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怀孕胎教分娩百科全问》最突出的就是实用性,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内容很全面。 本书由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知名专家王艳琴主编,王大夫特别重视孕产期健康教育,20多年的工作经验,是本书内容的准确性的保证。
内容简介
《怀孕胎教分娩百科全问》是一部问答式、实用型百科全书, 以问答形式讲解,系统性编排,不仅查阅方便,也非常适合学习。
《怀孕胎教分娩百科全问》分4篇:孕前篇、怀孕篇、胎教篇、分娩篇,全面详细讲解了从孕前如何成功怀孕到宝宝安全出生的各项重要知识。全书条理清晰,讲解全面,关注细节,指导性强,很实用。 一书在手,想知道、该知道的问题,全部都有答案了。
作者简介
王艳琴,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临床硕士,擅长围产医学、优生咨询、生殖健康、产前教育、产后康复。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推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服务理念,注重个性化产科医疗服务,重视孕产期健康教育及孕产期保健。关注并热爱妇产科领域的科普工作,愿意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知识。
主编《怀孕40周完美方案》、《怎样坐好月子》、《晚育优生指导》等多部妇产科领域的科普书籍,发表多篇有关孕产期保健的文章。
内页插图
目录
●孕前篇:怀上最好的一胎
一、孕前准备
1.制定怀孕计划
01为什么要制定怀孕计划?
02如何制定怀孕计划?
03孕前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04为什么要进行合理的运动?
2.了解孕育过程
05精子和卵子是怎样产生的?
06新生命是如何开始的?
07为什么要计算排卵日?怎样计算?
3.认识受孕禁忌
08哪些情况下不宜受孕?
09需要暂缓受孕的情况有哪些?
10新婚期为什么不能马上怀孕?
11为什么蜜月旅行时不宜怀孕?
12流产后为何不可立即怀孕?再孕须隔多久?
13剖宫产后多久才可以再怀孕?
14取出宫内节育器后可以立即怀孕吗?
15照X线射后为何不可立即怀孕?需间隔多久?
4.储备足量营养
16为什么营养准备要提前3个月开始?
17为什么准妈妈孕前就要补充叶酸?
18准妈妈应该怎样补充叶酸?
19准爸爸为什么也要补充叶酸?
20准妈妈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E?怎样补充?
21为什么准爸爸要补锌?如何补锌?
22提高精子质量的食物有哪些?
23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缺乏营养?
5.做好孕前保健
24孕前为什么要调整体重?怎样调整?
25孕前为何要调整情绪?
26孕前为何不宜养宠物?
27孕前应避免哪些有害物质?
28孕前应何时停服避孕药?
29长期服药为何不能急于怀孕?
30孕前为何要停服安眠药?
31孕前应避免服用哪些药物?
32孕前要远离工作环境中哪些有害因素?
33孕前准爸爸应杜绝哪些不良生活习惯?
二、孕前检查
1.准妈妈孕前检查
01为什么要做孕前检查?
02什么时候做孕前检查合适?
03孕前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04为何孕前要做口腔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05孕前宜注射什么疫苗?须提前多长时间?
06什么是母子血型不合?
07母子血型不合一定会生出溶血症宝宝吗?
08 O型血的准妈妈应注意哪些问题?
2.准爸爸也要做检查
09准爸爸孕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10准爸爸为什么要提前治疗生殖系统疾病?
11准爸爸孕前应注意哪些生育隐患?
三、遗传与优生
1.遗传常识
01什么是遗传?
02为什么会出现遗传这种现象?
03染色体是怎么实现遗传的?
04宝宝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05父母的哪些容貌特征会遗传给宝宝?
2.遗传咨询
06什么是遗传咨询?其目的是什么?
07哪些夫妻需要做遗传咨询?
08哪些遗传病患者不宜生育?为什么?
09哪些夫妇有出现遗传病后代的风险?
3.优生知识
10什么是优生?
11优生的禁忌有哪些?
12优生的措施有哪些?
13孕前为什么要做好优生咨询?
14生物节律与优生的关系是什么?
15头胎人工流产为什么不利于优生?
四、实施怀孕
01男子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02女子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03最佳的受孕季节是什么时候?
04最佳的受孕时刻是何时?
05最易受孕的性生活频率是多少?
06最佳怀孕情绪是怎样的?
五、怀孕的确认
01怀孕的征兆有哪些?
02早孕试纸呈阳性就能确认怀孕吗?
03判断是否怀孕的方法有哪些?
04怎样推算预产期?
●怀孕篇:好孕进行时
一、产检与诊断
1.产前检查
2.产前诊断
二、营养方案
1.饮食安排
2.补充营养素
3.饮食禁忌
三、孕早期保健
1.早孕反应
2.身体变化
3.异常妊娠
4.注意事项
5.应对不适
四、孕中期保健
1.身体变化
2.生活常识
3.注意事项
4.应对不适
五、孕晚期保健
1.身体变化及注意事项
2.应对不适
3.临产问题对策
六、孕期心理
1.准妈妈心理保健
2.准爸爸细心照料
七、孕期生活
1.孕期着装
2.孕期美容
3. 孕期性生活
八、孕期运动
1.重视运动
2.运动方式
3.运动宜忌
九、职场妈妈
十、疾病与用药
1.常见疾病防治
2.孕期用药须知
●胎教篇:快乐的启蒙
一、胎教的意义
1.认识胎教
2.胎儿的能力
3.胎教的作用
二、情绪胎教
1.基本知识
2.具体方法
三、环境胎教
1.基本知识
2.具体方法
四、音乐胎教
1.基本知识
2.音乐的作用
3.具体方法
五、语言胎教
1.基本知识
2.具体方法
六、抚摸胎教
1.基本知识
2.具体方法
七、其他方法
1.视觉胎教
2.想象胎教
3.美学胎教
●分娩篇:阵痛中的新生
一、分娩常识
1.有关分娩
2.自然产和剖宫产
3.异常分娩
4.过期妊娠
5.分娩方式
二、临产准备
1.注意事项
2.临产检查
3.心理调适
三、分娩进行时
1.分娩进程
2.减轻阵痛
●附录:新生儿婴儿生长指标
精彩书摘
1.准妈妈孕前检查
01 为什么要做孕前检查?
如果怀孕后才发现自己感染了某些疾病,那么你很可能面临一些痛苦的选择:是终止妊娠,还是冒险继续怀孕?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靠孕前检查来避免。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在单位每年都进行体检,身体很正常,还用得着再重复地做孕前检查吗?专家认为,一般的体检并不能代替孕前检查。体检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以最基本的身体检查为主,但孕前检查主要检测对象是生殖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免疫系统、遗传病史等。特别是在取消强制婚检的今天,孕前检查能帮助你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必做检查对于每个孕妈妈说来,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02 什么时候做孕前检查合适?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夫妻二人同时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就开始做检查。这样做,在补充营养、叶酸以及接种疫苗方面,都可留有充裕的时间。
此外,一旦检查出其他问题,还可以有时间进行干预治疗。
四、实施怀孕
01男子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子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这是符合青年男女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的。从身体来看,男性27?35岁是生育的最佳时期,男子过了35岁,体内的雄性激素也开始衰减,平均每过一年其睾丸激素的分泌量就下降1%。
法国一位叫做歇洛兹的教授,调查发现那些在父亲30?35岁年龄段出生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所获得的分数最高。他的结论是:30?35岁的男子,其精子有最强大的生命力,最宜生育。
02女子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青春期就基本发育成熟,理论上认为可以怀孕。但是20岁以前身体各部分仍处于发育时期,而且这时的精力、记忆力、时间等各方面都处于学习知识的最佳阶段。过早怀孕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从医学角度讲早育生产的婴儿先天性畸形的比率较高。
20?29岁的妇女身体发育成熟,并正处在生育旺盛期,对妊娠、分娩期间的心理变化和精神刺激以及身体的变化都能很好地调解和适应,各方面已具备了做母亲的条件,能胜任哺乳与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如果妇女超过29岁生孩子,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如29岁以前好;尤其不要超过35岁再生孩子,而成为高危产妇。
03最佳的受孕季节是什么时候?
一般认为,受孕最佳季节应是夏末秋初的7?9月份。此时正值天高气爽,各种蔬菜水果源源上市,且新鲜充足。便于孕妇休息好,营养丰富,维生素摄入量多,有利于胎儿发育。
孩子出生的季节,正是春夏之际,气候渐暖,衣着日趋单薄,婴儿洗澡不易受凉,住室可以开窗换气,减少污染,有利于母婴健康。孩子满月后又可抱出室外进行日光浴、空气浴,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母亲多吃些蔬菜、水果和新鲜的鸡、鱼、肉、蛋,营养丰富,便于供给孩子充足的奶水。同时,由于气候适当和营养丰富,产妇的伤口也易愈合。当盛夏来临,母亲和孩子的抵抗力都已得到加强,容易顺利度过酷暑。到了严冬时节,孩子已经半岁,对健康过冬十分有利。
04最佳的受孕时刻是何时?
一天当中,何时受孕最为合适呢?科学家根据生物钟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机能状态在一天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早7时至12时,人的身体机能状态呈上升趋势;13时末至14时,是白天里人体机能的最低时刻;下午5时再度上升,晚23时后又急剧下降。
普遍认为,晚21?22时同房受孕是最佳时刻。在此段时间同房,事后夫妻会很快进入睡眠。女方睡眠中的身体平卧,有利于精子沿子宫内壁向输卵管里游动,对精子顺利到达输卵管壶腹部跟卵子结合很有利。所以说,夫妻在晚上21?22时同房,是最佳的怀孕时间。
……
前言/序言
母婴健康百科:科学孕育,从容分娩,幸福育儿 这本书并非专门针对“怀孕胎教分娩百科全问”这一特定书名,而是涵盖了从备孕到宝宝成长的各个重要阶段的全面健康指导。它是一本为所有新手父母和准父母精心打造的实用指南,旨在提供科学、权威、贴心的孕育育儿知识,帮助您轻松应对孕期挑战,平安顺利地迎接新生命,并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部分:孕前准备与孕期呵护——播撒生命的种子,守护健康之芽 备孕不仅仅是等待生命的到来,更是为新生命创造一个最佳的起点。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孕前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从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建议。 科学备孕,优化生育力: 讲解男性和女性在备孕期间需要注意的生理变化和健康指标。详细介绍如何调整饮食,摄入富含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的食物,以及如何通过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我们将探讨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的重要性,并提供关于孕前检查的详细指南,帮助您和伴侣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排除潜在的风险。 孕早期:细致入微的呵护: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孕妇最容易出现不适的阶段。本书将详细介绍孕早期的生理变化,如早孕反应(恶心、呕吐、疲劳等)的缓解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确保营养摄入。我们将重点讲解孕早期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慎用药物、远离辐射源等,并提供关于孕期常见不适(如孕吐、便秘、腹胀等)的居家护理和就医建议。 孕中期:孕育生命的黄金时光: 随着早孕反应的消退,孕中期将迎来相对平稳和舒适的时期。本部分将重点关注孕中期的营养需求,如何科学补充钙、铁、蛋白质等,以及如何通过均衡饮食来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我们将提供关于孕中期胎儿发育的详细说明,帮助您了解宝宝每周的成长变化。同时,还会指导您如何进行适度的孕期运动,如孕期瑜伽、散步等,以增强体力,为分娩做准备。此外,我们将探讨孕期常见问题,如腰背疼痛、水肿、静脉曲张等的预防和缓解方法。 孕晚期:为分娩做好充足准备: 孕晚期是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最后冲刺阶段。本部分将详细讲解孕晚期的生理变化,如胎儿入盆、宫缩等。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监测胎动、识别临产信号的实用技巧。书中还将包含关于孕晚期饮食调整、睡眠改善、以及心理准备的建议,帮助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同时,我们将详细介绍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待产包的清单、入院流程的了解等,让您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第二部分:科学分娩与产后恢复——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开启崭新旅程 分娩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理解分娩过程,掌握应对技巧,将大大减轻准父母的紧张情绪。产后恢复同样至关重要,关系到母亲的健康和宝宝的早期成长。 分娩方式的选择与了解: 全面介绍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优缺点、适应症以及过程。我们将深入探讨无痛分娩(如椎管内镇痛)的相关知识,帮助您了解其原理、优势和可能的风险,以便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对于顺产,我们将讲解分娩各个产程的特点,以及孕妇在每个阶段可以采取的呼吸、放松技巧,以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对于需要剖宫产的情况,我们将详细解释手术过程、术后护理等,减轻您的心理负担。 分娩过程中的支持与应对: 提供在分娩过程中,家属可以扮演的角色和提供的支持。介绍如何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缓解分娩疼痛的非药物性方法,如深呼吸、按摩、水中分娩等。书中还会包含一些关于不同分娩姿势的介绍,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益处。 产后恢复与身体调理: 产后身体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部分将详细指导您如何进行产后身体的恢复,包括伤口护理、恶露观察、盆底肌修复等。我们将提供关于产后饮食的建议,帮助您补充能量,促进身体恢复,并为母乳喂养做好准备。书中还会介绍产后常见的不适,如腹直肌分离、腰背疼痛、情绪波动(产后抑郁)等,并提供专业的缓解和调理方法。 母乳喂养的科学指导: 母乳是宝宝最天然、最营养的食物。本书将提供关于母乳喂养的全面指导,包括建立母乳喂养、正确的哺乳姿势、处理乳头皲裂、增加奶量等常见问题。我们将介绍挤奶、储存母乳的方法,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技巧。对于选择配方奶喂养的父母,本书也会提供选择奶粉、冲调方法、喂养量等方面的科学建议。 第三部分:宝宝的健康成长与早期教育——呵护生命,启迪智慧 新生命的降临,意味着一段充满爱与责任的育儿旅程的开始。本部分将聚焦于宝宝的健康成长,从喂养、睡眠、护理到早期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新生儿护理:细致周到的照料: 涵盖新生儿洗澡、换尿布、脐带护理、喂奶、睡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识别新生儿的健康信号,以及何时需要寻求医生帮助的指南。书中还将介绍如何为新生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如何处理新生儿常见的皮肤问题(如湿疹、黄疸等)。 宝宝的喂养与营养: 详细介绍不同月龄宝宝的喂养原则和营养需求,包括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以及辅食添加的循序渐进。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制作营养均衡、口感适宜的宝宝辅食的食谱和方法。书中还会指导您如何识别宝宝的饥饿和饱腹信号,以及如何应对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挑食、厌食等。 宝宝的睡眠与作息: 科学的睡眠对宝宝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本书将讲解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特点和规律,提供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有效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夜醒、入睡困难等常见问题。 宝宝的疾病预防与常见病护理: 提供关于宝宝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皮疹等)的识别、预防和居家护理方法。我们将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提供关于疫苗接种的详细计划和说明。书中还会指导您何时需要及时就医,以及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亲子互动与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培养孩子智力、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本部分将介绍不同月龄宝宝的认知发展特点,提供丰富的亲子互动游戏和活动建议,如亲子阅读、音乐启蒙、感官游戏等,帮助您在玩乐中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强调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亲子沟通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本书特点: 权威科学: 内容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育儿理念,由资深医生、育儿专家审阅,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实用全面: 涵盖从孕前到宝宝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详尽的步骤、方法和案例,帮助您轻松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图解,直观展示关键操作和知识点,让学习过程更轻松有趣。 贴心指导: 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细腻,贴近父母的真实需求和困惑,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慰藉。 随用随查: 结构清晰,索引详尽,方便您在需要时快速查找相关信息。 拥有这本《母婴健康百科》,您将不再孤单地面对孕育的挑战。它将成为您最信赖的伙伴,陪伴您度过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见证宝宝的健康成长,收获为人父母的幸福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