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寻找未知的自己:心理学让你一辈子受益》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来解释生活,指导生活。这给年轻人的生活提供一个心理学的视角。
内容涉及人的自我、工作、婚恋、购物、生活方式、幸福感等。以年轻人在这些领域常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介绍经典心理学理论和核心的概念,并注意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成果,让你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作者简介
何吴明,网名psyho,心理学研究生。认可科学的东西,同时认为科学不是神秘主义,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途径应该是科普给大家或者讲故事。笔者做着学术研究,同时想把它们变成一个个科普作品或一个个故事。
邹国静,心理学专业毕业,热衷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播。曾任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曾在粤西地区开展以“同筑健康心灵,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认识自己 ,你是什么人
第1节 自尊,你的面子
第2节 你是个独立的人吗
第3节 内外向之辨与辩
第4节 运用自己的性格优势
第5节 掌控自己,看自制力
第6节 事出有因,你会推理吗
第7节 搞清楚自己相信什么:价值观细析
第2章 “心”工作
第1节 用心理学来写一份简历
第2节 找份好工作,要靠心理学
第3节 不扯淡!用心理学要求加薪
第4节 信不信由你,工作满足感100分
第5节 什么?心理学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6节 忙里偷闲,你会吗
第7节 绩效提高,只需要动一动
第8节 怎么办?电子邮件有心理问题了
第9节 高奖金=高绩效?心理学说不
第10节 周一综合征?这都不叫事儿
第3章 大千世界——社会
第1节 “人间”冷暖你自知
第2节 回忆,可以抵抗孤独
第3节 一个自我肯定的训练
第4节 你有社交恐惧吗
第5节 与陌生人谈话的乐趣
第6节 越熟悉越喜欢or越熟悉越讨厌
第7节 通过自我暴露,赢得朋友
第8节 礼物与人际关系的秘密
第9节 男与女:谁更合作
第10节 应该把自己的目标告诉别人吗
第11节 人群和偶像对个人的影响
第4章 商场博弈
第1节 菜单里的秘密
第2节 “商品售罄”是怎样的一种技巧
第3节 讨价还价的乐趣
第4节 博弈游戏
第5节 声音影响你的购买决定
……
第5章 你的恋爱与婚姻,还好吗?
第6章 你想要什么Style的生活?
第7章 你幸福了吗?
精彩书摘
你会送礼吗?
节假日快到了、生日快到了,走进商场或精品店,你会怎么选购一个礼物?不像是买日常用品,买礼物是件困难的事,并不是有货物有金钱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弄不好还会吃力不讨好呢。那些亲近的和亲爱的人觉得你应该是最了解他们的,因此也应该能送一个得体和放得到心窝里的礼物给他们。可能他们不会真的这么想(意识层面),但是潜意识里就是这样觉得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没送到令他们觉得称心的东西,那么礼物不仅不会促进你们的关系,反倒会损害你们的关系。因为,人们的前提假设是,如果一个人跟我比较熟悉和关系亲密,那么他应该是比较了解我的兴趣爱好和愿望的,进而应该会送一个让我感到满意的礼物给自己。而如果你没送到合适的礼物,说明你跟他们的关系还不够好,你不够熟悉他们。这是一个否定后件的逻辑推理,明显是存在谬误的,但人性就是如此。所以,礼物的好坏显得十分重要。
一个好的礼物是因时因地制宜的。研究表明,好的礼物是那些匹配接受者的需要的礼物,而不是赠予者想给的礼物。也就是说,送礼需要极其强大的换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能力。在商店里逛,挑选礼物的时候,你要把自己当成是你要赠送礼物的对象,沿着对方的兴趣爱好来观察琳琅满目的商品。这样才能够选到比较贴切的礼物。
为了送好礼,我们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智,容纳不同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比如,可能你送礼的对象跟你不是同一个年龄段。你是要送礼物给你的小外甥,那么你就能想着你送什么礼物给他比较好,也就是说,带着一颗童心想想我喜欢什么样的礼物,带着好奇的眼光去挑选礼物。人们有时会有那种美丽的错误,就是把自己喜欢吃的给别人吃,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他人,以为对方也喜欢。这就是没有换位思考的结果。这些错误虽然美丽,依然需要避免。换位思考的实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见,送礼也是要考一个人的情商(EQ)的,好好修炼吧。
……
前言/序言
许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入。例如,有人认为心理学=心理咨询,有人认为学心理学是为了看穿别人内心,有人认为心理学不是科学。
心理学应该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到大众生活中去。年轻人也应该正确理解心理学,并把心理学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用“心”地生活。
本书旨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来解释生活,指导生活。给年轻人的生活提供一个心理学的视角。内容涉及人的自我、工作、婚恋、购物、生活方式、幸福感等。以年轻人在这些领域常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介绍经典心理学理论和核心的概念,并注意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成果。
本书比较重视的一点是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心理规律和相关理论、概念。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只有了解其内在的规律才能理解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希望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引导读者用心理学知识思考的入门,以便读者能够解释和应对本书所没有谈及的“新”事物。
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些心理测量,例如自尊、依恋风格、心理年龄等等,我建议您到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测验,不可轻信网络上或杂志上用于娱乐的测验。在依赖心理测量的结果进行一些重大决定时,请先确认
其可信性和权威性。
本书分为七章,开篇就以认识自己为题,进行讨论;然后转入工作这一话题,教大家如何用心理学解决一些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效率,更快乐地工作;人在社会中,总会有各种问题,如孤独、不自信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和解决;在商场中,玩的是博弈游戏,心理学为你揭秘所谓的博弈真面目;男女交流、恋爱、婚姻,亘古不变的话题,心理学有着不一样的阐述;每个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心理学告诉你;最后一章讨论是否感受到幸福,及实现幸福的一些条件。
本书适合想了解心理学,但又不想看枯燥教科书的初级心理学爱好者、想看专业一点但又不要太严肃的读者、想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加点“心”元素的心理学应用者,和广大其他的心理学爱好者。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直支持我自由做决策,甚少干预我。我的女朋友邹国静参与到了一些文段的写作,帮我设计插图(虽然插图最终没有用在书中),她总是充满了创意的想法,给了我很大帮助。感谢他们!
感谢心理学,它是双性恋,也欢迎黄昏恋、早恋、暗恋,我是它的恋人之一。读到这里的人,我们该有共鸣吧?我们都爱心理学,也感谢你们读这本书,这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重塑心灵地图:探索内在潜能与人生意义》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如同在广袤的宇宙中漂流的孤舟,时常被名为“焦虑”、“迷茫”的暗流裹挟,对“我是谁”、“我要去哪儿”的追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却又遥不可及。我们渴望找到那份内心的宁静,渴望理解自己行为背后深层的驱动力,渴望活出更真实、更有力量的人生。 《重塑心灵地图:探索内在潜能与人生意义》并非一本简单的心理学教科书,也不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集。它是一场温和而深刻的心灵旅程,一场邀请你与自己对话、与潜意识握手的探险。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引导读者摆脱惯性思维的枷锁,打破自我设限的藩篱,从而发掘并激活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无限可能。 第一章:照亮内心的幽暗角落——认识你的“未知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我们所能感知和表达的“已知自我”,而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则是庞大而神秘的“未知自我”。这一章节将带领你潜入内心深处,用全新的视角审视那些被压抑的情感、被遗忘的经历、以及那些影响着你现在行为的深层信念。我们将探讨: 潜意识的魔力: 潜意识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储存着我们过去所有的经验、情绪和信念。它以一种无声但强大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选择、人际关系和对世界的看法。理解潜意识的工作机制,将是解锁内在潜能的第一步。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易于理解的理论,揭示潜意识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实,以及如何与之建立更和谐的连接。 情绪的语言: 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信号。愤怒、恐惧、悲伤、喜悦……每一种情绪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本章将教你如何倾听、理解和转化这些情绪,而不是被它们淹没。我们将学习识别情绪的根源,掌握情绪调节的有效技巧,从而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核心信念的重塑: 许多限制性的信念,如“我不够好”、“我无法成功”,早已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悄无声息地阻碍着我们前进。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些信念的来源,学会挑战它们的合理性,并通过积极的心理技术,用更具支持性和赋能性的信念取而代之。这个过程,就像为心灵更换一张全新的导航地图,指引我们走向更开阔的人生。 第二章:搭建心灵的坚实基石——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 在深入探索未知的过程中,稳固的自我认知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开始接纳自己,进而拥抱那个更完整的自我。《重塑心灵地图》将帮助你: 洞察你的模式: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重复某些行为模式,尤其是在关系、工作和应对挑战时。本章将引导你识别这些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分析其背后的心理动因,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打破它们,创造新的、更健康的互动方式。 认识你的优势与局限: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和天赋,同时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方面。我们将通过一系列自我评估工具和反思练习,帮助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所在,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和接纳自身的局限,将它们视为成长的契机,而非阻碍。 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完美主义是许多人心中难以逾越的高墙。本书将鼓励你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学习欣赏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将探讨“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实用的方法,让你能够以更宽容、更慈悲的心态对待自己,从而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 第三章:点燃内在的驱动引擎——激发潜能与创造力 一旦我们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自我接纳,下一步便是如何将这份认识转化为行动,去实现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重塑心灵地图》将为你提供激发内在驱动力的钥匙: 目标设定的智慧: 模糊的愿望只会流于空谈。本章将教授你如何设定清晰、有意义、可实现的目标。我们将深入探讨愿景的力量,以及如何将宏大的理想分解为切实可行的步骤,让你的每一步都充满方向和动力。 克服内在的阻力: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内在阻力,如拖延、恐惧失败、自我怀疑等。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心理工具,帮助你识别并有效地克服这些阻力,让你能够心无旁骛地向前迈进。 发掘你的创造潜能: 创造力并非艺术家独有的天赋,而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宝贵财富。我们将探索激发创造力的秘诀,学习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开放的心态,让你的想法如同泉涌般涌现,并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第四章:构建和谐的心灵生态——人际关系与情感连接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人生轨迹与他人的连接息息相关。本书将引导你如何建立更健康、更深刻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整体的幸福感: 理解爱的语言: 爱情、亲情、友情,不同的关系模式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表达方式。我们将探讨各种爱的语言,帮助你识别自己和他人表达爱的方式,从而更有效地与所爱的人建立情感连接,化解误会,加深理解。 有效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教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又能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在任何关系中都能建立起真诚而有效的对话。 界限的力量: 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清晰的界限。我们将探讨如何设定并维护个人界限,既能保护自己的能量和需求,又能尊重他人的空间,从而建立起平等、尊重的互动模式。 第五章:在变化中寻找安宁——适应、成长与人生意义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衡,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重塑心灵地图》将为你提供应对挑战、寻找人生意义的指引: 培养韧性: 面对逆境,有些人被打倒,有些人却因此变得更强大。本章将探讨韧性的来源,学习如何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拥抱变化与不确定性: 试图控制一切只会徒增焦虑。我们将学习如何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并在变化中找到新的机遇和可能性,以更灵活、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来。 追寻人生的意义: 当我们对自我有了更深的认知,对生活有了更积极的态度,我们自然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个终极命题。本书将引导你探索个人的价值观、热情和使命感,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意义,让你的生命因此而更加充实和有价值。 《重塑心灵地图:探索内在潜能与人生意义》是一本陪伴你成长的书。它不是一次性的阅读体验,而是一个持续自我探索的起点。通过书中的理论、练习和反思,你将逐渐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逻辑,接纳自己全部的面向,并最终活出那个更强大、更真实、更闪耀的自己。 这是一场发现“未知自己”的旅程,而最壮丽的风景,就在你的内心深处等待着你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