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主編、題寫書名。
內容簡介
百年之書,韆載經典;常讀常新,修身養心!
《易經老黃曆》是一部跟《易經新學》、《易林新學》等配套的實用、普及型著作,基本內容由《易經》、《老子》、《文子》、《列子》等經典為基本讀物的“易理”與以“三個基本元素(道曆、公曆和星期)”、“四個核心元素(建神、值宿、甲子、八卦)”和“一個文化元素(古今中外節日)”為經緯的“老黃曆”有機組閤而成。
作者簡介
楊鬱,字凡用,貴州金沙人,研究生學曆,訓詁學碩士,曆任中學、中專、大學教師,教研室主任,齣版社編輯、編輯部主任等職。主要著作有《劉邦與項羽》、《好口纔是練齣來的》、《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老子新學》、《易經新學》等,為中國傳統文化資深獨立學者。
目錄
上篇有關《易經》的文本解讀(上)
第一章坤地係列
第一卦000·000地地坤卦(02):柔順利貞,厚德載物
道曆4646年(己醜·剝卦·火牛·1949—1950)
道曆4647年(庚寅·比卦·木虎·1950—1951)
第二卦000·001山地剝卦(23):消息盈虛,厚下安宅
道曆4648年(辛卯·觀卦·木兔·1951—1952)
道曆4649年(壬辰·豫卦·水龍·1952—1953)
第三卦000·010水地比卦(08):建萬國,親諸侯
第四卦000·011風地觀卦(20):下觀而化,四時不忒
道曆4650年(癸已·晉卦·水蛇·1953—1954)
第五卦000·100雷地豫卦(16):豫順以動,作樂崇德
道曆4651年(甲午·萃卦·金馬·1954—1955)
第六卦000·101火地晉卦(35):麗乎大明,自昭明德
道曆4652年(乙未·否卦·金羊·1955—1956)
第七卦000·110澤地萃卦(45):除戎器,戒不虞
第八卦000·111天地否卦(12):儉德闢難,不以榮祿
道曆4653年(丙申·謙卦·火猴·1956—1957)
第二章艮山係列
第九卦001·000地山謙卦(15):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道曆4654年(丁酉·艮卦·火雞·1957—1958)
第十卦001·001山山艮卦(52):行不失其時,思不齣其位
道曆4655年(戊戌·蹇卦·木狗·1958—1959)
第十一卦001·010水山蹇卦(39):當位貞吉,反身修德
道曆4656年(己亥·漸卦·木豬·1959—1960)
第十二卦001·011風山漸卦(53):居賢德,善風俗
道曆4657年(庚子·小過·土鼠·1960—1961)
第十三卦001·100·雷山小過(62):上逆下順,行過乎恭
道曆4658年(辛醜·旅卦·土牛·1961—1962)
第十四卦001·101火山旅卦(56):柔得中,順乎剛
道曆4659年(壬寅·鹹卦·金虎·1962—1963)
第十五卦001·110澤山鹹卦(31):柔上而剛下,以虛受人
道曆4660年(癸卯·遁卦·金兔·1963—1964)
第十六卦001·111天山遁卦(33):遠小人,不惡而嚴
道曆4661年(甲辰‘師卦·火龍·1964—1965)
第三章坎水係列
第十七卦010·000地水·師卦(07):容民畜眾
道曆4662年(乙巳·濛卦·火蛇·1965—1966)
第十八卦010·001山水·濛卦(04):果行而育德
道曆4663年(丙午·坎卦·水馬·1966—1967)
第十九卦010·010水水·坎卦(29):常德行,習教事
道曆4664年(丁未·渙卦·水羊·1967—1968)
第二十卦010·011風水·渙卦(59):陰陽接,風行水
道曆4665年(戊申·解卦·土猴·1968—1969)
第二十一卦010·100雷水·解卦(40):赦過而宥罪
道曆4666年(己酉·未濟·土雞·1969—1970)
第二十二卦010·101火水·未濟(64):慎辨物而居方
道曆4667年(庚戌·睏卦·金狗·1970—1971)
第二十三卦010·110澤水·睏卦(47):睏而不失其所
道曆4668年(辛亥·訟卦·金豬·1971—1972)
第二十四卦010·111天水·訟卦(06):天水違行,作事謀始
道曆4669年(壬子·升卦·木鼠·1972—1973)
第四章巽風係列
第二十五卦011·000地風升卦(46):地中生木,順德積小
道曆4670年(癸醜·蠱卦·木牛·1973—1974)
第二十六卦011·001山風蠱卦(18):山下有風,振民育德
道曆4671年(甲寅·井卦·水虎·1974—1975)
第二十七卦011·010水風井卦(48):木上有水,勞民勸相
道曆4772年(乙卯·巽卦·水免·1975—1976)
再二十八卦011·011風風巽卦(57):隨風而巽,申命行事
道曆4673年(丙辰·恒卦·土龍·1976—1977)
第二十九卦011·100·澤雷恒卦(32):聖人久於其道,君子立不易方
道曆4674年(丁巳·鼎卦·土蛇·1977—1978)
第三十卦011·101火澤鼎卦(50):正位凝命,是以元亨
道曆4675年(戊午·大過·火馬·1978—1979)
第三十一卦011·110澤風大過(28):巽而說行,獨立不懼
道曆4676年(己未·始卦·火羊·1979—1980)
第三十二卦011·111天風姤卦(44):天地相遇,命誥四方
道曆4677年(庚申·復卦·木猴·1980—1981)
上篇有關《易經》的文本解讀(下)
第五章震雷係列
第三十三卦100·000地雷·復卦(24):朋來無咎,反復其道
道曆4678年(頤卦·辛酉·木雞·1981—1982)
道曆4679年(壬戌·屯卦·水狗·1982—1983)
第三十四卦100·001山雷頤卦(27):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萬民
第三十五卦100·010水雷·屯zhun卦(03):天造草昧,君子經綸
道曆4680年(癸亥·益卦·水豬·1983—1984)
第三十六卦100.011風雷·益卦(42):天施地生,與時偕行
道曆4681年(甲子·震卦·金鼠·1984—1985)
第三十七卦100.100疊雷·震卦(51):震驚百裏,恐懼修省
道曆4682年(乙醜·噬嗑·金牛·1985—1986)
道曆4683年(丙寅·隨卦·火虎·1986—1987)
第三十八卦100.101火雷·噬嗑(21):中而上行,明罰敕法
第三十九卦100·110澤雷·隨卦(17):大亨貞無咎,嚮晦入宴息
道曆4684年(丁卯·無妄·火兔·1987—1988)
第四十卦100.111天雷·無妄(25):剛中而應,天命不佑
道曆4685年(戊辰·明夷·木龍·1988—1989)
第六章離火係列
第四十一卦101·000地火明夷(36):蒞眾用,晦而明
道曆4686年(己巳·賁卦·木蛇·1989—1990)
第四十二卦101·001山火賁卦(22):察時變,化天下
道曆4687年(庚午·既濟·土馬·1990—1991)
第四十三卦101·010水火既濟(63):初吉柔得中,終亂其道窮
道曆4688年(辛未·傢人·土羊·1991—1992)
第四十四卦101·011風火傢人(37):青有物,行有恒
道曆4689年(壬申·豐卦·金猴·1992—1993)
道曆4690年(癸酉·離·金雞·1993—1994)
第四十五卦101·100·雷火豐卦(55):天地盈虛,摺獄緻刑
第四十六卦101·101火火離卦(30):柔麗乎中正,明照於四方
道曆4691年(甲戌·革卦·火狗·1994—1995)
第四十七卦101·110澤火革卦(49):水火相息,治曆明時
道曆4692年(乙亥·同人·火豬·1995—1996)
第四十八卦101·111天火同人(13):以類辨物,利涉大川
道曆4693年(丙子·臨卦·水鼠·1996—1997)
第七章兌澤係列
第四十九卦110·000地澤臨卦(19):教思無窮,保民無疆
道曆4694年(丁醜·損卦·水牛·1997—1998)
第五十卦110·001山澤卦(41):損剛益柔,懲忿窒欲
道曆4695年(戊寅·節卦·土虎·1998—1999)
第五十一卦110·010水澤·節卦(60):製數度,議德行
道曆4696年(已卯·中□·土兔·1999—2000)
第五十二卦110·011·風澤中孚(61):信及豚魚,議獄緩死
道曆4697年(庚辰·歸姝·金龍·2000—2001)
第五十三卦110·100雷則歸妹(54):人之終始,永終知敝
道曆4698年(辛巳·睽卦·金蛇·2001—2002)
第五十四卦110·101火澤睽卦(38):天地睽,其事同
道曆4699年(壬午·兌卦·木馬·2003—2004)
第五十五卦110·110澤澤兌卦(58):悅以先民,民忘其勞
道曆4700年(癸未·履卦·木羊·2003—2004)
第五十六卦110·111天澤·履卦(10):辨上下,定民誌
道曆4701年(甲申·泰卦·水猴·2004—2005)
第八章乾天係列
第五十七卦111·000地天泰卦(11):財成天地,小往大來
道曆4702年(乙酉·大畜·雞猴·2005—2006)
第五十八卦111·001山天大畜(26):剛而尚賢,日新其德
道曆4703年(丙戌。需卦·土狗·2006—2007)
第五十九卦111·010水田需卦(05):往為有功,飲食宴樂
道曆4704年(丁亥土·小畜·土豬·2007—2008)
第六十卦111·011澤天小畜(09):剛中誌行,以懿文德
道曆4705年(戊子·大壯·火鼠·2008—2009)
第六十一卦111·100雷天大壯(34):剛動而正,非禮弗履
道曆4706年(己醜·大有·火牛·2009—2010)
第六十二卦111·101火天大有(14):剛健而文明,應天而時行
道曆4707年(庚寅·央卦·木虎·2010—2011)
第六十三卦111·110澤天央卦(43):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道曆4708年(辛卯·乾卦·木兔·2011—2012)
第六十四卦111·1111天天乾坤(01):保閤大和,自強不息
道曆4709年(壬辰·坤卦·水龍·2012—2013)
……
下篇 《易經的智慧》的基礎和經典
前言/序言
《乾坤定數:宇宙演化的未解之謎》 序言 宇宙,一片浩渺無垠的星海,自誕生之初,便以其深邃的奧秘吸引著人類的目光。從古老的傳說到現代的科學探索,我們從未停止過追問:這宏偉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它遵循著怎樣的規律?又將走嚮何方?《乾坤定數:宇宙演化的未解之謎》並非一本直接解答所有疑問的百科全書,而是以一種審視的姿態,聚焦於宇宙演化過程中那些最令人著迷,卻又最難以捉摸的幾個關鍵節點。本書不拘泥於單一學科的界限,而是試圖從物理學、天文學、哲學乃至一些邊緣科學的視角,去勾勒齣人類目前對宇宙起源、演化和終極命運的認識圖景,並特彆強調那些我們仍然感到睏惑的“未解之謎”。 第一章:宇宙的黎明——奇點之前與大爆炸的創世之響 一切的起點,總是最引人入勝的謎團。本書將首先審視“奇點”的概念,這個在經典廣義相對論中似乎是物理規律失效的終極點。我們並非要聲稱我們能完全理解奇點,而是探討科學傢們如何通過各種理論模型,例如量子引力理論的早期猜想,來嘗試“繞過”或“解釋”這個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大爆炸理論,作為目前描述宇宙早期膨脹最成功的模型,其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元素豐度的觀測以及星係紅移的證據——將被詳細闡述。然而,本書的重點在於提齣疑問:大爆炸本身是如何發生的?是什麼觸發瞭這場宇宙的創世?是否存在一個“前宇宙”?宇宙膨脹的初始條件是如何確定的?這些問題,構成瞭我們理解宇宙起源的第一層迷霧。 第二章:暗物質與暗能量——宇宙中的隱形巨頭 當我們觀察宇宙的宏觀結構時,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浮齣水麵:我們可見的物質——恒星、星係、氣體——僅僅占據瞭宇宙總質能的不到5%。絕大多數的宇宙,是由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無法直接探測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構成的。本書將深入探討暗物質的存在證據,例如星係鏇轉麯綫的異常、星係團的引力透鏡效應。我們會介紹科學傢們提齣的各種暗物質候選粒子,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探測實驗。 更令人費解的是暗能量,它被認為是導緻宇宙加速膨脹的罪魁禍首。本書將迴顧暗能量理論的發展曆程,從宇宙學常數到更廣泛的動力學暗能量模型。我們將討論暗能量的本質是否是真空能?它是否會隨著時間改變?其斥力作用對宇宙的未來將産生怎樣的影響?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不僅顛覆瞭我們對宇宙組成的認知,也揭示瞭我們對宇宙運行規律的認識還處於多麼初級的階段。它們是宇宙中真正的隱形巨頭,主導著宇宙的命運,卻又如此神秘莫測。 第三章:宇宙的結構——從原子核到巨型結構的演化與秩序 宇宙並非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呈現齣復雜的結構,從微觀的原子核到宏觀的宇宙網。本書將循序漸進地探討這種結構是如何在宇宙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在早期宇宙,溫度極高,粒子處於混沌狀態。隨著宇宙的冷卻,基本粒子結閤形成原子核,進而形成原子。這一過程,即“核閤成”,如何決定瞭宇宙中輕元素的豐度,又為何無法解釋更重元素的起源,都將是探討的內容。 隨後,宇宙進入瞭“黑暗時代”。本書將聚焦於第一代恒星和星係的形成。引力如何作用於宇宙中微小的密度漲落,將物質聚集起來,點燃第一顆恒星,又如何驅動這些恒星聚集形成第一批星係?恒星的演化,從誕生到死亡,如何通過超新星爆炸等過程,將重元素散播到宇宙空間,為後續恒星和行星的形成提供瞭物質基礎?本書將著重探討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例如星係團、超星係團以及宇宙網。這些巨大的結構是如何在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這些結構是否暗示著某種超越引力的規律? 第四章:黑洞的奧秘——時空的終極扭麯與信息悖論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最極端的天體之一,其引力強大到連光都無法逃逸。本書將深入剖析黑洞的形成機製,例如大質量恒星的坍縮。我們將詳細介紹黑洞的幾個關鍵特徵:事件視界,黑洞的“不歸點”;奇點,黑洞中心被認為的密度無限大的點。 然而,黑洞的研究遠不止於此。本書將重點關注“信息悖論”,這是黑洞研究中最棘手的理論難題之一。根據量子力學,信息不應丟失,但根據經典廣義相對論,落入黑洞的信息似乎就此消失。霍金輻射的發現,雖然為黑洞的蒸發提供瞭可能,但信息悖論依然懸而未決。本書將介紹科學傢們對這一悖論的各種嘗試性解釋,例如全息原理,以及其對我們理解量子引力和時空本質的深刻啓示。黑洞,不僅僅是天體物理學中的一個奇觀,更是連接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挑戰我們現有物理學框架的終極前沿。 第五章:宇宙的終結——多種可能的命運與永恒的疑問 宇宙將走嚮何方?這是一個既令人遐想聯翩,又充滿瞭不確定性的問題。本書將迴顧目前關於宇宙終結的幾種主要理論模型,它們都與暗能量的性質以及宇宙的幾何形狀息息相關。 大撕裂(Big Rip): 如果暗能量的密度隨時間增加,其斥力將越來越強,最終可能撕裂星係、恒星,甚至原子本身。 大擠壓(Big Crunch): 如果宇宙的總能量密度足夠高,引力將最終戰勝膨脹,導緻宇宙坍縮迴一個類似大爆炸的奇點。 大凍結(Big Freeze)/熱寂(Heat Death): 如果宇宙持續膨脹,並且暗能量的密度相對恒定,宇宙將變得越來越稀薄、寒冷,所有恒星將燃盡,最終達到一個熵最大的穩態,萬物歸於寂靜。 本書將分析這些模型的理論基礎和觀測證據,並強調它們之間的不確定性。暗能量的未來行為,是決定宇宙命運的關鍵因素,而我們對暗能量的瞭解仍然有限。本書將提齣,即使我們能夠預測宇宙的宏觀命運,微觀層麵的諸多謎團,例如量子真空的穩定性,宇宙常數的精細調節問題,以及生命是否存在於其他宇宙的可能性,依然是深邃的未知。 結論:求索不止,智慧永存 《乾坤定數:宇宙演化的未解之謎》並非一本提供終極答案的書籍,而是關於人類求知欲、探索精神以及麵對未知時的謙卑的贊歌。本書所呈現的,是當前科學前沿的諸多挑戰,是宇宙留給我們的深刻命題。我們探索宇宙的奧秘,並非僅僅是為瞭獲得知識,更是在此過程中,不斷反思我們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對“存在”本身的理解。那些未解之謎,正是激發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它們提醒我們,宇宙的廣闊遠超我們的想象,而我們對它的認知,仍處於孩童探索世界的初始階段。求索不止,智慧永存,這或許是我們應對宇宙深邃奧秘的唯一方式。 本書的寫作,旨在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科學前沿的難題,激發讀者對宇宙的好奇心與思考。它不是對任何特定學說的推崇,而是對人類在理解宇宙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睏境與挑戰的客觀呈現。每一個未解之謎,都是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等待著我們去叩響,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