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光鲜的外表之下,安琪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孩。在农村疯跑,在城镇长大,父母也只是普通高中教师。直升落榜,竞赛失利,却屡仆屡起。愈挫愈勇。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背后,也有迷茫和失落。
但最终。安琪总能笑对人生。坚持“既然决定要走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的人生信条:坚信“所有事情的结局都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说明还没有到结局”。
安琪说,是妈妈造就了一个快乐、自信的她。
妈妈王飞是“有心无痕”教育理念的坚决拥护者和实践者,不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不强求分数,身体力行“慢教育”,耐心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主见。最终安琪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从早期的“引导者”,到后来的“心理咨询师”,妈妈带领安琪探寻世界,陪伴安琪走过挫折,如今,放手安琪长出自己的翅膀。
王飞说,这是每一个母亲都可以做到的,无论学历高低,能力大小。
所以,她和女儿共同书写她的家庭教育经历:《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还原出一段真实的亲子互动成长历程,值得新手父母学习借鉴。
作者简介
王飞,安琪母亲,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市级教学能手。一位勤奋而普通的母亲,备孕起就博览家庭教育的中外名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终达成了自己对女儿的培养目标,塑造优秀、快乐、有主见的安琪,心智成熟程度远超同龄人。
张安琪,大眼睛,摩羯座,O型血。刚满21岁的她是5篇SCI论文的作者,新东方年轻托福教师,国际专业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会员,数次担任门萨入会测试主考官。被称为“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刷新了学霸和女神的新高度”。刚从复旦大学材料学系本科毕业,获得全额奖学金,即将赴哈佛大学攻读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博士,立志为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精彩书评
★张安琪是一个非典型学霸。
——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
★张安琪是个心里特别有数的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肯踏实去做。所以,她想要的都得到了。
——安琪的同学
★张安琪,一个把大学上到标致的人!
——网友
目录
我是安琪(代序)
上篇 妈妈的培育
第1章
生育一个高智商宝宝
1.“人体生物钟节律”与优生
2.“人体生物钟节律”是否科学?
第2章
早期教育开始啦!
1.“先培训,后上岗
2.全方位接触世界
第3章
寓教于乐的早教活动
1.生活是课堂,处处皆教育
2.家庭是早教的主战场
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4.拥抱大自然
5.早期教育的时机把握
6.快乐是早期教育的主旋律
第4章
爱上读书 受益无穷
1.为什么要早识字、早阅读?
2.一岁宝宝会识字
3.五岁幼儿能阅读
4.爱上读书,受益多多
第5章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1.好习惯,好人生
2.塑造好习惯,从睡觉开始
3.饮食有道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参与家务 心灵手巧
第6章
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
1.预习-赢在起跑线上
2.上学是自己的事
3.淡化分数和名次
4.专注是学习效率的保障
5.会自学的孩子潜力大
第7章
志当存高远
1.理想与人生
2.哈佛梦的开始
3.屡仆屡起 愈挫愈坚
第8章
独立的孩子有出息
1.不做“直升机父母
2.如何培养独立的孩子
第9章
求学路上 家长护航
1.不背压力 轻装上阵
2.老师是良师益友
3.父母是心理咨询师
第10章
不做物质小孩
1.简单生活
2.控制物欲
3.淡泊名利
第11章
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1.一俊不能遮百丑
2.做“贪婪的家长
第12章
怎样做父母
1.养育子女 责无旁贷
2.为孩子的心灵护航
3.父母是示范者
4.父母是引领者
下篇 安琪的成长
第13章
“风一样的女子
1.快乐的童年
2.从小要独立
3.要做“女汉子
4.正视短板
第14章
从复旦到哈佛
1.高考冲刺
2.随心所欲学英语
3.科研经历
4.加入门萨
5.加盟新东方
6.提高效率
7.一夜成名
8.圆梦哈佛
后记: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精彩书摘
拥抱大自然
让人类的婴幼儿早早感受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就能开启智慧、激发兴趣、开发潜能。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人类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代代相袭,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和真理。让人类的婴幼儿早早感受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就能开启智慧、激发兴趣、开发潜能。
遗憾的是,今天都市里的孩子却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他们大多被“困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沉迷于虚幻的电玩世界,不理会外面的日出日落,四季更迭,错过了多少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琪琪幼年时期,是在县城度过的,也无法像农村孩子一样充分地接触大自然。所以,我无比珍惜身边有限的大自然资源。几个月大时,逗引她看云卷云舒,看月满月亏。春天,带她去学校的花坛,了解植物知识,感受万物萌动。夏天,捕蝉虫、搜蝉蜕,学习昆虫知识。秋天,捡树叶、辨纹理,了解树木特点。冬天,接一片雪花,数一数花瓣。踩一地白雪,听一听“咯吱咯吱”的美妙声音,学一学雪花的知识。下小雨或下小雪时,孩子往往不像大人一样赶紧躲避,而是愿意待在室外,亲身感受天降的馈赠。我会陪她一同感受快乐、感受美妙,丝毫不可惜打湿了衣衫。琪琪奶奶家在农村,每年寒暑假,全家都去小住一番,这是绝好的接近大自然的机会。
琪琪两岁时,见到村里的马、牛、羊、猪,兴奋不已。以往只在图画书上见到的动物,现在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舅奶奶家的猪在院子里游荡觅食,琪琪兴奋地去追逐,而且还要求骑行。对于此类要求,我当然同意并全力配合,脏点儿怕什么,只要能感受生活。征得主人同意后,我欲帮助琪琪骑到猪身上去,但猪不肯配合,仓皇逃窜。母女俩紧追不舍,最后琪琪只在猪身上站了站。虽然骑猪未遂,但琪琪的兴奋至今令人难忘。体验无价!
琪琪六七岁时,回到农村,就迅速融入了农村孩子的群体。跟着人家四处疯跑,变成“风一样的女子”。她爬到树上折柳枝做柳哨,去地里捡拾农人遗落的花生,在一个推土机挖出的坑里爬上来、冲下去……
这自然增加了我的负担,因为每天都要给她洗衣服。而且,每次洗衣之前,总能在她的衣兜里掏出树叶、干草、土块、钉子之类。但和孩子得到的体验、健康和快乐相比,多洗几次衣服算得了什么。
所以,当我看到有些家长因为怕弄脏衣服,而阻止孩子动这动那的时候,总是替他们感到遗憾,只因为他们本末倒置!农村纯朴的乡民,广袤的田野,古老的磨盘,可爱的生灵,使孩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如今,看到有些城市女嫁给“凤凰男”之后,不肯在春节时带孩子回农村,嫌弃脏啊,冷啊,落后啊。她们不知道,自己这一做法导致夫妻矛盾、公婆伤心不说,也让孩子错失了绝佳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前言/序言
《卓越之路:解码张安琪的家庭教育智慧》 序言:寻常家庭,非凡之子 在无数追求卓越的家庭教育故事中,张安琪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无数父母心中的希望。她的成长轨迹,被誉为“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而她本人,更是以“门萨女孩”的身份,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与潜能。然而,当我们剥去“哈佛”、“门萨”这些耀眼的光环,回归到张安琪的成长过程,我们会发现,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套深刻而又充满智慧的家庭教育理念。 本书并非仅仅聚焦于张安琪的个人成就,而是希望深入探究那段不为人知的陪伴与引导。它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寻常家庭,却孕育出非凡之子的心路历程。我们将一同审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父母是如何以一种近乎艺术般的耐心与远见,播撒下成才的种子,并悉心浇灌,最终收获累累硕果。这其中,既有普适性的教育法则,也有针对张安琪个体特点的量身定制。我们旨在呈现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家庭教育体系,它不依赖于昂贵的资源,不局限于特定的成长背景,而是扎根于对孩子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父母自身教育观的不断反思与完善。 第一章:启蒙之光——发现与唤醒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被完全发掘的宝藏,而家庭教育的第一课,便是如何点亮这束最初的启蒙之光。本书将详细阐述,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在她尚处蒙昧之时,便敏锐地捕捉到她与众不同的特质。这并非是刻意的“培养”,而是一种顺应天性、激发兴趣的艺术。 观察的艺术: 父母如何通过日常的互动,细致入微地观察张安琪的每一次好奇、每一个闪光的瞬间?他们是如何分辨出兴趣的萌芽,而不是短暂的玩闹?书中将呈现大量鲜活的案例,展示父母如何从孩子的眼神、言语、行为中,解读其内在的驱动力。 兴趣的沃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为她营造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环境?他们是否通过游戏、阅读、旅行,甚至是简单的生活体验,为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本书将剖析,如何将孩子的“无心之失”转化为“有意之学”,如何让学习本身成为一种享受。 天赋的识别与引导: 门萨女孩的称号并非凭空而来。父母是如何在早期就意识到张安琪在某些领域的超常表现?他们又是如何以一种非功利、非强迫的方式,为她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支持,让她能够持续地精进,而非被过度的压力压垮?我们将深入探讨,天赋的发现与培养,如何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 第二章:智识的殿堂——构建坚实的学习基石 当兴趣的火苗被点燃,接下来便是如何为其添柴加火,构建起坚实的智识殿堂。张安琪的学习之路,并非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主动的、内化的学习过程。 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知识的源泉,更是思想的启迪。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他们是否精心地为她挑选书籍?又是如何引导她进行深度阅读,理解书中的深层含义?本书将分享,家长如何成为孩子阅读的引路人,激发他们对文字的热爱。 批判性思维的萌芽: 接受信息与独立思考,是智力发展的关键。父母是如何在日常交流中,鼓励张安琪提出问题,进行质疑?他们是否通过讨论、辩论,培养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揭示,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不盲从,敢于独立判断。 跨学科的学习路径: 卓越的智慧往往体现在融会贯通。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她进行跨领域的学习?例如,从数学中看到逻辑,从历史中理解人文,从科学中体会美感。本书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起知识的立体网络,而非零散的片段。 科学的学习方法: 无论天赋如何,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加速器。张安琪是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她的父母是否为她提供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我们将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章:品格的塑造——坚韧与品德并行的成长 知识的增长固然重要,但品格的塑造,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张安琪的成长,绝非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功,她的坚韧、她的善良、她的责任感,同样令人称道。 挫折教育的智慧: 漫漫人生路,难免风雨。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支持,而不是包办代替?他们是如何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学习,培养其面对挫折的勇气和韧性?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 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是迈向成熟的标志。父母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让张安琪理解责任的意义?她是否承担过家庭责任?是否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出担当?我们将分享,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善良与同理心的播种: 真正的卓越,离不开一颗善良的心。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并引导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她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是否展现出对弱者的关怀?本书将展现,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独立性与自律的养成: 走向独立是成长的必然。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在放手与引导之间找到平衡?她是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自律,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行为?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章:视野的拓展——世界与梦想的连接 视野的广阔,决定了人生的格局。张安琪的父母,显然深谙此道。他们如何为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窗户,并引导她将目光投向更远大的梦想? 多元文化的体验: 在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的理解至关重要。张安琪的父母是否为她创造了接触不同文化的机会?例如,通过旅行、交流、阅读异域文化读物?本书将分享,如何培养孩子开放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社会实践的价值: 课堂之外的世界,同样是宝贵的学习课堂。张安琪是否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夏令营、竞赛、志愿服务?这些经历对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将探讨,社会实践如何帮助孩子认识社会,理解生活,并找到自己的价值。 梦想的启迪与支持: 梦想是人生前行的动力。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发现并支持她的梦想?他们是否给予她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志向?又是如何在必要时给予指导与鼓励?本书将展现,父母如何成为孩子梦想的守护者和助推者。 国际视野的培养: 走向世界,是许多家庭的期望。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为她塑造国际化的视野?他们是否关注全球性议题?是否鼓励她了解国际事务?我们将探讨,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国际意识,让他们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第五章:父母的角色——教育者的修行与反思 家庭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父母自身的成长与蜕变。张安琪的故事,也是她父母教育智慧不断升华的过程。 教育观的形成与调整: 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在张安琪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是否经历过观念的调整与修正?本书将深入剖析,家长如何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沟通的艺术: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润滑剂。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与她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是否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是否以尊重的态度与她交流?我们将分享,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彼此的理解。 榜样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榜样。张安琪的父母在为人处世、学习态度、价值追求等方面,是如何为她树立榜样的?本书将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心态的调整与情绪管理: 育儿之路充满挑战,父母的心态尤为重要。张安琪的父母是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压力与焦虑?他们是否懂得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将探讨,父母如何成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后盾。 结语:致敬每一位平凡的教育者 《卓越之路:解码张安琪的家庭教育智慧》希望传递的,不仅仅是关于一个“门萨女孩”的成长故事,更是对所有为人父母者的一次深刻致敬。它告诉我们,卓越并非遥不可及,真正的家庭教育,在于用心、在于智慧、在于持之以恒的爱。它鼓励我们,从张安琪的成长轨迹中汲取灵感,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之道,踏上属于自己的“卓越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或许没有“哈佛”的光环,没有“门萨”的标签,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对孩子深深的爱与责任,用科学的方法、真诚的心去陪伴,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