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期社會經濟的繁榮,推動文學、藝術、科技的發展,社會思潮異常活躍。特彆是蘇、鬆、杭、嘉、湖等江南地區,名傢輩齣,成為我國文化史、思想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董其昌則是那個時代藝術領域中最具號召力的人物,他不但是一位影響深遠的書畫藝術傢、理論傢和鑒藏傢,而且還是一位著述頗豐的文學傢和史學傢。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思白、思翁,彆署香光居士。明鬆江府華亭人。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纍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1631)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緻仕。八十二歲卒於傢。謚文敏。
董其昌“天纔俊逸,少負重名”,以善書“名聞外國”。書風率意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為有明一代大傢。擅山水,集宋元“諸傢之長,行以己意,瀟灑生動”而自成清潤明秀一格。論畫標榜文人氣,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傢為“南北宗”,推崇南宗為文人畫之正脈,其影響波及至今。
搜集整理董其昌的全部著述,匯編成《董其昌全集》以供學界,這不僅對中國書畫史和董其昌個案研究至關重要,而且對晚明史乃至中國文化史的研究,其意義亦非常重大。
鑒於此,編修《董其昌全集》被列入“國傢‘十二五’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重點規劃項目”、“2012年度國傢古籍整理齣版資助項目”。
這次齣版的《董其昌全集》一函八冊,收錄瞭董其昌撰著的詩文,董氏參與編修、補訂的著作,以及董其昌身後由他人編輯的董氏著述、信劄、題跋、佚文等。其中多數是此前未經整理校點的。
全集收錄的《容颱集》是董其昌畢生思想的精華,包括文集、詩集和彆集。全集收錄的《學科考略》、《論文宗旨》、《舉業蓓蕾》集中體現瞭有“一代文宗”之譽的董其昌對八股文的精到論述。全集收錄的《通鑒集要》、《神廟留中奏疏匯要》、《玄賞齋書目》是史學、目錄學研究的重要著作。
《董其昌全集》的齣版,是董氏身後378年來首次對其著述最完整的匯集和整理,是研究晚明史的重要史料,是深入研究董其昌生平、藝文、交遊及晚明社會生活諸方麵的重要基礎文獻,將對“董學”嚮縱深發展的起到重要推進作用。自1980年代末以來,上海書畫齣版社曾舉辦規模空前的董其昌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齣版過多部海內外研究論著和董其昌書畫作品,對推動董其昌藝術及其理論研究的深入,作齣過長期的努力。這次齣版《董其昌全集》,堪稱是“董學”齣版工作的延續,它體現瞭上海書畫齣版社一以貫之的齣版理念,即對中國傳統藝術基礎文獻整理與運用的重視。
嚴文儒、尹軍主編《董其昌全集》,對傳世董其昌著述文字加以全麵係統地匯集、整理,對各種版本的來源詳加考辯,擇其善者而從之,托名僞作則一概不收。
《董其昌全集》收錄董其昌撰述、編著等著作計13種,250萬字。如《容颱集》《學科考略》《論文宗旨》《舉業蓓蕾》《 《畫禪室隨筆》《骨董十三說》《香光隨筆》《董華亭書畫錄》《通鑒集要》《神廟留中奏疏匯要》《玄賞齋書目》等。據董其昌手劄、題跋以及書畫著錄等,成《董其昌詩文題跋輯佚》;附錄有關董其昌的《曆代序跋》《傳記資料》《年錶》等。延請學有專長的文史專傢、書畫研究者,就所收董其昌著作底本精心校點,劃專名綫,必要處齣以校勘,以便研究者閱讀、引用。
《董其昌全集》是研究董其昌詩文、書畫、生平、交遊以及董氏所涉及文史、諸子、禪學等等最為翔實的基礎性資料,也是研究晚明政治、社會生活諸方麵的一部綜閤性專著。
嚴文儒,男,1951年生,浙江慈溪人。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直屬黨支部書記、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宋史與宋代文獻學。
主要著作有:1、《新譯閱微草堂筆記》(颱北三民書局,2006年)2、《新譯東京夢華錄》(颱北三民書局,2004年)3、《三門街》(注釋,颱北三民書局,2007年)4、《硃子全書與硃子學——2003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主編之一,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2005年)5、《中國理學(第二捲)》(與吳宣德閤著,東方齣版中心,2002年)6、《古本官場記》(與王培軍閤著,東方齣版中心,2001年)7、《中國茶文化史話》(黃山書社,1997年)8、《隋唐演義》(校注,颱北三民書局,1998年)9、《中國民俗史話》 (黃山書社,1997年)10、《中國傳統文化概論》(閤作,東方齣版中心,2003年)11、《硃子全書》(閤作,上海古籍齣版社、安徽教育齣版社,2001年)。
第一冊 容颱集 上
第二冊 容颱集 下
補輯閩本容颱集
第三冊 學科考略
論文宗旨
舉業蓓蕾
書禪室隨筆
骨董十三說
香光隨筆
董華亭書畫錄
第四冊 通鑒集要 上
第五冊 通鑒集要 下
第六冊 神廟留中奏疏匯要 上
第七冊 神廟留中奏疏匯要 下
第八冊 玄賞齋書目
董其昌詩文題跋輯佚
附錄
我對古琴和雅集文化的研究已經持續瞭十多年瞭,深知明末清初文人的社交圈子是如何通過“琴棋書畫”構建精神共同體的。董其昌作為江南士林領袖之一,他的交遊錄和雅集活動記錄,是研究當時文化生態的關鍵綫索。我非常希望這套全集中,能夠細緻地整理齣他參與過的曆次重要雅集的參與者名單、演奏麯目,甚至是席間的詩詞唱和。這些細節,往往比他自己的理論宣言更能體現一個時代的文化溫度。如果能看到他對特定古琴款識的評論,或者他對“徽位”和“音律”的獨特見解,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說實話,那些關於“淡墨”與“濃筆”的爭論我已經看膩瞭,我更想知道他在聽著一麯高山流水時,內心真正的波瀾是什麼。一套真正的“全集”,應該能重現他生活中的聲光色味,而不僅僅是書齋裏的筆墨乾枯。這套書的編纂者如果能把散落在各處的這些“生活片段”拼湊起來,那就太棒瞭,否則,它就隻是一個理論傢的語錄,而不是一個“人”的全部。
評分我是一位古籍修復師,對古代書籍的裝訂形製、紙張縴維和墨色變化有近乎偏執的關注。我選擇這套《董其昌全集》的原因,純粹是想觀察這套現代齣版物在模仿古代善本方麵的努力和細節處理。我知道董其昌的書法在結構上有其獨到之處,尤其是在行草與楷書之間的平衡拿捏。因此,我最想知道的是,這套全集中,他對不同時期自己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是如何進行區分和標注的。更重要的是,如果能看到一些關於他藏書的批校記錄,那簡直是為我提供瞭絕佳的“墨質研究樣本”。比如,哪些書信是用鬆煙墨寫的,哪些是油煙墨,書寫的速度和紙張的吸墨性有何關聯?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技工層麵的信息。我甚至不關心他的哲學思想有多高深,我隻關心他寫字時手上的力度和筆鋒的殘留痕跡。希望這套書的影印質量能夠達到近乎原作的水準,讓我能透過現代的印刷,窺見古代紙張的縴維脈絡和筆劃的立體感。如果僅僅是模糊的復製品,那它對我的專業研究價值就大打摺扣瞭。
評分作為一個業餘的篆刻愛好者,我主要對魏晉以來的印章流派演變比較有興趣。我知道董其昌在藝術鑒賞和收藏領域是大傢,他對古代金石書畫的品鑒眼光,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這迴購入這套全集,核心目的就是想深挖一下他鑒定古印章和碑帖的記錄。他那些關於“印泥”和“用印”的看法,哪怕是隻言片語,對於理解明代中後期的印學風尚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我特彆關注其中有沒有收錄他與當時金石學傢的書信往來,或者他對一些重要拓片流傳過程的批注。如果這套書隻是羅列瞭他的繪畫作品和理論文章,而沒有深入到他對“物”的考證和判斷,那麼其“全集”的定義對我來說就不夠完整瞭。藝術史的演進,往往是通過對前人遺物的觸摸和審視來完成的,我期待董氏能提供一個清晰的“觸摸點”。希望這八冊裏,至少有一冊能側重於他的收藏和鑒藏心得,那纔算真正抓住瞭他的“眼力”所在。
評分這套《董其昌全集》的裝幀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拿到手掂量分量,就能感受到齣版社的誠意。我特意選的這套全集,就是衝著它內容的完備性去的。最近沉下心來研究瞭一下明末清初的文人畫派,董其昌的“南北宗論”幾乎是繞不開的理論基石。我之前看的幾本關於書畫史的選本,對他的理論分析都比較碎片化,很多關鍵的文本引用都是東拼西湊的,讀起來很不連貫。這次入手全集,最期待的就是能看到他那些關於筆墨、章法的論述,是不是如傳說中那樣,將禪宗思想融入到瞭繪畫理論的構建之中。說實話,光是把八冊書目錄翻瞭一遍,我就能預見到接下來的幾個月我的書房會變成什麼樣子瞭——估計要鋪滿宣紙和各種拓片瞭。我特彆關注他那些書劄的收錄情況,因為感覺真正的文人思想,往往藏在那些不經意的往來信件裏,而非刻意為之的著述中。如果這套書能把相關的史料考證工作也做得紮實,那簡直是無價之寶。目前還沒有細翻,但光是這種厚重的質感和排版的氣度,就足以讓人心生敬畏,感覺自己正捧著一塊曆史的磚石。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一種非常小眾的古代建築美學,主要是對江南園林的疊山理水頗有研究。所以,在挑選這套書的時候,我其實是想看看董其昌的園林實踐或者他對於“可遊、可居、可賞”的空間哲學的論述,是否能在他的藝術理論中找到對應的影子。畢竟,文人畫強調的是“臥遊”,這種意境的營造,和園林設計是異麯同工的。我希望這套全集中,能有一些關於他參與設計或品評園林活動的文字記載。坦白說,我更關心的是藝術與生活邊界消融的那種狀態。如果這八冊裏,隻有那些純粹的書法或繪畫理論,我可能會覺得略有遺憾。我期待的是那種更具生活氣息、更有人間煙火氣的文字,比如他對友人饋贈畫作的點評,或者記錄他如何在自己的收藏中構建一個精神世界的細節。如果能附帶一些相關園林遺址的今昔對比圖影,那就更完美瞭,哪怕是粗略的草圖也行,用來印證他理論的實踐性。這套書的價值,對我來說,或許不在於“畫”,而在於“生活”本身。
評分書高大上,很滿意,真的不錯。
評分書高大上,很滿意,真的不錯。
評分發貨很快,非常滿意!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一讀。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一讀。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一讀。
評分裝禎精美/內容豐富/印製精良……
評分裝禎精美/內容豐富/印製精良……
評分發貨很快,非常滿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