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前言
保留金 VS 履約擔保 1
報價邀請書 VS 建議邀請書 2
貝塔分布 VS 三角分布 3
備選方案生成 VS 備選方案分析 4
變更 VS 索賠 5
變更控製會 VS 狀態審查會 6
變更控製係統 VS 閤同變更控製係統 7
變更控製係統 VS 配置管理係統 8
變更請求 VS 更新 9
變更日誌 VS 問題日誌 10
采購工作說明書 VS 采購文件 11
采購績效審查 VS 采購審計 12
采購文件 VS 采購文檔 13
采購文件 VS 賣方建議書 14
殘餘風險 VS 次生風險 15
産品範圍 VS 項目範圍 16
成本基準 VS 項目預算 17
粗略量級估算 VS 確定性估算 18
大多數原則 VS 獨裁 19
單個項目風險 VS 整體項目風險 20
德爾菲技術 VS 頭腦風暴 21
德爾菲技術 VS 問捲調查 22
獨立型活動 VS 依附型活動 23
發起人 VS 高級管理層 24
發起人 VS 客戶/用戶 25
發起人 VS 執行組織 26
分析技術 VS 乾係人分析 27
風險敞口 VS 風險級彆 28
風險承受力 VS 風險接受 29
風險承受力 VS 風險臨界值 30
風險概率和影響的定義 VS 風險概率和影響矩陣 31
風險管理計劃 VS 風險登記冊 32
風險規避 VS 風險轉移 33
風險減輕 VS 風險接受 34
風險開拓 VS 風險提高 35
風險偏好 VS 風險態度 36
風險起因 VS 風險條件 37
風險審計 VS 采購審計 38
風險再評估 VS 風險審計 39
浮動時間 VS 緩衝 40
趕工 VS 快速跟進 41
乾係人登記冊 VS 乾係人管理計劃 42
工料閤同 VS 成本補償閤同 43
工作包 VS 規劃包 44
工作包 VS 控製賬戶 45
工作分解結構 VS 範圍基準 46
工作績效數據 VS 工作績效信息 47
工作績效信息 VS 工作績效報告 48
溝通管理計劃 VS 乾係人管理計劃 49
溝通技術 VS 溝通方法 50
溝通模型 VS 溝通方法 51
關鍵路徑法 VS 關鍵鏈法 52
管理乾係人參與 VS 控製乾係人參與 53
管理溝通 VS 控製溝通 54
過程改進模型 VS 過程改進計劃 55
閤格賣方清單 VS 選定的賣方 56
核查錶 VS 質量核對單 57
核實 VS 確認 58
核實的可交付成果 VS 驗收的可交付成果 59
橫道圖 VS 邏輯橫道圖 60
緩衝 VS 虛活動 61
緩和(包容) VS 妥協(調解) 62
活動標識 VS 活動編碼 63
活動清單 VS 裏程碑清單 64
活動資源需求 VS 資源分解結構 65
基於項目的組織 VS 項目型組織 66
績效審查 VS 采購績效審查 67
績效審查 VS 項目績效評估 68
加權裏程碑法 VS 固定公式法 69
假設情景分析 VS 假設分析 70
假設條件 VS 風險 71
價值工程 VS 價值分析 72
監控項目工作 VS 實施整體變更控製 73
檢查 VS 檢查與審計 74
檢查與審計 VS 采購績效審查 75
建設項目團隊 VS 管理項目團隊 76
建議書評價技術 VS 分析技術 77
漸進明細 VS 範圍蔓延 78
焦點小組 VS 名義小組技術 79
焦點小組 VS 引導式研討會 80
階段關口 VS 裏程碑 81
階段之間的交疊關係 VS 迭代關係 82
解決方案需求 VS 項目需求 83
緊密矩陣 VS 矩陣型組織 84
進度管理計劃 VS 項目進度計劃 85
進度活動 VS 匯總活動 86
進度模型 VS 進度計劃 87
精確度 VS 準確度 88
糾正措施 VS 缺陷補救 89
矩陣圖 VS 優先矩陣 90
可交付成果 VS 産品、服務或成果 91
控製界限 VS 規格界限 92
類比估算 VS 參數估算 93
裏程碑進度計劃 VS 詳細進度計劃 94
領導力 VS 影響力 95
流程圖 VS 控製圖 96
賣方 VS 業務夥伴 97
賣方績效評估文件 VS 工作績效報告 98
賣方投標分析 VS 分析技術 99
批準的變更請求 VS 確認的變更 100
偏差分析 VS 績效審查 101
偏差分析 VS 趨勢分析 102
偏差和趨勢分析 VS 技術績效測量 103
啓動會 VS 開踢會 104
強迫(命令)VS撤退(迴避) 105
強製性依賴關係 VS 選擇性依賴關係 106
權力 VS 影響 107
確認範圍 VS 控製範圍 108
群體創新技術 VS 群體決策技術 109
人際關係技能 VS 管理技能 110
人事測評工具 VS 多標準決策分析 111
認可與奬勵 VS 額外待遇 112
融資成本 VS 時間敏感型成本 113
三點估算 VS 濛特卡洛模擬 114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 VS 實施定量風險分析 115
實施質量保證 VS 控製質量 116
實驗設計 VS 敏感性分析 117
適應型生命周期 VS 迭代型生命周期 118
屬性抽樣 VS 變量抽樣 119
樹形圖 VS 決策樹 120
訴訟 VS 替代爭議解決方法 121
彈迴計劃 VS 權變措施 122
頭腦風暴 VS 名義小組技術 123
投標人會議 VS 采購談判 124
投資迴報率 VS 內部報酬率 125
團隊績效評價 VS 項目績效評估 126
推定變更 VS 變更請求 127
完工尚需估算 VS 完工估算 128
完工尚需估算 VS 完工尚需績效指數 129
完工預算 VS 完工估算 130
文件分析 VS 文檔審查 131
係統交互圖 VS 影響圖 132
項目 VS 運營 133
項目邊界 VS 項目範圍 134
項目成本 VS 生命周期成本 135
項目成本 VS 質量成本 136
項目的概率分布 VS 實現成本和時間目標的概率 137
項目的臨時性 VS 結果的持久性 138
項目範圍 VS 項目質量 139
項目風險 VS 項目不確定性 140
項目工作說明書 VS 采購工作說明書 141
項目工作說明書 VS 項目範圍說明書 142
項目管理 VS 項目治理 143
項目管理辦公室 VS 變更控製委員會 144
項目管理辦公室 VS 項目管理團隊 145
項目管理的質量 VS 項目可交付成果的質量 146
項目管理計劃 VS 項目文件 147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VS 項目文件更新 148
項目管理信息係統 VS 工作授權係統 149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指南 VS 項目管理方法論 150
項目基準 VS 績效測量基準 151
項目集 VS 項目組閤 152
項目階段 VS 項目管理過程組 153
項目進度計劃 VS 進度基準 154
項目進度網絡圖 VS 項目進度計劃 155
項目經理 VS 職能經理 156
項目目標 VS 項目基準 157
項目生命周期 VS 産品生命周期 158
項目團隊 VS 項目乾係人 159
項目團隊 VS 項目管理團隊 160
項目文件 VS 項目檔案 161
消極風險 VS 積極風險 162
消極風險應對策略 VS 應急應對策略 163
協議 VS 閤同 164
信息管理係統 VS 記錄管理係統 165
信息收集技術 VS 群體創新技術 166
行政收尾 VS 閤同收尾 167
需求文件 VS 需求跟蹤矩陣 168
需要 VS 要求 169
業務需求 VS 乾係人需求 170
一緻性工作 VS 非一緻性工作 171
已知風險 VS 未知風險 172
引導技術 VS 引導式研討會 173
應急儲備 VS 管理儲備 174
應急計劃 VS 彈迴計劃 175
預測型生命周期 VS 適應型生命周期 176
預防措施 VS 糾正措施 177
預分派 VS 項目人員分派 178
原型法 VS 標杆對照 179
責任分配矩陣 VS 項目人員分派 180
掙值 VS 計劃價值 181
支持 VS 領導 182
直方圖 VS 帕纍托圖 183
職能型組織 VS 矩陣型組織 184
職權 VS 權力 185
職權 VS 職責 186
職責 VS 終責 187
製約因素 VS 假設條件 188
質量 VS 等級 189
質量核對單 VS 完成的核對單 190
質量控製測量結果 VS 工作績效信息 191
資金限製平衡 VS 資源平衡 192
資源平衡 VS 資源平滑 193
資源日曆 VS 項目日曆 194
自由浮動時間 VS 總浮動時間 195
總價閤同 VS 成本補償閤同 196
總價加激勵費用閤同 VS 成本加激勵費用閤同 197
總價加激勵費用閤同 VS 總價加經濟價格調整閤同 198
組織過程資産 VS 事業環境因素 199
組織戰略 VS 商業價值 200
索引一(按漢字拼音排序) 201
索引二(按英文字母排序) 211
這本書我拿到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種有點將信將疑的態度。畢竟PMP的術語那麼多,而且很多時候,一個詞在不同的項目場景下,甚至是不同的公司文化裏,都有微妙的差彆。我之前也看過一些其他的PMP備考資料,有些講得特彆概念化,讀完之後還是覺得霧裏看花,真正碰到題目的時候,還是會因為那些“易混”的詞而卡住。所以,當看到《汪博士析辨PMP易混術語》這個書名,我還是被吸引瞭。我翻開目錄,看到裏麵涉及的術語確實是我在復習過程中常常感到睏惑的地方,比如“範圍蔓延”和“變更控製”之間的界限,或者“風險應對”和“問題管理”的區彆。我當時就在想,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概念掰開瞭、揉碎瞭,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再結閤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解釋,那對我來說就太有幫助瞭。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頓悟”的時刻,讓我能夠真正理解這些術語背後的邏輯,而不是死記硬背。書的封麵設計也挺樸實的,沒有那種花哨的宣傳語,反而讓我覺得它更注重內容本身,這倒是讓我對它的專業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尤其在意它會不會在區分那些非常相似但又有著本質區彆的術語時,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畢竟PMP考試的題目常常就是從這些細節上挖坑。
評分關於PMP的備考,我想我絕對是經曆過“術語睏境”的大軍中的一員。很多時候,那些高大上的項目管理名詞,聽起來都差不多,但題目一旦齣現,就會發現自己完全抓不住重點。比如“收尾”這個階段,它裏麵包含瞭“最終報告”、“經驗教訓”、“閤同收尾”等等,這些看似獨立的動作,實則相互關聯,但考題往往會從細微處入手,讓你分辨它們的優先級和具體內容。我之前為瞭理解這些,花瞭大量的時間去查閱資料,但往往越查越糊塗,感覺自己像是在一個邏輯迷宮裏打轉。所以,《汪博士析辨PMP易混術語》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一道曙光。我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意——就是要幫助我們這些“小白”或者“半熟”的備考者,把那些容易混淆、模棱兩可的概念,給掰開、揉碎瞭講清楚。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讓我在麵對那些“似是而非”的選項時,能夠快速做齣正確的判斷,而不是憑感覺濛。畢竟,PMP考試的通過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這些專業術語的精準理解和應用。
評分我最近正在準備PMP考試,感覺自己最大的障礙就是那些聽起來差不多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有著天壤之彆的專業術語。比如“乾係人”和“團隊成員”聽起來好像都和項目有關,但他們的職責、影響力和溝通方式卻是完全不同的。還有“活動”和“任務”這兩個詞,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可以互換,但在項目管理裏,它們有著嚴格的定義和應用場景。我之前嘗試過自己整理這些易混淆的術語,但效果並不理想,常常是越整理越糊塗,最後隻能寄希望於考試能夠“放水”一點。所以,當我在網上看到《汪博士析辨PMP易混術語》這本書時,覺得這簡直是雪中送炭!書名就直擊痛點,而且“析辨”這兩個字,讓我覺得作者不是簡單地羅列定義,而是要深入地去分析、去辨彆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清晰的對比圖錶,或者用生動的比喻來解釋這些概念,讓我能夠一目瞭然。我特彆希望它能告訴我,在PMP考試中,當遇到涉及這些易混術語的題目時,我們應該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排除乾擾項,從而選齣最準確的答案。畢竟,PMP考試考察的不僅僅是知識點,更是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評分我的PMP備考之路可以說是充滿坎坷,尤其是在麵對那些“形影不離”的術語時,簡直是欲哭無淚。比如,“經驗教訓”和“需求”,一個是在項目結束後總結的,一個是在項目初期收集的,但有時候題目會把它們放在一起考,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在問哪個階段的事情。又或者,“基準”和“計劃”,它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來記憶,什麼畫思維導圖、做閃卡,但效果都差強人意,總感覺隔靴搔癢,沒有真正抓住核心。所以,當我在書店裏看到《汪博士析辨PMP易混術語》這本書時,我的眼睛立刻就亮瞭。書名就像為我量身定做的!我翻看瞭幾頁,感覺作者的講解確實很到位,沒有那種陳詞濫調的感覺,而是用一種比較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拆解開來。我特彆喜歡它在解釋“範圍蔓延”和“變更控製”的時候,用的那些類比,一下子就把我之前模糊的概念給理順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備考路上的“神器”,幫助我徹底擺脫術語的睏擾,順利通過PMP考試。
評分說實話,我對PMP認證的態度一直比較微妙。一方麵,我知道它在項目管理領域是個重要的敲門磚,能證明一定的專業能力;另一方麵,備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術語和概念,有時候會讓人覺得過於理論化,脫離實際。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很相似的術語,比如“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或者“風險”和“問題”,它們之間的界定確實需要一些深入的講解纔能徹底明白。《汪博士析辨PMP易混術語》這本書名,聽起來就特彆務實,好像能幫我把那些概念性的東西落地。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學習不在於記住多少定義,而在於理解這些定義背後的邏輯和實際應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僅僅是告訴我“A是什麼,B是什麼”,更能告訴我“A和B為什麼不一樣,它們在實際項目中分彆扮演什麼角色”。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些來自真實項目經驗的案例,來佐證這些術語的區分,讓我在閱讀的時候,能夠聯想到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場景,從而加深理解。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辨析口訣”或者“記憶技巧”就更好瞭,畢竟,考試的時候時間很寶貴,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彆術語並做齣判斷,是成功的關鍵。
評分紙張是灰色的,厚度是真心厚,慢慢啃吧,書買太多的下場就是沒有時間看瞭
評分印刷精美,防僞印刷,看著也還舒服
評分買來看瞭一段時間,還挺不錯的,寫的蠻好的。
評分考pmp專業書。還沒開始學習,備戰中,持續學習吧
評分非常實用的工具書,性價比高,相信京東的品質,以後會繼續關注
評分收到瞭,好厚的一本書啊,不過質量還是不錯的
評分很好(?▽?)上午下單 下午下班前就送到瞭,京東自營的物流就是快哦?
評分發貨很快,正品,紙張印刷都很精美,很厚實的一本,慢慢看
評分京東物流就是塊,質量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