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美學大師,用誠懇的態度與讀者談美、談修養。其實,大師是在談一種人生態度。80年時光,洗盡鉛華,更見大師的誠懇於睿智。《談美·談修養》是《談美》於《談修養》的閤訂本,更有收藏價值。
《民盟智庫:談美·談修養》是硃光潛於1932年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談瞭美從哪裏來、美是什麼以及美的本質等問題。《民盟智庫:談美·談修養》從淨化人心、美化生活齣發,提齣人生的藝術化,倡導情趣化的生活。認為藝術化的生活,既是個人修養、快樂的源泉,也是淨化社會、收拾人心、拯救社會問題的根本良方。《民盟智庫:談美·談修養》由二十多篇文章組成,以“尊崇理性和意誌,卻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為中心,涉及與青年人密切相關的種種問題,如以“三此主義”立誌、培養奮鬥精神、把握個人與社群國族間的互動,乃至談心性、學問、讀書、交友、性愛、戀愛結婚乃至價值意識、美感教育等等。
硃光潛,安徽桐城人,現代美學傢、文藝理論傢。6歲開始接受傳統的封建教育,能背“四書五經”、《古文觀止》等,讀過《史記》、《通鑒輯覽》,1918年入武昌高等師範中文係讀書,1919年經考試被選送香港大學文學院深造,1925年入英國愛丁堡大學,獲碩士學位,1931年入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博士學位,1933年迴國,曆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1946年重返北京大學任教授。硃光潛先生一生譯著頗豐,著名的有《文藝對話集》、《美學》、《拉奧孔》、《歌德談話錄》、《新科學》等,其代錶作有《西方美學史》、《談美書簡》和《美學拾穗集》等。
談美
一 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三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
五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六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考證、批評與欣賞
七 情人眼底齣西施
——美與自然
八 依樣畫葫蘆
——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藝術與遊戲
一0 空中樓閣
——創造的想象
一一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創造與情感
一二 從心所欲,不逾矩
——創造與格律
一三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創造與模仿
一四 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
——天纔與靈感
一五 慢慢走,欣賞啊!
——人生的藝術化
談修養
一 一番語重心長的話
——給現代中國青年
二 談立誌
三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四 談青年的心理病態
五 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倫理觀
六 談處群(上)
——我們不善處群的病徵
七 談處群(中)
——我們不善處群的病因
八 談處群(下)
——處群的訓練
九 談惻隱之心
一0 談羞惡之心
一一 談冷靜
一二 談英雄崇拜
一三 談交友
一四 談性愛問題
一五 談青年與戀愛結婚
一六 談休息
一七 談消遣
一八 談體育
一九 談價值意識
二0 談美感教育
附錄一 給《申報周刊》的青年讀者
附錄二 給《申報周刊》的青年讀者
——在混亂中創秩序
附錄三 給《申報周刊》的青年讀者
——民族的生命力
附錄四 給《申報周刊》的青年讀者
——遊戲與娛樂
附錄五 給《申報周刊》的青年讀者
——談理想與事實
附錄六 給《申報周刊》的青年讀者
——談敬
附錄七 我要嚮青年說的
從整體的氣脈來看,這本書散發著一種非常獨特的時代迴響。它似乎捕捉到瞭一個特定群體在麵對快速變遷的社會時,內心深處對於“本真”和“秩序”的追尋。這不是對過去盲目的懷舊,而是一種在現代語境下對經典價值的重新定位和審視。書中涉及的議題,無論是對個體精神世界的構建,還是對集體文化記憶的梳理,都錶現齣極高的站位和開闊的視野。它成功地將宏大敘事和微觀感受編織在一起,讓讀者在思考“我們是誰,我們該去嚮何方”這類形而上的問題時,不會感到空泛,因為所有的思考都落腳於具體的觀察和體驗。這種平衡的藝術,在當前喧囂的文壇中實屬難得。它提供瞭一個錨點,讓那些在信息洪流中感到迷失的靈魂,可以暫時停泊下來,校準自己的航嚮。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精巧,它並非是鬆散的隨筆閤集,而是通過內在的邏輯和主題的隱性關聯,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每一章的論述雖然可以獨立成篇,但串聯起來後,會發現它們共同指嚮一個更深層的核心命題。這種設計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寫作態度。它沒有采用那種強硬的章節標題來鎖定內容,而是用一種更具暗示性的詞匯或短句作為區隔,這迫使讀者必須主動參與到文本的構建過程中去,去尋找隱藏的綫索和意義的關聯。這種“主動閱讀”的要求,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樂趣和深度。它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在與作者進行一場高水平的智力對話,每一次翻頁,都像是解開一個新的謎團,充滿驚喜和滿足感。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讀起來有一種久違的從容與剋製。它不像很多當代散文那樣追求華麗的辭藻堆砌或激烈的個人情感宣泄,而是采取瞭一種近乎對話、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作者在闡述觀點時,總能找到一個非常中性的切入點,不急於下結論,而是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思考。我尤其欣賞其中幾處對某個具體現象的剖析,那種抽絲剝繭、層層遞進的邏輯鏈條,清晰有力,讓人無法反駁,卻又心悅誠服。它沒有高高在上的教誨感,反而像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分享他多年來對世事的洞察。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文字力量,比那種咄咄逼人的論述要深刻得多,它不是強行灌輸,而是潛移默化地重塑讀者的認知框架。讀完一個段落,常常需要停下來,迴味一下那份沉澱下來的、帶有曆史厚重感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所展現齣的那種對“時間感”的掌握。很多篇章的敘述跨度極大,有時是從一個古代的典故切入,轉而探討當下的一種社會情緒,最後又落腳於對未來可能性的展望。這種對時間軸的靈活駕馭,使得文本充滿瞭復調的層次感。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在一位閱盡滄桑的智者帶領下,穿梭於曆史的隧道和現實的街景之間。它不隻是在談論某個議題,更是在描繪一種持續流淌的生命狀態。特彆是那些對細節的捕捉,比如對某個老物件的描述,或者對某段曆史場景的重現,都極其鮮活,充滿瞭生命力,讓人清晰地感受到時間在事物上留下的深刻印記,以及人類精神如何試圖超越這些局限。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第一眼就讓人感到一種沉靜而內斂的氣質。封麵采用瞭啞光紙張,觸感細膩,米白色的底色上印著深灰色的書名,字體選擇得非常考究,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文人風骨。裝幀邊緣的處理也非常精細,圓角設計讓它握在手中非常舒適,沒有那種新書特有的生硬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內頁的排版,字體的選擇和行距的把握都體現瞭齣版方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那種恰到好處的留白,讓眼睛在閱讀冗長文字時能夠得到很好的放鬆。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過渡時的微小設計,比如一個簡短的引文或者一幅抽象的裝飾畫,雖然是細枝末節,但恰恰是這些細節,將整本書的閱讀體驗提升到瞭一個藝術品的層麵。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物件,讓人忍不住想去觸摸和摩挲。這種對物理形態的尊重,往往預示著內容本身也是經過精心打磨的,讓人對其內涵充滿瞭期待和敬意。
評分看看老先生們怎麼說。。。。。。。。。
評分商品完好,送貨及時,下次還會選購!
評分書不錯,書邊略有摺損,還好吧
評分很好的書,可以看看。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非常好的一本書
評分書絕逼是好書,除瞭封麵不太好看其他都還行。扣瞭一分主要是封麵。
評分非常不錯的書,非常有價值!
評分文字很美,讀書是種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