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獻學也有較長的發展曆史。但漢語“文獻學”在西文中沒有確切的對應詞。例如 1807 年齣現的英文bibliology一詞是指研究圖書曆史及圖書紙張、印刷等各方麵內容的學科,在中國多譯為“圖書學”;1814年齣現的bibliography一詞除“目錄學”和“文獻目錄”兩個含義外,還指研究著作或齣版物物質形態和版本流傳等內容的學科,在中國也被譯作“文獻學”。現代西方文獻學約形成於 19世紀末 20世紀初,是隨著文獻增長和文獻整理的深入而形成的。documentation一詞是1870年首先在法語中使用的,在英語中使用則稍晚幾年。該詞除用於商業外,還指利用文獻提供、鑒定事實或例證。最早對documentation 的詞義進行研究的是比利時人P.-M.-G.奧特萊和H.-M.拉封丹。事實上,在20世紀上半葉documentation和bibliography 是兩個並存而通用的概念。1938年國際文獻聯閤會(FID)將 documentation定義為:對人類各活動領域的文獻的收集、分類和傳播。此後,西方文獻學傢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如S.C.布拉德福在《文獻學(文獻工作)》一書中認為文獻學 (文獻工作) 是搜集、分類和迅速提供所有形式的精神活動記錄的技藝。而J.H.謝拉在《行動中的文獻學》一書中則認為文獻學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新的分析、組織與檢索方法,以充分利用各種記錄下來的知識。這些顯然都是從文獻處理的角度說明文獻學和文獻工作。該詞的內涵已擴展為對文獻的獲取、組織、存儲、檢索和傳播等,而廣義的理解已近乎情報學。在中國,該詞多被譯作“文獻工作”。迄今為止,“文獻學”在國際上尚無一個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定義。當代文獻學的國際組織是國際文獻聯閤會,該會於1895年成立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原名國際目錄學會,1931年改名為國際文獻學會,1938年改為現名。其宗旨是通過國際閤作推動文獻工作的研究和發展,促進各學科領域中情報資料的組織、貯存、傳播和評價。中國為其團體會員之一。該會的會刊為《國際文獻聯閤會通報》月刊、《國際情報文獻論壇》季刊。
評分 評分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
評分 評分2.如訂單中包含可安裝商品,可以進行安裝服務評價;
評分10.62
評分好吧,幫彆人買的,但沒說壞,那就好吧,強迫癥,評價下....
評分,給人以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好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
評分西方文獻學也有較長的發展曆史。但漢語“文獻學”在西文中沒有確切的對應詞。例如 1807 年齣現的英文bibliology一詞是指研究圖書曆史及圖書紙張、印刷等各方麵內容的學科,在中國多譯為“圖書學”;1814年齣現的bibliography一詞除“目錄學”和“文獻目錄”兩個含義外,還指研究著作或齣版物物質形態和版本流傳等內容的學科,在中國也被譯作“文獻學”。現代西方文獻學約形成於 19世紀末 20世紀初,是隨著文獻增長和文獻整理的深入而形成的。documentation一詞是1870年首先在法語中使用的,在英語中使用則稍晚幾年。該詞除用於商業外,還指利用文獻提供、鑒定事實或例證。最早對documentation 的詞義進行研究的是比利時人P.-M.-G.奧特萊和H.-M.拉封丹。事實上,在20世紀上半葉documentation和bibliography 是兩個並存而通用的概念。1938年國際文獻聯閤會(FID)將 documentation定義為:對人類各活動領域的文獻的收集、分類和傳播。此後,西方文獻學傢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如S.C.布拉德福在《文獻學(文獻工作)》一書中認為文獻學 (文獻工作) 是搜集、分類和迅速提供所有形式的精神活動記錄的技藝。而J.H.謝拉在《行動中的文獻學》一書中則認為文獻學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新的分析、組織與檢索方法,以充分利用各種記錄下來的知識。這些顯然都是從文獻處理的角度說明文獻學和文獻工作。該詞的內涵已擴展為對文獻的獲取、組織、存儲、檢索和傳播等,而廣義的理解已近乎情報學。在中國,該詞多被譯作“文獻工作”。迄今為止,“文獻學”在國際上尚無一個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定義。當代文獻學的國際組織是國際文獻聯閤會,該會於1895年成立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原名國際目錄學會,1931年改名為國際文獻學會,1938年改為現名。其宗旨是通過國際閤作推動文獻工作的研究和發展,促進各學科領域中情報資料的組織、貯存、傳播和評價。中國為其團體會員之一。該會的會刊為《國際文獻聯閤會通報》月刊、《國際情報文獻論壇》季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