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科学育儿全程指导》以0-6岁宝宝的健康发育为重点,详解婴幼儿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照顾要点,包括饮食营养、成长发育、疾病的辨认防治及安全保护等,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以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让新手父母在养育宝宝时,能够针对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有个基本了解,拥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每—个阶段。
作者简介
张庆,同仁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六年制)。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检查检验手段,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主治不孕症、月经病、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外阴病和宫颈疾患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科学育儿的十二大要素
做好家访和体检
科学喂养指导
做好体格发育监测
重视体质锻炼
注重早期智力开发
做好预防接种
积极预防疾病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密切与托幼机构联系
儿童健康的标准
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 1-2个月新生儿养护
宝宝的发育特点
宝宝的能力发展
不要轻易放弃纯母乳喂养
要呵护宝宝的“粮袋”
宝宝最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吃奶量
细节决定宝宝健康
关注奶温很重要
喂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挤奶要领要掌握
忽视细节能惹出大祸端
夏季谨防痱子
如何给宝宝修剪指甲
如何给宝宝穿衣盖被
让宝宝拥有一双明亮而美丽的眼睛
带宝宝接触大自然
慎重给宝宝剃胎发
含着乳头睡觉有隐患
如何给宝宝洗澡
语言训练:多跟宝宝说“悄悄话”
情感训练:逗宝宝开心地笑
听觉训练:给宝宝唱你喜欢的摇篮曲
宝宝湿疹
溢乳
枕秃
积痰
呛奶
第三章 2-3个月婴儿养护
宝宝的发育特点
宝宝的能力发展
不要过早添加辅食
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选择
高糖乳汁不可取
喂养要科学
……
第四章 3-4个月婴儿养护
第五章 4-5个月婴儿养护
精彩书摘
喂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是否给宝宝喂水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分别对待。
1.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必喂水,因为母乳内含有正常宝宝所需要的水分,并且宝宝单靠吃水是不会生长发育的。如果宝宝口渴,也应该让宝宝吸吮母乳。这样可以使宝宝从母乳中得到较多的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频繁吸吮也会增加母乳的分泌量。
2.人工喂养的宝宝以牛乳喂养的,因牛乳中含有过多的盐分,故需要额外增加水分。
3.腹泻的宝宝需要口服补液,必须喂水。当腹泻停止时,就要停止加水。
一般认为,每天在宝宝吃奶的间歇应该喂1-2次水,每次喂上10毫升。实际上并不需要这样做。宝宝吃的奶水中所含的水分足以满足他的日常需要。在宝宝发热的时候,或者在特别热的天气里,尤其是当宝宝的尿颜色很深,而且看上去特别口渴的时候,给宝宝补充水倒是很重要的。即使宝宝平时不爱喝水,在这些情况下他也会喝的。
有些妈妈发现,在水中掺入一点儿果汁,宝宝就更爱喝。实际上,有很多宝宝从1-2周开始到大约1周岁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专门补充水。在这个阶段,他们比较喜欢有营养的东西,所以,给他喝白开水他会很生气。如果你的宝宝喜欢喝水,那就一定要喂他喝,而且每天要喂几次。应该在他醒以后的两次吃奶之间喂水,千万不要在吃奶之前喂,他想喝多少就喂多少。但是一般情况下,他一次喝不了2盎司(约56克)。如果他不想喝水,切不可强迫他喝。挤奶要领要掌握
宝宝能健康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希望,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好,让宝宝直接吸吮妈妈乳头既方便又卫生。但事与愿违,在喂养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始料未及的事情。如妈妈的乳头凹陷,宝宝吸不住乳头;宝宝生病吸吮力量不足;宝宝拒绝吸吮,妈妈奶胀需解除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积;妈妈乳头裂伤或生病;妈妈工作或外出;宝宝有先天性口腔畸形,如兔唇、腭裂等。宝宝吃不上奶,妈妈肯定更加着急。这些情况下,妈妈就需要自己挤奶,将奶放入奶瓶中喂宝宝。
哺乳妈妈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才可轻松“出奶”。那么,妈妈应如何正确挤奶呢?
1.妈妈应先洗干净双手,采用自己认为舒适的体位并将盛奶容器靠近乳房。将拇指放在乳头及乳晕的上方,食指放在乳头及乳晕的下方,与拇指相对,其他手指则托住乳房。
2.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注意不可压得太深,否则反而会使乳腺导管因受压而引起阻塞。压力应作用在乳晕下方的乳房上,即拇指及食指所压部位须在乳晕深面的乳窦上,反复动作一压一放。
挤奶时需要注意:首次不一定有奶挤出,挤压数次后自然就会有奶滴下。手指围绕乳头顺次作圆周转移,以从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挤压乳房,务使乳房前方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在每次压乳晕时,手指不应有滑动式摩擦式或其他类似滚动式的动作出现,不要挤压乳头,因为挤压或者牵拉乳头都不会出奶,同样道理,宝宝如果仅吸吮乳头亦同样不会有奶被吸出。通常一侧乳房经挤压3~5分钟后,乳汁就会明显减少,这时可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多次。
……
《科学育儿全程指导》是一本旨在为新手父母及有经验的家长提供全方位育儿支持的实用指南。本书并非简单的经验分享,而是基于科学研究、心理学理论和儿童发展专家的建议,系统性地梳理了从孕育生命到孩子独立成长的各个阶段的关键要素。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理性、充满爱的育儿观,培养健康、快乐、有能力的孩子,同时让父母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获得成长和满足。 本书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孕育新生命——从备孕到出生 科学备孕,孕育健康的种子: 了解生命萌芽的奥秘: 详细介绍受孕过程,卵子和精子的生命周期,以及最佳受孕时机。 准父母的健康体检与生活方式调整: 强调孕前检查的重要性,涵盖遗传咨询、感染筛查、慢性病管理等。提供关于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补充叶酸等具体建议,为胎儿的健康发育打下坚实基础。 情绪与心理的准备: 探讨孕期荷尔蒙变化对情绪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孕期焦虑、抑郁等情绪。提供夫妻沟通技巧,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选择分娩方式的智慧: 介绍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如自然分娩、无痛分娩、剖腹产等,帮助准父母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孕期呵护,守护生命初体验: 营养的艺术: 深入解析孕期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不同食物的搭配建议,以及孕期常见营养素缺乏的预防。 身体的变化与应对: 详述孕期身体出现的各种变化,如孕吐、水肿、腰酸背痛等,并提供科学有效的缓解方法。 胎教的科学与误区: 区分科学胎教与迷信说法,介绍如何通过音乐、故事、对话等方式与胎儿互动,促进胎儿听觉、视觉及情感发展。 孕期安全: 强调孕期生活安全,如避免接触有毒物质、辐射,注意用药安全,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新生儿护理: 分娩后的身体恢复与情感适应: 关注产后妈妈的身体康复,包括伤口护理、恶露处理、哺乳指导等,并指导产后妈妈如何适应新的身份和角色。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护理: 详细讲解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如睡眠、喂养、排泄、皮肤护理、脐带护理、洗澡等,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建立亲子依恋——拥抱与安抚的艺术: 强调早期亲子互动对婴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教授有效的安抚技巧,如包裹、摇晃、轻拍、声音安抚等,帮助婴儿建立安全感。 了解宝宝的语言——哭声的解读: 帮助父母理解婴儿哭声的不同含义,如饥饿、尿布湿了、不适、需要陪伴等,从而更及时有效地回应宝宝的需求。 第二部分:婴幼儿时期——探索与成长 科学喂养,奠定健康基石: 母乳喂养的优势与技巧: 全面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衔乳姿势,以及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配方奶喂养的科学选择与执行: 为不适合母乳喂养的家庭提供指导,如何选择合适的配方奶,以及冲调、喂养的注意事项。 辅食添加的里程碑: 详细讲解辅食添加的原则、时机和种类,从泥糊状食物到颗粒状食物的过渡,以及如何应对宝宝的挑食、偏食。 饮水与零食的智慧: 指导何时开始给宝宝喝水,以及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避免摄入过多糖分和添加剂。 睡眠的智慧,安享童年夜晚: 理解宝宝的睡眠规律: 介绍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特点和发展规律,帮助父母建立合理的睡眠计划。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提供关于卧室光线、温度、声音、床上用品等方面的建议,营造有利于宝宝入睡和深度睡眠的环境。 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教授循序渐进的睡眠训练方法,帮助宝宝学会自主入睡,减少夜醒次数。 应对睡眠问题: 针对宝宝常见的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夜惊、分离焦虑等,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运动与大动作发展,释放生命活力: 不同月龄的运动里程碑: 详细描述宝宝从抬头、翻身、坐、爬到站立、行走等大动作发展的重要节点,并指导家长如何通过游戏和互动促进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 亲子运动的游戏: 提供丰富的亲子互动游戏,如抓握练习、踢腿游戏、爬行比赛、平衡游戏等,激发宝宝的运动兴趣,锻炼身体协调性。 安全活动空间与玩具的选择: 指导家长如何为宝宝创造安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活动空间,以及如何选择适合宝宝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玩具。 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开启探索之旅: 玩转小手: 介绍宝宝在不同月龄能够实现的精细动作,如抓握、捏取、涂鸦、积木搭建等。 引导宝宝玩耍: 提供一系列鼓励宝宝进行精细动作发展的游戏,如串珠、撕纸、挖沙、拼图等,提升宝宝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早期阅读的启蒙: 强调早期阅读对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如何选择绘本,如何与宝宝进行亲子共读。 语言发展,开启沟通之门: 咿呀学语的奥秘: 介绍宝宝从发出声音到理解词语、说出第一句话的语言发展过程。 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提供大量与宝宝交流的技巧,如多与宝宝说话、唱歌、讲故事、描述周围事物等,刺激宝宝的语言学习。 理解与回应宝宝的表达: 教导父母如何积极回应宝宝的咿呀语、手势和表情,鼓励宝宝主动沟通。 早期阅读与语言能力的关联: 再次强调早期阅读对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绘本进一步拓展宝宝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认知发展,点亮智慧的火花: 好奇宝宝的感知世界: 介绍宝宝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认识世界的过程。 启发式玩耍: 推荐能够激发宝宝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玩具和游戏,如形状配对、颜色认知、大小比较等。 安全探索的艺术: 指导家长如何为宝宝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宝宝自由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和成长。 情绪管理与社会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认识宝宝的情绪: 帮助父母识别宝宝各种情绪的表现,如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等。 教宝宝认识情绪: 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帮助宝宝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积极回应与引导: 教导父母如何用同理心回应宝宝的情绪,帮助宝宝调节负面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社交的萌芽: 介绍宝宝早期的社交行为,如与人对视、微笑、分享玩具等,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宝宝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 第三部分: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独立与发展 独立能力的培养,赋予自信翅膀: 自理能力的逐步建立: 详细讲解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培养其穿衣、吃饭、如厕、整理物品等基本自理能力。 规则与界限的设定: 强调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和界限对孩子行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积极的方式执行。 责任感的初步认知: 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和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学习能力的引导,激发求知欲: 游戏式学习: 强调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提供各种益智游戏和活动,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引导孩子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鼓励独立阅读,培养深度阅读能力。 鼓励提问与探索: 创造一个鼓励孩子提问、探索未知的家庭氛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健康与心理韧性,应对挑战的铠甲: 深入理解情绪: 帮助孩子认识更复杂的情绪,如嫉妒、沮丧、失望等,并学会健康的表达方式。 培养抗挫折能力: 通过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从中学习经验,培养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社交技能的提升,融入群体: 合作与分享: 引导孩子学习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学会分享玩具和资源。 解决冲突的智慧: 教导孩子用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同理心与尊重: 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尊重他人。 安全教育与健康生活,守护成长之路: 家庭安全: 强调在家中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用电、用火、防滑倒、防烫伤等。 户外安全: 指导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晒伤等。 网络安全: 针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提供关于网络使用的安全指导,保护其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健康饮食与运动: 强调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部分:父母自身的成长——智慧育儿的源泉 成为学习型父母: 鼓励父母持续学习育儿知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 亲子关系的经营: 强调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建立信任、尊重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与伴侣的合作: 探讨夫妻在育儿过程中的角色分工与合作,共同承担育儿责任,成为育儿的坚强同盟。 情绪的自我管理: 关注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习应对育儿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尊重个体差异: 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避免盲目比较,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节奏。 《科学育儿全程指导》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育儿宝典,它将帮助您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一份从容与智慧。本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案例,让科学育儿理念深入人心,让您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可靠、最智慧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