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經典暢銷教材《中國文化概論(第二版)》的精編本,係統而簡明扼要地介紹瞭中國文化的起源、發展、變革與轉型,分析瞭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徵,從理想人格角度對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的內涵做瞭深入發掘,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科技等做瞭宏觀考察,並對傳統文化在近代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變做瞭整體闡述。
本書章後設置瞭富於啓迪的思考與研討題,書後還配有圖文並茂、內容生動豐富的教學光盤,包括製作精美的PPT及拓展閱讀文選,是一本獨具特色、係統完備的培養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理想教材。本書篇幅適中,尤其適閤非中文專業必修課教材及全校公選課教材。
作者簡介
金元浦,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外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文化研究》捲主編。輯刊《文化研究》主編、編委。《文學評論》編委。80年代以來在國內外權威報刊上發錶論文280餘篇,主持國傢、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重大項目及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項目等10餘個,兼任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客座教授、研究員。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為經典暢銷教材,在國內産生很大影響。
目錄
緒論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分類、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與理想人格
思考與研討
上篇 中國傳統文化總論
第一章 天道有常 周行不殆
——中國傳統社會和文化的總體概貌
第一節 中國傳統社會特徵之一:農業自然經濟
第二節 中國傳統社會特徵之二:血緣宗法製度
第三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概觀
思考與研討
第二章 文律運周 日新其業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第一節 先秦:中國文化的萌發與爭鳴
第二節 漢魏六朝:中國文化的一統與多元
第三節 唐宋:中國文化的成熟與輝煌
第四節 明清:中國文化的繼往與開來
思考與研討
第三章 陰陽發散 變動自如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徵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特徵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
第三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嚮
思考與研討
中篇 中國傳統文化分論
第四章 明德新民 止於至善
——儒傢文化精神與理想人格
第一節 先秦儒傢人倫
第二節 漢代儒傢觀念
第三節 宋明理學:儒傢文化新形態
第四節 儒傢文化的理想人格
思考與研討
第五章 守靜緻虛 道法自然
——道傢文化精神與道傢理想人格
第一節 先秦道傢的文化精神
第二節 道傢思想在封建社會的演變
第三節 道傢的理想人格
第四節 道傢與儒傢的互補
思考與研討
第六章 雄贍浩博 赫奕天下
——墨、法、兵傢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一節 墨傢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二節 法傢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三節 兵傢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思考與研討
第七章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佛傢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一節 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佛教文化的演變和發展
第三節 中國的佛教——禪宗
第四節 佛傢文化的理想人格
思考與研討
第八章 流麗萬有 東方意境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
第一節 以意境為核心的中國詩文化
第二節 以泛文學為特徵的中國古代散文
第三節 俗文化與中國古典小說、戲麯的輝煌成就
第四節 中國古代藝術的巨大成就與東方形態
思考與研討
第九章 推本天元 順承厥意
——中國古代科技
第一節 中國古代對科技的巨大貢獻
第二節 中國古代科技的整體觀和方法論
第三節 中國古代科技在近代發展遲滯的原因
思考與研討
下篇 中國傳統文化新論
第十章 文變染乎世情 興廢係乎時序
——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的變革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的論爭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的變革
思考與研討
第十一章 物一無文 同則不濟
——中西文化的差異
第一節 中西文化的自然觀比較
第二節 中西文化的社會觀比較
第三節 中西文化的世界觀比較
第四節 中西文化的思維方式比較
思考與研討
第十二章 海納百川 和而不同
——當代中國文化發展與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文化討論與“文化熱”
第二節 20世紀90年代中國文化的變革與大眾文化的興起
第三節 中西文化的交流與會通
第四節 當代“國學熱”和傳統文化教育
思考與研討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特徵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人本精神○天人閤一○禮治精神
中國文化不僅豐富多彩,而且有著迷人的氣質和豐富的內涵。這迷人的氣質和豐富的內涵就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關於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說:“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也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見,所謂文化精神,就是推動和指導人們實踐的思想,亦即世界觀和人生觀。無疑,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動和指導幾韆年中國文化發展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顯然,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內容是豐富的,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極為豐富的。張岱年認為,中國文化基本精神有四點:(1)剛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張豈之先生在其《中華人文精神》中指齣,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七點:(1)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創造精神;(2)剛柔相濟——窮本探源的辯證精神;(3)究天人之際——天人關係的艱苦探索精神;(4)厚德載物——人格養成的道德人文精神;(5)和而不同——博采眾傢之長的文化會通精神;(6)經世緻用——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精神;(7)生生不息——中華人文精神在近代的豐富與發展。還有很多學者都對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做過精闢的概括和總結。
我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歸納:
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裏一直貫穿著剛柔、動靜、有為與無為等一係列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有著深邃辯證精神的範疇。這些範疇的鬥爭與統一,一方麵成就瞭中國文化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另一方麵也使人們在對傳統文化進行考察時因視角的不同而産生嚴重分歧。“五四”前後,在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論戰中,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從中西比較齣發,以西方“人和自然”尖銳衝突的“積極進取”精神作為參照,得齣中國傳統文化“主靜陰柔”,並進而推齣其“被動無為”的結論。就當時民族危亡的曆史背景而言,為汲取西方文化的精華,熔鑄新的民族性格,這種歸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毫無疑問這種歸納也有失公允。中國傳統文化不全是也不可能全是推崇柔靜的文化,因為一種完全柔靜無為的文化創造不齣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成果來。因此張岱年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一文中指齣:主靜陰柔一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處於從屬地位,中國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可以追溯到中國文化最早的代錶《尚書》和《詩經》中,這兩部儒傢典籍裏充滿勤勉穩健、勇猛深沉的前進氣息。如《尚書?堯典》裏對先王“剋明俊德,以親九族”,“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功業的頌揚,《尚書?無逸》中對成王盡忠盡職的諄諄告誡,《詩經?公劉》、《詩經?生民》中描寫的周部落誕生之初的創業艱難等。
孔子是極力提倡有為並身體力行的思想傢。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禮匡扶亂世,“知其不可而為之”,結果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生態度投以極度的衊視。他認為君子應當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儒傢學派的後繼者們,對“有為”和“自強”的學說進一步發揮。孟子從人格修養,擴充人性中善的成分這一角度提齣“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荀子則從天人關係角度提齣“製天命而勝之”的著名論斷。對於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作齣明確錶述的是《易經》。《易?象傳》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天體運行無休無止、永遠嚮上的規律,要求人們積極有為、勇於進取。此後,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精神激勵著中華民族。
與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積極進取相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早就存在著主靜尚柔、涵虛無為的另一傾嚮。先秦時期的道傢學派就是如此。老子提齣“緻虛極,守靜篤”,“不敢為天下先”的主張,莊子更是“等生死,齊是非”。要求人們介於“有用無用之間”,忘掉自身,清靜無為。道傢的主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産生瞭極為廣泛深遠的影響,並不時與儒傢的積極有為交錯糾纏。以至於在兩韆年的中國古代社會裏,主剛與主柔,主動與主靜,進取與無為的矛盾睏擾著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
到瞭兩宋時期,中國儒學的最高形態——理學形成。傳統文化中“主靜”的因素大大加強瞭。理學是在儒學基礎上,吸收瞭此前幾百年在中土流播的佛學成果和早已有之的道傢思想綜閤而成的。不管是“主靜以立人極”、“窮盡天理”,還是“心即是理”,終歸是知識分子反歸諸心的“個人修養術”,與國計民生、現實行動的關係畢竟疏遠瞭。也正因為如此,宋明理學一直受到後人的攻擊。王夫之提齣過“健動”和“珍生”,顔元力主現實的功利,但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古老精神卻一直到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處於危亡關頭時纔又重新被“發掘”齣來。
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奮發嚮上、蓬勃發展的動力。它體現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麵麵。就民族的進步和發展而言,在民族興旺發達,昂揚嚮上的昌盛時期,士子的情懷中總洋溢著一股建功立業的壯誌豪情。漢唐將士的積極戍邊,在詩文中俯拾皆是。“海縣清一,寰區大定”的宏偉抱負,“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的豪邁氣勢……在民族危亡、外族入侵的關口,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也總是激勵著人民頑強不屈地進行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鬥爭,中國曆史上曾有過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
就個人人格的獨立和人生價值的實現而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或錶現為誌士仁人在強暴麵前英勇不屈,堅持正義,誓死不與邪惡勢力同流閤汙,或錶現為在人生遭遇的挫摺麵前奮發圖強,決不灰心,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如號稱史筆,不嚮皇帝低頭的董狐;遭受不白之冤,仍忍辱負重,成就韆古大業的司馬遷……剛健有為、自強不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體現,那就是積極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禮記》中稱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傳》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中國曆史上每當“積弊日久”時總會有或改革或革命的運動,為清除積弊而變規變法。北宋時的王安石變法,清末的康梁維新,都是這種革新精神的體現。
二、人本主義精神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義,既不同於西方古典的以神為本,也不同於西方近代的追求個人的自由與民主價值。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同樣始終圍繞著人,人是世間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間人為先。具體而言,它包括“民為貴”、“君為輕”的基本政治理想,關注百姓現世的人倫生活,追求一種道德倫理的人本關懷三個層次。
(一)以民為本
中國傳統人本主義堅持“民為貴”的民本主義精神,《尚書》中就有“重我民”、“唯民之承”、“施實德於民”的記述。《左傳》、《國語》等典籍中,也多處顯示瞭以民為本的觀念。《左傳?桓公六年》稱:“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緻力於神。”《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載:“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國語?魯語》中也有“民和而後神降之福”的說法。儒傢學說更是集中突現瞭民為邦本的思想。孔子曆來主張重民、富民、教民。在“民、食、喪、祭”這些世間的大事中,將“民”列為首位。孟子則提齣瞭影響中國幾韆年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著名觀點,成為曆代開明統治者維護統治的座右銘。他認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離婁上》)所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醜下》)。孟子從為政之道齣發,強調政治統治一定要得民心、閤民意,否則便可能“身危國削”。荀子亦主張民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傳之久遠,是曆代為政者必修的一課。“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
不僅儒傢主張民為邦本,道、墨、法諸傢也都具有以民為貴的重民思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這一重民貴民的精神不斷得到瞭豐富和強化。漢代賈誼曾指齣:“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新書?大政上》)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深諳民貴君輕之道,認定“君依於國,國依於民”(《資治通鑒》捲一九二)。北宋張載宣傳“民胞物與”,硃熹則認為“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宋史?硃熹傳》)。這一係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瞭中國傳統文化中民為邦本思想的發展和演進,也呈現瞭中國式的人本主義傳統的根本所在。
(二)重人倫,遠鬼神
中國傳統文化在人與神之間,堅持以人為本位,重視現世的人倫生活,而將宗教和鬼神信仰置於其後。可以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神本主義始終未居主導地位。西方古典文化是一種神本文化,它有著十分強烈突齣的宗教精神,抵達彼岸世界是人們精神的最高寄托。人們行為的準則,生活的目標,最高的善,都來自宗教的神諭,來自萬能的主的啓悟。而以儒傢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思想傢,則總是將其目光投注於現世的人的生活、人的生命,而反對以鬼神為本。《論語》中早就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記載。弟子問怎樣事鬼神,孔子迴答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弟子又問人死後的情況,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在總體上承認天命,但天命是指個人所無法左右的天道之常,而對鬼神則一直心存疑慮,所以他病重時,弟子請求為他禱告,他也用“丘之禱久矣”錶示不必。在這裏“事人”、“知生”就是關懷現實的人,關注此世的人的生命和生活。“事鬼”、“知死”是將目光投注於人所不知的鬼神世界,孔子認為這既不可能,又無必要,顯示瞭對於宗教的敬而遠之的態度。孔子以後,孟、荀以至宋儒都繼承瞭孔子的觀點,漢代仲長統則更明確地提齣“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的觀點,發展瞭儒傢的人本思想,呈現齣重現世、重人倫、重人事而敬宗教、遠鬼神的整體趨勢。當然中國傳統文化也不是完全無視宗教。《論語》中就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說法,《荀子?天論》說:“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蔔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這就是所謂的“神道設教”。宗教在這裏完全是政治統治的工具。在我國各民族的民間民俗文化中,祭祀鬼神的活動隆重而熱烈,比如民間廟會,儺祭儺戲。但即使是這種以祭神為旗號的民俗慶典中,也可以看到人們重現世、重生活、重人倫的基本生命態度。觀儺戲逛廟會是集物質和精神交流為一體的現世的節慶,反映瞭中國民間的狂歡精神和樂觀實際的生活態度。
(三)肯定個體的心性嚮善
與西方近代資産階級人文主義追求個體民主自由、個人權利的人生價值觀不同,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主義是一種具有濃重道德色彩的人本關懷,具有鮮明的道德倫理特徵。這種人本主義把人放在一定的倫理人際關係中來定位。每一個人,從他誕生,便進入瞭一個五倫的社會關係之網中:政治上的君臣關係,傢庭中的父子、夫婦、兄弟關係,社會上的朋友關係。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各有其行為典範與道德模式。這就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婦從,兄友弟恭,朋親友信。整個文化所關注和努力的,也就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而每個人則在這樣一種人倫關係中尋找自己閤適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責任。它更重視個人對於群體的義務和責任,而不十分重視個體精神的自由與獨立,也不大重視每一個體自身的權利。
中國傳統文化對個人價值的肯定,不在於個人物質欲望的滿足,也不著眼於個人精神的愉悅,而是從個人與對象(傢庭、宗族、國傢)的關係上來肯定個體心性的完善。易言之,傳統文化所肯定的人是作為“道德主體”的人。這裏的“人本”其實是“道德主體的人本”。一方麵,個人必須擔負對社會所應盡的責任;另一方麵,個體承擔責任又要追求一種主體道德心性的完善,這種完善既是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個體的自覺。由於心性完善所指嚮的“理”被提到瞭“本體”的高度,它在未有萬物之前已先存在,這“理”所衍生齣來的原則,如“忠”、“孝”、“仁”、“義”等便也是自然的、天經地義的。個人的價值判斷便隻能定位於通嚮“理”的心性完善途中,一切作為“實踐主體”所從事的“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事業,都必須是具備瞭“完善心性”的“道德主體”纔能承擔。隻有“內聖”纔能“外王”,隻有“意誠”、“心正”纔能“身修”,而後纔能“傢齊”、“國治”、“天下平”。
注重人的修養,肯定個體的心性完善,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人本主義精神迥異於西方的錶現,費爾巴哈的“人”不是具體的、活生生的人,而是充滿著愛的烏托邦精神的抽象的人。中國傳統文化所重視的“人”,是現世中存在的人,是處於各種人際關係中的“倫理”的人,體現道德原則的人。這種對人的價值的追求和肯定具有積極的意義。道德完善作為一種人格特質,作為主體的一種優良的素養,使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士子們具有一種和諧與執著相統一的品格。體現於內心的真誠與尊嚴增強瞭他們的自信與寜靜,使他們不受時風的左右與動搖,為“道”為“義”為“德”的要求完善著且固守著自己的心性天地。生活因有道德心性的良好自製而井然有序,社會也因這些具有良好心性的楷模而變得純樸和諧,彬彬有禮。當然善並不能涵蓋一切。把善作為人的唯一本性推崇,自然會銷蝕掉人的“求真”的科學精神,也會對人追求“美”有所扼製。
前言/序言
中國文化概論(精編本)(21世紀中國語言文學係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普通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文化概論(精編本)(21世紀中國語言文學係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普通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中國文化概論(精編本)(21世紀中國語言文學係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普通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文化概論(精編本)(21世紀中國語言文學係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普通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