章(如鷹、戰車、勝利女神)在不同朝代所傳達的帝國信息,例如提圖斯凱鏇門紀念幣的意義。 晚期帝國的危機: 考察三世紀危機時期,羅馬鑄幣中貴金屬含量急劇下降的現象,分析通貨膨脹對帝國社會結構産生的深遠影響,並對比戴剋裏先改革後發行的比索(Billon)的特徵。 二、中世紀的碎片與新大陸的湧現 1. 拜占庭的持續與伊斯蘭的擴張: 探討東羅馬帝國如何繼承並發展瞭羅馬的鑄幣傳統,重點分析其金幣“諾米斯馬”(Solidus/Nomisma)在東西方貿易中的持續影響力,以及其標誌性的基督或皇帝雙人像。 對比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伊斯蘭錢幣的興起,特彆是“第納爾”(Dinar)和“迪拉姆”(Dirham)的標準化,及其上獨特的書法藝術和對偶像崇拜的摒棄。 2. 歐洲封建時代的割據: 研究查理曼帝國解體後,歐洲各地領主、主教和自由城市鑄幣的混亂局麵。分析佛羅林(Florin,佛羅倫薩)和杜卡特(Ducat,威尼斯)等高質量商業鑄幣如何通過其穩定的貴金屬含量,重新確立瞭地中海貿易的結算標準。 3. 遠東的方孔圓錢: 考察中國自秦漢以來的方孔圓錢形製,分析其在東亞文化圈的傳播與影響力。雖然不涉及現代紙幣,但會提及宋代交子等早期信用憑證的嘗試,以對比東西方對貨幣形態的根本性選擇差異。 三、新世界與貴金屬的衝擊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聚焦於大航海時代開啓後,全球貴金屬流動的巨大變革。 1. 墨西哥和秘魯的銀礦: 詳述西班牙殖民者在波托西(Potosi)和薩卡特卡斯(Zacatecas)發現的巨大銀礦如何徹底改變瞭全球貨幣供給。 2. 著名的西班牙八裏亞爾(Piece of Eight): 深入研究這一在全世界範圍內流通的“世界貨幣”的鑄造工藝和標誌性的“柱子與海浪”設計。分析它如何成為美洲、亞洲(通過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和歐洲之間的主要結算工具。 3. 早期殖民地與地方鑄幣: 簡要介紹北美早期殖民地(如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因缺乏官方鑄幣而自行鑄造的“木製之樹”或“橡樹與榆樹”等臨時性錢幣,反映齣早期社會對貨幣需求的迫切性。 通過對這些古老錢幣的細緻觀察,讀者可以構建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理解不同文明如何通過小小的金屬圓片,記錄下他們的信仰、權力更迭、經濟命脈與藝術追求。這是一部關於人類物質文化和經濟智慧的視覺史詩。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得說,這本書的視覺呈現效果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嘆的高度。我收藏的很多書籍,要麼是圖文分離,要麼是圖片分辨率低得讓人抓狂,但《世界硬幣鑒賞·歐元捲》在這方麵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每一枚硬幣的展示,都采用瞭高精度的色彩還原技術,無論是光澤度、鑄造細節,還是邊緣的滾花紋理,都清晰可見,仿佛那枚硬幣就擺在你的手心。我尤其欣賞它在展示一些高難度年份的“精製幣”或“普製幣”對比時所采用的布局。作者並沒有簡單地並列展示,而是通過細微的光影調整和放大局部特寫,讓普通讀者也能一眼分辨齣“光潔度”和“磨砂感”的差異。對於我們這些對“品相”有著近乎苛刻要求的收藏者而言,這種詳盡到像素級彆的圖像質量,遠比枯燥的文字描述來得直觀和有力。這書的開本選擇也很棒,方便在閱讀時平攤,不會因為書頁太厚而閤攏,非常貼閤實際使用場景。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和可讀性齣乎我的意料。我原以為一本關於技術性極強的錢幣鑒賞書籍,讀起來會非常晦澀,充滿術語和生僻的專業名詞。然而,《世界硬幣鑒賞·歐元捲》的作者顯然深諳如何與讀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他們巧妙地將嚴肅的鑄幣史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故事綫中。例如,在介紹歐元區擴容時,作者沒有采用編年體的平鋪直敘,而是選取瞭幾個具有代錶性的新加入國傢的硬幣設計故事,比如塞浦路斯復雜的字母排列和馬耳他的曆史符號,讓讀者在瞭解這些小國曆史的同時,也理解瞭硬幣發行的政治考量。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即便是對歐洲政治不甚瞭解的新手,也能輕鬆跟上節奏。閱讀體驗流暢自然,讀起來毫無壓力,更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講解古跡,而不是在啃一本冷冰冰的工具書。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超越瞭單純的“鑒賞”範疇,觸及瞭“收藏體係構建”的層麵。它不隻是告訴你“這是什麼”,更指導你“該如何收集”。在“收藏進階”章節中,作者針對不同預算和興趣的收藏者提齣瞭多套行之有效的收集策略。比如,針對“曆史愛好者”,推薦關注某些特定主題的紀念幣係列;而對於“品相追求者”,則詳細分析瞭如何篩選齣“原光”狀態的現代流通幣。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提供瞭一個關於歐元硬幣市場價值波動的簡要分析,雖然沒有直接給齣價格錶(這在動態的市場中不現實),但它教會瞭讀者如何根據宏觀經濟和鑄造量來預判某一批次硬幣的潛在價值。這種前瞻性和指導性,讓這本書從一本靜態的參考書,升級成瞭一份動態的“收藏投資指南”,讓我的收藏之路更加清晰且充滿策略感。

評分

這本《世界硬幣鑒賞·歐元捲》簡直是為我這種錢幣收藏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歐洲的曆史和文化很感興趣,但接觸錢幣收藏後纔發現裏麵的門道太多瞭。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它的係統性和詳盡性。它不是那種隻羅列圖片和基本信息的圖鑒,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每一套歐元硬幣背後的設計理念、曆史背景,甚至還有不同年份、不同鑄造廠之間的細微差彆。比如,光是講意大利的“藝術係列”和德國的“聯邦州係列”,作者就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析那些圖案的文化意涵,我以前光顧著看是不是品相好,完全忽略瞭這些深層次的東西。讀完後,我再看手裏的硬幣,感覺就像是在閱讀一部部微縮的曆史教科書,每一個側麵都凝聚著歐盟一體化的艱辛與輝煌。特彆是關於“統一邊”和“非統一邊”的過渡期描述,邏輯清晰得讓人拍案叫絕。對於想要從純粹的“收藏傢”蛻變為“鑒賞傢”的朋友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知識深度絕對是超值的。

評分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假幣辨識與防僞技術”部分的深入探討。在收藏圈子裏,尤其是在高麵值或稀有年份的硬幣交易中,辨識真僞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處理非常專業和務實。它不僅列舉瞭肉眼可見的特徵(比如邊緣滾字深淺、圖案的銳利度),還詳細解析瞭現代歐元硬幣中使用的復雜防僞技術,比如磁性材料的分布、微雕技術的應用,甚至提到瞭特定年份的鑄幣公差範圍。作者用清晰的對比圖展示瞭“真品”和“仿品”在特定光照角度下,光綫摺射效果的細微差彆。這部分內容是其他普通錢幣指南中鮮少會如此詳盡披露的“內行知識”,它極大地提升瞭這本鑒賞手冊的實用價值。讀完後,我對如何安全地檢查一枚剛入手的歐元硬幣,建立瞭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判斷流程,這簡直是為我的“慧眼”加裝瞭高科技輔助係統。

評分

初到手中,感覺有些薄,想象中,這個價格應該是很厚重的一本書。簡單翻瞭翻,感覺適閤作為外幣收藏的入門輔導手冊。資料隻涉及瞭普通歐元流通硬幣和2歐元的雙色幣,缺少中端檔次的銀幣介紹。估計是篇幅限製和讀者群定位的原因吧。歐元區資料涉及麵比較廣泛,但深度一般,遠不若作者電子版本的單冊資料豐富。關注作者的電子版硬幣資料很久瞭,感覺作者的功力很深,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掘。建議作者再接再厲,將資料書做專、做深,相信作者還是很有功力的。

評分

乘著這次618大促買瞭好多書。

評分

圖文並茂,不錯的知識普及

評分

評分

評分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的很用心,唯一遺憾版麵不夠大。

評分

乘著這次618大促買瞭好多書。

評分

乘著這次618大促買瞭好多書。

評分

以下為賺積分的灌水內容,讀者可以忽略不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