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千问(精版)

养生千问(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雅婷,高海波 编
图书标签:
  • 养生
  • 健康
  • 中医
  • 保健
  • 饮食
  • 养生之道
  • 疾病预防
  • 长寿
  • 家庭医学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436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06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解经典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584
字数:49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养生精华与实用速查宝典,中医养生专家深入解读,从理论到实践,全程指导健康生活,吃穿住用行,掌握养生规律,健康就在你手中。

  1.研读经典,古法养生

  内经养生、本草养生、易经养生,传统养生精华及名家观点。

  2.内容丰富,注重实用

  药补、食疗、药膳,传统中医养生秘法及实用讲解,快速简单易上手。

  3.插图精解,通俗易懂

  配合大量插图全程讲解,更清楚,更直观,诀窍重点一目了然。

内容简介

  养生术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瑰宝。本书以健康养生为主题,分为养生经典和养生实践两个篇章。经典篇主要介绍了《黄帝内经》《易经》《本草纲目》等书中所提出的养生概念、论述观点与建议;实践篇主要从药补、食疗、手诊、面诊、经穴、针刺、拔罐、按摩等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术。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大家可以参阅本书调和自己身体的阴阳,注意自己的膳食住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达到健康长寿、延年无疾的目标。

作者简介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2008 年、2012 年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员,领导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获“2008~2009 年*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荣获“科苑人物”“2008~2009 年中华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亚健康事业开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人物”“中华百业功勋人物”“中国创新人物”等称号。


  高海波,

  工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知名健康管理师。现任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参与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上篇 养生经典

第 1 章 | 内经养生

001 何为养生之道? /20

002 养生有哪四种境界? /21

003 四季养生规律是什么? /22

004 养生的根本是什么? /24

005 为什么要顺应四时阴阳来养生? /25

006 阳气有什么重要性? /27

007 怎样运用阴阳来解释疾病? /27

008 四时、五方、五味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27

009 过食五味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30

010 五脏与五方、四季、五行、五畜如何对应? /30

011 人为什么一定要阴阳调和才健康? /32

012 脏腑各有什么功能? /35

013 脏腑之经气所出分别在哪里? /38

014 脏腑之十二原穴在哪里? /40

015 脏腑功能如何在体表上显现? /41

016 酸甜苦辣咸跟五脏有什么关系? /43

017 怎样“看脸色”知健康? /43

018 死亡的大概时间能预先知道吗? /44

019 如何从梦境推算健康? /46

020 如何从脉象和呼吸推算健康? /50

021 疾病在五脏中是如何传播的? /51

022 胃有什么重要性? /53

023 食物在体内如何运化? /54

024 怎样根据五脏与四时、五味、五行的对应关系来治疗疾病? /56

025 五脏病变时分别有怎样的症状? /57

026 五脏病变在四季会有什么变化吗? /58

027 五脏所藏,所主,所伤分别是什么? /59

028 脾有什么作用? /61

029 四季脏腑血气是怎样分布的? /62

030 六气与人体及万物有何联系? /63

031 服用药物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65

032 药物的性味与五脏、五气有什么关系? /66

033 什么是药物的君臣佐使? /67

034 十二经脉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68

035 营气在体内是如何循环的? /72

036 营卫二气在体内是怎样运行与相会的? /73

037 病邪侵入孔窍会造成哪些疾病? /74

038 你知道自己脏腑的大小吗? /78

039 为什么7天不进食就会死亡? /80

040 人体中的四海是怎样的? /82

041 人体的五种津液是如何生成的? /83

042 如何根据五官变化来诊断疾病? /85

043 五脏的五种变化对应的不同针刺法有哪些? /86

044 脏腑与各组织之间是什么关系? /88

045 阴阳25种人分别是怎样的? /89

046 气血对毛发有怎样的影响? /93

047 积病是如何产生的? /95

048 阴阳五种人如何辨别与治疗? /97

049 人体各部与九野是怎样对应的? /100

050 人为什么会发生眩晕? /101

051 诊察脉象的方法是什么呢? /103

052 缓、急、小、大、滑、涩六种脉象所对应的病状情形是怎样的? /104

053 四时阴阳怎样反映在脉象上? /108

054 怎样从颜色、脉象的变化来判断旧病和新病? /109

055 如何在尺肤上诊断疾病? /110

056 怎样通过脉象来诊病? /112

057 如何通过四季脉象来诊病? /112

058 寸口脉太过或不及会引起什么疾病? /114

059 什么是脉逆四时、脉反四时? /115

060 五脏的常脉、病脉和死脉分别是什么? /115

061 什么是春季的弦脉? /117

062 什么是夏季的钩脉? /117

063 什么是秋季的浮脉? /117

064 什么是冬季的石脉? /119

065 四季顺序的变迁,引起脉象变异,那么脾脉与哪个季节相关? /119

066 五脏的真脏脉象如何反映疾病? /119

067 脉搏变化与四时阴阳变化不一致会怎样? /120

068 什么是五实五虚? /120

069 什么是三部九候? /120

070 如何根据三部九候来诊病? /122

071 冬阴夏阳从脉象上怎样区分? /124

072 什么是六点诊脉大法? /125

073 三阴三阳经脉的脉象都是怎样的? /126

074 三阴三阳经脉的雌雄是什么? /126

075 如何根据阴阳之气来治病? /128

076 不同年份的治疗原则也不同吗? /129

077 阴阳脉象的逆顺与生死是怎样对应的? /138

078 十二经之间的阴阳表里关系是怎样的? /138

079 什么是人体的四经、十二从? /140

080 各经脉发病的症状都是什么样的? /141

081 如果邪气郁结于经络会产生什么症状? /142

082 如何从人迎脉、寸口脉判断病变? /142

083 十二经脉气绝时身体是什么样的反应? /142

084 怎样根据病变而节制饮食? /143

085 五脏所发所藏所主分别是什么? /144

086 人体六经的血气多少有什么不同? /145

087 三阴三阳经脉的离合指什么? /145

088 五脏之间如何互相制约? /147

089 不正之气侵入于内脏的情况是怎样的? /147

090 什么是诊病的五诀? /148

091 什么是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 /149

092 地理环境对治疗疾病有什么影响呢? /150

093 诊断疾病的关键是什么? /150

094 疾病的不同阶段的治疗有何不同? /152

095 春三月养生奇方是什么? /153

096 夏三月养生奇方是什么? /154

097 秋三月养生奇方是什么? /154

098 冬三月养生奇方是什么? /154

099 怎样推测寿命的长短? /155

100 怎样判断疾病的轻重? /156

第 2 章 | 本草养生

101 什么是七方? /158

102 什么是十剂? /161

103 什么是气味阴阳? /163

104 什么是五味宜忌? /164

105 什么是五味偏胜? /166

106 什么是五脏五味补泻? /166

107 什么是升降浮沉? /167

108 什么是四时用药例? /168

109 什么是引经报使? /168

110 什么是标本阴阳? /169

111 暑应怎样治疗? /170

112 痰饮应怎样治疗? /170

113 湿应怎样治疗? /172

114 脾胃疾病应怎样治疗? /172

115 诸气应怎样治疗? /173

116 吞酸嘈杂应怎样治疗? /174

117 伤寒热病应怎样治疗? /174

118 噎膈应怎样治疗? /176

119 反胃应怎样治疗? /177

120 霍乱应怎样治疗? /177

121 泄泻应怎样治疗? /177

122 痢应怎样治疗? /178

123 疟应怎样治疗? /178

124 胀满应怎样治疗? /180

125 诸肿应怎样治疗? /180

126 脚气应怎样治疗? /182

127 转筋应怎样治疗? /182

128 虚损应怎样治疗? /183

129 喘逆应怎样治疗? /184

130 诸汗应怎样治疗? /184

131 咳嗽应怎样治疗? /186

132 痿应怎样治疗? /186

133 吐血应怎样治疗? /187

134 齿出血应怎样治疗? /187

135 咳血应怎样治疗? /188

136 惊悸应怎样治疗? /188

137 呕吐应怎样治疗? /188

138 烦躁应怎样治疗? /190

139 不眠应怎样治疗? /190

140 多眠应怎样治疗? /190

141 消渴应怎样治疗? /190

142 遗精梦泄应怎样治疗? /191

143 小便血应怎样治疗? /191

144 阴痿应怎样治疗? /192

145 阴囊痒应怎样治疗? /193

146 大便燥结应怎样治疗? /193

147 脱肛应怎样治疗? /194

148 下血应怎样治疗? /194

149 淤血应怎样治疗? /195

150 诸虫应怎样治疗? /196

151 心腹痛应怎样治疗? /196

152 胁痛应怎样治疗? /196

153 腰痛应怎样治疗? /197

154 癫痫应怎样治疗? /198

155 痛风应怎样治疗? /199

156 头痛应怎样治疗? /199

157 耳疾应怎样治疗? /200

158 眩晕应怎样治疗? /200

159 唇疾应怎样治疗? /201

160 牙齿疾病应如何治疗? /201

161 音声疾病应如何治疗? /202

162 咽喉疾病应如何治疗? /203

163 诸物哽咽应怎样治疗? /203

164 须发疾病应如何治疗 /203

165 面疾应怎样治疗? /204

166 狐臭应怎样治疗? /205

167 跌仆折伤应怎样治疗? /205

168 带下应怎样治疗? /205

169 小儿初生诸病应怎样治疗? /206

170 胎前应怎样养生? /207

171 难产应怎样治疗? /207

172 产后应怎样养生? /207

173 健忘应怎样治疗? /208

174 阴病应怎样治疗? /209

175 惊痫应怎样治疗? /209

176 痘疮应怎样治疗? /209

177 呃逆应怎样治疗? /209

第 3 章 | 易经养生

178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10

179 什么是藏象和藏象五系统? /210

180 什么是藏象学说? /212

181 藏象学说主要来源于哪三个方面? /212

182 为什么说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体系? /212

183 藏象学说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212

184“六腑”与五行的关系是什么? /213

185 根据五行,心与肺、肝、肾、脾的关系是什么? /213

186 根据五行,肺、脾、肝、肾之间的关系

是什么? /214

187 根据阴阳五行,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14

188“五脏”与五行的关系是什么? /214

189 如何根据五行解释气血津液和人体的关系? /214

190 如果根据五行关系解释辨证? /216

191 根据五行,中医的辨证的过程是什么? /216

192 气病与气有什么关系? /217

193 什么是脏腑辨证?和五行有什么关系? /218

194 如何根据阴阳来解释人体的痰证? /218

195 什么是经络?为什么根据经络可以治病? /218

196 什么是经络学说?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19

197 什么是辨症归经?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20

198 什么是针灸治病?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20

210 中医里的阴阳是指什么? /225

第 4 章 | 儒家养生

285 儒家怎样看待食色? /256

28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怎样的养身观? /256

287 为什么要“食不语,寝不言”? /258

288 君子三戒分别是什么? /258

第 5 章 | 道家养生

294 什么是养生五难? /262

295 老子怎样看待名利? /263

296 什么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263

297 道家的“无为”为何能养生? /264

第 6 章 | 养生名家

303 彭祖怎样养生? /268

304 张仲景怎样养生? /269

305 嵇康怎样养生? /269

第 7 章 | 养生专著

《老老恒言》

312 老人应该怎样才能安睡? /274

313 早睡早起也适合老人吗? /275

314 什么是长寿12点? /276

315 老年男性应怎样正确排尿? /276

316 老人在睡眠时应采用怎样的姿势? /277

317 老人在睡眠方向上应注意什么? /277

《遵生八笺》

336 春季怎样养生? /289

337 春天为什么应该养肝? /290

338 疾病在肝会出现哪些症状? /290

339 春天怎样调养肝? /291

340 如何用六气法养肝? /291

341 正月如何养生? /291

下篇 养生实践

第 1 章 | 药补

375 甘草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06

376 人参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07

377 知母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08

378 肉苁蓉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08

379 术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0

380 淫羊藿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0

381 白头翁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1

382 黄连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2

383 柴胡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3

384 防风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3

385 独活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4

386 龙胆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5

387 细辛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6

388 当归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7

389 旋覆花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8

390 藿香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8

391 兰草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9

392 白芷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19

393 夏枯草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20

394 地黄具有哪些养生价值? /321

第 3 章 | 药膳

570 治疗感冒的药膳有哪些? /426

571 治疗哮喘的药膳有哪些? /427

572 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药膳有哪些? /428

573 治疗肺结核的药膳有哪些? /428

574 治疗肺气肿的药膳有哪些? /429

575 治疗肺心病的药膳有哪些? /430

576 治疗肺炎的药膳有哪些? /431

577 治疗腹泻的药膳有哪些? /431

578 治疗慢性胃炎的药膳有哪些? /432

579 治疗急性肠胃炎的药膳有哪些? /433

第 4 章 | 经脉

624 人体骨节的长度是多少? /470

625 经脉的长度为多少? /472

626 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是怎样的? /473

627 手太阴经筋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是怎样的? /474

628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是怎样的? /474

629 手阳明经筋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是怎样的? /475

630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是怎样的? /476

631 足阳明经筋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是怎样的? /477

第 5 章 | 针刺

655 一般针法的运用原则是什么? /499

656 针刺穴位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500

657 九针是什么? /502

658 九针如何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对应? /502

659 四季针刺时的取穴原则是怎样的? /504

660 五脏积病的针刺治疗是怎样的? /505

661 对人之阴阳刚柔针刺时如何区分对待? /505

662 什么叫缪刺? /506

663 缪刺与巨刺有什么区别? /506

第 6 章 | 拔罐

精彩书摘

  《论语·乡党第十》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啈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接下来又讲到,“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意思是说,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粮米霉烂变质,鱼肉腐败发臭就不要吃。食物颜色不正常就不要吃,气味难闻就不要吃,烹调不好不要吃,不到进食时间不要吃,不合礼仪规定宰割的东西不要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要吃。肉即使很多,进食的量也不应该超过饭食。只有酒不限量,然而也不能喝醉。市上买来的酒和肉脯不要吃。斋食时即使不撤掉姜,也不要多吃。国家祭祀典礼的肉不能放过夜。其他祭祀用的肉也不要放过三天,如果过了三天,就不能再吃了。

  孔子的这一席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有关饮食卫生最早的文献记载。孔子认为,不仅饮食的材料要讲求新鲜,而且在制作时也要来精心斟酌,这是因为食材如果粗劣甚至变质,吃了不仅影响口感和食欲,甚至有可能引起肠胃疾患,危及身体健康;此外,烹制的食品如果色味俱佳,还可以促进食欲,让人身心愉悦。与此同时,孔子还认为,饭要定时,而且再美味的东西也不能吃过量。至于孔子所说的“沽酒市脯不食”,可能是因为买来的酒和肉不一定清洁卫生,所以不食。

  ……


养生千问(精版):探索生命智慧,解锁身心健康奥秘 在浩瀚的生命长河中,健康如同最珍贵的宝藏,值得我们用毕生去守护和探寻。 《养生千问(精版)》并非一本简单的医学手册,它更像是一部融汇古今、贯通东西的生命哲学指南。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剖析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方方面面,引导读者从根本上理解生命运作的规律,从而掌握主动健康的主导权。本书精选了千百年来无数先贤的养生智慧,并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一套系统而实用的健康指导体系。 一、 认识生命本源:回归自然的和谐之道 本书的开篇,便带领读者回归生命的源头,审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它强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健康状况与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 天人合一的智慧: 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解读季节更替、昼夜变化、五行生克等自然规律如何影响人体阴阳平衡。例如,春季生发、夏季养长、秋季收藏、冬季闭藏,这些自然法则在养生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顺应四时变化调整起居、饮食和运动。 自然疗愈的力量: 探索自然环境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元素如何成为天然的疗愈剂。书中会详细介绍森林浴、溪流疗法、阳光浴等方法,并解释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阳光中的维生素D合成、新鲜空气的净化作用、水对身体的舒缓与活力激发等。 食物的生命能量: 摆脱了单纯的营养学视角,本书深入挖掘食物的“生命能量”。它将从五谷、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不同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与禁忌出发,教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选择最适宜的食物,实现“食疗”的精髓。例如,如何辨别寒热食物,如何搭配食物以达到阴阳平衡,如何理解“药食同源”的深层含义。 二、 洞悉身心奥秘:构建强大的内在防御体系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无病痛,更包含了心理的宁静与情绪的平衡。《养生千问(精版)》将身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精气神的辩证统一: 详细解读“精”、“气”、“神”这三个构成生命活动核心要素的内涵。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特定的方法滋养和充盈精气神,例如通过合理的睡眠、适度的运动、情绪的调节来提升“神”,通过均衡的饮食、充足的休息来培补“精”,通过调息、冥想等方式来汇聚和运行“气”。 情绪的健康密码: 探讨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识别和管理负面情绪。书中将介绍一系列有效的情绪疏导方法,如写日记、倾诉、艺术疗法、运动减压等,帮助读者建立稳定的情绪基石,防止情绪失调引发疾病。 经络与穴位的智慧: 揭示人体经络的运行规律,以及穴位在调理身体中的重要作用。本书将介绍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基本走向,并精选出一些常用且有效的穴位,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按摩、艾灸等方式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强身健体的目的。例如,如何找到足三里、内关、合谷等关键穴位,以及它们在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应用。 睡眠的深度修复: 将睡眠提升到生命修复的关键环节,深入探讨优质睡眠的构成要素,以及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造成的深层伤害。本书将提供科学的睡眠指导,包括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睡前习惯、识别和解决失眠等问题,让读者重新认识睡眠的价值,并学会如何获得深度、高质量的休息。 三、 掌握养生之道:实践与传承的智慧结晶 理论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在实践。《养生千问(精版)》以其高度的可操作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养生实践方法。 动静相宜的锻炼: 倡导“生命在于运动”,但更强调运动的科学性和适度性。书中将介绍多种养生运动,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以及瑜伽、普拉提、快走等现代运动。更重要的是,它会教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及如何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运动损伤。 药食同源的精髓: 将食疗升华到艺术的高度,教导读者如何将日常食材与养生功效相结合。本书将提供大量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病症设计的食谱,例如如何通过食材的搭配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增强免疫力。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中药材在日常烹饪中的应用。 辩证施治的养生观: 强调“千人千方”的养生理念。本书将引导读者认识到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养生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它会教授读者如何通过观察自身的一些细微变化,例如舌苔、面色、脉象等,来大致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具针对性的养生方案。 身心合一的修炼: 将养生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短期的疗程。本书鼓励读者将养生融入日常生活,例如通过冥想、静坐、正念呼吸等方式来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学会与自己的身体对话,更好地理解和回应身体的需求。 四、 拓展健康视野: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养生千问(精版)》不仅传承古老智慧,更积极拥抱现代科技,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健康视角。 科学解读传统养生: 并非盲目推崇,本书会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释传统养生方法的原理。例如,为何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中医的“阴阳”理论到现代生理学的昼夜节律和激素分泌,进行科学的解读。 现代健康评估工具的应用: 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现代健康评估方法,例如基础体检、健康问卷、运动能力测试等,以及如何结合这些信息,更精准地制定个人养生计划。 预防医学的新理念: 强调“治未病”的养生思想,将预防医学的理念融入日常养生实践中,帮助读者建立积极主动的健康意识,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养生千问(精版)》是一次关于生命本身的探索之旅。 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对生命力的尊重,对健康智慧的传承。它将陪伴您一同发现身体隐藏的能量,解锁身心健康的无限可能,最终活出更健康、更精彩的人生。 这本书是送给每一位渴望掌握自己健康,追求生命圆满的有缘人的珍贵礼物。

用户评价

评分

《养生千问(精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老者,坐在一旁,不疾不徐地跟你娓娓道来。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于激进的论调,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智慧和经验。读这本书,你会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力量,它不会告诉你“马上就能达到什么神奇效果”,而是让你明白,养生是一个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书中对各种传统养生方法的介绍,从饮食禁忌到作息规律,从经络穴位到四季调养,都显得十分厚重和扎实,仿佛是经过了无数代人的验证和提炼。我尤其欣赏它在阐述一些养生理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比如,对于某种食物,它可能既会指出其益处,也会强调其潜在的弊端,让你学会理性看待,而不是盲目推崇。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一些“养生秘诀”,更在于它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理解身体的运作规律。虽然有时候,某些段落的表述略显晦涩,需要反复琢磨,但正是这种需要“消化”的过程,才让我觉得这本书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编排方式,有时候让我觉得像是把一堆散落的卡片随意堆叠在一起。虽然“精版”二字暗示了其内容的全面和精炼,但阅读体验上,我却常常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去“寻宝”。例如,当我对某个特定穴位产生兴趣,翻到相关内容时,却发现后面紧跟着的是关于某种草药的性味归属,再下一页又跳到了不同体质的人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来改善睡眠。这种章节之间的联系不那么紧密,信息的跳跃性比较大的感觉,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养生知识的片段集合”,而不是一个有着清晰逻辑线索的“养生教程”。当然,这并不妨碍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很多段落的观点和论述都相当精辟,触及到了养生学的核心。只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有时候会渴望在某个话题上能有更系统的梳理,或者在不同章节之间能有更明确的引导,帮助我更好地构建起对整个养生体系的认知。所以,我会时不时地在书页上做标记,试图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本身也是一种与书互动的过程,虽然有些费时,但也能从中获得不少乐趣。

评分

读《养生千问(精版)》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提供的知识实在是太“散”了,好似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但是你需要自己一点一点地去挖掘,去整理。比如说,书中关于不同季节养生的建议,涉及到饮食、起居、运动等方方面面,从春季的“春生”,到冬季的“冬藏”,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指南,告诉你如何顺应自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但有时候,我会在一个章节里看到关于某个特定穴位按摩的详细描述,下一页又跳到了食疗的偏方,再下一页又讲到了某种运动的好处。这种跳跃性,虽然保证了内容的丰富性,但也让初次阅读的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我常常需要在不同章节间来回翻阅,才能勉强将某些相关的养生理念串联起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书不好,反而是它内容之渊博,知识面之广阔,让我看到了养生学问的博大精深。不过,如果作为一本入门读物,或者想快速掌握某个特定养生方法的读者,可能会觉得需要花费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去消化这些“海量”的信息。对我而言,这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并结合自身实践去体会,才能真正领略其精髓的“百科全书”。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怎么说呢,虽然我拿到的是“精版”,但有时候读起来还是觉得像是把很多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甚至不同风格的养生笔记硬是拼凑到了一起。有的时候,文笔十分古朴典雅,引用不少古籍中的原文,读起来像是穿越回了古代,能感受到那种古人对养生的智慧和敬畏。比如讲到“气”的运行,用词就非常讲究,一字一句都透着韵味。可转眼间,又会冒出一些非常现代、甚至有点过于直白的“科普”语言,解释某个生理现象或者营养成分。这种风格上的混搭,有时候会让我有些出戏,觉得不够连贯。而且,书中很多段落,特别是关于某些传统疗法的介绍,总会给我一种“点到为止”的感觉,好像作者知道得很多,但又不想把话说得太满,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但对于需要具体操作指导的读者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够“解渴”。我理解这可能是为了保留传统医学的神秘感和个体差异性,但有时候,真希望能在某个关键步骤上,得到更清晰、更具象的说明。总的来说,它像是一位饱学之士,在与你闲聊养生之道,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直抒胸臆,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大师”的距离感,让你敬佩,但也需要你主动去探寻更多答案。

评分

坦白说,在阅读《养生千问(精版)》之前,我对养生领域的理解非常有限,基本上就是停留在“多吃蔬菜水果,少熬夜”的层面上。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养生原来可以如此细致入微,如此“因人而异”。书中对人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时节、不同状态下的需求,都有着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辨证施治”的章节,虽然我无法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理论,但它让我明白,养生并非一成不变的套路,而是需要根据个体的体质、所处的环境来灵活调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会强迫你接受某种单一的观点,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可能性,让你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当然,这也意味着它对读者的主动性和辨别能力有一定要求。我有时候会陷入信息过载,不知道哪个建议更符合自己的情况。但这恰恰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促使我去思考,去探索,去真正地了解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盲目跟风。它是一本可以陪伴你很久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孩子很喜欢,物流很快,一如既往的支持京东

评分

一本很不错的书,值得购买。

评分

对疾病的分析透彻,内容周到,是家庭必良书

评分

对疾病的分析透彻,内容周到,是家庭必良书

评分

物流速度很快,包装的很好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好!!!!!!!!!

评分

京东发货快,此书名社出,纸张印刷都好,写着内容好。至得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