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不懂帶人,你活該一個人纍到死——老業務譚群的帶人熬人筆記,讓5800萬基層管理者脫胎換骨,重塑升遷路。
●較會講“管理故事”的人,直擊較現實的職場問題,輕鬆搞定80後,90後手下,打造高能效團隊
● 你還在為抱怨狂、老資格、“雞賊”分子、混蛋高手、低潛力員工苦惱嗎,6大鐵律統統搞定,讓資深“刺頭”變百戰“虎將”
● 美國巨頭APESK公司,送你價值$79的職業性格測試VIP碼。更好定位規劃你的人生!
內容簡介
韆熬萬熬,業務精英譚群,終於熬成業務部經理。他本想: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從此大展拳腳,施展他的大好抱負。
可現實是,像他這種“責任大、權力小、兩頭受氣不落好”的底層管理者,要想站穩腳跟,攏住人心,構建自己的鐵班底,簡直是操碎瞭心,磨破瞭嘴。
且看我們的主角譚群,在一個個生動的情景故事中,是如何帶人、熬人、琢磨人,把他那一幫原本不著調的
憊懶手下,打造成高績效、正能量的傑齣團隊。
作者簡介
譚吉會,保險界資深大佬。齣身名門,北京交大資深教師,中央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曾與馬雲相似,執教9年;後拋職棄業,突奔保險業。
自此之後,曆經17年風雨而長青。曆任多傢保險公司分公司總經理,總公司機構部總經理,營銷部總經理。
纔華橫溢,興趣廣泛——著有暢銷書並翻譯《人性的弱點》。
目錄
第一章
卸下“業務精英思維”,架構“管理者思維”
新官上任,韆萬彆急著“燒火”……………………………………3
不放權你就纍到死………………………………………………………9
是誰的“猴子”就讓誰去養……………………………………………16
我是來當經理的,不是來給你們救火的………………………………24
自動自發,刷“參與感”………………………………………………30
第二章
最經典帶團隊的精髓:溝通、溝通、再溝通
開好周例會,90天團隊大變樣………………………………………39
增加感情深度,“一對一”私下溝通…………………………………45
“咱們”>“我們”>“我”——親切何必分“你我”……………50
激發正能量:錶揚和批評都得講究方法………………………………55
說服比命令更容易讓人接受……………………………………………63
誰愛聽你講大道理,我們想聽小故事…………………………………71
第三章
團隊業績怎麼翻倍?5%在目標,95%在執行
定好目標精確到個人:彆讓你的團隊整天“瞎忙”…………………79
業績第一:有業績就是“諸葛亮”,沒業績就是“豬一樣”……86
沒有任何藉口:貫徹命令不打摺扣…………………………………92
法治為先:製度保障基業長青………………………………………100
奬勵固然好,懲罰也能是一種激勵…………………………………106
讓他爽,員工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114
第四章
要打造優秀團隊,先培養優秀員工
掌握麵試技巧,從源頭控製員工質量…………………………………125
入模子,用標準化讓新員工快速上手…………………………………134
刺激員工潛力,鍛煉下屬能力………………………………………141
幫扶新人:骨乾是這樣冒齣頭的……………………………………150
AAR,源自美軍的高能效團隊學習方法……………………………156
用人之長,留員工要有法度……………………………………………162
第五章
聚在一起還是亂麻,如何擰成一股繩
給團隊造夢,許員工一個未來………………………………………171
管理者大忌諱:拉幫結派小圈子……………………………………177
用心關懷員工,他會真誠以報………………………………………180
員工不滿小苗頭,及時消除大隱患…………………………………189
“搶單”之後的故事,精彩繼續…… ………………………………197
第一時間扔掉爛蘋果,維護團隊正能量………………………………204
第六章
跳齣管理者思維,嚮卓越的領導者進軍
由管理者升為領導者,權力越大責任越大…………………………215
多走齣辦公室,讓管理接點兒地氣…………………………………222
喊破嗓子不如做齣樣子………………………………………………230
駕馭情緒,領導者應有海納百川的氣概………………………………236
領導力,在法治與人治間走鋼絲的藝術………………………………244
精彩書摘
新官上任,韆萬彆急著“燒火”
譚群走齣老闆的辦公室,忽然用力握起拳頭,壓低聲音叫瞭一聲:“Yes!”惹得一旁的秘書小姐直用看怪物的眼神看他。他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一陣風似的走瞭,然而眉眼間仍洋溢著無比的興奮和得意。原來,就在剛纔,他被老闆提拔為業務部的經理瞭!
自從前任業務部經理李總辭職之後,業務部經理的位子已經空瞭半個月。雖然早有小道消息說業務精英譚群將會晉升,但也有傳聞說老闆更欣賞的是何磊。譚群一直為此擔著心,現在塵埃落定,他總算鬆瞭口氣。
剛踏入業務部的門,消息靈通的同事們都站起來嚮譚群錶示祝賀。那位傳說中的競爭對手何磊,也大度地站起身,拍瞭拍譚群的肩膀,說:“恭喜你!”
譚群和很多能力優秀的員工一樣,對自己的上司是各種的看不慣。他大學一畢業就進瞭這傢傳媒公司的業務部,一乾就是兩年,隨著能力和經驗的增長,他逐漸發現李總在某些問題的處理上存在缺陷,甚至覺得他“治國無方”,以緻整個業務部一直處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為此私下裏沒少和密友抱怨。
好在,俱往矣!新官上任,不能說前任的壞話,這個道理譚群懂。但不說不等於不做。新官上任三把火,譚群決定點燃一場變革的大火,重新鍛造業務部,使其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摸清改革的阻力
譚群這個“新官”燒的第一把火是薪酬改革。
這傢公司已經成立瞭五年,主營業務是視頻製作,包括三維動畫、欄目包裝、影視後期、宣傳片的策劃與製作等。最開始那兩三年,公司的年營業額增長得很快,這兩年卻一直在1000萬左右停滯。當然,這和業務部的運營不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譚群早就認識到瞭這一點。為瞭盡快提升業務部的積極性,一改死氣沉沉的局麵,他一上颱就提齣瞭一項薪酬改革方案:將業務員的底薪由3000元降到2000元,同時將業績提成由5%提升到6%。
這個方案並不是他一拍腦袋就得齣來的。他進行過細緻的測算:業務部去年的業績是1200萬,今年雖然還有三個月,但按目前形勢來看,全年業績預計可以達到1500萬;以1500萬為基準,每個月的業績為120多萬,那麼提成漲瞭1%就意味著業務部的7個員工(不包括譚群)總計能多拿到1.2萬,人均提成為1700元,抵掉降低的底薪1000元,相當於每人可以多收入700元。
譚群本以為這項改革會得到大傢的支持,卻沒想到這第一把火卻燒齣瞭業務部的一片混亂。膽子小的就搞“非暴力不閤作”,膽子大的就針鋒相對地和他硬頂,至於越級告狀和抱團埋怨的就更不必說瞭。一時間,業務部內部齣現瞭前所未有的緊張氣氛,讓譚群不時感到後背發麻。
一項改革往往意味著破舊立新,它往往會影響公司成員的利益或權力的重新分配,影響既定的體係及習慣做法,因此難免會遭到員工的抵製。在嚮下推行改革時,唯有弄清楚阻力來自何方、為何而來,纔能對癥下藥。
一般來說,改革遇阻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利益衝突
改革是權力與利益的二次分配。在這場分配中,有人得利,也會有人遭受損失。就是同一個人,常常也是A處得利,B處損失。而如何看待A、B之間的得失也因人而異。如同譚群的薪酬改革,業績好的得大於失,業績差的則是失大於得。無疑,後者必然會為瞭保衛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抵抗。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兼顧團隊所有成員的利益。這時,作為改革的倡導者需要關注的是團隊整體利益。如果團隊整體利益是得大於失,則錶明此項改革是值得大力推行的。
二、不安全感
人們即將進入一個新環境時,心裏難免緊張和憂慮。改革就是將團隊成員置身於一個全新的環境:運用新技術,實施新製度,實行新的利益分配方案。我能適應嗎?這能幫我帶來利益嗎?種種疑慮帶來的不安全感,讓一部分人對改革持觀望和保留的態度。
在譚群的薪酬改革,這種不安全感至少會在一半人心中蔓延。在消除他們的不安全感之前,他們不會真心擁護改革的。
三、習慣
魯迅先生曾經這樣描述改變之難:“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守舊派們一成不變地延續固有模式,他們早就對舊模式産生瞭“呼吸般”的適應與依戀。很多時候,即使改革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物質上的利益,但情感上他們仍舊願意維持現狀。
對於這種本能式的反抗,你既要重視,同時也不需要多慮。根據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建立一種習慣,隻需要21天。如果你認為你的改革是對的,那麼就推行下去。不用多久,這些新的措施就會被他們所“習慣”的。
要提醒讀者的是,以上三大阻力從來不是孤立齣現的。這就要求你仔細分析,加強溝通,各個擊破。
>>>穩字當頭,逐步展開
作為新上任的管理者,總是被寄托瞭厚望。上上下下都希望他能帶領大傢開創新局麵,對他的期望值比較高。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之下,新上任者如果沒有絲毫動作,不僅對不住上麵的領導與下麵的同事,也對不住自己。
而新上任者一定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與措施。他或許會覺得,以前的某些方針與做法有不妥及不閤理的地方。為瞭讓部門更上一層樓,他當然想改革。
但這時一定要注意改革的節奏、力度與策略。海爾的張瑞敏曾經說過,在政策方麵不宜拐急彎。
就像譚群一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錶麵上看於公於私都有好處,但是用力過猛,前期又缺乏員工的參與,因此遇到瞭阻力。如果強製推行,弄不好眾叛親離。“孤傢寡人”的他,部門經理的工作恐怕就難以開展瞭。
改革要像打獵,瞄準一個目標,一個一個來。譚群決定暫緩其他改革,將焦點聚集在薪酬改革上,以此為突破口;待此項改革有成效之後,再放其他“火”。
新官上任,“穩字當頭,逐步展開”方為正道。除非你是臨危受命的“消防員”,否則不要立馬對既有規章製度做過大、過多的調整,最好在局部細節上進行改進和提高,漸進式地推行自己的思路。
……
前言/序言
《職場航行指南:緻勝策略與心法》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裏,每一位職場人士都渴望找到一條通往成功的穩健航道。然而,通往頂峰的旅途並非坦途,它充滿瞭未知與挑戰,需要精確的導航、堅定的意誌和智慧的策略。《職場航行指南:緻勝策略與心法》並非一本速成的“魔法手冊”,而是一份深入剖析職場生態,提供係統性思考框架和實操性指導的綜閤指南。它將帶你穿越迷霧,點亮前路,讓你在復雜的職場環境中,不僅能看到方嚮,更能掌握駕馭風浪的力量。 第一部分:認知基石——理解職場遊戲規則 進入任何一個領域,首要的是理解其內在邏輯和運作模式。《職場航行指南》的第一部分,旨在為你打下堅實的認知基礎。我們將深入探討職場並非簡單的“做事”場所,而是一個動態的“人”與“事”交織的復雜係統。 職場能量場:權力、影響力與閤作的微妙平衡。 我們將解析職場中的權力動態,理解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之間的能量流動。這不僅僅是關於職位高低,更是關於信息掌握、資源分配、人際關係網絡以及個人特質如何共同塑造一個人在組織中的影響力。我們會探討如何在權力博弈中保持清醒,如何通過閤規的方式爭取更多資源,以及如何建立互利共贏的閤作關係,將潛在的競爭對手轉化為有力的盟友。 組織架構的奧秘:層級、部門與“潛規則”的解讀。 組織架構並非一成不變的錶格,而是承載著信息傳遞、決策流程、責任劃分以及文化基因的載體。本書將帶你深入理解不同類型的組織結構,分析其優劣勢,並教你如何快速識彆和適應組織的層級體係。更重要的是,我們將觸及那些不成文的“潛規則”——那些影響晉升、資源分配和工作效率的非正式規範。理解這些規則,並非鼓勵你投機取巧,而是讓你明白在既定框架下如何更有效地發揮作用,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績效與價值:如何讓你的貢獻被看見、被認可。 在職場中,你的工作成果是你的立身之本,但“被看見、被認可”同樣至關重要。我們將超越簡單的“完成任務”層麵,深入探討如何構建清晰的價值鏈,量化你的貢獻,並以多種方式(如工作匯報、項目展示、跨部門溝通)有效地傳達你的價值。這包括如何準確理解上級的期望,如何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對齊,以及如何通過持續的專業錶現和積極的溝通,讓你的努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職場資本。 第二部分:能力鍛造——核心技能與軟實力提升 擁有正確的認知是起點,而持續提升自身能力則是揚帆遠航的動力。《職場航行指南》的第二部分,將聚焦於提升你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硬技能的精進與軟實力的打磨。 溝通的藝術:傾聽、錶達與影響力倍增。 溝通是職場中最基礎也最關鍵的能力。本書將係統性地解析溝通的各個層麵: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傾聽者,捕捉信息背後的真正含義;如何清晰、準確、有邏輯地錶達自己的觀點,避免誤解;如何運用不同溝通技巧(如積極反饋、衝突調解、嚮上匯報)來提升溝通效率和影響力。我們將強調“有效溝通”而非“多說”,讓你學會用最少的言語,傳遞最有效的信息,建立更牢固的人際連接。 問題解決的智慧:分析、判斷與創新性思維。 職場本質上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將引導你掌握係統性的問題分析框架,從現象入手,追溯根源,識彆問題的關鍵要素。在此基礎上,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判斷,權衡利弊,製定可行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們將鼓勵你在“照章辦事”之外,培養創新性思維,尋找突破性的解決方案,為組織帶來新的價值。 時間與效率管理:從“忙碌”到“高效”。 現代職場充斥著各種乾擾和信息過載,如何在這種環境下保持高效?本書將提供一套科學的時間管理體係,從任務優先級排序、工作流程優化到精力管理,幫助你擺脫“瞎忙”的狀態,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最有價值的工作中,顯著提升産齣和工作質量。 學習與成長的動力:構建終身學習體係。 職場發展並非一勞永逸,持續學習是保持競爭力的不二法門。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學習機製,如何從經驗中總結教訓,如何快速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以及如何通過閱讀、培訓、實踐等多種途徑,不斷拓寬你的知識邊界,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業需求。 第三部分:心智修煉——應對挑戰與心態建設 職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你會遇到挫摺、壓力,甚至睏境。《職場航行指南》的第三部分,將重點關注你的心智建設,幫助你培養強大的內在力量,從容應對職場中的各種挑戰。 情緒管理與壓力疏導:保持內在的穩定與平和。 職場壓力是普遍存在的,學會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保持工作狀態和身心健康的關鍵。本書將介紹多種行之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幫助你在麵對壓力、挫摺和負麵情緒時,能夠快速恢復平靜,保持清晰的頭腦和積極的心態。 職業倦怠的預防與應對:重拾工作的熱情與活力。 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很容易導緻職業倦怠,讓你失去對工作的熱情。我們將深入分析職業倦怠的成因,並提供一係列預防措施,包括閤理的工作-生活平衡、尋找工作的意義感、以及在必要時尋求支持。如果已經齣現倦怠,我們將指導你如何識彆並采取積極行動,重新點燃工作的激情。 抗壓能力與韌性培養:從逆境中汲取力量。 職場中的逆境是成長的催化劑。本書將探討如何培養強大的抗壓能力和韌性,讓你在麵對失敗、批評和不確定性時,能夠迅速調整,從中學習,並重新站起來,甚至變得更強大。我們將強調“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將挑戰視為機遇,將失敗視為學習的墊腳石。 職業道德與誠信:構建長遠的職場聲譽。 在職場中,短暫的利益誘惑可能存在,但長遠的職業聲譽和發展,離不開堅守職業道德和誠信。本書將強調誠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復雜環境中保持原則,建立良好的個人品牌和職業聲譽,這是你在職場中行穩緻遠最寶貴的財富。 第四部分:戰略布局——長遠規劃與職業發展 《職場航行指南》的最後一部分,將目光投嚮長遠,幫助你製定清晰的職業發展戰略,規劃屬於你自己的職業航綫。 職業目標設定與路徑規劃:找到你的北極星。 盲目地嚮前衝刺,不如擁有清晰的目標。我們將引導你進行深入的自我探索,明確自己的職業興趣、優勢和價值觀,並以此為基礎,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職業目標。在此基礎上,學習如何製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識彆關鍵的裏程碑,並為之持續努力。 職場人脈的構建與維護:閤作共贏的網絡。 職場人脈並非簡單的“拉關係”,而是基於互信、互助和共同價值的連接。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有策略地構建和維護你的職場人脈網絡,如何識彆並結交對你職業發展有益的人士,以及如何通過提供價值來維係這些關係,讓你的職場之路更加順暢。 職業轉型的時機與策略:擁抱變化,迎接新可能。 職場生涯並非一成不變,職業轉型是許多人職業發展中的重要節點。本書將分析不同職業轉型的原因和時機,並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轉型策略,包括自我評估、技能準備、機會識彆以及有效溝通,幫助你從容地擁抱變化,開啓新的職業篇章。 個人品牌塑造與價值傳播:讓你的光芒被看見。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個清晰、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如何識彆你的獨特賣點,並通過綫上綫下多種渠道,有效地塑造和傳播你的個人品牌,讓你的專業能力、獨特見解和積極態度深入人心,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和認可。 《職場航行指南:緻勝策略與心法》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領航員,一位睿智的良師益友。它不會給你一個現成的目的地,而是教會你如何解讀星象,如何操縱船帆,如何應對風暴,讓你能夠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駛嚮屬於你的壯麗海域。無論你身處職場的哪個階段,無論你的目標是穩步前進還是尋求突破,這本書都將是你手中不可或缺的指南,助你在這場精彩紛呈的職場航行中,乘風破浪,抵達輝煌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