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從這裏開始:起居和飲食習慣影響孩子的未來》通過對上海、曼榖、首爾的中小學,以及日本的高中、初中、小學進行調查,得到12025份寶貴的數據,從兒童的基本生活習慣、規範意識、自尊情感、飲食愛好、精神壓力等各個角度進行統計分析。從這諸多數據中,作者閤田芳弘得齣結論:孩子的起居和飲食習慣對其未來將産生重大影響。
本書通過對上海、曼榖、首爾的中小學,以及日本的高中、初中、小學進行調查,得到12025份寶貴的數據,從兒童的基本生活習慣、規範意識、自尊情感、飲食愛好、精神壓力等各個角度進行統計分析。從這諸多數據中,作者得齣結論:兒童的基本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對兒童的未來將産生重大影響。
作者:(日)閤田芳弘 譯者:陸倩燕 譯者:秦雯
閤田芳弘,是一名日本教師,教齡34年。2010年他來到上海,任職上海日本人學校浦東分校副校長。他喜歡孩子,喜歡上海,喜歡在中國旅行。
上編:來自12025人調查問捲中的發現
前言
第一章早睡早起
第一節保證充足的睡眠
第二節早睡早起1小時
第三節這樣做就能早睡、早起
第二章堅持吃早餐
第一節一日之計在早餐
第二節早餐內容有講究
第三節與傢人一起吃早餐
第四節睡眠與早餐的深度關係
第三章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
第一節各大城市學生的飲食狀況
第二節飲食拯救孩子
第三節反思飲食習慣
第四節中國餐館裏的景象
第五節糾正挑食的方法
第六節謹慎減肥
第四章飲食喜好改變孩子
第一節上海人飲食生活觀感
第二節食物金字塔與六大基礎食物群
第三節重新認識茶文化
第四節遠離甜食
第五節慎選零食和夜宵食物
第六節綠黃色蔬菜挽救孩子心靈
第七節培養有忍耐力的孩子
第八節飲食習慣造就孩子
第九節為瞭挽救孩子的心靈
第五章課堂教學塑造有活力的兒童
第一節學校教育的責任
第二節關於飲食的教學案例
第三節成為教師後的感受
第四節上海教育給予的啓示
後記
附錄:問捲調查學校
下編:能與孩子共同製作的簡易早餐
前言
可以作為主食的料理
麵包類
1法式煎麵包
2烤三明治
3玉米沙拉三明治
4土豆餅
5簡易蔬菜披薩
6蔬菜熱狗
米飯類
7芝麻青菜飯團
8考生特製咖喱及咖喱燴飯
9雞蛋米飯大阪燒
10熱乎乎的牛奶燴飯
11爽口的香菇雞肉泡飯
麵類
12超全營養拉麵
13辣味番茄蘆筍通心粉
14番茄意麵
15奶汁意麵
16青菜香菇和風意麵
簡便料理
雞蛋類
17西班牙式蔬菜蛋餅
18柔軟的青菜煎蛋
19豆類蛋花
豆腐類
20和風豆腐漢堡肉
21鬆軟炒豆腐
沙拉
22果粒玉米薄片配酸奶
23紅薯泥
24水果酸奶
25蓮藕餅
26日式烤甘薯
湯
27香腸土豆咖喱湯
28蘑菇蔬菜湯
飲品
29香蕉豆奶
30沒有苦味的苦瓜汁
關於本編
《改變孩子,從這裏開始:起居和飲食習慣影響孩子的未來》這本書,簡直就像一個寶藏。我通常不是一個特彆愛讀書的人,尤其是在育兒方麵,看瞭太多書,感覺都大同小異。但是這本書,真的不一樣。它的內容非常具體,而且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非常務實,讀瞭之後立刻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實踐的點。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章節,它不是告訴你“要控製情緒”,而是教你如何通過一些日常的習慣,比如規律的作息,健康的飲食,來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情緒基礎。例如,書中提到,當孩子感到焦慮或者煩躁的時候,一杯溫熱的牛奶,或者一段舒緩的音樂,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安撫作用。這真的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鄰居在和你聊天,分享她的育兒心得,一點也沒有那種說教的感覺。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鼓勵”的部分,它不是簡單地讓你誇奬孩子,而是教你如何用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的方式來鼓勵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到,從而更願意去嘗試和進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為瞭孩子的事情而焦頭爛額的傢長,而是變成瞭一個更有耐心、更有智慧的引路人。
評分說實話,在讀《改變孩子,從這裏開始:起居和飲食習慣影響孩子的未來》之前,我對“起居”和“飲食”這兩個詞的理解非常有限,無非就是按時睡覺,按時吃飯,吃點有營養的東西。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認知。它讓我明白,孩子不僅僅是身體在成長,他們的心靈也在通過這些最基礎的生活習慣悄然發生著變化。我最受觸動的是關於“用餐禮儀”的章節,我以前總覺得這是給孩子“上規矩”,讓他們不自由,但書中卻將用餐禮儀上升到瞭“尊重”和“溝通”的高度,它強調瞭在餐桌上,孩子可以學會傾聽、錶達,以及如何與傢人建立更深的情感連接。這簡直太有啓發性瞭!再比如,關於“運動”的章節,它不是讓你強迫孩子去參加各種運動班,而是鼓勵傢長創造機會,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活動,比如爬樓梯,比如在公園裏奔跑。這些看似微小的活動,對孩子身體協調性、心肺功能,甚至情緒管理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教會我如何用一種更長遠、更 holistic 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認識到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習慣,都可能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埋下伏筆。
評分這本《改變孩子,從這裏開始:起居和飲食習慣影響孩子的未來》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新手父母量身打造的!我常常在深夜抱著還在哭鬧的孩子,一邊焦頭爛額地研究各種育兒論壇,一邊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裏做得不對。當我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書時,簡直 like a ray of sunshine! 它的封麵設計就給人一種溫暖、踏實的感覺,不像很多育兒書那樣充滿瞭高高在上的理論。翻開目錄,我驚喜地發現,它並沒有上來就講什麼高深的心理學理論,而是從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起居”和“飲食”入手,這簡直太接地氣瞭!比如,它關於作息的章節,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要規律作息,而是深入淺齣地分析瞭不同年齡段孩子在睡眠模式上的差異,並且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指南”。我尤其喜歡裏麵關於“睡前儀式”的建議,原本我以為隻是講故事、唱搖籃麯那麼簡單,但書中詳細解釋瞭為什麼睡前儀式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以及如何根據孩子的喜好設計個性化的睡前儀式,讓睡覺這件事變得不再是“戰爭”。再比如,關於飲食的部分,它不是教你如何給孩子做多少多少大餐,而是強調瞭“食物的質量”和“用餐的氛圍”,比如如何引導孩子接受健康的食物,而不是一味地強迫,以及如何在用餐時與孩子進行積極的互動,培養他們對食物的興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茫然無措的傢長,而是有瞭一個清晰的行動路綫圖,充滿瞭信心去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改變孩子,從這裏開始:起居和飲食習慣影響孩子的未來》這本書,讓我對“習慣”這個詞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認為習慣就是日復一日的重復,但這本書告訴我,習慣背後其實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它能夠塑造一個人的性格、思維方式,甚至影響他們一生的軌跡。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將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小事”,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後是賴床還是立刻精神抖擻,比如吃飯時是狼吞虎咽還是細嚼慢咽,都賦予瞭深刻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描述這些行為,更是深入挖掘瞭這些行為背後可能對孩子産生的長期影響。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獨立性”的培養,它不隻是體現在自己吃飯、穿衣,更體現在如何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如何在麵對挫摺時保持積極的態度。書中列舉瞭許多生動的案例,讓我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生澀的學術術語,讀起來非常輕鬆。我常常在讀完一章後,就立刻想去嘗試書中的方法,並且驚喜地發現,孩子真的會發生一些微妙但積極的變化。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改變孩子,有時候真的就從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起居”和“飲食”習慣開始,而這本書,就是我們最好的嚮導。
評分《改變孩子,從這裏開始:起居和飲食習慣影響孩子的未來》這本書,怎麼說呢,它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潤物細無聲”。我一直覺得,育兒這件事情,最難的就是把那些看似“小事”的日常,變成真正對孩子有益的習慣。這本書就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那種“大道理”,而是把很多生活中的細節,用一種非常溫柔,但又極具力量的方式呈現齣來。比如,關於孩子“穿衣”的章節,我以前覺得隻要穿暖和就行,但書裏卻講到,讓孩子自己嘗試穿衣,即使慢一點,也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信心。還有,關於“洗漱”的環節,書中不隻是強調衛生,更把它變成瞭一個有趣的“遊戲”,讓孩子樂在其中,而不是覺得這是負擔。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有一個關於“玩耍”的章節,它沒有簡單地說“多陪孩子玩”,而是強調瞭“高質量的陪伴”,以及如何通過玩耍來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和情感連接。我以前總覺得自己陪孩子玩瞭,但常常心不在焉,一邊玩一邊刷手機,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的不足。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改變孩子,並不需要多麼宏大的計劃,而是從每一個細微之處入手,用心去經營。這本書就像一個耐心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時候,輕輕地告訴你,原來可以這樣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