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套丛书引进自英国Icon Books Ltd.。此次引进的11种,大致分为常识性概念类,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运动类如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经验主义,进化论;人物类,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专门学科类,如如逻辑学,美学,伦理学。丛书作者大多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学者,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是相关领域比较轻松的入门读物。
人类到底是自私而贪婪,还是慷慨而友善?谁有权利告诉你“善”和“恶”意味着什么?道德与什么相关?是对规则的遵守还是对后果的思考?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能否拥有对这些事物的知识,而不只是信念?
《伦理学》追溯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和康德在内的伟大道德哲学家的各种论证,探索那些被更现代的哲学家,诸如让 - 保罗?萨特、约翰?罗尔斯和理查德?罗蒂带入争论的问题。这本令人愉快的插图指南或许不能为你所有的道德难题提供解答,但它将使你有更好的准备去思考它们。
奈杰尔·C·班森(Nigel C. Benson),英国巴恩菲尔德学院哲学和心理学讲师。
001 什么是心理学
002 关于定义
004 心理学包含哪些研究?
005 心理学的分支
006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007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吗?
008 方法论
009 研究方法:1.实验法
010 2. 观察法
011 3. 调查法
012 4. 个案研究法(或个案史法)
013 5. 相关研究
014 相关大小和显著性
015 与方法论有关的其他问题
017 哲学方法论
018 卡尔·波普尔
019 科学研究的过程
020 为什么所有理论都不能被证明?
021 没有必然
022 心理学中的概率
023 心理学的诞生
024 评价冯特
025 在心理学建立之前
026 笛卡尔提出的身心关系问题
028 联想主义
029 先验主义
030 功利主义
031 孔德的实证主义
032 早期的脑研究技术
033 达尔文的进化论
034 自然选择
035 进化论的重要意义
068 桑代克和联结主义
069 学习曲线和定律
070 华生的行为主义
071 华生的实验
072 那么,华生后来治好艾伯特了吗?
073 彼得和兔子
074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075 操作性条件作用
076 部分强化表
078 为什么惩罚常常无效
080 什么是“奖励和惩罚”?
081 定义——付诸实践
082 “问题儿童”
083 三阶段训练法
084 行为矫正
085 斯金纳对教育的贡献
086 社会学习理论
087 波波玩偶实验
088 班杜拉实验的结果
089 “模仿学习疗法”
090 3.认知学说
036 当代进化论
037 高尔顿的贡献
038 正态分布
039 相关
040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
042 第一个机能主义心理学家
045 心理学的学说
046 1.心理动力学说
047 1.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048 2.力比多
049 3.本我、自我和超我
051 4.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055 5.心理防御机制
057 弗洛伊德的证据
057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
058 2. 行为主义学说
059 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
060 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
061 进一步的实验
062 行为疗法
065 性倒错
091 格式塔心理学
092 具有主动性的意识
093 格式塔心理学家
095 考夫卡和柯勒
096 顿悟学习理论
(或“认知学习理论”)
097 格式塔知觉原则
099 格式塔的应用
100 场论
102 认知心理学思潮
105 4.人本主义学说
10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观
107 马斯洛
108 需求层级理论
109 需求层级理论的应用
110 罗杰斯
111 罗杰斯疗法
112 自我概念
113 5.生理心理学学说
114 脑的区域和构造
116 “割裂脑”实验
117 脑研究
118 其他脑研究技术
120 神经系统
122 内分泌系统
126 遗传学
129 6.社会文化学说
130 什么是文化
131 文化分析
132 民族中心主义
133 跨文化研究
134 发展心理学
143 波尔比(Bowlby)
144 “波尔比支持派”
145 “波尔比反对派”
146 评价波尔比
147 社会心理学
150 态度
151 群体行为
153 比较心理学
154 动物社群
155 交流
164 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165 研究动物被试的伦理原则
166 心理学其他热点问题及应用
171 参考书目,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
174 致谢
175 索引
156 攻击
157 个体差异
158 精神病理学
159 智力
160 智商引发的争议
162 人格
163 当代的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源于两个单词:psyche和logos。Psyche是希腊语Ψυχ?—本意是 “生命的气息”,可以理解为“灵魂”或是“精神”。这个词大致可翻译为“心理”。
今天,希腊字母“Ψ”(读音:psi)是国际通用的心理学标志。
因此,心理学最初的定义为“对心理的研究”。
但是,现在大部分心理学家已经不再这样定义心理学了。
关于定义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试图清楚地区分哪些是真正的心理学,哪些不是。
那么,心理学家们是如何定义“心理学”的呢?事实上,要找到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心理学必须具有科学性,要避免缺乏科学依据的思考,然而这个定义并不总是足够清楚。
定义心理学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一个实际问题—要如何直接研究心理。一些人认为直接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绝无可能的。的确,想要定义“心理”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对其进行直接研究。一些心理学家彻底放弃了对心理的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者,比如斯金纳(B. F. Skinner)和华生(J. B. Watson)。
因此,在实践中,心理学家们关注那些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人类行为,包括人体的生理活动。尽管一些行为主义者持极端观点,普遍观点还是认为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
因此,被广泛接受的心理学“操作定义”是:
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研究。
……
三联书店“图画通识丛书”引进自英国Icon Books出版社之“介绍”系列(introducing series)。Icon Books出版社自1991年创办以来,已出版该系列百余种。关于英文版“介绍”系列的由来,这里需要提及两个关键人物,爱德华多·皮奥(Eduardo del Río)和理查德· 阿皮尼亚内西(Richard Appignanesi)。
爱德华多·皮奥(1932—),墨西哥左翼知识分子作家兼卡通画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报刊发表卡通作品,随着影响力逐渐扩大,开始了漫画书的创作,已知有上百种作品问世。皮奥的漫画作品题材广泛,从政治,宗教到素食主义无所不包,并凭藉其睿智幽默的文字和独特的漫画风格赢得了国内众多读者。而使皮奥被更多英语世界的读者所了解并接受的,则是他创作的一本介绍马克思生平及思想的漫画书。这本书在上世纪70年代被译成英文出版并迅速风靡英语世界,其后又陆续有16种文字版本问世,销售超过百万册,而它最初的出版者就是理查德· 阿皮尼亚内西博士。
阿皮尼亚内西(1940—),意大利裔作家,编辑,出版家,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哲学博士。1974年,他在伦敦与几位作家合伙创办了“作家和读者出版合作有限公司”,两年后即策划了前面提到的《马克思》英文版的出版,该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阿皮尼亚内西注意到了这样一个读者群体的存在:他们渴望对某些有思想深度的大题目有一点了解,但却每每对其厚重望而生畏,因此漫画书《马克思》之新颖的呈现形式及其在读者中受欢迎的程度,直接催生了一个丛书系列,即“入门书”系列。不过后来这个诞生了“入门书”系列的出版社于1984年解散了,其后的1991年,阿皮尼亚内西又在伦敦创办了Icon Books Ltd.,同时将“入门书”系列更名为“介绍”系列。至2014年,这个系列的书目已扩充至百余种,涵盖哲学,政治,科学和艺术诸领域,它试图将那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思想和观念等等都纳入其中。我们今天在这里向读者推荐的,就是“介绍”系列的中文版,即三联书店的“图画通识丛书”。
这套丛书在内容设计上没有采用教科书或者一般学术著作的框架,而是将每一种书的主题切割分解成若干小专题,每一小专题在少则一两页,多则五六页的篇幅内展开,图文并重,读者在相对放松的阅读感中,从一个小专题跳至下一个,直至本书的结束。每本书后除附有必要的参考书目外,还有延伸阅读以及索引,意犹未尽的读者可以继续在这一主题中探索徜徉。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讲究,拿到手里很有分量感,那封面那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正经书”。但内容嘛,简直是一场灾难性的误导。我原本期待能读到一些关于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技巧或者至少是关于大脑运作机制的科普性介绍。结果呢?我读到了一大段关于十九世纪某个欧洲小镇的社会阶层固化如何影响了当地居民集体潜意识的微观研究报告,那篇报告的引文列表比正文还长,而且引用的都是我从未听过的期刊。作者似乎非常热衷于从极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去推导出普遍的人性规律,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在这里被推向了一个极端。我每翻过一页,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错位感:我明明买的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怎么读起来更像是一部硬核的历史社会人类学论文集?更让人抓狂的是,书中充满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但这些图表往往缺乏必要的背景解释,它们就那样突兀地摆在那里,像一组无法破译的天书密码。如果你没有相关的学术背景,你根本无法判断这些数据究竟在证明什么,或者它们是否真的支持了作者那些宏大且跳跃的结论。说实话,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拉进了一场只有专家才懂的内部研讨会,而我只是个拿了错误入场券的听众。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倾向于一种古典主义的、近乎于浪漫主义的抒情笔调,这与我期望从一本现代科学读物中获得的清晰、客观的表达方式截然相反。作者似乎更像一位诗人而非研究者,他倾向于使用比喻、拟人化和感性的描述来探讨原本应该用中性词汇来界定的概念。比如,他不用“负面情绪”,而是用“灵魂深处的低语”或者“心湖泛起的阴影”来指代,这使得文本的指向性非常模糊。每次我试图定位一个关键术语时,都会发现这个术语在不同的章节里被赋予了略微不同的、基于作者当时心境的解读。这在文学作品中或许是迷人的,但在我看来,这严重削弱了这本书作为一本参考书的价值。我更希望得到的是一个统一的术语表和一套明确的定义框架,而不是一场不断变化的语言游戏。读完几章后,我开始怀疑作者是否真的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还是仅仅依赖于华丽辞藻堆砌出来的氛围感。它像一杯味道复杂但缺乏核心烈酒的鸡尾酒,闻起来香气四溢,但喝下去后却找不到让人感到满足的冲击力。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让初学者感到极度受挫。它似乎完全摒弃了传统学术著作常用的导论、主体、结论的线性结构。没有清晰的章节目标提示,没有前言概述本书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没有为读者指引阅读的路线图。每一章的开头都像是直接从一个深度研讨会的中间环节切入,充斥着大量的术语和背景假设,仿佛默认读者已经对所有相关领域有深入了解。例如,书中直接在第三章开始讨论一个复杂模型,但直到第十章,作者才用一个非常简略的脚注解释了这个模型的创建者是谁,以及它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这种倒置的叙事方式,让我不得不像一个侦探一样,在全书的字里行间搜寻零散的线索,试图重构作者的知识框架。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等等,这是什么意思?”的停顿。它似乎更适合那些已经对相关领域有扎实基础,只想看看这位作者是如何“重新阐释”现有理论的专业人士。对于想入门或寻求系统学习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体验无疑是混乱和令人沮丧的,它更像是高手的私人笔记,而不是一本面向公众的指南。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慢到让人绝望。它不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你进入主题,而是像一条被故意拉伸到极致的橡皮筋,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停留得过分久远。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才读完作者对于“选择的悖论”这个概念的铺垫,而这个铺垫几乎完全建立在对某个不知名哲学家的生平及其两次不成功的婚姻的详尽描述上。我理解深度剖析的必要性,但作者的处理方式更像是散文式的游记,而非严谨的论证。文字里充满了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旁白式的评论,这些评论往往偏离了核心议题,转而探讨作者个人的阅读体验或者对某一艺术流派的看法。例如,在讨论“压力应对机制”时,作者突然插入了一段长达三页的篇幅,来评论他最近看的一部默片,并试图将默片中的光影变化与现代人的焦虑感联系起来。这种跳跃,坦白地说,非常令人困惑。当我试图寻找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来串联这些看似无关的内容时,我发现作者根本就没有打算提供一个线性的路径。这本书更像是一系列高度风格化的、彼此之间只有松散主题关联的笔记的集合,阅读过程充满了阻力,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坚持下去。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文字的迷宫,我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勉强理清作者试图构建的那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一开始,我以为它会是一部探讨人类行为动机的严肃著作,毕竟书名就带有某种沉甸甸的暗示。然而,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被抛入了一个由哲学思辨、晦涩的比喻和时不时冒出来的古代神话碎片所编织的巨大网罟之中。作者似乎热衷于使用极其冗长且拗口的句子来描述一些看似简单的概念,每一个段落都像是一场没有明确目的地的马拉松。比如,书中花了整整五页去探讨“意识的边缘”这个词组本身的词源学意义,而非其心理学上的实际应用。我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查阅那些被作者信手拈来却又深藏不露的古典文献注释,这极大地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它更像是一本写给学者的、充满了自我指涉和内部引用的文本,而非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读物。对于我这种期待能从中获得一些清晰洞察和实用工具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摆满了精密但无法启动的仪器的工作室,光是感叹那些复杂的构造,却找不到一个开关能让灯亮起来。我必须承认,某些段落的语言美感是惊人的,但这种美感是以牺牲可读性和直观理解为代价的,最终留给我的,更多是智力上的疲惫感而非豁然开朗的喜悦。
评分挺实惠的,书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递也给力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评分满意,除了物流有点慢
评分三联书店新引进的图文书,有点类似妹尾河童的画。
评分YKF精选,你的选择。?呵呵呵嘎嘎嘎嘎嘎嘎……
评分YKF精选,你的选择。?呵呵呵嘎嘎嘎嘎嘎嘎……
评分儿子自己买的书挺好的,她已经看完了
评分挺不错的商品,非常好,而且自营快递很快,客服也很耐心解答我的问题,这次购物非常好
评分都是小画片普及知识小书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