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迄今规模大、完备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1400万字。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内容丰赡、资料翔实;体裁新颖而具有民族风格;代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水平。
内容简介
《中国通史(第二版 套装共22册)》共12卷22册,总篇幅约1400万字,由已故知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总主编,有22位分卷主编、近500人参与撰写,是迄今参与编纂人数最多的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新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水平和集体智慧。《中国通史》具有鲜明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些十分重要的理论认识,显示出了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在编纂体例上,不仅借鉴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多种史书体裁,也借鉴了近现代通史编撰的体例,创立了“新综合体”的独特体例,全书分为“甲篇序说”、“乙篇综述”、“丙篇典志”、“丁篇传记”四大部分,涉及文献资料、研究现状、典章制度、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力图全面、立体、系统地展现中国从原始时期到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全貌。
第一版《中国通史》于199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历时20年完成。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成立了《中国通史》(第二版)出版工作委员会,对全书进行了全面审校,根据新发现的资料、新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些补充,黑白照片换为彩色照片,封面和开本进行了新的设计。精装本《中国通史》(第二版)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中国通史》(第二版)平装本。
作者简介
白寿彝(1909—2000),《中国通史》总主编。河南开封人,回族,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耕耘于史学领域,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交通史及史学理论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崇高的学术声望。
全书共有22位分卷主编,近500位作者。苏秉琦、张忠培、严文明、胡厚宣、徐喜辰、斯维至、杨钊、郭预衡、高敏、安作璋、何兹全、黎虎、韩国磐、季羡林、周一良、史念海、陈光崇、邓广铭、陈振、陈得芝、王毓铨、商传、周远廉、孙文良、冯尔康、阎崇年、陈旭麓、章开沅、林增平、龚书铎、王桧林、邱汉生、刘家和、何绍庚等一大批卓有成就、造诣高深的知名学者参与撰写。
精彩书评
★《中国通史》全部出版,是中国史学界一件大事,将来写中国现代史学史,这部书是要大书一笔的。
——金冲及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界的压轴之作;是全面、详尽、系统,是真正的通史。
——戴逸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中国通史》是一座史学丰碑,是二十世纪中国几代史学家编撰中国通史的总结性和创造性结合的巨著,它开辟了21世纪中外读者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新途径。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通史》是新时期中国史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一个见证,是中国传统通史文化建设的一项新成就。
——王钟翰
(中央名族大学终身教授) ★《中国通史》站在新时代的思想高度上,汲取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的优良编纂方法,变通改造,有机融合,创立了通史编纂的新的综合体裁。
——杨翼骧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通史》是在寿彝倡导下,尽全国之力共同撰著成功的;足以表现当代全国治史的结晶。
——史念海
(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名誉院长) ★集一代之智慧,为百世之长编。
——王毓铨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原名誉会长) 目录
《中国通史1》目录:
第一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
第一节 关于中国民族史撰述的回顾
古老的传说和记录
多民族史撰述的杰作
民族重新组合的历史记录
民族史撰述和地方志、纪事本末的发展
民族史撰述的近代化倾向
第二节 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现状
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识别工作和民族分布现状
北方民族
南方民族
附表一全国各民族人口数字统计表
附表二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一)
附表三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二)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编撰
疆域问题
历史的分期
多民族的统一
第二章 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一节 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
中国史学家的有关撰述
孟德斯鸠和黑格尔的有关论点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中国地理条件的概貌和特点
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及其与历史上政治统治的关系
地理条件与民族、民族关系
地理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 人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
第一节 作为直接生产者的人
直接生产者在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
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性特点
人口问题
第二节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
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中国生产史上的科学技术及其特点
第四章 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
第一节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
多种生产关系的并存
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的适应和矛盾
第二节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和等级
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
……
《中国通史2》
《中国通史3(上)》
《中国通史3(下)》
《中国通史4(上)》
《中国通史4(下)》
《中国通史5(上)》
《中国通史5(下)》
《中国通史6(上)》
《中国通史6(下)》
《中国通史7(上)》
《中国通史7(下)》
《中国通史8(上)》
《中国通史8(下)》
《中国通史9(上)》
《中国通史9(下)》
《中国通史10(上)》
《中国通史10(下)》
《中国通史11(上)》
《中国通史11(下)》
《中国通史12(上)》
《中国通史12(下)》
精彩书摘
《中国通史(第二版 套装共22册)》: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是十分激烈的。这种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虽然都是由于不同势力、不同阶层和不同集团的利害冲突发生的,无论是政治斗争或武装斗争,大都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但也不能对其中顺应历史发展的一些斗争一概否定,抹杀其在历史发展上一定的积极作用。一般说,腐朽的阶级力量和反动政治集团,往往是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但有时候它们所进行的一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人民的利益,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历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使社会出现了统一,这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的,因此对他进行的统一斗争,应该予以肯定,不应由于他进行的是地主阶级间的斗争就否定了这种作用。阶级斗争是否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主要是以它能否解放生产力来判断,而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发展了将推动社会进步,由此就不应对统治阶级进行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一概否定。唐代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是中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于减轻人民负担,削弱封建依附关系,解放生产力方面都有积极意义。这种改革是经过了两派政治势力尖锐斗争的,因而不能因为是地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集团的斗争,而否定了它的一定历史作用。其他如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的改革,都曾经发生两种政治势力的斗争,也不应由于它的阶级性而否定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在阶级社会里,两个对立的基本阶级问的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集中反映。但不是任何时候都是这样。有时候,这种主要矛盾往往退于次要地位,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中国通史(第二版 套装共22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通史(第二版 套装共22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