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玺印封泥职官地理研究

秦玺印封泥职官地理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偉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51495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446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4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秦玺印封泥职官地理研究》重点不在于对每个玺印或封泥进行详尽考证,而是尽量将每个职官或地名还原到秦的各级职官系统和行政区划中去,同时致力于疏解各级职官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源流关系,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之间的差异。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列表和图示,力求形象地展示职官设置的源流更迭和地名的分布及其与其它相关资料的对应关系。

作者简介

  王偉,1977年生于陝西渭南。2002年寶雞文理學院中文系畢業。2005年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畢業,獲碩士學位。2008年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畢業,獲博士學位。2009年至今,任教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2009至2011年,四川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13年至2014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出土文獻與周秦文字,發表相關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已結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在研)各1項。

目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解題
一 “秦”時空範圍的界定
二 研究對象
三 研究內容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 關于本書资料引用的幾點說明
第二節 相關的學術史背景

第二章 秦璽印封泥研究述評
第一節 古代璽印封泥的使用和封泥性質的確認
一 璽印的起源
二 璽印的用途
三 璽印的分類
四 封泥的產生及其應用
五 封緘的方式
六 封泥性質的確認
第二節 早期的秦璽印封泥研究
第三節 相家巷出土秦封泥大事記
第四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秦璽印封泥研究
一 相家巷等地新出土秦封泥资料的公佈與著錄
二 秦封泥的釋讀
三 秦封泥時代的確認
四 秦封泥出土地性質的論爭
五 秦璽印封泥和秦漢歷史文化研究
六 與秦璽印封泥相關的其他研究
七 秦璽印封泥的綜合研究
八 秦璽印封泥研究的總結與展望

第三章 秦璽印封泥數量統計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第一節 秦璽印封泥著錄情況
一 秦璽印的數量和種類
二 秦封泥的數量和種類
三 小結
第二節 秦璽印封泥的基本特徵與秦印的判斷標準
一 秦璽印的基本特徵
二 秦封泥的基本特徵
三 小結:秦印的判斷標準
第三節 秦璽印封泥相關問題研究
一 封泥表面劃痕原因探析
二 秦璽印封泥中的“同文異寫”現象
三 殘碎封泥的價值和作用
四 秦璽印、封泥與陶文內容相同的現象——兼談存世璽印的性質和璽印、封泥、陶文三者的關係
五 “璽”、“印”名稱的變化與璽印封泥時代的差異
六 魚鈕、蛇鈕官印的國別和時代
七 秦陽文印概說
八 印文字數與官階高低之間的關係
九 秦封泥中官印、私印並用的現象

第四章 秦璽印封泥所見中央職官與官制研究
第一節 “皇帝信璽”封泥及其時代研究
一 “皇帝信璽”封泥的斷代
二 新出土的封泥匣與使用了封泥匣的封泥
三 秦代封泥匣使用情況的推測
第二節 秦封君與封君印初探
一 文獻記載的秦封君名號
二 秦璽印封泥所見封君印
第三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三公”印及其源流
一 秦璽印封泥所見“三公”級職官
二 秦相邦、丞相的設置流變及關係辨正
第四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九卿”類職官及其源流
一 秦璽印封泥新分類方法的嘗試與系統性研究
二 九卿概說
三 秦“九卿”類職官研究
四 小結
第五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宮官體系研究
一 《漢書·百官公卿表》所記宫官在秦璽印封泥中的反映
二 《漢書·百官公卿表》失載的秦宫官
第六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宦官體系及宦官制度研究
一 秦宦官制度研究現狀概述
二 秦中央各職官機構中的宦官的分佈情況
三 秦出土文獻所見的宦官資料
四 秦宦官制度蠡測
第七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工官體系及秦工官制度研究
一 秦工官系統的分類
二 秦題銘所見的工官資料研究
三 秦璽印封泥所見工官資料研究
四 “詔事”的性質和職能
五 小結:關于秦工官體系和工官制度的幾點認識
第八節 其他中央級職官印專題研究
一 車類
二 寺從類
三 走-士類
四 諸田類
五 層-都-材類
六 募類
七 譽一桃類

第五章 秦璽印封泥所見地方職官與官制研究
第一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郡級職官和機構研究
一 文獻記載的郡級職官名稱
二 秦璽印封泥所見郡級職官和機構名稱
三 小結
第二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縣级職官和機構研究
一 文獻記載的秦縣級職官名稱
二 秦璽印封泥所見縣級職官和機構名稱
三 秦簡牘資料所見縣級職官和機構名稱
四 “守”與“守丞”的含義——兼談“陽安之守”封泥的性質
第三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鄉部、市亭、里閭職官名稱與縣以下行政管理機構
一 鄉部
二 市亭
三 里閭

第六章 秦璽印封泥所見地理名稱分類研究
第一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宫室名稱及其分佈
一 秦宮室略說
二 秦璽印封泥所見宫室名稱輯考
第二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禁、苑、園、臺名稱及其分佈
一 秦禁苑園臺的研究概況
二 秦璽印封泥所見禁苑、園、臺名稱和分佈
第三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陵寢和陵邑名稱及其分佈
一 諸陵寢
二 諸陵邑
第四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郡名及其分佈
一 秦郡研究歷史的回顧與檢討
二 秦璽印封泥和秦筒牘資料所見的秦郡名稱
三 小結
第五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縣名及其分佈
一 秦置縣研究概述
二 秦璽印封泥所見縣名及其分佈
第六節 秦璽印封泥所見縣級行政區劃以下地名的初步研究
一 鄉名
二 市亭名
三 里閭名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秦封泥資料統計分表
附錄二 秦封泥資料統計總表(排序)
附绿三 秦璽印資料統計總表(排序)
後記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秦玺印封泥专著,内容全面。

评分

二单位所藏甲骨的再整理与著录:《国博藏甲》、《北珍》、《上博》、《史购》、《所藏》

评分

第四节科学发掘所得甲骨的“最科学的著录书”——《小屯南地甲骨》

评分

《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序(1979年12月)

评分

秦郡問題是歷代學人關注的大問題,《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爲三十六郡”,其郡名研究者或信從裴駰集解,或信從早期史料,以《史記》證《史記》,說秦有48(或46)郡。王偉仔細比較王國維《秦郡考》、譚其驤《秦郡新考》、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的說法,說辛文“對以往研究秦郡的方法做了檢討,離析出了秦郡的歷史層次,對歷代秦郡研究的成果進行批判吸收,對秦郡數目的研究既有總結又有推進;其不足在於沒有充分利用秦出土文獻,尤其是秦璽印、封泥中的秦郡資料。”王偉據秦出土文獻說秦郡有62個(不含內史),其中洞庭、蒼梧見於封泥,亦見里耶簡;淮陽見封泥“淮陽發弩”和“淮陽弩丞”,亦見睡虎地M4:11木牘“黑夫直佐淮陽”;又說傳世文獻秦郡名應改“潁川”爲“穎川”、“遼東(西)”爲“潦東(西)”、“泗水”爲“四川”,都是很好的意見。

评分

上篇甲骨学深入发展阶段(1949—1978年)

评分

第二节甲骨文字的考释和于省吾考释文字的新贡献

评分

二桓台史家遗址的骨刻文

评分

第一节甲骨文中一种“异形文字”的发现及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