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文二十一篇,分为两组。前十篇是对《明儒学案》的研究,专题论文之外,《明儒学案点校释误》书中摘出“引文之误”部分,为第9篇,还有关于《明儒学案》的未刊论著约7万字。后十一篇为杂稿,其中怀人三篇、书序两篇、书评六篇。
朱鸿林教授,现任中国文化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孔子学院院长,专攻中国近世历史与文化,研究包括中国近世尤其明代的思想、社会及政治历史、宋明理学经典、明人文集等。
我是一个对治学方法论非常看重的读者。很多学术著作只是罗列观点和成果,让人感觉是“死”的知识,但这本书的价值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它如何“做学问”上。作者在处理那些存有争议的史料时,表现出了一种近乎苛刻的审慎态度。他不仅展示了前人研究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他清晰地展示了自己是如何筛选、交叉验证、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这种“带着思考去阅读历史”的示范作用,对我日常的工作和学习都有极大的启发。书中的某些章节,与其说是研究报告,不如说是高质量的治学笔记,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如何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同时,敢于提出新的见解,不被既有的框架所束缚。这种开放和探究的精神,比书中所论述的具体思想内容本身,或许更为宝贵。
评分这本厚重的典籍,光是掂量在手里就足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学养深度。我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起初是冲着对明代士人精神世界的探究兴趣,但翻开书页后,我立刻被其扎实的史料考据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所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耐心的考古学家,将那些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思想碎片小心翼翼地拼凑、复原,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先贤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和道德罗盘的。尤其是在论述某些关键人物的学术脉络转变时,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方法,让人拍案叫绝。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简单陈述,更像是一场深刻的对话,关于“人该如何立身处世”这个永恒的命题。阅读的过程是需要沉下心来的,每一个章节都需要反复咀嚼,才能真正领悟到字里行间那份对传统文化深沉的敬意与批判性的反思。这本书无疑是相关领域内值得反复研读的珍品,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明代思想史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路明灯。
评分初读此书,我关注的是那些名家大家的事迹,想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学术巅峰的。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被吸引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了那些“次要”人物身上。作者并没有将笔墨仅仅集中在寥寥数位领袖人物上,而是用大量的篇幅,细致描摹了各个学派中坚力量乃至边缘学者的思想轨迹。正是这些“支流”的丰富性,才使得整个明代儒学图景显得如此立体和真实。它让我们明白,任何伟大的思想运动,都不是少数天才的孤芳自赏,而是群体智慧碰撞、竞争与融合的产物。这种对群体思想生态的描绘,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学术史”的理解。我不再仅仅关注谁说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话,而是更关心在那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中,思想是如何传播、变异和最终扎根的。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它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涉及到明代的儒学流派纷争,那往往是文献堆砌、术语繁多的领域。然而,作者的叙述功力实在高超,他巧妙地将复杂的问题置于生动的历史场景之中,使得那些看似抽象的理学思辨,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听到那些士大夫们在书房里激烈的辩论声。特别是一些关于“心性之辨”的论述部分,作者没有流于教条式的解释,而是通过对比不同学派对待同一概念的细微差别,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内部思想的张力与活力。读完一个段落,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关闭书本,自己思考片刻,这种引导性的阅读体验非常难得。它强迫你去审视自己的立场,去分辨那些历史叙事背后的真正驱动力。对于非专业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一条平易近人却又不失深度的通道,去探索那个充满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的知识分子群体。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精妙,采用了某种螺旋上升的逻辑推进方式。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地线性铺陈,而是在不同的章节中,围绕着几个核心的哲学母题,反复引入不同的学派观点进行对比参照。例如,初次提及“格物致知”的理论基础时相对简略,但在后续探讨到实践层面时,作者会再次回到这一核心概念,引入新的证据链条进行深化和修正。这种反复回扣、不断深入的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知识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每读完一个大的部分,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对整个体系的把握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对于需要进行系统性学习的读者而言,这种结构设计无疑是极大的助力,它让复杂的思想体系变得有迹可循,真正做到了化繁为简,理清脉络。
评分找了很久的,谢谢京东。
评分期待已久的好书,做活动买下的,感谢京东。接下来就是好好读书了。
评分还好的,帮人买得的,饿呢吧。
评分最近京东给的京豆越来越少了 心塞 都没有购物的积极性了
评分《儒者思想与出处》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评分在京东买书就是方便!不过近期买书太多来不及细看,万一有装订质量问题请给予调换啊!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很有收藏和学习的价值。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買來和學案一起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